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教学策略
素描不仅是美术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它还是一个独立的画种。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训练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初中教学中素描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笔者根据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问题。
1.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現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2.造型认知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作为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在造型语言的运用上,首先最初接触素描造型的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从局部着眼,局部着手,局部刻画,同时学生也就养成了从局部观察的习惯,从而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感。如:在九年级的《静物有声》一课中,安排了四幅静物画进行欣赏。通过欣赏,不但要理解静物画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味,而且欣赏的过程,也要符合静物画的一般方法,这个方法在参考教案中归纳和提示,主要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分析的过程。第一步强调的是个人直觉,第二步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形象、色彩、质感表现、构图四个方面分析;第三步归纳主题;第四步其实又回到了整体,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一个情感的评价。整体的观察方法,是由大到小,相互比较的,相互联系的一种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观察,才能获得结构、比例、明暗等各种关系。才能更完整的认识整体。我们在观察塞尚的《静物》时,以陶罐和苹果为例,首先观察这组静物的空间位置,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比例和角度,用直线将点连起来画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如水平线构图,三角形构图等。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如静物的摆放,我们可以先简单后复杂,先少后多。让学生感觉内在丰富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认识。其次就更应注重线条的运用,对所画的线条根据空间位置进行粗细浅淡的虚实处理上,要逐步深入。而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有时却忽视了这一点。线条这一绘画最为重要的语言在画家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可以说线条在绘画艺术中是最具生命力,最具表现性,最具概括性,最具想象力,最具本质性的绘画要素。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和优秀的代表作品,我们在感受到作品整体美感的同时必然会对其造型语言如色彩、明暗、线条等独特的审美价值产生强烈的兴趣。故而,容易本末倒置,过于注重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忘记造型艺术的本质规律。及在造型中整体关系的协调和整体关系所展示的艺术生命力。
3.本着“从浅到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
画画如同走路,一定要一步一步走稳,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在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才会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绘画规律以及相关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更加得心应手地灵活表现各种环境下的事物。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在平时安排学生练习上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反复调整和进行规律探索研究。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关键性,对练习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纠正。同时,教师也要安排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结合,还可结合一些速写训练,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的缺点。
4.要不断地激起学生表现的愿望,激起创作的激情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临摹现象,而且是艺术的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总之,素描教学是一个基础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美术教师,在我们以后的课堂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这需要在以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不断的克服困难。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教学策略
素描不仅是美术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它还是一个独立的画种。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训练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初中教学中素描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笔者根据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问题。
1.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現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2.造型认知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作为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在造型语言的运用上,首先最初接触素描造型的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从局部着眼,局部着手,局部刻画,同时学生也就养成了从局部观察的习惯,从而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感。如:在九年级的《静物有声》一课中,安排了四幅静物画进行欣赏。通过欣赏,不但要理解静物画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味,而且欣赏的过程,也要符合静物画的一般方法,这个方法在参考教案中归纳和提示,主要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分析的过程。第一步强调的是个人直觉,第二步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形象、色彩、质感表现、构图四个方面分析;第三步归纳主题;第四步其实又回到了整体,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一个情感的评价。整体的观察方法,是由大到小,相互比较的,相互联系的一种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观察,才能获得结构、比例、明暗等各种关系。才能更完整的认识整体。我们在观察塞尚的《静物》时,以陶罐和苹果为例,首先观察这组静物的空间位置,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比例和角度,用直线将点连起来画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如水平线构图,三角形构图等。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如静物的摆放,我们可以先简单后复杂,先少后多。让学生感觉内在丰富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认识。其次就更应注重线条的运用,对所画的线条根据空间位置进行粗细浅淡的虚实处理上,要逐步深入。而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有时却忽视了这一点。线条这一绘画最为重要的语言在画家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可以说线条在绘画艺术中是最具生命力,最具表现性,最具概括性,最具想象力,最具本质性的绘画要素。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和优秀的代表作品,我们在感受到作品整体美感的同时必然会对其造型语言如色彩、明暗、线条等独特的审美价值产生强烈的兴趣。故而,容易本末倒置,过于注重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忘记造型艺术的本质规律。及在造型中整体关系的协调和整体关系所展示的艺术生命力。
3.本着“从浅到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
画画如同走路,一定要一步一步走稳,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在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才会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绘画规律以及相关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更加得心应手地灵活表现各种环境下的事物。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在平时安排学生练习上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反复调整和进行规律探索研究。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关键性,对练习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纠正。同时,教师也要安排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结合,还可结合一些速写训练,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的缺点。
4.要不断地激起学生表现的愿望,激起创作的激情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临摹现象,而且是艺术的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总之,素描教学是一个基础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美术教师,在我们以后的课堂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这需要在以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不断的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