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在很多方面有了新变化,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好的方面表现在:快速捕捉信息、能够深入思考、主动接触社会、合作意识增强、创业激情高涨。坏的方面表现在:学生不能很好的行为自己,迟到、早退这些老毛病有增无减,恶性竞争、相互攀比、心理自闭等问题开始增多。这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新问题,高校管理必须转型,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并重,学术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继承知识与创新知识并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
关键词:大学生;特征;问题
作者简介:孟祥林(1969-),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河北 保定 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28-03
一、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征
现在的大学生与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不但接触的东西多,而且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了。很多大学生都能对新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对很多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更多的大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此间不但能够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而且也能够尽早地让自己接触科研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习兴趣,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拓宽了选择空间。新时期的大学生出现了很多新特征。
1.快速捕捉信息
信息时代的人们在接受信息方面的机会更加均等化,学生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学生群体中的某个成员接触到了一条新信息,就等于整个学生群体知道了这条信息。学生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不但依托传统的口传方式传播,还通过微信、短信、微博等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方式进行传播。学生得到信息的速度有时候远远超过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应该向学生学习。学校中都有校园网,学生在课余有足够的时间上网。学生精力充沛,能够在网上捕捉到最新的消息。交际广的学生在学生中间会扮演“信息领袖”的角色,这些人会将最新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给尽量多的人。
2.展开深入思考
经济转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大学生对这些新问题都能够展开深入思考,很多学生也开始通过写文章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一些BBS上与他人展开交流。一些学生对问题的剖析是很深入的。这些学生会成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看问题并不是很深入的学生对“意见领袖”的观点也会表示赞同,于是“意见领袖”的认识就会不断放大。更多的人会围绕相关问题产生思考,这无异于在网络上实践了“头脑风暴法”,人们开始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最后会形成相对比较一致的意见。“深入思考”也能透射出大学生的思维倾向。
3.主动接触社会
大学生在走出校园求职的时候,用人单位提出的“有相关工作经验”这个条件让大学生开始发懵。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机会,大学生开始有意识地走出校园到社会上锻炼自己,通过亲身经历,了解社会需要大学生应具备何种能力,知道自己所学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偏差,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向,于是学生的学习开始从纯粹的理论学习向实践方面转化,寒假和暑假成为了大学生最忙碌的时期,学生利用这段时间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去,将所学理论得以实践化。很多学生认为,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在实习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不但能够得到一些小收入,而且能够获得很多工作经验,这实际上就是自己将来就业的“资本”。
4.合作意识增强
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离开父母异地求学之前从来都是被父母宠着,到异地求学后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独自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与他人处好关系,才能够不让自己孤单,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正在加强。参加过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学生在合作方面更有深刻体会,一个课题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到分工明确,工作中才能够有条不紊,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课题做好。学生在合作中都能够受益,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都能够成为支撑。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其他人成功的条件。
二、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1.课内的不良表现
(1)迟到。现在一般都是教师先于学生到课堂,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教师一般都是提前15分钟到课堂,而这个时候课堂上一般没有几个学生。学生一般都是卡着点到课堂上的,在上课铃响前一分钟的时候,大批的学生会蜂拥而入。这时候教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等候。由于很多学生正在走入课堂,所以教师没有办法正点上课,只能等着学生落座后再行讲授。但学生到课堂上后,并不是随便找个空座位坐下来,而是要找到与自己关系友好的同学挨着坐下来听课。如果晚来学生的好友坐在了一排座位的中间,好多学生就必须站起来给这位后来者让路,让其走到这排座位的中间。[1]这种“找座位”的行为一般也会持续几分钟。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学生陆续走入课堂,这些学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迟到者。这些迟到的学生看着别人在找座位,老师也还没有开始讲课,于是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一点也没有歉疚感。
(2)早退。在上大课的时候,一般都是有将近两百名学生一起上课,教师记不清每个学生的名字。这种课堂上有些学生是为了应付差事来的。这样的学生坐在课堂上一般也不听课,而是等着老师点名。高校的课堂一般都是连续上两个小时,这样的学生一般在上课后一个小时的时候就会溜走。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往往就会看到一些学生拎着书包走出教室。有些学生真正有事情,会向老师请假,但是更多的学生不请假,因为老师并不知道其姓名,所以这些学生就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早退”。“早退”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在学生中间已经形成了较坏的影响。有些在“早退”问题上进行观望的学生也会加入到“早退”的行列当中来。“早退”让教师很无奈,使教师很难提高上课质量,教师会认为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不感兴趣,从而授课激情也会有所减弱。
(3)说话。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上课说小话,学生说话的声音与教师的说话声音是成正比的。当教师说话声音较大的时候,由于教师说话的声音影响了学生说话时彼此之间的捕捉声音的效果,于是说话的声音也会大起来。学生说话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教师的授课思路。教师授课实际上是一个即兴表演过程,并不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在课堂上背,学生的听课状态对教师的即兴表演效果影响很大。说话的学生不但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还会影响周边学生正常听课。当较多的学生说话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课堂质量。教师没有办法正常发挥,师生之间由于缺乏良性互动而使上课流于形式。教师即使有敬业的愿望,在学生面前也显得很无奈。教师的崇高威信不能得以树立,学生也很难从课堂上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的授课过程让师生都蒙受了损失。
(4)作弊。考试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很头疼的事情,“平时不用功,考试大发懵”,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一些学生不免就要铤而走险,“作弊”成为了这些学生蒙混过关的选择。不同科目的难易程度有差别,学生作弊的情节也有不同,学生作弊的方式让监考老师防不胜防。监考老师在监考的时候也很为难。看见学生在自己眼前明目张胆地作弊,这分明是在无视考试纪律。如果将其抓获,学生就会被给予严厉处分,但是出于责任意识,监考教师对这种行为是不能不管的。为了严格考试纪律,教师们就采取两全的办法:将学生手中的纸条缴获。但是监考教师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对这样的纸条都是有备份的,学生手中的纸条就像春天的韭菜,一茬一茬地割不尽。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会得到一大堆小纸条。为了有效抗御学生作弊,很多学科开始变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但是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在试卷的命题形式上费脑筋了。
2.课外的不良表现
(1)颓废。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经历了“鲤鱼跳龙门”,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学生刚刚踏入学校门槛的时候,思维方式还没有从中学的状态改变过来,事事都等着教师督促,但高校与中学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学习完全靠自主,没有人适时地对自己进行督促。中学阶段被教师的“小鞭子”抽打着的这些学生,短时间内很不容易将学习心态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没有人对自己严加看管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骤然下降。睡懒觉、旷课、玩游戏、不讲究卫生等各种问题开始出现,对自己疏于管理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就没有了章法。看见其他学生做什么自己也就开始做什么,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任何规划。很多学生就在这样的彷徨中度过了大学一年级。一些学生开玩笑说自己在“颓废”,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戏谑的词汇,而是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清晰写照。虽然不少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但现实中还是我行我素。
(2)结伙。学生之间开始结帮成派,除了传统的“学习派”外,还出现了“公共关系派”。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这让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朝着奖学金努力奋斗,但是“学习好”并不是全部,在入党、评优以及当选学生干部等方面都需要通过投票表决,只有较好的人气才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除了学习还要搞好人际关系,“结伙”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现象。彼此有共同利益的学生交往的密度相对较大。学生在无意间就会加入到某个“团体”当中。“结伙”会使得学生很难管理。在选举过程中,选票会有预谋地倾向某些学生,而这些学生为了得到预期的结果,事先就需要付出很多的经济代价。社会上的很多“拉关系”的不良风气在校园内部成风。从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到四年级期间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学生还没有走出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变成了社会油子。
(3)竞争。现在的学生竞争意识很强,以致在竞争的过程中都忘记了合作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在从入学之始就绷紧了弦,一定要拿到班级的前三名,并且要拿到国家奖学金,立志要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就入党。拿好名次、入党、得奖、保研等这些都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竞争目标。想保研的学生就需要在大学前三年内努力学习,始终保持强劲的学习劲头。有些学生没有打算被保研,想通过统一考试拿到上研的入场券,就需要在大学第七学期努力学习。竞争在大学校园中是必要的,但只有良性竞争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应该建立在合作基础上,只有这样所有学生才能够竞相提高。离开了合作,竞争就充满了火药味,在恶性竞争的过程中,彼此的实力都会被消耗,进步的动力也会因此而减弱。
(4)攀比。攀比也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穿着、学习用具以及其他日常开销方面,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迥然有异。生活拮据的学生在花费大手大脚的学生面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日常开销奢华的学生会在校园中造成不良影响,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会竞相摆阔,这对学生从年轻时期就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的要求产生了负面影响,学生走出校园后就不容易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将铺张与面子紧密联系在一起。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之间盲目攀比会让这些学生将关注点从学习方面移开,对以学习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学生就不愿意坐冷板凳、背公式、做习题,认为面子来自于优越的物质条件,认为这些才是为生活铺路的正确选择。学生于是在攀比中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价值观被扭曲,当这样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校园文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三、高等教育转型对策探索
1.注重知识教育也要注重人格教育
目前从小学到高校,所有的教育都将主要精力只放在了知识教育方面,学生和学校的压力都很大。学生为了脱颖而出,就要不断地比拼。正如前文所言,高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那些求上进的学生就要不断地努力。课上要精心做笔记,课下要忙着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学生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虽然在增长才干,但也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校园中充满了竞争的火药味就很容易理解了。有些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头头是道,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则逊色了很多,不懂得善待他人。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但要专业技术过硬,还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所以在高等教育阶段,除了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在人格教育方面进行“补课”,学会理解宽容。[2]完善的人格是正确做事的基础。为此高校除了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强化知识教育方面的内容外,还要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格教育第二课堂,在校园中营造这样的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2.注重学术教育也要注重技能教育
很多高校都朝着学术教育方向发展,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够将学术教育做好。到高校求学的学生将来的发展目标也并不都是要做研究者,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要走向经济一线做非常具体的事情。如果大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全部都是学术教育,在走向社会后就会觉得所学并非所用,学生会感到满腹经纶却没有用武之地。[3]这种问题的发生,原因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学校的教育方向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4]高校教育应该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5]教育应该瞄准社会需要,如果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毕业生并不受用人单位欢迎,这就会在人才的供与需之间产生了不对称。结果是学校的教育资源被浪费了,学生的青春年华也“虚度”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只要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立足点。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人才可以分为实践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各种人才在推动社会发展中都有自己的坐标,学术型院校要做好科研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技术型院校要为社会提供实践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优秀的一线建设者。
3.注重继承知识也要注重创新知识
大学生不但要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知识,也要创造新知识,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更应该创造知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条件,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创造新知识。有的学校现在已经开始实行了“本导”制度,让年轻有为的教师担任“本导”,让有愿望参与知识创造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工作,这些学生都会成为实验室建设的成员,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会受到感染。由吸收知识者变成输出知识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就能够养成创新的习惯,不但会勤于动脑,而且会勤于动手。创造知识能够让学生知道进行科研的方法,从一开始就能够感受到纯正的科研精神。学生为了攻克难题,就需要不断向“本导”学习,与老师探讨相关话题,主攻的某些课题也许就是这些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学生从“吸收知识”到“创造知识”的角色变化,使学生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会有更多的自信心,这种创业激情会对身边更多的学生产生影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样的创造当中来,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主动性就会更高。
4.注重硬件建设也要注重软件建设
“大学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说的就是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软件建设。高校中只有有了大师级的教师,才能够让学校有声威,学生在这样的学校中学习,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树立远大目标。这种环境的形成需要以规范制度为前提,从组织形象设计层面看,学校建设也需要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等多方面着手,理念识别主要通过学校的价值观得到体现,视觉识别主要通过学校硬件设施表现出来,行为识别则表现在师生的做事方法方面。理念识别是学校的“大脑”,视觉识别是学校的“面孔”,行为识别是学校的“四肢”。学校形象是全方位打造出来的,学校的硬件设施往往会给人们直接冲击,但软件环境只有在对学校有深入了解后才有认识,相对于软件建设而言,硬件建设稍微容易些,这主要表现在前者需要更长的时间。“软件”是学校的灵魂,需要长期积累,软件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学校发展战略问题,虽然人们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但时时和处处都能够感受到。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师生分层 以生为本:互动课堂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4).
[2]肖建国. “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时间选择[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3]孟祥林. 教师实践化:以学术为本的教育困境与教育实践化对策分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0,(5).
[4]孟祥林. 高校“两课”教学拓展瓶颈与教师实践化转型[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0,(6).
[5]谢守成. 转型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9).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大学生;特征;问题
作者简介:孟祥林(1969-),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河北 保定 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28-03
一、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征
现在的大学生与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不但接触的东西多,而且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了。很多大学生都能对新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对很多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更多的大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此间不但能够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而且也能够尽早地让自己接触科研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习兴趣,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拓宽了选择空间。新时期的大学生出现了很多新特征。
1.快速捕捉信息
信息时代的人们在接受信息方面的机会更加均等化,学生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学生群体中的某个成员接触到了一条新信息,就等于整个学生群体知道了这条信息。学生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不但依托传统的口传方式传播,还通过微信、短信、微博等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方式进行传播。学生得到信息的速度有时候远远超过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应该向学生学习。学校中都有校园网,学生在课余有足够的时间上网。学生精力充沛,能够在网上捕捉到最新的消息。交际广的学生在学生中间会扮演“信息领袖”的角色,这些人会将最新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给尽量多的人。
2.展开深入思考
经济转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大学生对这些新问题都能够展开深入思考,很多学生也开始通过写文章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一些BBS上与他人展开交流。一些学生对问题的剖析是很深入的。这些学生会成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看问题并不是很深入的学生对“意见领袖”的观点也会表示赞同,于是“意见领袖”的认识就会不断放大。更多的人会围绕相关问题产生思考,这无异于在网络上实践了“头脑风暴法”,人们开始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最后会形成相对比较一致的意见。“深入思考”也能透射出大学生的思维倾向。
3.主动接触社会
大学生在走出校园求职的时候,用人单位提出的“有相关工作经验”这个条件让大学生开始发懵。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机会,大学生开始有意识地走出校园到社会上锻炼自己,通过亲身经历,了解社会需要大学生应具备何种能力,知道自己所学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偏差,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向,于是学生的学习开始从纯粹的理论学习向实践方面转化,寒假和暑假成为了大学生最忙碌的时期,学生利用这段时间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去,将所学理论得以实践化。很多学生认为,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在实习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不但能够得到一些小收入,而且能够获得很多工作经验,这实际上就是自己将来就业的“资本”。
4.合作意识增强
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离开父母异地求学之前从来都是被父母宠着,到异地求学后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独自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与他人处好关系,才能够不让自己孤单,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正在加强。参加过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学生在合作方面更有深刻体会,一个课题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到分工明确,工作中才能够有条不紊,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课题做好。学生在合作中都能够受益,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都能够成为支撑。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其他人成功的条件。
二、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1.课内的不良表现
(1)迟到。现在一般都是教师先于学生到课堂,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教师一般都是提前15分钟到课堂,而这个时候课堂上一般没有几个学生。学生一般都是卡着点到课堂上的,在上课铃响前一分钟的时候,大批的学生会蜂拥而入。这时候教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等候。由于很多学生正在走入课堂,所以教师没有办法正点上课,只能等着学生落座后再行讲授。但学生到课堂上后,并不是随便找个空座位坐下来,而是要找到与自己关系友好的同学挨着坐下来听课。如果晚来学生的好友坐在了一排座位的中间,好多学生就必须站起来给这位后来者让路,让其走到这排座位的中间。[1]这种“找座位”的行为一般也会持续几分钟。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学生陆续走入课堂,这些学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迟到者。这些迟到的学生看着别人在找座位,老师也还没有开始讲课,于是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一点也没有歉疚感。
(2)早退。在上大课的时候,一般都是有将近两百名学生一起上课,教师记不清每个学生的名字。这种课堂上有些学生是为了应付差事来的。这样的学生坐在课堂上一般也不听课,而是等着老师点名。高校的课堂一般都是连续上两个小时,这样的学生一般在上课后一个小时的时候就会溜走。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往往就会看到一些学生拎着书包走出教室。有些学生真正有事情,会向老师请假,但是更多的学生不请假,因为老师并不知道其姓名,所以这些学生就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早退”。“早退”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在学生中间已经形成了较坏的影响。有些在“早退”问题上进行观望的学生也会加入到“早退”的行列当中来。“早退”让教师很无奈,使教师很难提高上课质量,教师会认为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不感兴趣,从而授课激情也会有所减弱。
(3)说话。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上课说小话,学生说话的声音与教师的说话声音是成正比的。当教师说话声音较大的时候,由于教师说话的声音影响了学生说话时彼此之间的捕捉声音的效果,于是说话的声音也会大起来。学生说话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教师的授课思路。教师授课实际上是一个即兴表演过程,并不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在课堂上背,学生的听课状态对教师的即兴表演效果影响很大。说话的学生不但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还会影响周边学生正常听课。当较多的学生说话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课堂质量。教师没有办法正常发挥,师生之间由于缺乏良性互动而使上课流于形式。教师即使有敬业的愿望,在学生面前也显得很无奈。教师的崇高威信不能得以树立,学生也很难从课堂上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的授课过程让师生都蒙受了损失。
(4)作弊。考试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很头疼的事情,“平时不用功,考试大发懵”,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一些学生不免就要铤而走险,“作弊”成为了这些学生蒙混过关的选择。不同科目的难易程度有差别,学生作弊的情节也有不同,学生作弊的方式让监考老师防不胜防。监考老师在监考的时候也很为难。看见学生在自己眼前明目张胆地作弊,这分明是在无视考试纪律。如果将其抓获,学生就会被给予严厉处分,但是出于责任意识,监考教师对这种行为是不能不管的。为了严格考试纪律,教师们就采取两全的办法:将学生手中的纸条缴获。但是监考教师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对这样的纸条都是有备份的,学生手中的纸条就像春天的韭菜,一茬一茬地割不尽。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会得到一大堆小纸条。为了有效抗御学生作弊,很多学科开始变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但是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在试卷的命题形式上费脑筋了。
2.课外的不良表现
(1)颓废。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经历了“鲤鱼跳龙门”,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学生刚刚踏入学校门槛的时候,思维方式还没有从中学的状态改变过来,事事都等着教师督促,但高校与中学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学习完全靠自主,没有人适时地对自己进行督促。中学阶段被教师的“小鞭子”抽打着的这些学生,短时间内很不容易将学习心态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没有人对自己严加看管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骤然下降。睡懒觉、旷课、玩游戏、不讲究卫生等各种问题开始出现,对自己疏于管理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就没有了章法。看见其他学生做什么自己也就开始做什么,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任何规划。很多学生就在这样的彷徨中度过了大学一年级。一些学生开玩笑说自己在“颓废”,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戏谑的词汇,而是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清晰写照。虽然不少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但现实中还是我行我素。
(2)结伙。学生之间开始结帮成派,除了传统的“学习派”外,还出现了“公共关系派”。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这让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朝着奖学金努力奋斗,但是“学习好”并不是全部,在入党、评优以及当选学生干部等方面都需要通过投票表决,只有较好的人气才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除了学习还要搞好人际关系,“结伙”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现象。彼此有共同利益的学生交往的密度相对较大。学生在无意间就会加入到某个“团体”当中。“结伙”会使得学生很难管理。在选举过程中,选票会有预谋地倾向某些学生,而这些学生为了得到预期的结果,事先就需要付出很多的经济代价。社会上的很多“拉关系”的不良风气在校园内部成风。从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到四年级期间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学生还没有走出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变成了社会油子。
(3)竞争。现在的学生竞争意识很强,以致在竞争的过程中都忘记了合作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在从入学之始就绷紧了弦,一定要拿到班级的前三名,并且要拿到国家奖学金,立志要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就入党。拿好名次、入党、得奖、保研等这些都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竞争目标。想保研的学生就需要在大学前三年内努力学习,始终保持强劲的学习劲头。有些学生没有打算被保研,想通过统一考试拿到上研的入场券,就需要在大学第七学期努力学习。竞争在大学校园中是必要的,但只有良性竞争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应该建立在合作基础上,只有这样所有学生才能够竞相提高。离开了合作,竞争就充满了火药味,在恶性竞争的过程中,彼此的实力都会被消耗,进步的动力也会因此而减弱。
(4)攀比。攀比也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穿着、学习用具以及其他日常开销方面,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迥然有异。生活拮据的学生在花费大手大脚的学生面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日常开销奢华的学生会在校园中造成不良影响,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会竞相摆阔,这对学生从年轻时期就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的要求产生了负面影响,学生走出校园后就不容易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将铺张与面子紧密联系在一起。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之间盲目攀比会让这些学生将关注点从学习方面移开,对以学习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学生就不愿意坐冷板凳、背公式、做习题,认为面子来自于优越的物质条件,认为这些才是为生活铺路的正确选择。学生于是在攀比中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价值观被扭曲,当这样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校园文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三、高等教育转型对策探索
1.注重知识教育也要注重人格教育
目前从小学到高校,所有的教育都将主要精力只放在了知识教育方面,学生和学校的压力都很大。学生为了脱颖而出,就要不断地比拼。正如前文所言,高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那些求上进的学生就要不断地努力。课上要精心做笔记,课下要忙着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学生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虽然在增长才干,但也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校园中充满了竞争的火药味就很容易理解了。有些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头头是道,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则逊色了很多,不懂得善待他人。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但要专业技术过硬,还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所以在高等教育阶段,除了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在人格教育方面进行“补课”,学会理解宽容。[2]完善的人格是正确做事的基础。为此高校除了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强化知识教育方面的内容外,还要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格教育第二课堂,在校园中营造这样的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2.注重学术教育也要注重技能教育
很多高校都朝着学术教育方向发展,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够将学术教育做好。到高校求学的学生将来的发展目标也并不都是要做研究者,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要走向经济一线做非常具体的事情。如果大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全部都是学术教育,在走向社会后就会觉得所学并非所用,学生会感到满腹经纶却没有用武之地。[3]这种问题的发生,原因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学校的教育方向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4]高校教育应该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5]教育应该瞄准社会需要,如果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毕业生并不受用人单位欢迎,这就会在人才的供与需之间产生了不对称。结果是学校的教育资源被浪费了,学生的青春年华也“虚度”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只要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立足点。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人才可以分为实践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各种人才在推动社会发展中都有自己的坐标,学术型院校要做好科研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技术型院校要为社会提供实践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优秀的一线建设者。
3.注重继承知识也要注重创新知识
大学生不但要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知识,也要创造新知识,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更应该创造知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条件,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创造新知识。有的学校现在已经开始实行了“本导”制度,让年轻有为的教师担任“本导”,让有愿望参与知识创造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工作,这些学生都会成为实验室建设的成员,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会受到感染。由吸收知识者变成输出知识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就能够养成创新的习惯,不但会勤于动脑,而且会勤于动手。创造知识能够让学生知道进行科研的方法,从一开始就能够感受到纯正的科研精神。学生为了攻克难题,就需要不断向“本导”学习,与老师探讨相关话题,主攻的某些课题也许就是这些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学生从“吸收知识”到“创造知识”的角色变化,使学生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会有更多的自信心,这种创业激情会对身边更多的学生产生影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样的创造当中来,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主动性就会更高。
4.注重硬件建设也要注重软件建设
“大学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说的就是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软件建设。高校中只有有了大师级的教师,才能够让学校有声威,学生在这样的学校中学习,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树立远大目标。这种环境的形成需要以规范制度为前提,从组织形象设计层面看,学校建设也需要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等多方面着手,理念识别主要通过学校的价值观得到体现,视觉识别主要通过学校硬件设施表现出来,行为识别则表现在师生的做事方法方面。理念识别是学校的“大脑”,视觉识别是学校的“面孔”,行为识别是学校的“四肢”。学校形象是全方位打造出来的,学校的硬件设施往往会给人们直接冲击,但软件环境只有在对学校有深入了解后才有认识,相对于软件建设而言,硬件建设稍微容易些,这主要表现在前者需要更长的时间。“软件”是学校的灵魂,需要长期积累,软件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学校发展战略问题,虽然人们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但时时和处处都能够感受到。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师生分层 以生为本:互动课堂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4).
[2]肖建国. “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时间选择[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3]孟祥林. 教师实践化:以学术为本的教育困境与教育实践化对策分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0,(5).
[4]孟祥林. 高校“两课”教学拓展瓶颈与教师实践化转型[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0,(6).
[5]谢守成. 转型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9).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