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工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在中职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根本,结合当前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对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作更深入的探究,以激发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中职生爱国主义觉悟,从而塑造中职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品质
引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心中。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面对不断演化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只有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这种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迎接挑战的重要法宝。中职生是新时代的一股中坚力量,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教师应主动在德育过程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加强历史与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一、新时代加强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给新时期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中职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前提下,受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和分裂势力的影响,弱化了理想信念,淡化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决心,这就需要通过实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中职生深刻了解、理性客观地看待,维护国家利益,坚定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当代中职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大国工匠”的同时,要把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其中,引导中职生深入了解党史、国史,注重培育中职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有利于提升自身价值
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其爱国思想和情怀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具备高尚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才能展现和提升自我价值。爱国主义教育是提升个人价值的重要形式,加强中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不断陶冶其爱国主义情操,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争做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二、当前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和改进。
(一)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对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不同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有些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内容上缺乏鲜明的时代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难以激发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情。其中,缺少国际视野、忽视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教育主体不够重视
中职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以学校、教师为主,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为辅。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主要负责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然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中职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德育。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时,以应付的态度去完成,缺乏启发引导和积极培育的意识,针对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育方法缺乏实效性
目前,纵观中职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实效性。具体表现在:爱国主义教育过于依赖课堂灌输教学,没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将教育内化于心,教学手段落后,效果不佳;其次,以国旗下讲话、唱红歌和清明扫墓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但对于好奇心旺盛、对网络产生浓厚兴趣的中职生来说,单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新时代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更新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在全球化、多元化、开放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新时代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德育的“知、情、意、行”过程规律和中职生身心发展规律,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國梦教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祖国统一和民主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等,引导中职生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的悠久历史、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安邦定国的重要性,激励中职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奋勇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生力军作用。
(二)创新教育模式,激发爱国热情
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其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着教育效果。教师要创新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一是坚持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通过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让学生充分认识祖国历史发展变化,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当前国家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二是坚持情感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要创设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的环境,激发学生内心真挚的爱国情感,同时,还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让爱国主义精神植入学生灵魂深处;三是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让学生获得认知基础,还要通过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参观体验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懂得奉献。
(三)丰富实践载体,提高教育实效
实践是开展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育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拓宽教育渠道,更好的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认真抓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多学科渗透协同育人,发挥班会课育人功能,设置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实改善教育效果。其次,要以信息网络为新平台,建设好学校宣传网站,在强化网络监管和网络队伍建设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而有活力的功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说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再次,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职学校要按规定开足心理健康课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切实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和个案辅导,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
四、结束语
《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乃国之希望,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渗入到具体实践中。现今正值各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保持优秀人才输出的同时打好爱国主义意识的根基,才能最终实现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品质
引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心中。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面对不断演化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只有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这种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迎接挑战的重要法宝。中职生是新时代的一股中坚力量,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教师应主动在德育过程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加强历史与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一、新时代加强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给新时期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中职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前提下,受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和分裂势力的影响,弱化了理想信念,淡化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决心,这就需要通过实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中职生深刻了解、理性客观地看待,维护国家利益,坚定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当代中职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大国工匠”的同时,要把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其中,引导中职生深入了解党史、国史,注重培育中职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有利于提升自身价值
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其爱国思想和情怀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具备高尚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才能展现和提升自我价值。爱国主义教育是提升个人价值的重要形式,加强中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不断陶冶其爱国主义情操,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争做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二、当前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和改进。
(一)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对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不同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有些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内容上缺乏鲜明的时代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难以激发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情。其中,缺少国际视野、忽视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教育主体不够重视
中职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以学校、教师为主,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为辅。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主要负责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然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中职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德育。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时,以应付的态度去完成,缺乏启发引导和积极培育的意识,针对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育方法缺乏实效性
目前,纵观中职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实效性。具体表现在:爱国主义教育过于依赖课堂灌输教学,没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将教育内化于心,教学手段落后,效果不佳;其次,以国旗下讲话、唱红歌和清明扫墓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但对于好奇心旺盛、对网络产生浓厚兴趣的中职生来说,单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新时代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更新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在全球化、多元化、开放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新时代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德育的“知、情、意、行”过程规律和中职生身心发展规律,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國梦教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祖国统一和民主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等,引导中职生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的悠久历史、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安邦定国的重要性,激励中职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奋勇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生力军作用。
(二)创新教育模式,激发爱国热情
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其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着教育效果。教师要创新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一是坚持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通过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让学生充分认识祖国历史发展变化,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当前国家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二是坚持情感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要创设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的环境,激发学生内心真挚的爱国情感,同时,还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让爱国主义精神植入学生灵魂深处;三是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让学生获得认知基础,还要通过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参观体验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懂得奉献。
(三)丰富实践载体,提高教育实效
实践是开展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育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拓宽教育渠道,更好的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认真抓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多学科渗透协同育人,发挥班会课育人功能,设置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实改善教育效果。其次,要以信息网络为新平台,建设好学校宣传网站,在强化网络监管和网络队伍建设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而有活力的功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说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再次,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职学校要按规定开足心理健康课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切实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和个案辅导,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
四、结束语
《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乃国之希望,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渗入到具体实践中。现今正值各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保持优秀人才输出的同时打好爱国主义意识的根基,才能最终实现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