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改编影视作品《入殓师》与其对应的青木新门所写文学原著《纳棺夫日记》进行比较,意在从两部作品的生死主题异同以及对生死这一主题表现手法的不同上分析这两部不同领域的作品对于生死主题的不同理解,从而展现出日本文化中对于生死这一人类大主题的不同理解,此外还通过对《入殓师》的蒙太奇应用以创新的手法与温情来表现传统的严谨入殓仪式的方式进行分析,对未来生与死不再成为世人谈论的禁忌寄予希望,无论生者和逝者都能获得各自的解脱,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扇门,让生命的旅程永远都不会结束。
【关键词】《纳棺夫日记》;《入殓师》;生死主题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3-0020-02
电影《入殓师》改编自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文学作品《纳棺夫日记》,而《纳棺夫日记》的写作灵感来源于作者本人40余年的纳棺夫行业从业经验与心得,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让青木新门对于生命的凋零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入的观察与了解,他的作品中体现的对生命的深度思考为改编电影《入殓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不过这两部不同领域的作品并没有因为衍生的关系而完全相同,虽然在形式上两部作品都以主人公纳棺夫/入殓师的视角代入主人公自身经历来为生死观念的转变提供基础,但是两部作品在主题以及主题表现手法上存在不同。
《入殓师》更强调生死主题中的“生”,逝去并不代表终结,而是代表另一个开始。而《纳棺夫日记》更强调生死主题中的“死”,直面死亡的恐惧,让人感受到生的可贵。
一、《入殓师》与《纳棺夫日记》的主题的异同
电影《入殓师》与原著《纳棺夫日记》都将故事的背景定位为日本丧葬服务业,他们所要表达的大主题是相同的,《入殓师》就是通过改编《纳棺夫日记》而来,他们的所要表达的核心观念都是生与死,这是这两部作品在主题上的共同点,也是丧葬服务业的活动背景元素。
二者在生死这个小主题上是存在分歧的。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虽然生死是一个主题,但是生死拥有两个相对的面,一生一死。日本传统文化多相信来世的存在, 在他们看来生与死是一种轮回,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死包含在生之中的, 生要轰轰烈烈拼尽全力彻头彻尾地活, 死时要敢于舍弃对生的执著痛痛快快富有尊严地离开。不仅仅是日本,在东方的文化中,也都常常把生与死整合成一个整体,这在两部作品中也有体现,但是所要强调的意义不同。
在《纳棺夫日记》中青木强调的是死,因为直面死亡恐惧,生者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與可贵,通过自然物象的求生,表现出对所有生命体的尊重与敬意。而《入殓师》强调的是生和温情,死亡是一个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像影片中那句台词一样:“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代表终结,而是跨越它走向另一程,正如一扇门一样。”影片借死亡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成长,其最终表达的是亲情的温暖超越死亡。
《入殓师》与《纳棺夫日记》还有主题挖掘深度上的不同,电影作为迎合观众的艺术形式,《入殓师》最终传达出的情感超越死亡的观点相当符合它治愈系影片的定义,但是同时也丢掉了对于生死的深度思考,因为艺术形式的不同,这两部作品在生死主题的思考深度上是有很大差距的,《纳棺夫日记》中的40年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死亡的思考是《入殓师》无法表现出来的。
通过对《纳棺夫日记》与《入殓师》的情节对比可以看出入殓师在对死亡的理性深度思考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但是《入殓师》更多地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其说是这部影片缺少了对于死亡的思考,不如说是避免在感性更多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理性占据高位的主次失衡的情况,为了弥补这一情况不得不做出的重心偏移。
《入殓师》将目光放在了人性关怀之上,虽然失去了对死亡意义的深度思考,但是细致展示了日本富有文化特色的入殓仪式,将它的仪式美与人性美的魅力展现给普罗大众。这是做给生者看的仪式,让死者不留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让生者从失去亲友的悲伤中解脱,继续自己在这个美好世界的生活,通过这种亲身的经历来唤起生者对于世间所有生命的敬意,使得影片的情感从生命与死亡升华到温情与关怀,给每个观众以人性的抚慰。
二、《入殓师》与《纳棺夫日记》的主题表现手法的异同
电影《入殓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纳棺夫日记》,从叙述视角来看两部作品都是以从事丧葬服务行业的主人公的个人经历以及独白来展开叙述,但是情节不尽相同。他们的主题表现手法也并不相同。
人物塑造对主题表达的影响,原著《纳棺夫日记》中并不存在影片中占据较多篇幅回忆的主人公的父亲形象,而是描写了另一个人物——主人公的叔父。主人公的叔父无法理解和接受主人公从事纳棺行业的行为,在两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之后叔父这个矛盾冲突的核心人物的去世带动了主人公的生死观念的发展和作品生死主题的升华。但是影视改编作品《入殓师》并没有围绕原著叔侄二人的冲突展开,而是另外塑造了一个抛妻弃子的父亲形象,整部电影也围绕着儿子与父亲间的情感冲突展开,以父亲的死亡为和解,传达出的主题更多是由生之意升华而出的亲情。
从物象方面看两部作品中都描写了一些自然中的物象,日记中的蜻蜓、蛆虫、虫卵以及电影中的鲑鱼、章鱼都是作者通过这些蕴含生命力的自然物象来引发对主人公生死的观察与思考。虽然最终目的相同,但是影视作品更需要迎合大众的文艺欣赏潮流,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加工再整合,所以虽然《入殓师》通过许多物象镜头展现出了多彩的自然,但是没有完整地表现出青木在原著中那种涌动在空气中的生命力。那种生命力的表现是通过40年的从业积累表现出来的,《入殓师》无法做到这样的表现力,这是改编作品中文艺性对娱乐性的妥协。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虽然受限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法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思考,但《入殓师》的主题表达手法另辟蹊径,通过电影中优秀的特写镜头运用,使得在整个电影中占据重头的入殓场景中,死者的近镜特写、死者家属的近镜特写、入殓师的近镜特写相互穿插,最终展现出了完整的入殓场景。影片中很早就出现了死者入殓场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这个场景发生的时间本应处在影片的中端,却被巧妙地移到了片头,除了带来新鲜感,也起到了让观众快速代入剧情的作用。除此以外还有入殓师主人公以及他老板的特写,展现出了不同于单纯理性思考的人性温暖,通过对入殓师的特写,整个入殓过程显得庄严肃穆,仿佛一个神圣的仪式,遵循着严格的步骤帮助死者完成由生至死的过渡,接引逝去的生命打开新的一扇门。除了入殓师和死者以外,影片中还有死者家属的特写。无论是最早场景的那对父母,还是失去妻子的男人,他们的形象刻画都非常丰满。在入殓过程中,他们跪坐在死者的面前,看着入殓师娴熟的手法,细节的掌握,从最开始的悲痛、怀念到被入殓师技艺所感染感动,最终产生对入殓师的敬意以及对于生命珍惜。 除了构成整部电影的无数近镜特写,影片的蒙太奇应用也十分有创意。《入殓师》的影片封面是主人公小林大悟坐在以富士山为背景的田野中弹奏大提琴影片中一直贯穿着大提琴的乐声,大提琴的声音是缓缓从木质中空渗透、流淌而发出的,宛如在为离者祝福;入殓的步骤舒缓、完美,这是在为离者送行。离者体面地离开,是对死亡的尊重,让死亡不再可怕,电影将入殓场景、主人公生活片段以及在田野中弹奏大提琴的画面组合形成了大量蒙太奇组合。主人公生活片段以及在碧绿的田野拨动大提琴的琴弦的场景带来的是生命的活力,而入殓场景则是通过入殓仪式的庄严肃穆表现出对待死亡的庄重态度,这种具有创意性的技术手法将如夏花般灿烂的生命与如秋叶般静美的死有机统一整合在一部电影中而没有任何的不自然,而且《入殓师》注重人文关怀、个人自由、家庭幸福并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伦理价值取向,对于鞭挞与克服人性的冷漠、欲望的下降等社会症状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非常优秀。这与通过自身经历传达感情的《纳棺夫日记》的情感表现手法明显不同。
《入殓师》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有一部分原因是青木原著的《纳棺夫日记》阐述了他本人40年来对于生与死的深刻体会,促使读者正视“死亡”这个所以人都无法回避却常常被人故意忽视的主题,而电影的导演从青木的经历与思考中汲取到了灵感。另一部分原因是影片首次将日本传统的严谨入殓仪式以这种形式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们对于入殓纳棺这个传统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创新的表达手法与温情来与传统的严谨入殓仪式相结合,让它的艺术魅力得到升华。
《入殓师》虽然没能完全继承《纳棺夫日记》对于生死主题的思想深度,但是也另辟蹊径传达给了我们生命与艺术、死亡与温情。正如川端康成所说:“死亡是最高的艺术。”生与死是永恒的话题,而当今中国的风光大葬等生死观念还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相信在时代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生与死会不再成为谈论的禁忌,无论生者和逝者都能获得各自的解脱,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扇门,让生命的旅程永远都不会结束。
參考文献:
[1]关欣瑜.浅析电影入殓师中的生死观[J].汉字文化,2019,(06).
[2]杨壹景.从影视剪辑的叙事角度分析入殓师[J].北方文学,2019,(02).
[3]张洁雅.入殓师的伦理价值取向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05).
【关键词】《纳棺夫日记》;《入殓师》;生死主题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3-0020-02
电影《入殓师》改编自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文学作品《纳棺夫日记》,而《纳棺夫日记》的写作灵感来源于作者本人40余年的纳棺夫行业从业经验与心得,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让青木新门对于生命的凋零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入的观察与了解,他的作品中体现的对生命的深度思考为改编电影《入殓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不过这两部不同领域的作品并没有因为衍生的关系而完全相同,虽然在形式上两部作品都以主人公纳棺夫/入殓师的视角代入主人公自身经历来为生死观念的转变提供基础,但是两部作品在主题以及主题表现手法上存在不同。
《入殓师》更强调生死主题中的“生”,逝去并不代表终结,而是代表另一个开始。而《纳棺夫日记》更强调生死主题中的“死”,直面死亡的恐惧,让人感受到生的可贵。
一、《入殓师》与《纳棺夫日记》的主题的异同
电影《入殓师》与原著《纳棺夫日记》都将故事的背景定位为日本丧葬服务业,他们所要表达的大主题是相同的,《入殓师》就是通过改编《纳棺夫日记》而来,他们的所要表达的核心观念都是生与死,这是这两部作品在主题上的共同点,也是丧葬服务业的活动背景元素。
二者在生死这个小主题上是存在分歧的。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虽然生死是一个主题,但是生死拥有两个相对的面,一生一死。日本传统文化多相信来世的存在, 在他们看来生与死是一种轮回,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死包含在生之中的, 生要轰轰烈烈拼尽全力彻头彻尾地活, 死时要敢于舍弃对生的执著痛痛快快富有尊严地离开。不仅仅是日本,在东方的文化中,也都常常把生与死整合成一个整体,这在两部作品中也有体现,但是所要强调的意义不同。
在《纳棺夫日记》中青木强调的是死,因为直面死亡恐惧,生者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與可贵,通过自然物象的求生,表现出对所有生命体的尊重与敬意。而《入殓师》强调的是生和温情,死亡是一个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像影片中那句台词一样:“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代表终结,而是跨越它走向另一程,正如一扇门一样。”影片借死亡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成长,其最终表达的是亲情的温暖超越死亡。
《入殓师》与《纳棺夫日记》还有主题挖掘深度上的不同,电影作为迎合观众的艺术形式,《入殓师》最终传达出的情感超越死亡的观点相当符合它治愈系影片的定义,但是同时也丢掉了对于生死的深度思考,因为艺术形式的不同,这两部作品在生死主题的思考深度上是有很大差距的,《纳棺夫日记》中的40年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死亡的思考是《入殓师》无法表现出来的。
通过对《纳棺夫日记》与《入殓师》的情节对比可以看出入殓师在对死亡的理性深度思考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但是《入殓师》更多地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其说是这部影片缺少了对于死亡的思考,不如说是避免在感性更多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理性占据高位的主次失衡的情况,为了弥补这一情况不得不做出的重心偏移。
《入殓师》将目光放在了人性关怀之上,虽然失去了对死亡意义的深度思考,但是细致展示了日本富有文化特色的入殓仪式,将它的仪式美与人性美的魅力展现给普罗大众。这是做给生者看的仪式,让死者不留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让生者从失去亲友的悲伤中解脱,继续自己在这个美好世界的生活,通过这种亲身的经历来唤起生者对于世间所有生命的敬意,使得影片的情感从生命与死亡升华到温情与关怀,给每个观众以人性的抚慰。
二、《入殓师》与《纳棺夫日记》的主题表现手法的异同
电影《入殓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纳棺夫日记》,从叙述视角来看两部作品都是以从事丧葬服务行业的主人公的个人经历以及独白来展开叙述,但是情节不尽相同。他们的主题表现手法也并不相同。
人物塑造对主题表达的影响,原著《纳棺夫日记》中并不存在影片中占据较多篇幅回忆的主人公的父亲形象,而是描写了另一个人物——主人公的叔父。主人公的叔父无法理解和接受主人公从事纳棺行业的行为,在两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之后叔父这个矛盾冲突的核心人物的去世带动了主人公的生死观念的发展和作品生死主题的升华。但是影视改编作品《入殓师》并没有围绕原著叔侄二人的冲突展开,而是另外塑造了一个抛妻弃子的父亲形象,整部电影也围绕着儿子与父亲间的情感冲突展开,以父亲的死亡为和解,传达出的主题更多是由生之意升华而出的亲情。
从物象方面看两部作品中都描写了一些自然中的物象,日记中的蜻蜓、蛆虫、虫卵以及电影中的鲑鱼、章鱼都是作者通过这些蕴含生命力的自然物象来引发对主人公生死的观察与思考。虽然最终目的相同,但是影视作品更需要迎合大众的文艺欣赏潮流,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加工再整合,所以虽然《入殓师》通过许多物象镜头展现出了多彩的自然,但是没有完整地表现出青木在原著中那种涌动在空气中的生命力。那种生命力的表现是通过40年的从业积累表现出来的,《入殓师》无法做到这样的表现力,这是改编作品中文艺性对娱乐性的妥协。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虽然受限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法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思考,但《入殓师》的主题表达手法另辟蹊径,通过电影中优秀的特写镜头运用,使得在整个电影中占据重头的入殓场景中,死者的近镜特写、死者家属的近镜特写、入殓师的近镜特写相互穿插,最终展现出了完整的入殓场景。影片中很早就出现了死者入殓场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这个场景发生的时间本应处在影片的中端,却被巧妙地移到了片头,除了带来新鲜感,也起到了让观众快速代入剧情的作用。除此以外还有入殓师主人公以及他老板的特写,展现出了不同于单纯理性思考的人性温暖,通过对入殓师的特写,整个入殓过程显得庄严肃穆,仿佛一个神圣的仪式,遵循着严格的步骤帮助死者完成由生至死的过渡,接引逝去的生命打开新的一扇门。除了入殓师和死者以外,影片中还有死者家属的特写。无论是最早场景的那对父母,还是失去妻子的男人,他们的形象刻画都非常丰满。在入殓过程中,他们跪坐在死者的面前,看着入殓师娴熟的手法,细节的掌握,从最开始的悲痛、怀念到被入殓师技艺所感染感动,最终产生对入殓师的敬意以及对于生命珍惜。 除了构成整部电影的无数近镜特写,影片的蒙太奇应用也十分有创意。《入殓师》的影片封面是主人公小林大悟坐在以富士山为背景的田野中弹奏大提琴影片中一直贯穿着大提琴的乐声,大提琴的声音是缓缓从木质中空渗透、流淌而发出的,宛如在为离者祝福;入殓的步骤舒缓、完美,这是在为离者送行。离者体面地离开,是对死亡的尊重,让死亡不再可怕,电影将入殓场景、主人公生活片段以及在田野中弹奏大提琴的画面组合形成了大量蒙太奇组合。主人公生活片段以及在碧绿的田野拨动大提琴的琴弦的场景带来的是生命的活力,而入殓场景则是通过入殓仪式的庄严肃穆表现出对待死亡的庄重态度,这种具有创意性的技术手法将如夏花般灿烂的生命与如秋叶般静美的死有机统一整合在一部电影中而没有任何的不自然,而且《入殓师》注重人文关怀、个人自由、家庭幸福并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伦理价值取向,对于鞭挞与克服人性的冷漠、欲望的下降等社会症状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非常优秀。这与通过自身经历传达感情的《纳棺夫日记》的情感表现手法明显不同。
《入殓师》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有一部分原因是青木原著的《纳棺夫日记》阐述了他本人40年来对于生与死的深刻体会,促使读者正视“死亡”这个所以人都无法回避却常常被人故意忽视的主题,而电影的导演从青木的经历与思考中汲取到了灵感。另一部分原因是影片首次将日本传统的严谨入殓仪式以这种形式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们对于入殓纳棺这个传统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创新的表达手法与温情来与传统的严谨入殓仪式相结合,让它的艺术魅力得到升华。
《入殓师》虽然没能完全继承《纳棺夫日记》对于生死主题的思想深度,但是也另辟蹊径传达给了我们生命与艺术、死亡与温情。正如川端康成所说:“死亡是最高的艺术。”生与死是永恒的话题,而当今中国的风光大葬等生死观念还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相信在时代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生与死会不再成为谈论的禁忌,无论生者和逝者都能获得各自的解脱,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扇门,让生命的旅程永远都不会结束。
參考文献:
[1]关欣瑜.浅析电影入殓师中的生死观[J].汉字文化,2019,(06).
[2]杨壹景.从影视剪辑的叙事角度分析入殓师[J].北方文学,2019,(02).
[3]张洁雅.入殓师的伦理价值取向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