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幽境”背后的“忧情”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tryer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感是喜欢幽静之人,也就喜欢去幽静之地,品幽静之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便是我钟爱文章之一。钟爱其清晰空灵的语言,钟爱其曲径通幽的构思,钟爱其闲适幽静的境界,更钟爱其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但不宣扬的心境。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体验与感悟到“幽境”背后的这份“忧情”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一、了解作者生平,追溯情之源
  
  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的家庭。母亲卢氏聪明贤淑,有见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她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所以母亲既是他知识的启蒙者又是良好品格的熏陶者。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士,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但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革新派人士都随即被贬。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永州地区地处湖南和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生惧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亲、堂弟柳宗玄、表弟卢遵。此文写于被贬永州后第五年,当时是“艰不可济,唐祚难振兴,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可想而知心情是悲愤、痛苦、忧伤、凄楚的,作者想寻求清静之地,借游历山水来排解心中的郁结,虽忘情一时,但坐潭边而环顾,那种刻骨铭心的精神伤痛又突如其来,因而终难排遣。
  
  二、梳理文章结构,发现情之变
  
  《小石潭记》是一篇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山水游记,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从结构上看,全文分作五段,层次清楚,构思巧妙,既是游历过程的展现,又是心情变化的平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一段是个引子。开头从小丘写起,接着写小石潭,写未发现小石潭之前,先听到水的声音,“如鸣佩环”,像玉佩和玉环相碰撞那样清脆,自然 “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描述,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展现了小石潭的清幽静谧,同时也充满了探奇的情趣,足见心里对这充满惊喜与欣悦。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是全篇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作者的心情更加欢畅,他感到尾尾游鱼,似在“与游者相乐”。这是一种鱼水相得之乐,也是作者暂时解脱烦恼后,感受到的物我无间之乐。
  第三段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极力渲染其曲折深远,“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使人不免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折射了作者无助空落的内心世界。
  第四段骤然变换了写法,由写形态深入到写意境,由写小石潭美丽的景致改为写潭上的气氛和自己的感觉。柳宗元静坐潭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一种出奇的寂静和凄清之感,悄然袭来,使他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情突然由欢畅转为一种难以言状的忧伤。作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幽静清冷的环境倏乎间联想到了自己身世的悲凉,一种寂寥凄清的情绪油然而生。末尾一段则采用补叙笔法,追记了一下同游的旅伴,作为游记的结束。这几位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挚友,有因为他的贬谪而受牵连的兄弟,凄苦之情越发浓郁。前“乐”后“忧”,看似矛盾,实则“乐”为“忧”设,匠心独运。
  
  三、品析文章语言,体悟情之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小石潭记》亦是如此。如何从字里行间把握作者的情感?笔者的办法是:抓关键词语、析点睛句子、赏精彩细节。
  1.抓关键词语,比较形近字,筛选多义项。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句中的“冽”。形近字“洌”在七年级《上》14课何其芳先生的《秋天》中“泉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一句中已学。《古代汉语字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面的“冽”“冽”两字大致相同:“冽”本意寒气,形容极其寒冷;“洌”本意水清澈,引申酒清亮(《醉翁亭记》中“泉香而酒洌”就是该意)。书中注释“冽”是清凉之意。但按作者所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既是“见”(视觉)为何是“冽”(触觉),“洌”才对呀?由此便引导学生,开头是单纯写景表现小石潭的清幽美丽吗?若换成“洌”字如何?学生发现课文用“冽”有作者用词的独特之处,这样不仅是写实,写出了自然之景水的清凉,也是写虚,衬托了作者忧凄、悲凉的心境,使文章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冽”仅仅写出了水的清澈,这与第二自然段描写水清在内容上并无进展,也难以揣摩人物的感情,这似乎不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风格。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句中的“清”。“清”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其中两个义项符合课文内容,一是“洁净、纯洁”,如冰清玉洁;二是“寂静、不热闹”,如冷清、凄清。小石潭是作者得小丘后,发现的又一处风景绝佳地,需“伐竹取道”方才“下见小潭”,可见这是一块净地,很少或还未曾有人登临,作者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纯净幽美的环境,可见作一解也可以。而课文注释中选择二解,“清”字即凄清,大有虽纯洁却使人无奈不敢接近之意,这个更符合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2.分析文中直抒胸臆、画龙点睛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句直接表达了凄清、孤寂、悲凉的感受。作者静坐潭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一种出奇的寂静和凄清之感,悄然袭来,使他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情突然由欢畅转为一种难以言状的忧伤。其实,这种感情的剧变,对于一个身世遭受巨变的人来说并不奇怪,正如他自己所说:“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这使我们不禁想起“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中的孤独形象,想起柳宗元虽酷爱山水,但却偏偏感到“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无尽怅惘。此时的作者早已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直接反映,直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赏析精彩细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段写游鱼的文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该句不用比拟,只用白描,尤其是抓住鱼翔浅底,忽止忽逝这一特点细加描绘,把鱼在阳光下静止不动和不经意间像箭一般疾逝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细腻传神。然而,在凄神寒骨的幽境中,鱼儿的自由无束、率意游走,其实只是一种寂寞的自生自灭,很容易让人想到作者现实中的羁绊以及其忧愤、凄凉、哀伤的心境,就像天涯“断肠人”眼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转瞬即逝的喜悦更诱发出无尽的凄凉和悲伤。
  
  四、感情诵读文章,感受情之境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富有诗意。作者不光写山水,还写出一种境界来:情景交融,景物的美跟作者的感情结合在一起,极富诗情画意。文章第一段,作者细致描绘清洌的潭水和潭底的石头,岸边的青树翠蔓,没有丝毫尘埃,作者的心灵和石潭的景色一样清澈空灵,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清澈空灵的意境。第二段写游鱼与游者相乐,则是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意境。第四段描写小潭四周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创造出一种幽邃凄清的意境。在一篇短文中能三变其意境实在难得,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其中的真味?唯有反复诵读。《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说:“注意加强对文章诵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面对《小石潭记》如此佳作,唯有细细地用心品读方为发现、研究、探索之最佳法;唯有细细地感情诵读方能进一步体悟到“幽境”背后的那份“忧情”。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不愧为“游记文学中的绝唱”,然拙笔难以深入,仅为情感把握如实诉说,贻笑大方了。■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这种快乐的到来,让阅读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学生阅读兴
期刊
“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用宗璞《代后记》中的这一句话形容其散文《三幅画》,感觉再恰切不过了。  《三幅画》从作者取画时寻挂失条不得的懊恼写起,回忆了文坛学兄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终又以挂失条“赫然在焉”作结,寥寥两千多字的叙述,于淡然直白间掩藏着特有的浓郁、炽烈和诚美。在宗璞笔下,才华横溢的挚交,感人至深的友情,变化多端的生活,都不事雕琢地浓缩
期刊
近期和学生一起赏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了一些新的体会,虽然围绕的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各谈其志向理想时,曾皙勾画出这样一幅图景:“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对于此段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如下几种: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提到学生作文,就算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也有“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尴尬。无米之炊难为,老师们都能引导学生通过各个途径积累素材,可要做一个“巧妇”,将积累的材料合理地布局谋篇却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这种写作技巧绝不能仅仅依赖作文指导课来完成。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贯穿语文学习始终的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期刊
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求得学生才能、智慧和人格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文教学在这一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想让作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使之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键是要把握学生作文成功的内在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一、紧扣三“点”,激发兴趣    影响学生写作成败
期刊
当今的作文指导,由于受到应试作文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在指导时,追求爆米花的膨化,指导中“天马行空”地大讲写作技法的现象,不注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自由表达,指导缺乏“有效性”,作文教学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非指导性作文教学”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它提倡作文指导要“瘦身”,指导环节要由显入隐。  “非指导性”一词缘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该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注意学生
期刊
怎样较快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探讨的一个课题。循循善诱,训练有素则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对此项原则的理解和实践可能会各有千秋,因学生基础而产生的效果也许会有所差异,但我们只要诱导得体,训练有素,学生则会增强悟性,较快提高。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坚持了一些做法,试谈如下。    一、定向定位,篇有目标    写作指导的每一堂课,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味在指导中追
期刊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有很多风云人物,留下了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足印,供后人寻访凭吊。这些历史遗迹,最能发人思古之幽情,给人以泉涌般的灵感;诗人们也乐于借此别善意、寓褒贬,寄托自己的情怀。杜牧的《赤壁》就是这样一首咏史抒怀的名作。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在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是三国周瑜大败曹操的战场。赤壁一战,东吴大将周瑜采取黄盖
期刊
北魏郦道元所写《水经注》,虽是一部地学巨著,更是一部散文佳作。书中写景文字,历来广为传诵。其中关于三峡的描写便是它的精华所在,每次捧读《三峡》,总似是在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是品一杯千古佳酿,令人赏心悦目,心清气爽。原文摘录如下: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期刊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后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全文虽然只有四百多字,读来却让人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余香满口。难怪自问世以来,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据《滁州志》记载,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监官,可以免税。”那么《醉翁亭记》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的原因是什么呢?恐怕应归功于它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独特的风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