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与“双减”共促共赢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减”政策出台后,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最根本的应该是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尤其是中高考制度。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才能与“双减”互动互联、共促共赢?
  《教育家》:您如何看待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的关系?您认为当下教育评价改革该怎样积极应对?
  赵学勤:“双减”政策旨在通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三个层面的逻辑关系,我们的校长和教师一定要充分理解,因为部分教师还在认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可能就意味着降低教育质量。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通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把学生评价由单一的学科评价(尤其是学科当中过分强调知识记忆和技能重复训练的评价)转向学科能力的评价,从过多关注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成绩转向关注学生所有学科学业成绩的优化和发展,实现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当下对教育评价的改革,我认为主要应从两方面切入——
  一是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评价的价值。目前对教育评价的认识主要存在两个误区:在一些校长和教师的心目中,教育评价改革可能更多是针对高利害性评价(如中高考),他们认为如果中高考制度不做根本性改革,学生的负担就很难减轻,减轻学生负担很可能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所以很多教师就会有知难而退的想法;还有很多校长和教师认为教育评价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事情,不是每个教师都可以做、能做好的。其实,每个教师都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只不过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因人而异,而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又受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的影响。
  二是更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育人功能。要真正发挥教育评价对教育发展的“指挥棒”作用,让教育评价成为教育制度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具体落实,让学校真正建立起立德树人的机制,引导教师潜心育人,这样学生的全面素养才能得以发展。
  “双减”为教育的革新和教育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希望“双减”能和教育评价改革互相推动,实现共赢。
  冯正华:“双减”政策要求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而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则直指“双减”政策的落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评价改革与“双减”政策的落实是相辅相成的。
  教育评价改革为“双减”政策的落地明确了目标导向。“双减”政策,“破”的是校外机构风行的“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片面教育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落实机制。
  教育评价改革还是“双减”政策落地的技术保障。只有不再对学校、教师、学生唯“分数”和“升学率”来进行评定,我们才能更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多元发展,从而保证“双减”政策在学校落实的长效机制。
  没有相应的教育评价改革,“双减”政策就难以真正落地收到实效。我认为教育评价改革应积极做出如下应对——
  教育评价必须回归教育本身。不能把分数当成学习者的发展目标,把升学率当成学校教育质量的证明。而应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指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要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应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存储,提高过程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而为学生的成长精确画像。
  要从单一维度评价转向多元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注重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关注学校全面育人整体成效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同时,注重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
  从他评到自评的转变。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即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学习方法、个性品质、兴趣特长要有充分的自我认知。通过学生自评、自主申报,共同形成完整科学的素质报告册,指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教育家》:对中小学校而言,如何抓住教育评价改革这个“牛鼻子”,激发办学活力,提升教育品质,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效?
  赵学勤:学校应借“双减”契机,抓住教育评价改革的机遇,激发办学活力。
  一要激发人的活力。首先,激发教师的活力。落实“双减”政策,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在学生作业布置上做到科學有效,体现个性化,适当降低难度,严格按照作业总量来控制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教师跳出学科评价的藩篱,引导教师从关注自己所教学科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其次,激发学生的活力。在落实“双减”的过程中,学生不该成为被动的对象,而应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减少了机械性抄写和重复性训练的作业,就可以把学生引导到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学习能力、优化非认知品质的发展上,如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好奇心、动手能力等。激活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就为“双减”的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要激发组织的活力。学校内部有年级、班级、教研组等各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组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年级是优秀的年级,什么样的班级是优秀的班级,什么样的教研组是优秀的教研组?原来对教师的评价,更多是评价教师的个人教学结果,比如他班里的学生学科考试成绩在年级排多少名、在区里排多少名,而针对整个年级教师群体的评价是很少见的。从评价内容到评价方式,都需要有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激活教师、激活学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学校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来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教师走得快一点、做得好一点,能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到组织和个人的优化当中。学校也要借助“双减”的契机,对自身发展不断进行反思,使中共中央、国务院所要求的学校评价、教师评价真正落地,也让“双减”政策产生真正的效果,最终实现“负担减轻,教育品质提升,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发展”一举多赢的局面。   冯正华:落实“双减”,学校既要减负,更要提质,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我校“探·未来”课堂聚焦评价,充分彰显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未来课堂理念,实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高度融合。我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优质资源”,实现了考试、测验、练习等全场景数据的采集,通过人工智能的知识图谱和习得顺序,精准分析每个年级、班级、学科的学业情况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作业,最终实现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获得绿色高分。
  落实“双减”,须从源头抓起,不唯考试、不唯分数。在我校,考试成绩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学生的成长也不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力、创新创造力、沟通合作力、终身学习力等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校学生的学期评价,也不再是一张简单的成绩单,而是一本基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大数据生成的50多页的《学生个性化成长报告》,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监测与个性化精准评价。
  《教育家》:学校如何做好引导和监督,让教师真正明确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而非只看考试成绩?如何指导教师切实做好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赵学勤:通过“双减”的落实,我们要把教师、家长和学生引导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上,进而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在新形势下真正发展素质教育。
  让教师改变观念,学校须有所作为。
  首先,应该让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特别是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树立为国家繁荣、为党的事业发展做贡献的理想,把爱党爱国爱人民和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既是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评价学生的起点和归宿。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工作、一份好待遇,引导学生在树立个人理想和规划个人发展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其次,在“双减”背景下,要更多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比如结合課后三点半以后的安排,让学生真实记录下自己在每周参加了哪些课程、学习了哪些知识、增长了哪些见识,同时进行一些自我反思;又如在社团和小组学习活动中,有哪些学生值得自己去学习、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有哪些切身体会和收获,等等。自我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评价,一定要既具真实性又有反思性,使综合素质评价既全面又深刻。在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记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是排斥个性发展,通过减轻作业负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精力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主动选择一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体现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
  再次,就是教师评价改革。可能不少教师会认为,现在减轻学生负担就等于在加重教师负担。我建议可以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以后教师的工作安排做一个科学分配。比如,很多教师可能比较擅长给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但不太擅长也不太舍得花时间去观察学生、记录学生。其实,记录学生行为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我们应该更关注这方面的工作。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机会面对面交流,能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甚至能够帮助他们及时化解一些矛盾和冲突。教师也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典型行为,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便于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和追踪。我们不要认为只有填在表上、记录在电子平台上的文字材料才是综合素质评价,其实跟学生的交流、对学生行为的关注,甚至拍一些照片、小视频来呈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都是综合素质评价,而且是评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关注,大胆探索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同伴间的互相评价,能够弥补教师和家长评价的不足并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冯正华:一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以往的教师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很多学校做教师评价仍只看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至于成绩是如何取得的,是否存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则不在评价之列。如此,自觉落实“双减”政策的教师考核结果势必受到影响。所以,要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必须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降低教学成绩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为特征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未来教师需具备读懂学生、重组课程、联结世界三种核心能力,由此,我校教师发展平台制定了教师在教学、德育、科研、发展等范畴的评价标准,衡量教师日常教学行为是否合乎规范,也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参考,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和专业活力。
  二要搭建学生评价平台,重点做好学生过程性评价。我校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和存储;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字世界中存储的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相关因素等数据,建立教育大数据预测、分类和智能评价模式;利用智能决策和可视化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减轻学校、教师和家庭的评价负担,提高过程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评价的常态化和规模化。
  我们的学业评价指标更重视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从课前准备、课中参与,到小组合作、自信展示,都在平台上一一记录。我们还重视学生的学科创新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指标的评价,利用平台数据,精准分析学生学情,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精准助力学生发展。
其他文献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周折:先见竹林,耳闻水声,却不见小石潭身影。小石潭的显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却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妙,待
期刊
后进生、差生、学困生这样的称谓在现在中国教育词汇中普遍存在。这些软词汇其实就是指那些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上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我们简称为学困生。对于学困生,个人认为,德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从学困生的德育入手,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帮助学困生客服缺点和毛病,促进他们共同进步,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们一样,带着梦想自信地飞翔。  一、学困生的特点  学困生是班级中一个特殊的小群体,这些孩子们在
期刊
一、海城同泽中学2013年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分析  海城同泽中学2013年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参考学生总数为642人,地理学科成绩为A级81人,B级336人,C级180人,D级45人。如图所示:A、B、C、D四个级别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12.62%、52.34%、28.04%和7%。  按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结合本人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愿意去尝试、探索,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  例如,在教学“轴
期刊
绿色课程,是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而构建的学校课程。自建校以来,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以下简称“人航”)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小初高绿色课程一体化建构与实施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和绿色学校创建的重要路径。  绿色课程建构的顶层设计  指导思想。课程建构以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
期刊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提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该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倡导和贯彻多年的“减负”理念将正式进入全面深化实施阶段,有望从根本上缓解当下学生负担过重、全民教育焦虑的局面。  “双减”政策背后的逻辑旨归 
期刊
《教育家》:考试评价制度被普遍认为是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的根本原因,您如何看待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于“双减”的意义?  常生龙:考试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学生和教师成长、衡量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抓手。从纵向看,考试评价制度是涵盖学前教育、中小学、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庞大系统;从横向看,还涉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构、终身教育制度的构建、区域教育的优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把德育工作看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把德育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从事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就我的德育教育教学的渗透作如
期刊
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需要,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还是促进学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意义重大。因此,学校在办学中应积极发挥党组织的领航作用。  领航办学方向  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政治保障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期刊
8月30日,教育部举行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的第一个学期,推进课后服务全面覆盖,是总体要求之一。按照“双减”文件规定,从今年9月1日起,全国中小学将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即周一至周五,每天课后开展至少2小时的课后服务。如何利用好课后2小时,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着实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