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开放式教学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开放式氛围,实施开放式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来,是每个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谈谈自己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式教学的理解。
  我认为,实施开放式教学,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课程局限,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放手让学生参与实践,使教学活动与自然、生活、社会进行信息交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即从开放课堂教材内容、开放教学时空、开放师生关系、开放评价形式等方面着手,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真正实现知行的统一。
  一、开放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虽然,我们教学时有相应的教材,这些教材的设计也是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择了儿童生活中典型的事例、题材,然而品德学科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课本再优秀,也不能穷尽整个生活,很难顾及到儿童的个性差异,儿童生活的环境差异。只有开放教材,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1.教材内容向生活开放
  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切合点,巧妙地选取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标的达成。
  2.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拉近教材和現实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
  二、开放活动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可以说,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媒介。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1.开放的课堂活动形式
  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本课程经常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搜集与处理、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活动、教学游戏、歌曲欣赏、讲故事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儿童情趣,愉悦儿童身心,放飞儿童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2.开放的教育活动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以及向课外延伸,还可以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自由选择的状态下进行价值建构。使学生在和谐合作的环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发现自我,发挥自我,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完善自我,激发潜在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最终目的。
  三、开放教学时空,深化道德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活动主题与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课时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更长的一段时间。这样,就给老师捕捉课题,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留有时空。同时,一项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有课前準备阶段,也可以有课后延伸活动,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在教学《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北师大教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时,课前老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近年来我国南方冰灾和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好知识以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这类危害的欲望。课堂上,我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放手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课前所搜集的材料及所产生的感受。这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交融,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帮助他们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本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架,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总之,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程。这一课堂具有广阔的空间,是开放的课堂,流动的课堂。
  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就是体现在教师能根据学生中即时出现的且需及时进行教育的教学事例,适时通过品德课和家庭、社会广阔的教育空间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放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氛围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学习过程的主持人,学习成果的欣赏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努力把学生推向主体的地位,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强师工程)2015年立项课题: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5YOJK0098)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在对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的教育中,“德”是首当其重的。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自古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人、成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情操就成了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每个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把学生的个性挖掘出来并加以锤炼,延伸发展,才是教育的成功之处。而当前
期刊
一、成长概况  教育过程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反思,而推动这个过程的则是读书学习。我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就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互动的。正是这种自觉读书和不断反思的行为,使我顺利、快速地成长起来。作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超越,是我们能跟上时代步伐和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在新课改,新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我认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众多的教学论文中,很少有人从“心理学”这个角度去写,其实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帮助很大。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不断施予学生知识,也就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其实不然,要想让学生在45分钟掌
期刊
一、关心爱护,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  爱是教育的主要前提,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好:“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实践证明,转化后进生更是如此。  在班级里,后进生受到教师的批评和训斥,也往往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嫌弃。因此,后进生普遍存在疑惧、隔阂的心理,产生对立情绪,时时戒备,处处设防。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热爱他们,通过炽热的爱,消除后进生的疑惧和戒备心理。  
期刊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教育目的。然而,由于一年级学生正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年少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又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蒙胧的。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上要让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观点、明白道理
期刊
中学德育课,即思想政治课,在21世纪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而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思想品德老师要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研究和探索各种教学形式,改革现行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有意义。  一、“体验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体验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
期刊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有22个年头了,回忆这二十几年来的历程,在工作中,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我不能改变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事事如意,但我可以事事尽力;我不能改变自己的容颜,但我可以展示自己快乐的笑容。让学生被你的快乐所感染,让他们在班级中愉快地生活,是我最想做到的。  我班级的孩子成绩可能不是最棒的,纪律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幸福指数一定是最高的!  一年级招生时,
期刊
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后三分之一学生,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转化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转化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如何转化后三分之一学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最突出、最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这些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存在,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否则就是教育上的失职,师德上的不合格。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好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转化工作。  怎样使后三分
期刊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拥有高尚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后进生并不是先天的,只是“迟开的花蕾”。只要有爱,一样能够吐露芬芳。  一、爱,需要尊重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高尚的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
期刊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一、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误区  生活中,家长、老师、学校甚至学生本人常常把测验、考试的结果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