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说过的一句名言。所谓“教鞭下”“冷眼里”“讥笑中”的对象无非是教育运行中违背规律的不良“产品”——学 困 生。
下面就笔者多年教育教学中的点滴记载写出来仅供同行参考。
一、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困生”表面上看,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他们的自卑感都较强,因为每个学生都在乎自己的老师、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影响,为了表示自己有面子,故作轻松状。老师对待“学困生”应着力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和自尊。教师千万不可冷落、歧视“学困生”。有的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课上不专心听讲,简单的批评、训斥只会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课下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出主意,帮助他们寻找改正的方法,经过反复的教育,这样学生会被感化过来的。“学困生”成绩差,但他们对成绩的高低更敏感,老师要尊重学生隐私权,为学生的低分保密,并帮他们找出失误的原因,为成绩进步的大加表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实践证明,一个经常受到鼓励与信任的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受到讽刺的学生,则容易自暴自弃不思上进。对待学生的弱点因讽刺的方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情绪;而积极的鼓励,将含有尊重、信任、希望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时“学困生”来说尤其重要。长此以往,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了自卑感和学习的为难情绪,树立起必胜信心,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善于捕捉教育时机,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处于成长中天真活泼的青少年,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即使沾染一些不良习气成为“学困生” ,都是可以教育的。因为他们始终存在不少的内在的积极的因素,有很大的可塑性,从这样的认识着眼,总能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要求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看到他们身上的污垢,还要看到他们心灵上闪光的东西,要善于捕捉这一闪光的浪花,及时拍摄下来,展示给学生,引导发扬光大。当然“学困生”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他们表现的傲慢、粗野、骄横,但心理上却是自卑自愧的,他们对犯错误常常表现得满不在乎,但心里却常隐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有时他们表面上自暴自弃,实际心理也隐藏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因此在教育“学困生”时,必须透过消极的东西,看到其积极因素;透过屡犯错误的现象,看到可以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希望。这就是说,教师不要轻易的说:“看透了一个学生”。当学生一旦步入所谓学业“差生”行列之时,教师应该反问自己,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答案应该是雪中送炭,不应恨铁不成钢,怒气横生。可以让他们当课代表,帮助老师收作业、拿仪器,在与老师的接触中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在班级中树立起他们的威信,并及时帮助他们分析落后原因,找出差距,共同制定赶上其他学生的计划,让“学困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尽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老师应该学好教育心理学,掌握青少年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注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产生学习欲望,一步一步向知识的高峰攀登 。
三、明确学习目的,教给学习方法
学习目的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那个结果。学习效果的好坏,学习效率的高低受学生的学习目的的直接影响。“学困生”学习成绩差,并不都智力差,大多数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依靠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直接兴趣为学习的主要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多,初中生学习的目的逐渐与社会意义相联系,与个人的理想挂起沟,学习目的向高层次发展,使之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考试后,都有不少学生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原因是有些老师见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在课堂上不是批评就是训斥。这样既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又打击了学习情绪,还使师生关系恶化。学生考不好内心愧疚、悔恨,这是做思想教育工作和找出答题错误的原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最佳时机之一。“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益。” 真正能使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应暖其心、授其法、导其行,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使学生逐渐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学习方能取得良好成绩。
四、优化教学过程,深入挖掘学生潜能
“学困生”成绩差,很大程度是因为知识单调,内容乏味、抽象性强。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学生看的清楚、听的真切。感到上课有意思,心情愉快,自然产生想学、多学的美好想法。也可以根据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几句物理趣事,物理学家的故事,或巧妙的设置各种悬念,使学生欲答 而不能,欲罢而不忍,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自然乐于学、乐于想、乐于做。但仅凭兴趣还是不够的,不能坚持常会半途而废,因而 还要通过经常组织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教师在授课中,要善于把握最佳 注意学习阶段,使之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训练,既培养起学生的主动性,不使学生注意力涣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上内容是本人从教二十多年来,转化“学困生”的一点粗浅认识。转化“学困生” 热爱学习的工作是复杂繁重的,不能一味蛮干,应讲究工作艺术,寓理于事,寓教于乐。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耐心。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使“学困生”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下面就笔者多年教育教学中的点滴记载写出来仅供同行参考。
一、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困生”表面上看,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他们的自卑感都较强,因为每个学生都在乎自己的老师、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影响,为了表示自己有面子,故作轻松状。老师对待“学困生”应着力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和自尊。教师千万不可冷落、歧视“学困生”。有的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课上不专心听讲,简单的批评、训斥只会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课下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出主意,帮助他们寻找改正的方法,经过反复的教育,这样学生会被感化过来的。“学困生”成绩差,但他们对成绩的高低更敏感,老师要尊重学生隐私权,为学生的低分保密,并帮他们找出失误的原因,为成绩进步的大加表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实践证明,一个经常受到鼓励与信任的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受到讽刺的学生,则容易自暴自弃不思上进。对待学生的弱点因讽刺的方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情绪;而积极的鼓励,将含有尊重、信任、希望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时“学困生”来说尤其重要。长此以往,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了自卑感和学习的为难情绪,树立起必胜信心,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善于捕捉教育时机,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处于成长中天真活泼的青少年,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即使沾染一些不良习气成为“学困生” ,都是可以教育的。因为他们始终存在不少的内在的积极的因素,有很大的可塑性,从这样的认识着眼,总能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要求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看到他们身上的污垢,还要看到他们心灵上闪光的东西,要善于捕捉这一闪光的浪花,及时拍摄下来,展示给学生,引导发扬光大。当然“学困生”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他们表现的傲慢、粗野、骄横,但心理上却是自卑自愧的,他们对犯错误常常表现得满不在乎,但心里却常隐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有时他们表面上自暴自弃,实际心理也隐藏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因此在教育“学困生”时,必须透过消极的东西,看到其积极因素;透过屡犯错误的现象,看到可以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希望。这就是说,教师不要轻易的说:“看透了一个学生”。当学生一旦步入所谓学业“差生”行列之时,教师应该反问自己,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答案应该是雪中送炭,不应恨铁不成钢,怒气横生。可以让他们当课代表,帮助老师收作业、拿仪器,在与老师的接触中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在班级中树立起他们的威信,并及时帮助他们分析落后原因,找出差距,共同制定赶上其他学生的计划,让“学困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尽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老师应该学好教育心理学,掌握青少年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注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产生学习欲望,一步一步向知识的高峰攀登 。
三、明确学习目的,教给学习方法
学习目的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那个结果。学习效果的好坏,学习效率的高低受学生的学习目的的直接影响。“学困生”学习成绩差,并不都智力差,大多数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依靠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直接兴趣为学习的主要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多,初中生学习的目的逐渐与社会意义相联系,与个人的理想挂起沟,学习目的向高层次发展,使之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考试后,都有不少学生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原因是有些老师见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在课堂上不是批评就是训斥。这样既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又打击了学习情绪,还使师生关系恶化。学生考不好内心愧疚、悔恨,这是做思想教育工作和找出答题错误的原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最佳时机之一。“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益。” 真正能使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应暖其心、授其法、导其行,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使学生逐渐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学习方能取得良好成绩。
四、优化教学过程,深入挖掘学生潜能
“学困生”成绩差,很大程度是因为知识单调,内容乏味、抽象性强。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学生看的清楚、听的真切。感到上课有意思,心情愉快,自然产生想学、多学的美好想法。也可以根据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几句物理趣事,物理学家的故事,或巧妙的设置各种悬念,使学生欲答 而不能,欲罢而不忍,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自然乐于学、乐于想、乐于做。但仅凭兴趣还是不够的,不能坚持常会半途而废,因而 还要通过经常组织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教师在授课中,要善于把握最佳 注意学习阶段,使之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训练,既培养起学生的主动性,不使学生注意力涣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上内容是本人从教二十多年来,转化“学困生”的一点粗浅认识。转化“学困生” 热爱学习的工作是复杂繁重的,不能一味蛮干,应讲究工作艺术,寓理于事,寓教于乐。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耐心。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使“学困生”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