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态律动”是由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所创造的一套音乐体系,它在为儿童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视听培养策略的同时又别开生面地提出了肢体呈现这一全新的音乐欣赏方式,这一理论促进了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本文在把握“体态律动”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将其纳入进当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着重探究音乐课实践“体态律动”理论的具体策略,以助儿童全面增强对音乐的整体感悟力与表现力。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265
我国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中有“通感”一说,即把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并借助联想引起感觉转移,达到“以感觉写感觉”的效果,如唐代诗人在《李凭箜篌引》写道:“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种由不同感官感觉进行联合渗透后形成的审美体验极具艺术张力,非华丽的文采所能企及。而音乐欣赏教育中的“体态律动”概念同样具备将各种感觉结合起来进行交流沟通的特征,不过它额外地延伸至人的肢体语言,旨在引导儿童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的灵敏度去感受音乐所蕴藏的感情、节奏、旋律、速度等各种变化,转而过渡到身体器官,并通过作出各种具有幅度与力度的动作去予以回应,整个欣赏过程十分有助于孩子全方面地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并带动肢体朝优美协调的方向发展,达到音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因此,对于“体态律动”在培养儿童音乐鉴赏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积极借鉴与运用。
一、通过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肢体表现欲望
音乐教育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音乐教育需要打破静态刻板的理论传授模式,辅以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尤其是对身体正处于活泼好动期、思维程度正处于感性探索期的儿童来说,灵活自由的肢体活动以及直观生动的教育模式更加贴切他们学习音乐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在向孩子讲授音乐欣赏知识时不妨释放孩子们的天性,调动孩子的肢体表现欲望,借鉴“体态律动”的核心——“动”令其活跃起来。譬如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这首轻音乐,是由作者深入实地,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100多种自然之声,再辅以配乐录制而成,故十分贴近自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在学生欣赏这首歌曲之后让他们说出整体感觉,包括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指出乐曲里播放了哪些声音,或属于什么类别。最重要的是,教师理应让学生根据乐曲中包含的声音,并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认识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说曲子中包含了一些鸟叫声,孩子在判断清楚是何种鸟类之后可在课堂上扮演这一形象,也可模仿它的叫声,并根据自己的感官体验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如若有些学生虽然想表演曲子中的一些角色,但碍于自己不能清楚辨别出是哪种事物,可以用拍手、跺脚、转圈或原地小跑等动作来替代,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其动作的幅度、节奏、速度进行指导或补充,以求更加符合音乐本身所蕴藏的气质。这种通过让学生欣赏乐曲得到触动,并激发他们肢体表演的教育形式能够充分诠释“体态律动”的精髓,提高了孩子的音乐鉴赏水平,使得他们自身的活泼性与音乐的跳动性合二为一。
二、利用多媒体平台促进学生对身体表现的敏感度
教师可通过借助多媒体平台增加孩子学习以身体器官表达欣赏与体验音乐的渠道,并增强孩子肢体表现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英国著名的音乐剧《猫》,它由一些真实的音乐剧演员扮演不同性别、不同外貌、不同年龄段的猫上演了一出子夜的狂欢舞会,舞台上的每只猫都有自己的名称和性格。同时,这部音乐剧到处流露着音乐,且音乐随剧情发展不断变化。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些由人扮演的“猫”都根据音乐与故事情节来舞蹈,或轻柔、或激烈、或欢快、或感伤,肢体动作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观看演员们的舞蹈动作,尤其引导他们深入其中的故事情景与音乐氛围来体验演员舞蹈动作所包含的内涵,以此更好地让学生把握“体态律动”的精髓。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其中演员们的舞蹈动作,增进他们对肢体动作的敏感度,同时为日后音乐鉴赏教育的身体表现能力奠定基础,以便深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悟力。
三、教学中要通过“体态律动”是音乐知识具象化
小学中的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对认知水平与思考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借鉴“体态律动”来促进孩子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比如说教师时常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有些孩子对音高的敏感度欠缺或很难跟上自由变换的音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常用的理论灌输式教学,从肢体动作的角度为孩子接受音高学习另辟蹊径,如教师在发出“1”音的时候让学生在靠近腹部的位置轻微拍手,在发出“8”音的时候让孩子在头部附近的位置增加力度拍手,以此区别各音阶的音高值,这着实使得抽象的知识变为具象化的体验,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增进了对音高的理解,更容易掌握节奏的变化规律。
结语
“体态律动”在全方位促进小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悟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得音乐“活化”,并引导孩子发掘对自己对音乐的欣赏乐趣,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音乐修養,值得当下教育界充分借鉴与应用。
参考文献
陈翠翠:《唤起音乐的本能——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J].《音乐时空》,2014(5)。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265
我国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中有“通感”一说,即把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并借助联想引起感觉转移,达到“以感觉写感觉”的效果,如唐代诗人在《李凭箜篌引》写道:“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种由不同感官感觉进行联合渗透后形成的审美体验极具艺术张力,非华丽的文采所能企及。而音乐欣赏教育中的“体态律动”概念同样具备将各种感觉结合起来进行交流沟通的特征,不过它额外地延伸至人的肢体语言,旨在引导儿童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的灵敏度去感受音乐所蕴藏的感情、节奏、旋律、速度等各种变化,转而过渡到身体器官,并通过作出各种具有幅度与力度的动作去予以回应,整个欣赏过程十分有助于孩子全方面地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并带动肢体朝优美协调的方向发展,达到音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因此,对于“体态律动”在培养儿童音乐鉴赏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积极借鉴与运用。
一、通过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肢体表现欲望
音乐教育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音乐教育需要打破静态刻板的理论传授模式,辅以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尤其是对身体正处于活泼好动期、思维程度正处于感性探索期的儿童来说,灵活自由的肢体活动以及直观生动的教育模式更加贴切他们学习音乐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在向孩子讲授音乐欣赏知识时不妨释放孩子们的天性,调动孩子的肢体表现欲望,借鉴“体态律动”的核心——“动”令其活跃起来。譬如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这首轻音乐,是由作者深入实地,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100多种自然之声,再辅以配乐录制而成,故十分贴近自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在学生欣赏这首歌曲之后让他们说出整体感觉,包括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指出乐曲里播放了哪些声音,或属于什么类别。最重要的是,教师理应让学生根据乐曲中包含的声音,并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认识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说曲子中包含了一些鸟叫声,孩子在判断清楚是何种鸟类之后可在课堂上扮演这一形象,也可模仿它的叫声,并根据自己的感官体验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如若有些学生虽然想表演曲子中的一些角色,但碍于自己不能清楚辨别出是哪种事物,可以用拍手、跺脚、转圈或原地小跑等动作来替代,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其动作的幅度、节奏、速度进行指导或补充,以求更加符合音乐本身所蕴藏的气质。这种通过让学生欣赏乐曲得到触动,并激发他们肢体表演的教育形式能够充分诠释“体态律动”的精髓,提高了孩子的音乐鉴赏水平,使得他们自身的活泼性与音乐的跳动性合二为一。
二、利用多媒体平台促进学生对身体表现的敏感度
教师可通过借助多媒体平台增加孩子学习以身体器官表达欣赏与体验音乐的渠道,并增强孩子肢体表现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英国著名的音乐剧《猫》,它由一些真实的音乐剧演员扮演不同性别、不同外貌、不同年龄段的猫上演了一出子夜的狂欢舞会,舞台上的每只猫都有自己的名称和性格。同时,这部音乐剧到处流露着音乐,且音乐随剧情发展不断变化。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些由人扮演的“猫”都根据音乐与故事情节来舞蹈,或轻柔、或激烈、或欢快、或感伤,肢体动作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观看演员们的舞蹈动作,尤其引导他们深入其中的故事情景与音乐氛围来体验演员舞蹈动作所包含的内涵,以此更好地让学生把握“体态律动”的精髓。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其中演员们的舞蹈动作,增进他们对肢体动作的敏感度,同时为日后音乐鉴赏教育的身体表现能力奠定基础,以便深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悟力。
三、教学中要通过“体态律动”是音乐知识具象化
小学中的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对认知水平与思考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借鉴“体态律动”来促进孩子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比如说教师时常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有些孩子对音高的敏感度欠缺或很难跟上自由变换的音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常用的理论灌输式教学,从肢体动作的角度为孩子接受音高学习另辟蹊径,如教师在发出“1”音的时候让学生在靠近腹部的位置轻微拍手,在发出“8”音的时候让孩子在头部附近的位置增加力度拍手,以此区别各音阶的音高值,这着实使得抽象的知识变为具象化的体验,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增进了对音高的理解,更容易掌握节奏的变化规律。
结语
“体态律动”在全方位促进小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悟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得音乐“活化”,并引导孩子发掘对自己对音乐的欣赏乐趣,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音乐修養,值得当下教育界充分借鉴与应用。
参考文献
陈翠翠:《唤起音乐的本能——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J].《音乐时空》,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