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青青(1990-),女,汉族,重庆市涪陵人,法学硕士在读,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摘 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逐渐形成了网络流行语,而网络流行语又受社会现象及社会心理的影响。2013年下半年,“土豪”这一旧词再度复出,在网络上掀起了“土豪狂潮”。本文主要从“土豪”的流行过程、意义、它所折射的社会心态及流行动因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豪;社会心理学;动因
一、“土豪”的概况
(一)“土豪”的流行过程
根据中国网,“土豪”这一词最早出自游戏“暗黑破坏神”中的“土豪装备”,开始在游戏领域使用,后来逐渐扩散到其他场合。
2013年9月9日,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与土豪做朋友”和“为土豪写诗”的话题活动,例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土豪我们做朋友;发现野生高帅富,土豪我们做朋友。从此诞生了“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据流行语,加剧了“土豪”的走红程度。
2013年9月20日,苹果新产品Iphone5s与5c全球发售,中国地区是首发地区之一。新款产品中的金色版5s被网友戏称为土豪金,土豪金在网友的戏谑中被一抢而空,“土豪”一词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再限于网络平台。
2013年,9月23日,万达集团投资300亿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区在青岛举行启动仪式。莱昂拉多·迪卡普里奥、妮可基德曼、凯瑟琳·泽塔·琼斯·等五位好莱坞巨星与章子怡、李连杰、梁朝伟、赵薇等数十位中国巨星捧场,被称为“土豪盛宴”。
至此,土豪这个词语,已经在中国完全流行起来,据调查显示,自《青年与禅师》段子在网上走红后,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仅在新浪微博上“土豪”一词就被提及5200余万次,且其蔓延到舆论场的速度实在是令人咋舌。
(二)传统含义与新含义
“土豪”一词并不是网络所创造的新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语。在《汉语大词典》中,土豪有一下几种意义:①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如《南史·韦鼎传》中有道:“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內行不轨。”②特指乡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郝懿行《晋宋书故·土豪》有曰:“然则古之土豪,乡贵之隆号;今之土豪,里庶之丑称。”③一方的首领。文天祥的《己未上皇帝书》中写道“至如诸州之义甲各有土豪;诸峒之壮丁,各有隅长。比其人望,为一州之长雄。”
而“土豪”被民众广泛接受,更多的则是因为红军在1927年文家市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这一口号使得“土豪”一词广为流传,并与“劣绅”并提。因此,从以上观点看来,“土豪”一词在传统中所代表的意义并不好。
如今流行于网络的所谓的“土豪”比较稳定的意义是“舍得花大钱、出手阔绰的有钱人或单位。”它除了继承了传统意义中的“有钱”的因素,还被网友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如财大气粗,无脑消费,喜欢炫耀等等。随着它走红程度的加深,它的含义也越来越宽泛,在不同的语境中无限制的扩充着词义含量。而且,它的词义并不只是贬义,而是有了多方面的含义,成为一个中性词。
二、“土豪”折射的社会心理
自“土豪”流行以来,有许多关于“土豪”的新闻与段子在各种舆论场出现。由于“土豪”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而不同的含义又反应了社会大众不同的社会心理,因此,笔者大致将这些大众的对于“土豪”的社会心理分为以下几種类型:
(一)讥讽
“印度土豪14万做黄金衬衣只为吸引异性(搜狐新闻)”、“迪拜新闻、迪拜标语:中国土豪都来迪拜了(迪拜中华网)”、“大妈背金条买豪车”等等的新闻标题都反映了现在有的民众对于“土豪”的一种讥讽的心理。这或许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后,有一批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抓住了商机先富了起来,但是首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大多数只是在物质方面富起来了,精神却没有跟着富起来,素质不高,因此这一批人中大有钱财但品味不高,追求奢侈而审美不足,炫耀消费而内涵不够,“只买贵的,不选对的”成为他们消费的常态,他们靠这种消费方式来表现他们的金钱地位。这种常态又经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因此他们自然就成了广大民众心中的“土豪”。广大民众并不认同这种畸形的消费心态,因此大众就对他们这种行为进行各种挖苦与嘲讽。
(二)羡慕
最开始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话题“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其实是一种网友对“土豪”的羡慕心理的一种表现。之后出现的“土豪新娘”、“土豪丈母娘”等富有喜感的词汇也是对“土豪”的富有羡慕心理的一种表现。现代中国正面临着转型中的阵痛,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有钱有权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民众还是处于基本小康水平状态。人都有着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的希望,但在现实中,人们马上改变生活质量的能力低下,但希望的热烈程度确是有增无减的,因此,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着羡慕“土豪”的生活的心理或想象自己成为“土豪”。
(三)调侃
熟悉现代网络文化的人肯定都听过“屌丝”这个词语,它的走红途径同“土豪”一样,也是从网络红到了各大舆论场。“屌丝”这个词是网络的新造词,它的词义与“土豪”实质上刚刚相反,它主要是指各种“矮矬穷”的青年。在用法上,“屌丝”一般多用于戏谑式自嘲,指代自己或与自己社会地位差不多的人群,但“土豪”一般不用于自称,主要是用在调侃他人的场合,而且由于土豪的不是太好的寓意,真正的“土豪”也不愿承认自己就是“土豪”。例如:“江苏南通某土豪将500万元现金拼成羊肉卷的形状,当做迎娶新娘的聘礼”、“一土豪村官在北京朝阳区国家会议中心给儿子办奢华婚礼”、“深圳‘土豪’花7千万买豪宅,不中意改成公司食堂”等等关于“土豪”的新闻都可以理解为民众对“土豪”的调侃。
三、“土豪”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
说到“土豪”的流行就不得不说到如今五彩纷呈的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土豪”是如今为数众多的网络流行词之一,它的流行与其他网络流行词的形成及发展动因大致上是一致的。 (一)阶级心理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传统中,阶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最重要的社会集团,也是最重要的亚文化群体。人们依照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受制于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根据不同的世界社会经验,形成各阶级特有的社会心理。马克斯·韦伯就认为财富、权利与声望是可以用来划分人们阶级地位的基本因素。安德列耶娃认为阶级的需要、阶级的兴趣、阶级的情感、阶级的性格以及阶级所特有的一些习惯、风俗、和传统是构成一阶级不同于其他阶级的五大要素。
使用“土豪”最频繁的现代青年一代正是由于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情感及观点的同阶级人群集体“吐槽”“土豪”。因此,从阶级心理这一视角来了解“土豪”这一个具有社会阶层意义的词语的流行动因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现在我国网民主体当属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人群体,他们大多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社会安定、政治自由、经济繁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没有经历过“政治”的洗礼,也没有忍受过节的痛苦,他们有很好的教育环境。他们还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张扬,想说就说,具有“敢说”,“敢做”、“自由开放的特征”。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原因,“80”“90”后们的独具一格的言行方式曾一度不被上一代的人们理解,给他们打上了“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放荡不羁的家伙们”的标签。多为独生子女的“80”“90”后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经常遭到上一代人的否定,也有着上一辈人不曾有的缺少兄弟姐妹陪伴的孤独感,因此他们内心有“找到组织”的需求。他们渴望一种群体的归属感,而网络为他们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有了群体的归属感。
而“土豪”则是大多在改革开放后物质富起来,但精神去没有一起富起来的一个群体。就像是中国各地兴建摩天高楼是城市的实力象征一样,炫耀和奢侈的消费也成为“土豪”们急于证明自己“成功”的一种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土豪行为”也是急于与普通的民众划开界线的动作,甚至是相互攀比,他们不愿意与普通群众成为一个阶层,证明他们的独特性。
流行词“土豪”最先是在一款网游里的“土豪装备”开始流行的,接下来发展到各大舆论场,由于“土豪”能高度概括很多有关“有钱”所能代表的语言和行为,这使得这一词在网络世界中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由于广大网民还是属于普通阶层,因此他们自动的将自己划到与“土豪”对立的另一边,即直到现在都还很红的“屌丝”一列。他们在网上与现实生活中基于之前所提到的讥讽、羡慕及调侃的心理,发起了对各种“土豪”或“土豪行为”的“吐槽”。
(二)模仿与从众心理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模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是人的本能之一”。塔德在《模仿律》中为模仿制定了三条亚定律:①下降律,即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层的倾向”;②几何级数律,即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行为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③先内后外律,及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一般总是有限于外语文化及其行为方式扩散的。而从众是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行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在1951年做的一个关于从众的经典的线段实验,它的研究表明,即使在问题情境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个人仍会因为群体压力而产生从众行为。而按照埃里奥特·阿伦森等人的观点,人们的从众行为源于规范性社会影响——希望被接受的需要。
现在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国当前的青年一代是追求娱乐的一代他们享受娱乐,喜欢恶搞,喜欢讲不相干的东西拼到一起,再加上自己的理解,然后再放之于网络与他人共享。而且,青年一代还是追求简洁的一代,他们思维活跃、敏捷,有着快速传达想法的欲望,因而他们在网络交流中希望争取在单位时间内用最简洁的话语表达更多的信息,达到与他人更为迅速的交流的目的。因此,不少人为了追逐新潮,创造流行语通过雨中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另一些人听到一些有独创、有个性的观点时又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会因最初的新鲜感而模仿,继而又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使之不断的扩大蔓延。而网民还希望交到更多的朋友,流行词汇就成为与他人沟通的桥梁,如果不知晓当前的流行语,那么在其他人眼中你就“out”了,交到更多朋友的可能也就减小了。而且对于在朋友圈中,掌握流行词汇也是必要的,要跟上朋友们的思维,不成为朋友们眼中的“土包子”。
“土豪”一词火起来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有网友在网上编造的《青年与禅师》的段子,在这之后又有各路网友对这个段子进行加工与再创造。而这个《青年与禅师》系列早在2012年就已经火了起来,有关“土豪”的这个段子只是网友对这个系列的段子进行了加工而已。但这个加工与再创造就带火了“土豪”这个词。而接下来,广大网友就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竭之所能的创造他们能够想到的有关“土豪”的一切段子,一时之间,网络上“土豪”“遍地开花”。对于当代的青年一代如果不知晓“土豪”的话,那绝对在很多事物的理解上都“out”了。
四、结束语
“土豪”一词不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还是从新意义来看,都不是一个完全的褒义词或贬义词,现在它串红在各大舆论场及新闻媒体报道中,正是由于其含义覆盖广,构成简洁明了,词义延伸性强,可以很好的概括当前社会中一些人的一种炫耀,崇尚奢侈的行为与心理。它也能很好的诠释广大普通民众对于这种行为与心理的讥讽、羡慕、调侃的社会态度。它的流行既是我国社会分层明显的现状所带来的民众因阶级心理而造成的语言上的直接表现,也是由于一种对流行文化的积极地求知心理。(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流行语缘由“土豪”四问[Z].中国网,2013.10.01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3] 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第29~38页
[4] 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 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6] Leun,L.(2007).Stressful life events,motives for internet use,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Cyber-psychology &Behavior,10,205-214
[7] Yi,M.Y,Hwang Y.(2003).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self-efficacy,enjoyment,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59):431–449
[8]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相恒坤:《网络热词给力的社会心理学视野分析》[J].《學术探讨》,2011.10
[10] 卜爱萍,车艳超:《浅谈网络流行语“给力”》[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
[11] 赵伟:《“屌丝”一词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J]《理论视野》
[12] 唐骏:《富豪变“土豪”,只因没自信》[J]《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41期
[13] 王再峰:《“土豪”归来背后的社会心态》[J]《理财》2013年11期
摘 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逐渐形成了网络流行语,而网络流行语又受社会现象及社会心理的影响。2013年下半年,“土豪”这一旧词再度复出,在网络上掀起了“土豪狂潮”。本文主要从“土豪”的流行过程、意义、它所折射的社会心态及流行动因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豪;社会心理学;动因
一、“土豪”的概况
(一)“土豪”的流行过程
根据中国网,“土豪”这一词最早出自游戏“暗黑破坏神”中的“土豪装备”,开始在游戏领域使用,后来逐渐扩散到其他场合。
2013年9月9日,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与土豪做朋友”和“为土豪写诗”的话题活动,例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土豪我们做朋友;发现野生高帅富,土豪我们做朋友。从此诞生了“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据流行语,加剧了“土豪”的走红程度。
2013年9月20日,苹果新产品Iphone5s与5c全球发售,中国地区是首发地区之一。新款产品中的金色版5s被网友戏称为土豪金,土豪金在网友的戏谑中被一抢而空,“土豪”一词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再限于网络平台。
2013年,9月23日,万达集团投资300亿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区在青岛举行启动仪式。莱昂拉多·迪卡普里奥、妮可基德曼、凯瑟琳·泽塔·琼斯·等五位好莱坞巨星与章子怡、李连杰、梁朝伟、赵薇等数十位中国巨星捧场,被称为“土豪盛宴”。
至此,土豪这个词语,已经在中国完全流行起来,据调查显示,自《青年与禅师》段子在网上走红后,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仅在新浪微博上“土豪”一词就被提及5200余万次,且其蔓延到舆论场的速度实在是令人咋舌。
(二)传统含义与新含义
“土豪”一词并不是网络所创造的新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语。在《汉语大词典》中,土豪有一下几种意义:①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如《南史·韦鼎传》中有道:“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內行不轨。”②特指乡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郝懿行《晋宋书故·土豪》有曰:“然则古之土豪,乡贵之隆号;今之土豪,里庶之丑称。”③一方的首领。文天祥的《己未上皇帝书》中写道“至如诸州之义甲各有土豪;诸峒之壮丁,各有隅长。比其人望,为一州之长雄。”
而“土豪”被民众广泛接受,更多的则是因为红军在1927年文家市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这一口号使得“土豪”一词广为流传,并与“劣绅”并提。因此,从以上观点看来,“土豪”一词在传统中所代表的意义并不好。
如今流行于网络的所谓的“土豪”比较稳定的意义是“舍得花大钱、出手阔绰的有钱人或单位。”它除了继承了传统意义中的“有钱”的因素,还被网友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如财大气粗,无脑消费,喜欢炫耀等等。随着它走红程度的加深,它的含义也越来越宽泛,在不同的语境中无限制的扩充着词义含量。而且,它的词义并不只是贬义,而是有了多方面的含义,成为一个中性词。
二、“土豪”折射的社会心理
自“土豪”流行以来,有许多关于“土豪”的新闻与段子在各种舆论场出现。由于“土豪”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而不同的含义又反应了社会大众不同的社会心理,因此,笔者大致将这些大众的对于“土豪”的社会心理分为以下几種类型:
(一)讥讽
“印度土豪14万做黄金衬衣只为吸引异性(搜狐新闻)”、“迪拜新闻、迪拜标语:中国土豪都来迪拜了(迪拜中华网)”、“大妈背金条买豪车”等等的新闻标题都反映了现在有的民众对于“土豪”的一种讥讽的心理。这或许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后,有一批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抓住了商机先富了起来,但是首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大多数只是在物质方面富起来了,精神却没有跟着富起来,素质不高,因此这一批人中大有钱财但品味不高,追求奢侈而审美不足,炫耀消费而内涵不够,“只买贵的,不选对的”成为他们消费的常态,他们靠这种消费方式来表现他们的金钱地位。这种常态又经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因此他们自然就成了广大民众心中的“土豪”。广大民众并不认同这种畸形的消费心态,因此大众就对他们这种行为进行各种挖苦与嘲讽。
(二)羡慕
最开始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话题“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其实是一种网友对“土豪”的羡慕心理的一种表现。之后出现的“土豪新娘”、“土豪丈母娘”等富有喜感的词汇也是对“土豪”的富有羡慕心理的一种表现。现代中国正面临着转型中的阵痛,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有钱有权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民众还是处于基本小康水平状态。人都有着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的希望,但在现实中,人们马上改变生活质量的能力低下,但希望的热烈程度确是有增无减的,因此,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着羡慕“土豪”的生活的心理或想象自己成为“土豪”。
(三)调侃
熟悉现代网络文化的人肯定都听过“屌丝”这个词语,它的走红途径同“土豪”一样,也是从网络红到了各大舆论场。“屌丝”这个词是网络的新造词,它的词义与“土豪”实质上刚刚相反,它主要是指各种“矮矬穷”的青年。在用法上,“屌丝”一般多用于戏谑式自嘲,指代自己或与自己社会地位差不多的人群,但“土豪”一般不用于自称,主要是用在调侃他人的场合,而且由于土豪的不是太好的寓意,真正的“土豪”也不愿承认自己就是“土豪”。例如:“江苏南通某土豪将500万元现金拼成羊肉卷的形状,当做迎娶新娘的聘礼”、“一土豪村官在北京朝阳区国家会议中心给儿子办奢华婚礼”、“深圳‘土豪’花7千万买豪宅,不中意改成公司食堂”等等关于“土豪”的新闻都可以理解为民众对“土豪”的调侃。
三、“土豪”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
说到“土豪”的流行就不得不说到如今五彩纷呈的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土豪”是如今为数众多的网络流行词之一,它的流行与其他网络流行词的形成及发展动因大致上是一致的。 (一)阶级心理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传统中,阶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最重要的社会集团,也是最重要的亚文化群体。人们依照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受制于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根据不同的世界社会经验,形成各阶级特有的社会心理。马克斯·韦伯就认为财富、权利与声望是可以用来划分人们阶级地位的基本因素。安德列耶娃认为阶级的需要、阶级的兴趣、阶级的情感、阶级的性格以及阶级所特有的一些习惯、风俗、和传统是构成一阶级不同于其他阶级的五大要素。
使用“土豪”最频繁的现代青年一代正是由于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情感及观点的同阶级人群集体“吐槽”“土豪”。因此,从阶级心理这一视角来了解“土豪”这一个具有社会阶层意义的词语的流行动因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现在我国网民主体当属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人群体,他们大多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社会安定、政治自由、经济繁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没有经历过“政治”的洗礼,也没有忍受过节的痛苦,他们有很好的教育环境。他们还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张扬,想说就说,具有“敢说”,“敢做”、“自由开放的特征”。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原因,“80”“90”后们的独具一格的言行方式曾一度不被上一代的人们理解,给他们打上了“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放荡不羁的家伙们”的标签。多为独生子女的“80”“90”后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经常遭到上一代人的否定,也有着上一辈人不曾有的缺少兄弟姐妹陪伴的孤独感,因此他们内心有“找到组织”的需求。他们渴望一种群体的归属感,而网络为他们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有了群体的归属感。
而“土豪”则是大多在改革开放后物质富起来,但精神去没有一起富起来的一个群体。就像是中国各地兴建摩天高楼是城市的实力象征一样,炫耀和奢侈的消费也成为“土豪”们急于证明自己“成功”的一种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土豪行为”也是急于与普通的民众划开界线的动作,甚至是相互攀比,他们不愿意与普通群众成为一个阶层,证明他们的独特性。
流行词“土豪”最先是在一款网游里的“土豪装备”开始流行的,接下来发展到各大舆论场,由于“土豪”能高度概括很多有关“有钱”所能代表的语言和行为,这使得这一词在网络世界中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由于广大网民还是属于普通阶层,因此他们自动的将自己划到与“土豪”对立的另一边,即直到现在都还很红的“屌丝”一列。他们在网上与现实生活中基于之前所提到的讥讽、羡慕及调侃的心理,发起了对各种“土豪”或“土豪行为”的“吐槽”。
(二)模仿与从众心理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模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是人的本能之一”。塔德在《模仿律》中为模仿制定了三条亚定律:①下降律,即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层的倾向”;②几何级数律,即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行为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③先内后外律,及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一般总是有限于外语文化及其行为方式扩散的。而从众是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行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在1951年做的一个关于从众的经典的线段实验,它的研究表明,即使在问题情境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个人仍会因为群体压力而产生从众行为。而按照埃里奥特·阿伦森等人的观点,人们的从众行为源于规范性社会影响——希望被接受的需要。
现在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国当前的青年一代是追求娱乐的一代他们享受娱乐,喜欢恶搞,喜欢讲不相干的东西拼到一起,再加上自己的理解,然后再放之于网络与他人共享。而且,青年一代还是追求简洁的一代,他们思维活跃、敏捷,有着快速传达想法的欲望,因而他们在网络交流中希望争取在单位时间内用最简洁的话语表达更多的信息,达到与他人更为迅速的交流的目的。因此,不少人为了追逐新潮,创造流行语通过雨中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另一些人听到一些有独创、有个性的观点时又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会因最初的新鲜感而模仿,继而又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使之不断的扩大蔓延。而网民还希望交到更多的朋友,流行词汇就成为与他人沟通的桥梁,如果不知晓当前的流行语,那么在其他人眼中你就“out”了,交到更多朋友的可能也就减小了。而且对于在朋友圈中,掌握流行词汇也是必要的,要跟上朋友们的思维,不成为朋友们眼中的“土包子”。
“土豪”一词火起来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有网友在网上编造的《青年与禅师》的段子,在这之后又有各路网友对这个段子进行加工与再创造。而这个《青年与禅师》系列早在2012年就已经火了起来,有关“土豪”的这个段子只是网友对这个系列的段子进行了加工而已。但这个加工与再创造就带火了“土豪”这个词。而接下来,广大网友就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竭之所能的创造他们能够想到的有关“土豪”的一切段子,一时之间,网络上“土豪”“遍地开花”。对于当代的青年一代如果不知晓“土豪”的话,那绝对在很多事物的理解上都“out”了。
四、结束语
“土豪”一词不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还是从新意义来看,都不是一个完全的褒义词或贬义词,现在它串红在各大舆论场及新闻媒体报道中,正是由于其含义覆盖广,构成简洁明了,词义延伸性强,可以很好的概括当前社会中一些人的一种炫耀,崇尚奢侈的行为与心理。它也能很好的诠释广大普通民众对于这种行为与心理的讥讽、羡慕、调侃的社会态度。它的流行既是我国社会分层明显的现状所带来的民众因阶级心理而造成的语言上的直接表现,也是由于一种对流行文化的积极地求知心理。(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流行语缘由“土豪”四问[Z].中国网,2013.10.01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3] 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第29~38页
[4] 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 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6] Leun,L.(2007).Stressful life events,motives for internet use,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Cyber-psychology &Behavior,10,205-214
[7] Yi,M.Y,Hwang Y.(2003).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self-efficacy,enjoyment,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59):431–449
[8]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相恒坤:《网络热词给力的社会心理学视野分析》[J].《學术探讨》,2011.10
[10] 卜爱萍,车艳超:《浅谈网络流行语“给力”》[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
[11] 赵伟:《“屌丝”一词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J]《理论视野》
[12] 唐骏:《富豪变“土豪”,只因没自信》[J]《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41期
[13] 王再峰:《“土豪”归来背后的社会心态》[J]《理财》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