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物易,立心难;教人易,育人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孩子的成才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成绩不仅仅是试卷上的几个数字,更是时刻牵动着孩子自己和家长还有老师的心。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孩子的成绩几乎成了家长的命,因为他们自己清楚不读书的出路是什么。所以,为了孩子读书,他们可以拼命,可以付出一切。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在我看来,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单靠家长盲目付出,就能换来的。孩子的成才,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一起出力,劲往一处使,形成家校合力,才能成功。
立物易,立心难;教人易,育人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孩子的成才至关重要。
鲁迅先生说过:“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是自己的未来,还有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对于家校合作与时代新人的培养,结合我初当老师的一些所闻所感,谈一谈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一、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家长自身觉悟不高。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是在外打工,他们负责在外挣钱,在家陪伴孩子的自然成了孩子的爷爷奶奶。然而,一般的爷爷奶奶由于自身能力有限,除了照顾孩子基本的吃穿住行,对于孩子的学习,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并不懂什么家校合作,他们只知道,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了。只要送到了学校,那么孩子成绩不好就是老师教不好,或是自己的孩子笨。
2、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有的老师特别的认真负责,学生成绩时刻影响他们的情绪,吃饭的时候都在想怎么让学生的成绩提上去,连晚上睡觉之前都在操心;然而有的老师,一天到晚不想着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倒是想着怎样在学生身上谋取私利。当有的家长问及自己孩子成绩时,他只会评判学生在学校表现怎么怎么不好,家长想办法,想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时,他却只会推脱没时间。老师不负责任,还阻断家校合作的桥梁,如何能提高学生成绩?
二、促进家校合作的对策。
1、改变家长观念是前提。
現实中很多家庭的家长其实在教育方面是很不称职的,而错误的家庭教育会演变成社会问题,一般的家长都把教育好子女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而忽略自身责任。如果学生有问题只会兴师问罪,而不检讨自身的问题。只有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有利于家校合作工作的顺利展开。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
习近平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广大教师应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直接与学生正面接触,对学生的教育发展几乎算是起决定作用,在家校合作中起关键性作用,教师不负责,家长是有力也无处使。
3、学校重视是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学校重视,明白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创造家校合作的环境,才能使教师无后顾之忧。办教育必须有信念,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坚信,人人可教,皆可成才。通过家校合作,了解学生,启发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路。这才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价值所在。
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步骤。
1、班级建立交流群。邀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在群里,老师可把每天的作业布置在群里,让家长清楚每天的作业,以免孩子漏记作业或欺骗家长没有作业。很好地解决了作业问题。家长之间也可相互交流教育经验和体会,互通有无。这一方面,城区小学已经相当完善了,农村小学的话,做到让学生完成作业就已经算是很好的开头了。
2、老师可主动出击,给家长打电话,多报喜,巧报忧。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老师可以多和家长说,对于学生的不良表现,老师可以巧妙的和家长沟通,然后一起讨论出利于孩子成才的方法。只有双方多沟通,让彼此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后期工作才能更好更快的进行。
3、教师可多去家访。在农村地区,学生较少,而且由于是就近入学,学生家一般离得很近。这是很有利的外部条件,教师应当利用起来。利用周末放假时间,多去走访,多了解学生和学生的家庭,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
4、一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会。当然,家长会并不能一味的像过去一样,老师在上面讲,家长在下面听。这样会使家长处于被动地位,使家长会的性质就变了。家长会不是批斗会,不是老师的舞台。真正的家长会应是老师先向家长简单讲述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成绩,然后一起讨论让学生进步的对策。可以让有经验,育子有方的家长上台,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真正成功的教育在于成功的家校合作,成功的家校合作在于老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只有切实做好了家校合作,才能培育真正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王修文, 2011
[2]正面管教[M]. 京华出版社 , (美) 尼尔森, 2008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成绩不仅仅是试卷上的几个数字,更是时刻牵动着孩子自己和家长还有老师的心。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孩子的成绩几乎成了家长的命,因为他们自己清楚不读书的出路是什么。所以,为了孩子读书,他们可以拼命,可以付出一切。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在我看来,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单靠家长盲目付出,就能换来的。孩子的成才,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一起出力,劲往一处使,形成家校合力,才能成功。
立物易,立心难;教人易,育人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孩子的成才至关重要。
鲁迅先生说过:“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是自己的未来,还有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对于家校合作与时代新人的培养,结合我初当老师的一些所闻所感,谈一谈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一、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家长自身觉悟不高。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是在外打工,他们负责在外挣钱,在家陪伴孩子的自然成了孩子的爷爷奶奶。然而,一般的爷爷奶奶由于自身能力有限,除了照顾孩子基本的吃穿住行,对于孩子的学习,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并不懂什么家校合作,他们只知道,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了。只要送到了学校,那么孩子成绩不好就是老师教不好,或是自己的孩子笨。
2、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有的老师特别的认真负责,学生成绩时刻影响他们的情绪,吃饭的时候都在想怎么让学生的成绩提上去,连晚上睡觉之前都在操心;然而有的老师,一天到晚不想着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倒是想着怎样在学生身上谋取私利。当有的家长问及自己孩子成绩时,他只会评判学生在学校表现怎么怎么不好,家长想办法,想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时,他却只会推脱没时间。老师不负责任,还阻断家校合作的桥梁,如何能提高学生成绩?
二、促进家校合作的对策。
1、改变家长观念是前提。
現实中很多家庭的家长其实在教育方面是很不称职的,而错误的家庭教育会演变成社会问题,一般的家长都把教育好子女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而忽略自身责任。如果学生有问题只会兴师问罪,而不检讨自身的问题。只有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有利于家校合作工作的顺利展开。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
习近平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广大教师应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直接与学生正面接触,对学生的教育发展几乎算是起决定作用,在家校合作中起关键性作用,教师不负责,家长是有力也无处使。
3、学校重视是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学校重视,明白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创造家校合作的环境,才能使教师无后顾之忧。办教育必须有信念,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坚信,人人可教,皆可成才。通过家校合作,了解学生,启发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路。这才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价值所在。
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步骤。
1、班级建立交流群。邀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在群里,老师可把每天的作业布置在群里,让家长清楚每天的作业,以免孩子漏记作业或欺骗家长没有作业。很好地解决了作业问题。家长之间也可相互交流教育经验和体会,互通有无。这一方面,城区小学已经相当完善了,农村小学的话,做到让学生完成作业就已经算是很好的开头了。
2、老师可主动出击,给家长打电话,多报喜,巧报忧。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老师可以多和家长说,对于学生的不良表现,老师可以巧妙的和家长沟通,然后一起讨论出利于孩子成才的方法。只有双方多沟通,让彼此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后期工作才能更好更快的进行。
3、教师可多去家访。在农村地区,学生较少,而且由于是就近入学,学生家一般离得很近。这是很有利的外部条件,教师应当利用起来。利用周末放假时间,多去走访,多了解学生和学生的家庭,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
4、一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会。当然,家长会并不能一味的像过去一样,老师在上面讲,家长在下面听。这样会使家长处于被动地位,使家长会的性质就变了。家长会不是批斗会,不是老师的舞台。真正的家长会应是老师先向家长简单讲述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成绩,然后一起讨论让学生进步的对策。可以让有经验,育子有方的家长上台,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真正成功的教育在于成功的家校合作,成功的家校合作在于老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只有切实做好了家校合作,才能培育真正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王修文, 2011
[2]正面管教[M]. 京华出版社 , (美) 尼尔森,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