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舞蹈”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诀谚有云:“动有式,念有调,鼓有经,打有套”,这是对戏曲程式的描述。戏曲表演过程中的固定程式和表演技巧,是无数戏曲艺术表演前辈们无数次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是他们自身经验的高度总结。这些表演程式和表演技巧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审美的高度,形成了一种美学语言。
  我们讲到这种美就不禁想到舞台上旦角的一动一移,想到武生的绝好功夫,想到舞台赋予的写意美感。然而这种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倘若一成不变,那中国的戏曲便不会发展了,而是走入一个死胡同等待死亡,精彩纷呈的戏曲流派也不可能一一绽放。
  所谓“戴着镣铐跳舞”说的便是在一定的规矩限定下亦能灵活运用这些规矩,就像带着镣铐跳舞一样,反而更有铿锵的节奏,更有力度和韵致。真正的艺术大家无不是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戴着镣铐起舞,舞出一种美的极致。
  我們看京剧大师梅兰芳《贵妃醉酒》中的“醉态”,《宇宙锋》中的“疯态”,《惊梦》中的“梦态”,都是在传统戏表演程式基础上的再创造。看荀慧生“荀派”的 名剧《金玉奴》,在和莫稽结婚之前,金玉奴是一个活泼灿烂的天真少女,等到她的未婚夫金榜题名,当上江西德化县令以后,她便遭到了自己未婚夫的嫌弃。她的未婚夫阴谋杀害她,将她推入江中。幸运的是,金玉奴被江西巡按林润搭救,并被林润收为义女,一跃而成为江西巡按大人的千金小姐。由天真少女到落难女子再到千金小姐,这样的身份变化要求扮演金玉奴的演员要有深厚的表演功底,突破花旦行当的界限,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身份变化的需要去安排动作、唱腔,才能完整塑造出金玉奴这个人物形象。荀先生在剧中的表演,演的是人物而不是演行当。再看尚小云表演的《四郎探母》,各剧团常演,观众常看,履见不鲜,但对铁镜公主一登场,用《摇板》起唱的“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艳阳天,春光好,百鸟声喧”中的“春光好”三个字的处理,唯尚派 的与众不同。其他演员落音“好”字,均为下滑降调, 尚先生为体现铁镜公主婚配杨四郎的欢快心情,在“好”字落音上,上挑升调,打破常规,很得观众赞赏。
  这些成功例子都是大师们对程式的灵活运用,总结的经验就是,程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创新,在理解人物的基础对人物的再创造,是把程式作为工具的更好利用。 我们看众多戏曲流派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表演艺术家虽然都在固定的程式中表演,但各有所长,不尽相同。为什么在统一的程式模式下能呈现如此精彩纷呈的状态呢?通过阅读和欣赏我发现了一个共同和共通的特点,那就是艺术的创新必须“以人为本”,赋予表演角色生命。那么,说到具体赋予戏曲程式以生命究竟要求艺术家如何做呢?
  首先,戏曲表演者要深入了解戏曲程式的表现规律,掌握戏曲程式的本质,只有在深入了解戏曲程式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表演的自由,才能避免对程式规律的生搬硬套而造成的僵化呆板,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进步。一句话,运用戏曲程式规律的关键要从人所生活的具体情境出发,从表演人物生活的具体情境出发。其次,说到运用程式需从生活出发,这就要求戏曲艺术家具有深邃的观察力和开阔的视野,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人生的真谛。经过艺术家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的提炼过程,使戏曲中的人物具备了典型性和代表性,逐渐积累成现在的戏曲程式体系。再次,就是艺术生命的根本——以人为本。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人是戏剧的主人公。”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必须对人物有深刻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到位,是一个艺术家表演成败的关键。
  观众是通过艺术家的表演认识人物的。因此艺术家必须通过具体的表演情境,以情感形式为手段完成对人物的塑造。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剧中人物的深刻理解,在把握人物精髓的基础上,用程式词汇将人物形象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这就启示我们人物和程式是创造的源泉,只有深刻地理解了人物,才有可能设计(创造)出活的情感形式(程式),反之,离开了人物,离开了程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在舞台上塑造出富有生命的“这一个”了。
  程式是中国戏曲美的一大因素,赋予程式以生命更是戏曲艺术发展的源泉之本。一个优秀的演员在创造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程式的内在规律,在遵守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创新,赋予程式新的内涵和生命力。能否继承和发展戏曲程式是衡量一个戏曲演员是否合格的标尺。马克思曾这样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戏曲艺术也是如此。这就对我们的戏曲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承、运用和创新程式,使程式焕发一种全新的活力,才是使戏曲艺术焕发活力的根本。
  在继承和发展的大文化背景下,戏曲艺术工作者需为戏曲艺术的发展作巨大的努力,刻苦修炼自己的基本功,开阔提炼自己的内功。作为一个戏曲艺术的爱好者和欣赏者,我们也需加强自己的欣赏水准和艺术感悟能力,为推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个性特点表现都落实在作文教学中,其基本任务就在于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会做人这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统一起来,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能切实地促使学生更好地做人和发展。新课标着重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现实中原本应该真诚写作的学生却早已经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为
期刊
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学,必须摒弃以往“老师一味讲,学生只管记”的单线的教和学的模式。教师可通过“诵读”这种动口、动脑从而让学生动起来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读”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模仿、探究、实践、创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文言文 诵读探究 实践 创新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常常是课上完了,学生却读不顺、背不了、记不牢,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课堂。课堂
期刊
在人类历史上,阅读行为是伴随着文字和文献的创造发明而产生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品质。有效的阅读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目录学家和藏书家尤袤在《岁初堂书目》序中是这样比喻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期刊
摘要: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背诵 模仿 分类 应用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关注差异分层促进发展    在班级制的教学中,每个学生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势必会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针对班
期刊
日裔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入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必修三,定位为略读课文,编排于第四单元(科普文单元)中。学生独立学习或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不能忽视其中的两个细节。    细节一:“教育”    课文标题为《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为什么不是“成长历程”,而是“教育历程”?显然,作者要紧扣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因素来叙写。“教育”这一细节,无疑关乎文章的主旨
期刊
2010年12月8日—9日,本人有幸观摩了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大赛的体育实践课,深感我省体育课程改革,不管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学习方式、评价与激励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位参赛选手新颖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努驾课堂能力让我为之叹服。在观摩了整个实践课部分后,我有了一些感想与拙见,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认为新型的小学体育课,关键要弄明白四个“什么”。    一、课要干“什么”  
期刊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咏物抒情且极具形态美的散文。她有俊美的主体形象,是那流动的“瀑布”;她有秀美的细部线条,是那美丽的小花;她有柔美的情感色调,是那浅浅的紫色;她有唯美的语言文字,是那含蓄隽永的花语;她有醇美的意蕴表达,是那生命的赞歌。学习中,以传统的方法去感悟、理解文本,可能解读不出“瀑布”流动之美,品读不出唯美隽永的花语之韵,更感悟体验不出那是藤萝花的礼赞,生命的最强音。如何让学生走进文
期刊
当“生本”一词映入我的眼帘时,我内心充满了困惑:生本是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当我一页页品读“生本”时,眼前便豁然开朗起来——原来,“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生命为本!读着读着,“生本”二字逐渐放大,一些关键词跃然心上:尊重、理解、信任、依靠、激励、引导、自主、合作、探究……于是,在内心深处搜罗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阅读课堂教学印记。突然间,一个词钻进了我的脑海——體验!体验式阅读追求一种身心
期刊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然而,現行体育教学模式,却长期处于重视教学目标的完成,忽略甚至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元化的教学,这样就把许多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磨灭了,更不用提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了。据有关报道调查,2005年与1995年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