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五种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即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真实地写,未必就一定非得写实;从课文内容中挖掘写作资源;尽量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发现的眼光,抓住景物或人物的闪光点,用生动的、优美的词汇描绘出来。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资源 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说到作文教学许多同行都叫苦连天,因为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可收效甚微。大家都说每学期花在改作文上的时间很多,可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大多只看一下分数,就合上作文簿,然后一到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说没有材料可写。我认为作文并不一定是那么难教的,下面我就作文教学谈谈想法。
一、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抄袭、缺乏个性是目前中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大部分学生可能都写过《难忘的一件事》之类的作文,他们深受传统思想影响,写法、立意几乎相同。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恰巧赶上三月学雷锋运动,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了自己捡到钱包交给老师,要不就是帮老爷爷推车上坡等,完全没有新意。为此我对学生开玩笑地说:“我们班同学个个都是活雷锋呀。你们怎么都有那么好的运气,个个都能捡到钱包,我长这么大了,却连一毛钱都捡不到?”结果学生哄堂大笑起来,然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其实他们并没有捡到钱包,没有帮老爷爷推车,只是平时看的材料大多如此,结果一到自己写文章都不假思索地照搬了。所以我认为只有真实的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中学生写作文应当走出写套话、老话的误区,勇于表现自我,真实地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去除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写出富有个性、鲜活感人的好文章。
二、真实地写,未必就一定非得写实。
虽然我一直认为平时训练写作也好,考场作文也罢,都应该高度重视真实性问题。因为写作文就学做人一样,写真文就是学做真人,如果虚假地写文章,做人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教育界在批评、矫治文学文风不实的声浪中,有一种提法,即“以我手写我心,真实地写、写真实”。那么“真实地写、写真实”就一定能比较理想地解决中学生文风不实的问题吗?其实未必。虽然说“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但并不等于说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等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鲁迅曾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所以作家创造的典型人物,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但典型人物又各有一定范围的概括性。像鲁迅笔下的阿Q,《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他们不是真有其人,但谁也不会否认作品的真实性。所以一味地坚持真实地写,写真实,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削弱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从课文内容中挖掘写作资源。
学生写作文时,经常都会嚷嚷说没材料可写,而他们平常接触得最多的课本就是最好的材料来源。
能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作品。有的直抒胸臆感人至深,有的彰显理趣引人深思,而且大多数作者本身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比如七年级上册的《在山的那边》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自己的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道理,并成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再有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通过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和指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出道理。而类似的文章,中学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
四、尽量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
只有自己熟悉的题材才能让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大家熟悉的题材读者阅读起来,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越熟悉的东西,学生就会写得越顺手,越丰富多彩。反之写不熟悉的东西,就会文思干涸,干巴无文采。还是以《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为例,重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启发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对时间、经历、地点发散思考,也可以从立意上发散,即为什么难忘。经过启发学生有的说小学难忘的经历,有的说放学后难忘的经历,也有的说难忘的采摘经历,还有的说难忘同学的真挚的友情,难忘自己的幼稚可笑……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又因为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事情,结果这一节作文课学生还真写出了不少好的作文。
五、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发现的眼光,抓住景物或人物的闪光点,用生动的、优美的词汇描绘出来。
生活中不乏美的地方,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本来想举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例子,但参加2012年的网络培训后,我很喜欢听陆志平、李吉林老师的《关于写作》的课。在这里我就举了那里面的一个例子:李吉林老师上三年级《我是一棵蒲公英》一课,课例介绍课堂上儿童想象表达的情景和片断纪实。为了让学生获取鲜活的表象,老师决定让孩子们到野外感受野花特有的美。金色的小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围在蒲公英身旁细细地观察起来。老师便指导他们边观察边描摹。面对生动的场景,孩子眼前形象与储存词语结合,即兴描述十分生动。经过老师的一步步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关于这一段教学视频,我想大部分初中语文老师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原来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人或事物,就会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无尽的写作素材,当然文章也就写得更生动形象。
总之,尽量地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好文章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自然就会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习作活动中。在平常的教学生涯中,我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达到写作教学的预期目标:让充满写作激情的学生写出富于创造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2.
[3]2012年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视频学习材料.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资源 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说到作文教学许多同行都叫苦连天,因为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可收效甚微。大家都说每学期花在改作文上的时间很多,可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大多只看一下分数,就合上作文簿,然后一到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说没有材料可写。我认为作文并不一定是那么难教的,下面我就作文教学谈谈想法。
一、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抄袭、缺乏个性是目前中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大部分学生可能都写过《难忘的一件事》之类的作文,他们深受传统思想影响,写法、立意几乎相同。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恰巧赶上三月学雷锋运动,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了自己捡到钱包交给老师,要不就是帮老爷爷推车上坡等,完全没有新意。为此我对学生开玩笑地说:“我们班同学个个都是活雷锋呀。你们怎么都有那么好的运气,个个都能捡到钱包,我长这么大了,却连一毛钱都捡不到?”结果学生哄堂大笑起来,然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其实他们并没有捡到钱包,没有帮老爷爷推车,只是平时看的材料大多如此,结果一到自己写文章都不假思索地照搬了。所以我认为只有真实的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中学生写作文应当走出写套话、老话的误区,勇于表现自我,真实地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去除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写出富有个性、鲜活感人的好文章。
二、真实地写,未必就一定非得写实。
虽然我一直认为平时训练写作也好,考场作文也罢,都应该高度重视真实性问题。因为写作文就学做人一样,写真文就是学做真人,如果虚假地写文章,做人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教育界在批评、矫治文学文风不实的声浪中,有一种提法,即“以我手写我心,真实地写、写真实”。那么“真实地写、写真实”就一定能比较理想地解决中学生文风不实的问题吗?其实未必。虽然说“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但并不等于说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等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鲁迅曾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所以作家创造的典型人物,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但典型人物又各有一定范围的概括性。像鲁迅笔下的阿Q,《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他们不是真有其人,但谁也不会否认作品的真实性。所以一味地坚持真实地写,写真实,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削弱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从课文内容中挖掘写作资源。
学生写作文时,经常都会嚷嚷说没材料可写,而他们平常接触得最多的课本就是最好的材料来源。
能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作品。有的直抒胸臆感人至深,有的彰显理趣引人深思,而且大多数作者本身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比如七年级上册的《在山的那边》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自己的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道理,并成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再有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通过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和指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出道理。而类似的文章,中学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
四、尽量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
只有自己熟悉的题材才能让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大家熟悉的题材读者阅读起来,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越熟悉的东西,学生就会写得越顺手,越丰富多彩。反之写不熟悉的东西,就会文思干涸,干巴无文采。还是以《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为例,重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启发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对时间、经历、地点发散思考,也可以从立意上发散,即为什么难忘。经过启发学生有的说小学难忘的经历,有的说放学后难忘的经历,也有的说难忘的采摘经历,还有的说难忘同学的真挚的友情,难忘自己的幼稚可笑……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又因为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事情,结果这一节作文课学生还真写出了不少好的作文。
五、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发现的眼光,抓住景物或人物的闪光点,用生动的、优美的词汇描绘出来。
生活中不乏美的地方,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本来想举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例子,但参加2012年的网络培训后,我很喜欢听陆志平、李吉林老师的《关于写作》的课。在这里我就举了那里面的一个例子:李吉林老师上三年级《我是一棵蒲公英》一课,课例介绍课堂上儿童想象表达的情景和片断纪实。为了让学生获取鲜活的表象,老师决定让孩子们到野外感受野花特有的美。金色的小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围在蒲公英身旁细细地观察起来。老师便指导他们边观察边描摹。面对生动的场景,孩子眼前形象与储存词语结合,即兴描述十分生动。经过老师的一步步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关于这一段教学视频,我想大部分初中语文老师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原来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人或事物,就会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无尽的写作素材,当然文章也就写得更生动形象。
总之,尽量地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好文章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自然就会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习作活动中。在平常的教学生涯中,我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达到写作教学的预期目标:让充满写作激情的学生写出富于创造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2.
[3]2012年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视频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