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两牵手,师生共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自从县教育局提出“文化育人”理念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纵观分析后发现影响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全镇教师总体水平呈老龄化、学历低,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而且每年新分配的年轻教师虽有学历,但缺乏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我镇终于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研之路——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即:选拔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带领青年教师快速入门,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以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落实师徒结对方案,提高整体水平
  根据方案,学校每个学年初都要召开各种会议,在征求有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落实结对对象。确定了结对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落实结对双方的责任。在每学年的开学初,学校都要组织拜師仪式,将所有参加结对活动的教师组织起来,签订《新老教师挂钩结对合同》。《合同书》明确规定结对双方履行的职责,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说课、作业批改、命题、质量分析等。力争新老师达到“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要求。结对中,着力把握师德建设这个根本,强化结对过程的管理与结对的科研含量这两个关键,突出结对对象、责任及活动的落实,确保了结对教师思想素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素质
  教研活动既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一项有效载体,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为实施“青蓝工程”提供良好的平台。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师徒互相听评课、观看光盘优秀课例、教学基本功大赛、经验交流会、上好“四课”(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最佳一节课)、“六个一”活动等,每年参加活动的教师达到400多人次,人均4次以上。这几年来,我镇每个学年至少会举行一次较大型校本教研活动,活动主题包括:作文教学、应用题教学、对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探讨、“梅县两法”教学研讨、同课异构等。在推进过程中,及时总结出“一看、二听、三比”经验,从而使结对活动能深入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首先是“看”,看“合同书”中有没有确定好具体的共进时间,准备开展何种形式的帮教活动,以及对“合同书”中规定的“硬性”指标有没有逐一落实。然后是“听”,深入课堂听研究课,再听课后的得失分析,以此来评价结对双方开展活动的情况,听课的类型有师傅的“示范课”,徒弟的“求教课”。最后是“比”,如组织教学比赛活动,给平行结对的教师“搭台子”,营造共建氛围,使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上台阶。
  三、抓課堂教学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住课堂主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针对年青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课堂驾驭能力薄弱这些特点,学校首先对新教师进行“如何合理、有效运用教学法”的培训,要求所有教师运用“一法为主(语文自学辅导法、数学尝试法),多法为辅”进行教学。为年青教师更好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校还特别为“师徒”提供了一个平台——同课异构,即:“师徒”同上一节课,然后科组成员共同研究、探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做法。这样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和能力。
  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自县教育局提出“一种理念(文化育人理念)两手抓(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开展)起,我校就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发展校园社团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目前,全校共成立了文学社、英语协会、手工制作等共13个社团,每个社团是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一位年轻教师组织、管理并辅导。如今,各种社团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它不仅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气氛,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技能,并收获了快乐,更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同时新老教师都得到锻炼,这就像一场双赢的生意。而我校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培养出这样一批有责任心、能力强的年轻教师,主要要归功于“青蓝工程”的开展,给新老师提供了一个个锻炼的平台。
  在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研文化育人活动在这几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通过学习、合作、交流与反思,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如近两年来,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其中有15篇论文在省、市、县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014年在县教育局组织举行的“交通杯”教师说课比赛中,我校的青年教师何帼燕老师荣获英语组二等奖,陈雪梅老师、叶辉好老师分获三等奖。县教育局小教室于2014年10月在我校举办了六年级数学、英语教学观摩现场会,其中的一位“师傅”叶飞好老师和青年教师谢志嫚老师上的现场课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2.通过全体老师的辛勤耕耘,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丰收连连
  如在2014年“地税杯”学科知识竞赛中,谢运年、赵秋兰同学分别获得英语组一等奖、三等奖;谢秋雨、曾晓漫同学分别荣获数学组二等奖、三等奖;今年,黄依婷同学荣获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一等奖。又如,在县局组织的六年级质量统测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积分逐年提高,由原来的第七、第六名跃升至全县第二名。此外,我校在每年的升实验中学考试中,均有二十几名学生被录取,录取率近十年来都排在全县前三名,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我校自开展特色教研文化——“青蓝工程”以来,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工作积极性不断强化,信心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稳中上升,但我们依然秉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一如既往地在教研文化育人的路上摸索、前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一种理念两手抓”的教育理念,让“教研文化”和“社团文化”这两朵鲜花在校园里绽放光彩!
其他文献
中学德育课,即思想政治课,在21世纪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而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思想品德老师要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研究和探索各种教学形式,改革现行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有意义。  一、“体验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体验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
期刊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有22个年头了,回忆这二十几年来的历程,在工作中,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我不能改变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事事如意,但我可以事事尽力;我不能改变自己的容颜,但我可以展示自己快乐的笑容。让学生被你的快乐所感染,让他们在班级中愉快地生活,是我最想做到的。  我班级的孩子成绩可能不是最棒的,纪律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幸福指数一定是最高的!  一年级招生时,
期刊
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后三分之一学生,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转化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转化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如何转化后三分之一学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最突出、最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这些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存在,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否则就是教育上的失职,师德上的不合格。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好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转化工作。  怎样使后三分
期刊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拥有高尚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后进生并不是先天的,只是“迟开的花蕾”。只要有爱,一样能够吐露芬芳。  一、爱,需要尊重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高尚的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
期刊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一、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误区  生活中,家长、老师、学校甚至学生本人常常把测验、考试的结果作
期刊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开放式氛围,实施开放式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来,是每个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谈谈自己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式教学的理解。  我认为,实施开放式教学,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课程局限,拓宽学习内容、形式
期刊
今年四月笔者做了一节区级公开课——《乙烯》,这一节公开课彻底改变了我十多年来的有机化学的教学思维方式,让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笔者深切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学科素养,原来教育的青春是可以不断延续的,这不取决于你的年龄与教龄,取决于有一颗积极进取的、想要改变的心。说实在的,如果是常态课,笔者不会花那么多时间看教材,往往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更会把教材束之高阁。而当笔
期刊
一、激发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在人的实际活动中产生,对人的活动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  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发情感。道德情感具有情境
期刊
“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当下世界性的话题,在教育领域,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卢梭就在他的教育小说《爱弥尔》中把主人公置于大自然中,让他在劳动和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将他培养成具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具有民主意识的新人。歌德接过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提倡投入自然的怀抱,反对违反自然的东西,向往合乎自然的社会制度。本文拟从小说中的自然描写、人物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这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自然观对当下教育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深层次地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是一个个体运用已知探究未知并重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阅读学习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