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操作能力是每一名大学生必备的能力,是社会衡量一名大学生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怎样利用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操作能力,一直是我们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把计算机基础课作为计算机操作课,明确目标,考核操作。在学时不变,教师不变,学生不变的条件下,使学生掌握了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这种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对其它课程的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 计算机操作能力 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服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计算机基础课是所有本、专、高职学生,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社会也经常用计算机操作技能来考核一名大学生现代技能的能力。因此,计算机操作能力对各专业的大学生显的尤为重要。
  
  一、学生的能力定位
  
  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是李白的豪言。但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有一些潜在的才能,即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教育就是要激发其才能,巩固其才能,加强其才能,使其发挥出来。而高职学院培养出的学生其才在职业角色,其用在岗位技能。高职学生的才能应体现出其高职的特征,即操作能力的熟练、快捷、准确和高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能体现高职学生特点的操作技能课程。学生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性质定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以往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分析社会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做了大规模的调整,把计算机基础课程从计算机基础课改为计算机操作课,把学校统一排定期末考试,改为学生自主申请考试。从提高学生能力出发,制定了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把课程划分为7个教学模块(7项任务)。建立了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库,对学生进行7个操作能力的考核。
  
  三、能力为主的项目教学方式
  
  学校把原来计算机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相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改为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实践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
  1.突出能力培养的教材模式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重操作的特点,按照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编写了适合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并配合教材编制了相应的操作训练手册。教材中注重操作过程和操作图示,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2.强调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对于计算机课的教学必须以操作为主,主要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中各个岗位的需要。教学的内容分为7个模块(项目):
  模块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分类,信息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信息技术的体系及其社会作用,信息化的内涵和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我国信息化建设状况。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并对当今比较流行的其他输入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模块2: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1)Windows基本操作;(2)桌面操作;(3)窗口和菜单操作;(4)资源管理器的使用;(5)我的电脑的使用;(6)应用程序的管理;(7)Windows系统设置;(8)回收站管理;(9)常用附件工具的使用;(10)网上邻居;(11)用户管理;(12)网络功能应用;(13)注册表应用。
  模块3:中文Word文字处理系统。(1)中文版Word的基本操作;(2)视图操作;(3)编辑操作;(4)文档排版操作:页面设置(纸型、页边距、页眉和页脚边距等),字符格式设置(字体、字型、字号、颜色、效果、字间距等),段落格式设置(各种缩进参数、段前和段后间距、行间距、对齐方式等),分页和分节,分栏,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插入尾注和脚注,插入页眉和页脚,使用样式和模板,插入文档目录,使用宏;(5)图文混排操作:绘制图形(图形的绘制、移动与缩放、设置图形的颜色、填充和版式),插入图片(插入剪贴画、艺术字和图片文件及其编辑操作),插入文本框及其编辑操作,对象的嵌入与链接操作,多个对象的对齐、组合与层次操作,公式编辑器的使用,加入水印。
  模块4:中文Word表格处理系统。表格操作:创建和绘制表格,表格的编辑(整表/行/列/单元格的选定,设置文本格式,文本的录入、移动、复制和删除),表格的调整(插入/删除行、列、单元格,改变行高和列宽,合并/拆分单元格),表格格式设置(边框和底纹、文字方向、对齐方式等),表格的应用(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自动求和与排序,虚框表格的使用,表格与文本之间的转换,由表格数据生成图表);之所以把Word表格处理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是考虑它的重要性。
  模块5:中文Excel电子表格软件。(1)Excel的基本操作:Excel的启动和退出,工作簿的操作(创建、打开、保存、另存和关闭工作簿);(2)单元格操作:单元格的选取,单元格数据的输入,单元格数据的编辑与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清除,单元格数据的移动与复制,插入整行或整列,插入单元格,删除单元格或整行/整列单元格;(3)工作表的操作:选取工作表,工作表的插入与删除,工作表的重命名,工作表的移动与复制,工作表的格式设置;(4)公式和函数的使用:使用公式,单元格的引用,使用函数,自动计算;(5)数据的图表化:图表的创建(嵌入式图表和图表工作表),图表的编辑修改(编辑图表对象、改变图表类型和数据系列、图表的移动和缩放);(6)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数据排序操作(简单排序和复杂排序),数据筛选操作(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数据分类汇总操作,建立数据透视表。
  模块6:中文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1)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2)创建演示文稿:使用向导创建演示文稿,使用模板创建演示文稿,创建空演示文稿;(3)编辑演示文稿:视图切换,幻灯片操作,幻灯片文本编辑,在幻灯片中添加/删除元素;(4)图表与表格运用:数据图表的绘制与编辑,建立组织机构图,表格的制作与编辑;(5)幻灯片的外观修饰:母版的编辑,配色方案和背景的设置和修改,模板和版式的应用,自定义模板操作;(6)加入动画和超链接:设置片内动画效果,片间切换效果,设置超级链接;(7)放映与打印演示文稿:幻灯片放映操作,幻灯片的打包,打印演示文稿。
  模块7:计算机网络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掌握最新的上网技术。
  3.注重能力提高的教学形式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掌握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就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注重学生自觉学习的觉悟,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音量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非常适合学生自学的课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自觉为主的基础上的项目教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全部在计算机房完成,按教学内容的7个项目,分解为每个项目下的若干个任务,每次课讲解、训练、考核1个或多个任务。
  
  四、考核能力的评价方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适应社会要求,使学生能够解决在日常办公中遇到的问题,适应企业的基本需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7大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excel,表格处理,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等内容。
  考试的内容和教学内容是对应的,共分为打字测试、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Word文字处理系统、中文Word表格处理、中文Excel电子表格软件、文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共7个模块。考试按以上7个模块共出50套考题,每个考生随机抽取,确保每名考生的试题不同。
  考试采取过关式,即学生每过一关进入下一关,一次完成7个模块的内容,考试记为合格。如第一关没有过,考试即结束,记一次考试,成绩为不合格。考试成绩由考试软件自动评判,监考教师只做考场记录。每次考试成绩由教务处发到学院网上。
  考试采取自己报名,由教务处、信息中心、计算机系共同组织,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均有5次考试机会,要求计算机系各专业学生在前两个学期通过,全院其它各专业学生在前四个学期内完成,学校每两周组织一次考试。在学习期间,学生考试合格,即完成了计算机基础操作课程,成绩记为合格,下面未完课程准许免修。
  
  五、对师资建设的要求更高
  
  作为教师,要不断追踪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应用技术,探索实训实习与应用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完整的能力培训体系,加强学生的目标体系建设,培养出与社会所需同步的技能型人才,重要的是同步。教师要不断进取,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要不断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成为专家,成为人才。“只有教师走入题海,学生才能走出题海。”名师出高徒,只有我们不断跟踪实用技术的发展,成为专业技术岗位的高技术专家,才能教出具有岗位特长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培养出岗位需求的合格学生。而作为高职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更要在计算机操作技能上下功夫,练本领。有大见识,才会有大智慧。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生动语言、操作技巧,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使学生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探求是每名教师长期的课题。
  通过一个周期的运行,在全院学生和任课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学生从盲目的学习到有目标的学习;学生从理论与实际操作并重到操作目标明确,注重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学生从学会为目的到熟练操作成为目标。教师也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到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并从被动的教学变为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以自学为主,教师利用一切机会辅导、考核。真正做到了重、难点突出,教学的有效学时得到了增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压力,而当这个压力得到释放的时候,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计算机基础的操作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教学改革的第一门课程,对学院项目教学的改革和深入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也是举全学院之力取得的结果。在项目教学给学生带来能力提高、教学取得收获的同时,也给正常教学、考试,给学院的教学、考试组织工作带来很多新工作、新问题,这些都是未来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迎接计算机普及的第三次高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3]丁晓云.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3,(3).
   [4]董凤服,刘金萍,张旭辉.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
   [5]董凤服,郭学军,刘洋.在教改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们在关注教学理念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起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直线型”与“螺旋型”作为不同的教学方式客观的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但是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的偏激理解,认为“直线型”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从而大加否定;“螺旋型”因在这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被大力的推广。笔者认为“改革”并不是要全盘的否定过去,而是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教
【摘要】本文分析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素质教育 创新人才    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以素质教育、培养各个领域中计算机应用人才为目标。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本文运用信息论的有关原理分析了音乐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及其基本特征,并指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此相关理论的实践与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各种音乐信息,真正参与到音乐的审美活动中去,从而最终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关键词】信息论 音乐欣赏 审美活动 音乐审美信息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两种或多种学科的接壤处,产生新的学科(即所谓的边缘学科),从而在
[摘要]目前,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失衡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并已经成为新世纪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当今科技进步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本文从论述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推断出大学生应具备的集中网络道德原则,找出正确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原则的方法,从而帮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