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是学生习作的重要启蒙时期。通过富有张力的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以习作带动语文素养的全面有效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语文;策略探究
小学不只是学生开始识文断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会真正学会如何用妙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这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方面,对作文套路了解不充分、写作的尺度分寸把握不好,在这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详细的教学策略的探究,让学生能真正妙笔生花。
一、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对写作文带有一些恐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克服这样的恐惧心理首先要正视它,激发出对写作的兴趣,才能敢于下笔,去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然后跃然纸上。但是如何激发写作的兴趣,这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写作的美,让学生亲自实践,把自己所感所想都记录下来,或许一开始这些文笔都很稚嫩,但是经过教师的润色,肯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兴趣,学生在看到自己笔下的文章得到认可的时候,自然就会对写作产生喜爱之情,克服恐惧。
二、以教材学习为核心,训练学生整体写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首先要以教材为基础,我国的教材是经过权威专家和数代教育人才的反复修改,最终形成的,这样的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参考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理应以教材学习为核心,以教材提供的写作方法作为参考,进行写作教学: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写作。这些步骤并非墨守成规,而是写作的一些通用的常识,是数代文学大家共同的写作习惯,对学生的写作大有裨益。学生通过这样严谨的训练,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面对几百字的字数要求,也不会感到恐惧。教材上也有许多对学生写作的建议和案例,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
三、让学生学会感知现实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对于写作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写作最自然的境界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是学生大多没有这么多的经历,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会。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感知生活[2],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多加体悟,可以是父母随手准备的热牛奶、教师眼中多出来的一丝血丝、路旁小树上新长出来的一丝嫩芽。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背后又隐藏着许许多多的道理,学生如果学会对它们进行感知,那就会对事情多一些深入的看法和不寻常的观察,这不仅对其写作有好处,对其做事、启发思维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感知生活才是学生写作最真实的素材来源。
四、读写有效结合,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不会表达。对于心中想表达的感情,由于文笔稚嫩、閱历不够丰富,不能直抒胸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写”的训练,更加要注重对“读”的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增长学生的见识,增加学生的感悟。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古代、近代和现代的诗词歌赋,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文字和感情最凝练的表达。学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才会有更多的体悟,有更深切的理解。
五、通过仿写手段,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框架
模仿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先模仿才能再超越。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通过对已有的经典做一些仿写,学生可以对文章、写作框架有更深的理解,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自己的体悟。教师在教会学生写作方法之后,学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这样的练习很有可能是没有参考标准的,这时候,仿写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它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学生可以试着写出更好的文章,增强自己的写作自信,把已有的写作框架做一个更深入的打磨,完全消化成自己的东西,这对学生娴熟运用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陶欢.试析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24):167.
[2]倪林.情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1(6):57.
作者简介:赵雪艳(1987—),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语文;策略探究
小学不只是学生开始识文断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会真正学会如何用妙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这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方面,对作文套路了解不充分、写作的尺度分寸把握不好,在这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详细的教学策略的探究,让学生能真正妙笔生花。
一、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对写作文带有一些恐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克服这样的恐惧心理首先要正视它,激发出对写作的兴趣,才能敢于下笔,去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然后跃然纸上。但是如何激发写作的兴趣,这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写作的美,让学生亲自实践,把自己所感所想都记录下来,或许一开始这些文笔都很稚嫩,但是经过教师的润色,肯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兴趣,学生在看到自己笔下的文章得到认可的时候,自然就会对写作产生喜爱之情,克服恐惧。
二、以教材学习为核心,训练学生整体写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首先要以教材为基础,我国的教材是经过权威专家和数代教育人才的反复修改,最终形成的,这样的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参考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理应以教材学习为核心,以教材提供的写作方法作为参考,进行写作教学: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写作。这些步骤并非墨守成规,而是写作的一些通用的常识,是数代文学大家共同的写作习惯,对学生的写作大有裨益。学生通过这样严谨的训练,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面对几百字的字数要求,也不会感到恐惧。教材上也有许多对学生写作的建议和案例,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
三、让学生学会感知现实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对于写作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写作最自然的境界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是学生大多没有这么多的经历,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会。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感知生活[2],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多加体悟,可以是父母随手准备的热牛奶、教师眼中多出来的一丝血丝、路旁小树上新长出来的一丝嫩芽。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背后又隐藏着许许多多的道理,学生如果学会对它们进行感知,那就会对事情多一些深入的看法和不寻常的观察,这不仅对其写作有好处,对其做事、启发思维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感知生活才是学生写作最真实的素材来源。
四、读写有效结合,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不会表达。对于心中想表达的感情,由于文笔稚嫩、閱历不够丰富,不能直抒胸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写”的训练,更加要注重对“读”的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增长学生的见识,增加学生的感悟。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古代、近代和现代的诗词歌赋,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文字和感情最凝练的表达。学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才会有更多的体悟,有更深切的理解。
五、通过仿写手段,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框架
模仿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先模仿才能再超越。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通过对已有的经典做一些仿写,学生可以对文章、写作框架有更深的理解,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自己的体悟。教师在教会学生写作方法之后,学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这样的练习很有可能是没有参考标准的,这时候,仿写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它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学生可以试着写出更好的文章,增强自己的写作自信,把已有的写作框架做一个更深入的打磨,完全消化成自己的东西,这对学生娴熟运用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陶欢.试析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24):167.
[2]倪林.情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1(6):57.
作者简介:赵雪艳(1987—),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