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学经典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正在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每个人,复兴国学无疑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一个重要任务。但就中小学及高校的国学经典教育来看现状并不乐观,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将国学经典引入课堂是当下教育机构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国学经典教育 基础教育 国学教育制度化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考验而屹立不倒,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人的思想、行为的方方面面都渗透了国学要义。在一百多年前,国学经典还是整个中华民族争相诵读钻研的典籍,短短的一百年后,人们已经放弃了对它的“忠诚”,而这源于中国近代数次思想上的大变革。变革的领袖想要唤醒愚昧保守的民众,极力破除传统落后文化,却有些矫枉过正,几乎将立身之本连根拔起,那段时期里国人谈“经典”色变,国学经典的辉煌不复往日。
当21世纪翻开新的历史篇章时,国际上掀起了“软实力”的竞争,各国文化争奇斗艳。各种“申遗”运动使我们看到占领文化的高地是现代国际竞争的一种新的气象,人们更关注一国的民族魅力、文化气息、历史积淀,而不仅仅是GDP。如何使中华民族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自我和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盲目的“拿来主义”已经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只有重拾中华之魂——国学经典才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方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中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少年是一国崛起的力量。作为民族的希望,少年一般被认为是可塑造的未来之才,而塑造的方式既取决于一国的发展理念,又决定了一国的发展前景。因此,国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一般认为,通过基础教育,即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课程来实现,是长远而有效果的传统文化教育。①其次要在大学开展国学经典的通识课程,但是经典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学教育中的“经典”含量更是不足。
一、经典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逐渐蔓延开来。继《百家讲坛》推出“于丹《论语》心得”、“解读弟子规”等节目后,国学经典读物更是受到社会的热捧。各地中小学开始着重推出国学经典诵读课。清晨走进校园,朗朗书声不绝于耳,但却给人一种形式化的感觉,学生会不会背诵经典成了当下最为广泛的评价标准,而背诵之余对于经典的解读却远远不够。至于翻译作业,学生买一本翻译词典就可以应付,但是翻译书籍的准确性却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如果没有对语境的再现体验和深入把握是无法真正领会国学的内涵的。除了形式化的背诵以外,还有一种暗藏于学校和社会的功利心态。部分学校的应试教育指标、家长的攀比风气都在驱使或者说强迫学生追求背诵的数量与准确性,而各种竞赛手段更为国学经典抹上了一层功利性的色彩。这些流于表面的形式不仅没有抓住经典的本质,而且使经典成为一种商业化产品,使经典教育变成经典背诵、经典比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经典内涵严重流失,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漠视经典的情绪。
在大学高度专门化的教学中,更难见到经典教育的一席之地。除去那些与国学经典有关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国学经典的再熏陶。大学生脑海里残留的还是初高中时期那些背过但还没能完全理解的经典。对经典的理解不是一时一刻,而应该是一生一世。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才能加深,受益才能匪浅。大学里既无经典课程的要求,又无兴趣的驱使,学生多半是精于科学,而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而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而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而荒于人品;精于权理,而荒于道理。②继而才有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犀利的疑问:“大学何为:生产有用的机器?锻造和谐的人?”不得不承认一些大学在忽略人文教育的实践中造成了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
二、如何使经典走进课堂
1.中小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1)确定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进入课堂。上个世纪对于经典的批判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古代经典中必定有落后的、不符合现实发展的内容。任何经典的传承都包含了对其不断选择、不断修正的过程,关键是要站在更加客观、科学、以人为本的角度去修正,保证选择的内容符合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由于年代久远,国学经典中的精义已经不能体悟,因此我们引入课堂的内容不能太脱离现实。同时,国学经典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各学科的教授过程中会穿插一些国学知识,但却是只语片言、支离破碎的。因此,国学的学习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体系,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学的框架内涵。背诵依然是国学经典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无论课堂形式变得多么时尚,基本功必须打好。当然背诵必须有层次划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选择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经典段落;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大难度,而那些本身拗口晦涩的段落则不宜背诵。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礼仪、感恩、励志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使背诵活动更丰富,更系统。
(2)国学的学习需要足够大的自我思考和表达空间。经典是整个民族和个人生命的源头活水,人人皆可从中取得有益成分。在理解上,必然是千人千面而非千人一面。③“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当摒弃,老师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互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持有不同见解,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与古人对照,于身心证解。④另外课堂教学中应当用一种现代视角来阐释经典文本。经典存留久远,其内在精义已经被不可避免地固定化,多元化审美视角无法突破这个壁垒。学生觉得经典都是些“老生常谈”、“老黄历”,毫无功用。囿于固有的价值体系而不去关注现实的社会变化同样会导致经典文化的流失。因此,经典的重新“构建”尤其重要,新的话语符号应当用来诠释经典文字,一些电视学术类节目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努力,但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仍是在学校学习中,因为学校教育在赋予经典现代意义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经典文化不断延续的一股力量。 国学教育中老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言传身教”的主要实践者,可以说老师的作用甚于课本,他们的国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而现在的老师大多是在批判传统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在理解与讲解过程中倾向于使学生以同样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因此,为国学“正名”,重新客观地评价国学的历史文化地位尤为重要。另外,国学内容博大精深,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国学经典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充分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与外延,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学过程应当富有创造性,不要老调重弹,教师最好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独抒新见,进而赋予国学以生命力,赋予学生创新力。
(3)“知行合一”的理念必须贯穿于课堂与生活。国学教育的重点并不是教人会背会写,而是会行会做。只知不行,纸上谈兵,最终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却总是表现不佳。而只行不知则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学生自身发展受到阻碍,因为缺乏知识的积淀,不可能创造出更高的人生价值,只能满足基本生活;二是对社会发展不利,一个没有人文教化的人由于自身的狭隘,更倾向于为害社会。因此,国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生践行国学精神的状况,学校可以为学生创设充分发挥其主动自觉性的活动,例如社区义务服务、环保活动、虚拟课堂等,既可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又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
2.对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建议
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将国学教育制度化只是一个起点,然而这个起点在目前看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高校通过开设国学选修课逐渐扩大国学的影响。这不失为一个稳健的办法,但是硬性的评价方式也要继续完善,力求形成一个“教—学—评”的完整过程。在这种体系中,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分制的灵活性,实行跨学科选课,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自由发展,在交叉学习中拓宽知识面以提高综合文化素质。⑤同时,大学课堂更注重思辨与论证,老师通过构建自己参与者的角色,在引导中尊重学生的智慧成果。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汇报等形式,使枯燥的课堂变成知识交流的论坛。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学术活动、文化节等形式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感。
注释:
①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②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③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④同上
⑤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3]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关键词: 国学经典教育 基础教育 国学教育制度化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考验而屹立不倒,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人的思想、行为的方方面面都渗透了国学要义。在一百多年前,国学经典还是整个中华民族争相诵读钻研的典籍,短短的一百年后,人们已经放弃了对它的“忠诚”,而这源于中国近代数次思想上的大变革。变革的领袖想要唤醒愚昧保守的民众,极力破除传统落后文化,却有些矫枉过正,几乎将立身之本连根拔起,那段时期里国人谈“经典”色变,国学经典的辉煌不复往日。
当21世纪翻开新的历史篇章时,国际上掀起了“软实力”的竞争,各国文化争奇斗艳。各种“申遗”运动使我们看到占领文化的高地是现代国际竞争的一种新的气象,人们更关注一国的民族魅力、文化气息、历史积淀,而不仅仅是GDP。如何使中华民族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自我和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盲目的“拿来主义”已经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只有重拾中华之魂——国学经典才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方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中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少年是一国崛起的力量。作为民族的希望,少年一般被认为是可塑造的未来之才,而塑造的方式既取决于一国的发展理念,又决定了一国的发展前景。因此,国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一般认为,通过基础教育,即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课程来实现,是长远而有效果的传统文化教育。①其次要在大学开展国学经典的通识课程,但是经典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学教育中的“经典”含量更是不足。
一、经典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逐渐蔓延开来。继《百家讲坛》推出“于丹《论语》心得”、“解读弟子规”等节目后,国学经典读物更是受到社会的热捧。各地中小学开始着重推出国学经典诵读课。清晨走进校园,朗朗书声不绝于耳,但却给人一种形式化的感觉,学生会不会背诵经典成了当下最为广泛的评价标准,而背诵之余对于经典的解读却远远不够。至于翻译作业,学生买一本翻译词典就可以应付,但是翻译书籍的准确性却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如果没有对语境的再现体验和深入把握是无法真正领会国学的内涵的。除了形式化的背诵以外,还有一种暗藏于学校和社会的功利心态。部分学校的应试教育指标、家长的攀比风气都在驱使或者说强迫学生追求背诵的数量与准确性,而各种竞赛手段更为国学经典抹上了一层功利性的色彩。这些流于表面的形式不仅没有抓住经典的本质,而且使经典成为一种商业化产品,使经典教育变成经典背诵、经典比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经典内涵严重流失,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漠视经典的情绪。
在大学高度专门化的教学中,更难见到经典教育的一席之地。除去那些与国学经典有关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国学经典的再熏陶。大学生脑海里残留的还是初高中时期那些背过但还没能完全理解的经典。对经典的理解不是一时一刻,而应该是一生一世。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才能加深,受益才能匪浅。大学里既无经典课程的要求,又无兴趣的驱使,学生多半是精于科学,而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而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而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而荒于人品;精于权理,而荒于道理。②继而才有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犀利的疑问:“大学何为:生产有用的机器?锻造和谐的人?”不得不承认一些大学在忽略人文教育的实践中造成了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
二、如何使经典走进课堂
1.中小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1)确定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进入课堂。上个世纪对于经典的批判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古代经典中必定有落后的、不符合现实发展的内容。任何经典的传承都包含了对其不断选择、不断修正的过程,关键是要站在更加客观、科学、以人为本的角度去修正,保证选择的内容符合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由于年代久远,国学经典中的精义已经不能体悟,因此我们引入课堂的内容不能太脱离现实。同时,国学经典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各学科的教授过程中会穿插一些国学知识,但却是只语片言、支离破碎的。因此,国学的学习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体系,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学的框架内涵。背诵依然是国学经典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无论课堂形式变得多么时尚,基本功必须打好。当然背诵必须有层次划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选择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经典段落;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大难度,而那些本身拗口晦涩的段落则不宜背诵。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礼仪、感恩、励志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使背诵活动更丰富,更系统。
(2)国学的学习需要足够大的自我思考和表达空间。经典是整个民族和个人生命的源头活水,人人皆可从中取得有益成分。在理解上,必然是千人千面而非千人一面。③“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当摒弃,老师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互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持有不同见解,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与古人对照,于身心证解。④另外课堂教学中应当用一种现代视角来阐释经典文本。经典存留久远,其内在精义已经被不可避免地固定化,多元化审美视角无法突破这个壁垒。学生觉得经典都是些“老生常谈”、“老黄历”,毫无功用。囿于固有的价值体系而不去关注现实的社会变化同样会导致经典文化的流失。因此,经典的重新“构建”尤其重要,新的话语符号应当用来诠释经典文字,一些电视学术类节目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努力,但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仍是在学校学习中,因为学校教育在赋予经典现代意义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经典文化不断延续的一股力量。 国学教育中老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言传身教”的主要实践者,可以说老师的作用甚于课本,他们的国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而现在的老师大多是在批判传统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在理解与讲解过程中倾向于使学生以同样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因此,为国学“正名”,重新客观地评价国学的历史文化地位尤为重要。另外,国学内容博大精深,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国学经典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充分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与外延,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学过程应当富有创造性,不要老调重弹,教师最好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独抒新见,进而赋予国学以生命力,赋予学生创新力。
(3)“知行合一”的理念必须贯穿于课堂与生活。国学教育的重点并不是教人会背会写,而是会行会做。只知不行,纸上谈兵,最终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却总是表现不佳。而只行不知则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学生自身发展受到阻碍,因为缺乏知识的积淀,不可能创造出更高的人生价值,只能满足基本生活;二是对社会发展不利,一个没有人文教化的人由于自身的狭隘,更倾向于为害社会。因此,国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生践行国学精神的状况,学校可以为学生创设充分发挥其主动自觉性的活动,例如社区义务服务、环保活动、虚拟课堂等,既可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又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
2.对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建议
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将国学教育制度化只是一个起点,然而这个起点在目前看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高校通过开设国学选修课逐渐扩大国学的影响。这不失为一个稳健的办法,但是硬性的评价方式也要继续完善,力求形成一个“教—学—评”的完整过程。在这种体系中,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分制的灵活性,实行跨学科选课,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自由发展,在交叉学习中拓宽知识面以提高综合文化素质。⑤同时,大学课堂更注重思辨与论证,老师通过构建自己参与者的角色,在引导中尊重学生的智慧成果。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汇报等形式,使枯燥的课堂变成知识交流的论坛。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学术活动、文化节等形式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感。
注释:
①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②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③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④同上
⑤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3]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