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西安音乐学院承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年会于2012年7月13日至15日举行,来自全国传统音乐学领域的220余位专家、学者、年轻学子出席会议。会议预设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音乐生态学研究、传统音乐研究的新视野、音乐与科技五个主题,并在代表提交论文过程中延伸出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戏曲音乐与戏曲艺术研究、当代民族音乐创作研究、古琴音乐文化研究、乐器改革研究及中外音乐交流等议题,呈现出多视阈、多层面、学科交叉、研究跨界的学科发展新气象。三天会议议程同时分散在4个会场,按不同主题分39个单元,先后有145位学者围绕以上议题提交论文并做发言。这些发言者中,最年长者80有余,最年轻者为本科在读三年级学生,况且有近半数为各院校在读的硕士、博士生,显示出学科队伍结构的较大跨度和丰富的层次性。
综观全部发言,其所涉猎的专题,以区域中的音乐文化问题、乐种个案研究问题为主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占据着较大比重,贴合了本次会议的预设主题,不乏新的突破。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比较学、文化人类学等方法的综合使用。概而述之,这些研究内容以西安鼓乐研究专题、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为重。
一、西安鼓乐研究专题
本届年会之召开地,无疑是西安鼓乐得以列为专题开展研讨的便利条件。事实上,学界围绕西安鼓乐的研究既往多集中于鼓乐乐史、乐谱、乐器、音乐形态、曲词学等方面的考证上。在本届年会上,以西安音乐学院教师为主体发表的论文显示出了东道主对本地传统乐种的一致关注与细致研究。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突破,既有新的学术成果表述,还不乏新的研究理路展现。
冯亚兰《关于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研究——准确合理科学地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指出近年来西安鼓乐谱记译中,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要与艺师们韵曲或演奏的音响效果相符,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既要与传统乐学、律学理论相符,更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如民间乐社在演奏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将译谱工作做得更准确、合理。焦杰《长安古乐七音十簧笙及其四调的由来》认为西安鼓乐所用十簧笙虽然缺簧少律只能吹奏骨干音,但是因为简单易学便于在民间鼓乐社推广,所以在历史的选择中成为了鼓乐社的主要乐器。牛玉冰《西安地区民间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念词音乐研究》分析了鼓乐社、铜器社念词的音乐形态和受众形成的原因。
不同于上述基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叶明春《论西安鼓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围绕鼓乐的表演形式、乐社民俗与宗教活动、鼓乐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尝试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西安鼓乐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或兼顾审美与实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而程天健、王晓平合撰《生命为鼓乐燃烧》,从李石根出版的《西安鼓乐全书》价值意义出发,肯定了这位毕生致力于西安鼓乐研究的学者奠定的“西安鼓乐学”基础及倡导创立长安乐派等贡献和意义。
二、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
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是本届年会的重要预设主题。近年来,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的车轮下境地堪忧,对现有传统音乐文化现象生存状况做田野调查、研究其保护与传承是颇受关注的论题。在本届年会上有十余位学者围绕这一专题发表论文,无论是音乐文化现象本身或研究视野,还是对文化现象背后音乐本体、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问题所做多元分析的方法都有新的突破。
河北大学齐易等通过对端村音乐会样本从不同观察点上展开,讨论传统音乐克服阻力适应新环境的可能性。针对至今仍然活动的10家端村音乐会样本,看到由村中年轻人积极推动、老艺人全力配合而恢复起来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经验。包头师院李红梅《“族群语境”中的仪式音声展演与文化认同——以成吉思汗陵2012年“春节”祭祀仪式音声为例》,记录其对成吉思汗衣冠冢的祭祀活动现象学考察结果,系统展示“守陵人”达尔霍特族群图特的祭祀传统,探究音声在祭祀仪式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的符号意义和象征功能。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文慧《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声的个案调查》则通过记录一名萨满帮助其弟子举行“供奉希图根”仪式的过程,看音乐在萨满祭祀活动中的作用。包头师院姜晓芳《内蒙古包头市梅力更召庙嘛尼会仪式音声调查》,以唯一的蒙语藏传佛教寺庙梅力更召庙举行的诵经仪式作为研究对象,对仪式活动中的音声进行分析。
吴燕村《蓝田晋化现存水会乐社音乐形态考察》,集中于流行在陕西蓝田民间的水会音乐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指出商业化时代舞台表演对即将消亡的民间音乐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及不利影响。兰州大学燕仲飞《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现状调查》从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的流传形式、艺术特征、仇池山歌与洮岷花儿的异同性、仇池山歌的传承与保护角度,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古老氐族文化遗产。洛阳师范学院马春莲《口头传统艺术中的“规则”:河洛大鼓的程式化特征探析》对洛阳大鼓的祭祀、演出程序,音乐、描述的范式进行总结。中国艺术研究院于华的《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的调查与研究》,记述榆林市鱼河堡府城隍庙正月社火祭祀,对祭祀的仪式流程和所用音乐进行研究。樊家城《黄土高原地区民歌的生存与传承》对黄土高原民歌的保存、传承与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王雪《20世纪传统音乐资源进入高校的启示与反思——以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传承个案研究为例》介绍了丁喜才从民间舞台到高校讲台的过程,研究分析如何建立常态化的渠道吸收民间艺人进入学院的教学。
三、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
在乐律研究方面,扬州大学刘永福《端正学术心态,解悟“同均三宫”》对学界争论已久的“同均三宫”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由黄翔鹏创造性地提出的概念,在作者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本来就有的历史原理。河南大学王亚丽《以音阶问题为核心的豫剧宫调探究》在对豫东调、豫西调中fa的音位进行考证后,基于两种调的音级性质的分析,得出豫剧音阶是自然七声,属于清乐音阶的结论。 从乐种综合研究来看,河南大学杨善武《从陕北民歌同源变体关系看苦音宫调的构成》,通过列举几首民歌,指出陕北民歌许多曲目都是同一种曲调通过调性的变换而来的,即同源变体关系。中国音乐学院徐天祥《“风搅雪”音乐现象研究》一文,摄取传统音乐中广泛存在的“风搅雪”音乐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山西陵川县鼓书《王祥卧冰》为例分析当下“风搅雪”的特点。沈阳音乐学院关意宁通过其所记录的1000对平调上下句以局外人客观的视角考察陕北说书。成文《调——陕北说书音乐基本形态研究》研究了陕北说书的板式、典型调、变化等。
四、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
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民族文化发源地,其实质融合了诸如戎、氐、羌、匈奴、夷、鲜卑、党项、突厥、乌孙、回纥等多民族文化因子,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复杂多元的文化结构。对这一文化结构的厘清抑或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素来是学界趋之若鹜的焦点和热点。本届年会中有多位学者从民族源流、地理动因、基音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其中既有理论上对区域音乐分布进行整体研究的,又有基于某一具体音乐文化事象的微观观察。
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源流》指出旋律音调结构是在特定的音阶调式基础上形成的旋律音调结构原则,反映了一些民族地区音乐语言的特点,其民族文化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共同文化”的象征,即无论历史发展与变化,同源民族在各自的民歌中都会尽可能保存共同的典型性腔音列。西安音乐学院陈慧雯《区域文化生态中的陕西戏曲》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对陕北、关中、陕南的戏曲文化进行考证,认为陕西戏曲的同源演化使陕西地方戏曲声腔形态具有共性。中国石油大学刘清《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形成的地理动因初探》从黄河地理特点入手,分析了山东滨州、东营两地民间音乐的分布特征和特点。武汉音乐学院毛璐《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史前乐器考》从声学原理着手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笛、响器等九种乐器按照类别对出土地点、出土数量、乐器结构进行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李敬民《区域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的文化区划为例》以淮河地区戏曲、曲艺的分布为例,讲述了区域音乐传播特点和研究方法。
西安音乐学院李宝杰《陕西民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比较与分析——以闹秧歌、闹社火为例》以秧歌社火为切入点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得出环境因素和民俗因素是影响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发生风格变异的决定性因素。曾金寿《“木卡姆”文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大的文化现象去看“木卡姆”的分布,指出“木卡姆”文化传播因阿拉伯地缘文化与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混合而完善,丝绸之路带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最终成为遍布北非、中亚、西亚、新疆等地的文化现象。山西长治学院董郑峰《传统音乐异地传播与流变研究——以上党梆子为例》以音乐传播学的视角研究上党梆子,并对其传播地域局限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包头师范学院贺宇《跑圈子秧歌与当地二人台之比较》对二人台艺术舞蹈的来源及曲调、唱腔、器乐伴奏等特点进行了研究。
为期三天的论文发布每天皆精彩纷呈。笔端难以叙尽,只能略记如上。回望本届年会,代表们围绕黄河流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现状发表的讨论,是近年来学界的思索方向的缩影,从内容上开拓了与会学者的视野,从方法上深挖文化现象,彰显了跨学科、重深度的良好趋势。特别是年会期间组织举行的秦腔《杨门女将》演出,以及由西安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和西安音乐学院鼓乐艺术团联袂献演的“鼓乐专场音乐会”,既让代表们领略了来自民间的淳朴乐韵,又感受了学院派在挖掘整理传统音乐文化上的独特理解。
诚如中国音乐年会会长乔建中在闭幕词中指出的,本次大会是自学会成立第二个30年的第一届会议,代表们提供的个案研究中,以大量扎实、深入的田野个案研究保持了传统音乐研究重视田野调研的重要传统,不仅是我们要持续坚持的经验,同时还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三大精神——建设精神、开放精神、反思精神。多年来,团结在传统音乐学会的数百位学人用了三十年时间建立起的这一精神,必将为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客观而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翻开传统音乐年会历史的新篇章。
廖剑冰 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
朱若昀 西安音乐学院2011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宁)
综观全部发言,其所涉猎的专题,以区域中的音乐文化问题、乐种个案研究问题为主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占据着较大比重,贴合了本次会议的预设主题,不乏新的突破。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比较学、文化人类学等方法的综合使用。概而述之,这些研究内容以西安鼓乐研究专题、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为重。
一、西安鼓乐研究专题
本届年会之召开地,无疑是西安鼓乐得以列为专题开展研讨的便利条件。事实上,学界围绕西安鼓乐的研究既往多集中于鼓乐乐史、乐谱、乐器、音乐形态、曲词学等方面的考证上。在本届年会上,以西安音乐学院教师为主体发表的论文显示出了东道主对本地传统乐种的一致关注与细致研究。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突破,既有新的学术成果表述,还不乏新的研究理路展现。
冯亚兰《关于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研究——准确合理科学地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指出近年来西安鼓乐谱记译中,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要与艺师们韵曲或演奏的音响效果相符,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既要与传统乐学、律学理论相符,更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如民间乐社在演奏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将译谱工作做得更准确、合理。焦杰《长安古乐七音十簧笙及其四调的由来》认为西安鼓乐所用十簧笙虽然缺簧少律只能吹奏骨干音,但是因为简单易学便于在民间鼓乐社推广,所以在历史的选择中成为了鼓乐社的主要乐器。牛玉冰《西安地区民间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念词音乐研究》分析了鼓乐社、铜器社念词的音乐形态和受众形成的原因。
不同于上述基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叶明春《论西安鼓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围绕鼓乐的表演形式、乐社民俗与宗教活动、鼓乐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尝试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西安鼓乐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或兼顾审美与实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而程天健、王晓平合撰《生命为鼓乐燃烧》,从李石根出版的《西安鼓乐全书》价值意义出发,肯定了这位毕生致力于西安鼓乐研究的学者奠定的“西安鼓乐学”基础及倡导创立长安乐派等贡献和意义。
二、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
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是本届年会的重要预设主题。近年来,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的车轮下境地堪忧,对现有传统音乐文化现象生存状况做田野调查、研究其保护与传承是颇受关注的论题。在本届年会上有十余位学者围绕这一专题发表论文,无论是音乐文化现象本身或研究视野,还是对文化现象背后音乐本体、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问题所做多元分析的方法都有新的突破。
河北大学齐易等通过对端村音乐会样本从不同观察点上展开,讨论传统音乐克服阻力适应新环境的可能性。针对至今仍然活动的10家端村音乐会样本,看到由村中年轻人积极推动、老艺人全力配合而恢复起来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经验。包头师院李红梅《“族群语境”中的仪式音声展演与文化认同——以成吉思汗陵2012年“春节”祭祀仪式音声为例》,记录其对成吉思汗衣冠冢的祭祀活动现象学考察结果,系统展示“守陵人”达尔霍特族群图特的祭祀传统,探究音声在祭祀仪式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的符号意义和象征功能。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文慧《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声的个案调查》则通过记录一名萨满帮助其弟子举行“供奉希图根”仪式的过程,看音乐在萨满祭祀活动中的作用。包头师院姜晓芳《内蒙古包头市梅力更召庙嘛尼会仪式音声调查》,以唯一的蒙语藏传佛教寺庙梅力更召庙举行的诵经仪式作为研究对象,对仪式活动中的音声进行分析。
吴燕村《蓝田晋化现存水会乐社音乐形态考察》,集中于流行在陕西蓝田民间的水会音乐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指出商业化时代舞台表演对即将消亡的民间音乐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及不利影响。兰州大学燕仲飞《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现状调查》从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的流传形式、艺术特征、仇池山歌与洮岷花儿的异同性、仇池山歌的传承与保护角度,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古老氐族文化遗产。洛阳师范学院马春莲《口头传统艺术中的“规则”:河洛大鼓的程式化特征探析》对洛阳大鼓的祭祀、演出程序,音乐、描述的范式进行总结。中国艺术研究院于华的《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的调查与研究》,记述榆林市鱼河堡府城隍庙正月社火祭祀,对祭祀的仪式流程和所用音乐进行研究。樊家城《黄土高原地区民歌的生存与传承》对黄土高原民歌的保存、传承与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王雪《20世纪传统音乐资源进入高校的启示与反思——以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传承个案研究为例》介绍了丁喜才从民间舞台到高校讲台的过程,研究分析如何建立常态化的渠道吸收民间艺人进入学院的教学。
三、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
在乐律研究方面,扬州大学刘永福《端正学术心态,解悟“同均三宫”》对学界争论已久的“同均三宫”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由黄翔鹏创造性地提出的概念,在作者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本来就有的历史原理。河南大学王亚丽《以音阶问题为核心的豫剧宫调探究》在对豫东调、豫西调中fa的音位进行考证后,基于两种调的音级性质的分析,得出豫剧音阶是自然七声,属于清乐音阶的结论。 从乐种综合研究来看,河南大学杨善武《从陕北民歌同源变体关系看苦音宫调的构成》,通过列举几首民歌,指出陕北民歌许多曲目都是同一种曲调通过调性的变换而来的,即同源变体关系。中国音乐学院徐天祥《“风搅雪”音乐现象研究》一文,摄取传统音乐中广泛存在的“风搅雪”音乐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山西陵川县鼓书《王祥卧冰》为例分析当下“风搅雪”的特点。沈阳音乐学院关意宁通过其所记录的1000对平调上下句以局外人客观的视角考察陕北说书。成文《调——陕北说书音乐基本形态研究》研究了陕北说书的板式、典型调、变化等。
四、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
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民族文化发源地,其实质融合了诸如戎、氐、羌、匈奴、夷、鲜卑、党项、突厥、乌孙、回纥等多民族文化因子,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复杂多元的文化结构。对这一文化结构的厘清抑或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素来是学界趋之若鹜的焦点和热点。本届年会中有多位学者从民族源流、地理动因、基音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其中既有理论上对区域音乐分布进行整体研究的,又有基于某一具体音乐文化事象的微观观察。
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源流》指出旋律音调结构是在特定的音阶调式基础上形成的旋律音调结构原则,反映了一些民族地区音乐语言的特点,其民族文化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共同文化”的象征,即无论历史发展与变化,同源民族在各自的民歌中都会尽可能保存共同的典型性腔音列。西安音乐学院陈慧雯《区域文化生态中的陕西戏曲》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对陕北、关中、陕南的戏曲文化进行考证,认为陕西戏曲的同源演化使陕西地方戏曲声腔形态具有共性。中国石油大学刘清《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形成的地理动因初探》从黄河地理特点入手,分析了山东滨州、东营两地民间音乐的分布特征和特点。武汉音乐学院毛璐《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史前乐器考》从声学原理着手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笛、响器等九种乐器按照类别对出土地点、出土数量、乐器结构进行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李敬民《区域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的文化区划为例》以淮河地区戏曲、曲艺的分布为例,讲述了区域音乐传播特点和研究方法。
西安音乐学院李宝杰《陕西民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比较与分析——以闹秧歌、闹社火为例》以秧歌社火为切入点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得出环境因素和民俗因素是影响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发生风格变异的决定性因素。曾金寿《“木卡姆”文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大的文化现象去看“木卡姆”的分布,指出“木卡姆”文化传播因阿拉伯地缘文化与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混合而完善,丝绸之路带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最终成为遍布北非、中亚、西亚、新疆等地的文化现象。山西长治学院董郑峰《传统音乐异地传播与流变研究——以上党梆子为例》以音乐传播学的视角研究上党梆子,并对其传播地域局限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包头师范学院贺宇《跑圈子秧歌与当地二人台之比较》对二人台艺术舞蹈的来源及曲调、唱腔、器乐伴奏等特点进行了研究。
为期三天的论文发布每天皆精彩纷呈。笔端难以叙尽,只能略记如上。回望本届年会,代表们围绕黄河流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现状发表的讨论,是近年来学界的思索方向的缩影,从内容上开拓了与会学者的视野,从方法上深挖文化现象,彰显了跨学科、重深度的良好趋势。特别是年会期间组织举行的秦腔《杨门女将》演出,以及由西安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和西安音乐学院鼓乐艺术团联袂献演的“鼓乐专场音乐会”,既让代表们领略了来自民间的淳朴乐韵,又感受了学院派在挖掘整理传统音乐文化上的独特理解。
诚如中国音乐年会会长乔建中在闭幕词中指出的,本次大会是自学会成立第二个30年的第一届会议,代表们提供的个案研究中,以大量扎实、深入的田野个案研究保持了传统音乐研究重视田野调研的重要传统,不仅是我们要持续坚持的经验,同时还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三大精神——建设精神、开放精神、反思精神。多年来,团结在传统音乐学会的数百位学人用了三十年时间建立起的这一精神,必将为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客观而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翻开传统音乐年会历史的新篇章。
廖剑冰 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
朱若昀 西安音乐学院2011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