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余华的前期小说通过对疯狂、暴力、绝望和死亡等主题的聚焦,展示了一幅阴郁、冷酷、恐怖、血腥、完全丧失理性的荒谬世界图景,这正是他把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直觉”外化、表现为小说世界的结果,因而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
  关键词:余华 前期小说 冷酷 表现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崛起于中国文坛的一批先锋小说作家中,余华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接连写出了一批令人震惊的小说:《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直到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以及稍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的创作风格才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余华前期的这批小说引起了评论界、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但长久以来,这些研究几乎都被导向一个较大、较笼统的范畴——先锋性,从而未能将余华区别于这一时期其他先锋小说家的独特艺术方法更为清晰地凸现出来。
  关于“先锋”与否,余华本人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它的先锋性很值得怀疑,而且它是在世界范围内先锋文学运动完全结束后产生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写下这一部分作品的理由,是我对真实性概念的重新认识。”很明显,作家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界定时,并不是立足于中国文学范围内的“先锋性”,而是放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来衡量、考虑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余华前期小说的文本解读,结合作家的创作思想和理念,来把握它们的艺术倾向和风格特征。
  从内容上看,余华这一时期的小说通过对疯狂、暴力、绝望和死亡等主题的聚焦,展示了一个阴郁、冷酷、恐怖、血腥、完全丧失理性的荒谬世界。《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一个刚刚成年的男孩第一次出门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在旅途中遭遇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他礼貌地请求搭车被粗暴地拒绝,而凶恶地强行上车则遇到友好、亲切的笑容;人们哄抢司机的苹果,司机居然无动于衷,装作没看见;他阻止抢劫被打得遍体鳞伤,司机不仅幸灾乐祸,最后还抢劫了他所有的财产,并和一大群抢劫者一起离开了。
  《一九八六年》写一个被文革折磨成疯子的中学历史教师,将自己大学时代曾研究过的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一种一种地实践到了自己身上:先是炮烙,然后割鼻、自宫、锯腿、割肉……直至死亡;而他的妻子、女儿和整个社会都迫不及待地想逃避、遗忘一切。
  《河边的错误》写一个刑警队长调查一桩残忍的凶杀案,在接触了几个近乎疯狂的相关目击者后,发现凶手是个杀人成狂的疯子,因此无法将他绳之以法。但疯子的存在几乎使全镇人精神崩溃,于是刑警队长开枪打死疯子,最后又被迫证明自己是疯子而即将被送进精神病院。
  《现实一种》写的是两兄弟及其家人之间一连串疯狂、恶毒的仇杀:山岗四岁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婴儿,山峰就杀死了皮皮,山岗又杀死了山峰,最后山峰的妻子在公安机关枪毙了山岗后仍然不满足,于是假冒山岗的妻子将山岗的遗体捐赠给医院,以达到肢解山岗、使他尸骨无存的目的。
  总之,“他接连发表的作品不是写疯子狂人就是写暴力和虐杀”,“完全以发掘‘人性恶’为己任,专注于揭示人性中最丑陋、最残酷、最肮脏的一面,沉醉于用冷漠的态度对死亡、暴力以及各种天灾人祸进行富有诗情画意的叙述,让人不寒而栗”,以至于余华也说“这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为此,当时有人认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
  但是,余华真的只是在玩“零度写作”的先锋技巧,或者是内心阴暗、嗜血,以至于专事“以有声有色的文字来刺激读者的感官”、“无节制地渲染血腥暴力”吗?“零度写作”是罗兰·巴尔特在分析海明威、加缪等人的作品时提出的,用来指写作时作者的“零度”介入,巴尔特据此进一步宣告了“作者之死”。
  的确,从表面上看,余华在他的前期作品中不动声色地构建了一幅冷酷、残忍、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图景,似乎正是“用非人格化的冷漠叙述取代传统的理性化叙述,避免主观情感的介入,叙述者的正义感、责任感以及理想激情都烟消云散”,但事实上,余华的目的是为了“让阴沉的天空来展示阳光”,正如陈思和所发现的:“他表面摹拟的老成中夹杂着一种错愕……结果,是他的冷漠而不是他的震惊留给当时的读者很深的印象。”
  与直接以刺激读者为目的的色情、暴力文学不同,我们稍微深入就可以发现,余华那表面的冷酷下面蕴藏着某种强烈到极点的主观情感:一方面是对现实世界竟然会残酷到如此地步惊愕得目瞪口呆,绝望到无语;另一方面是对那些不敢正视残酷现实、迫不及待地想遗忘伤疤的人愤怒到了极点。因此,与其说他是用冷静的态度“拍摄”了什么,毋宁说他是极端狂热地“表现”了什么。
  叙述者表面上的冷漠、残酷,正是由于他内在的正义感、历史责任感以及理想和激情强烈到了极至。最大的悲痛是普通的语言难以形容的,因此才有学者说余华的这些作品是“言说绝望的最高成就”。关于这一点,余华后来也说:“《现实一种》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已经很残忍了,但是与现实中的某些事情相比,还根本算不了什么。”
  况且,我们在读余华的这些作品时,并不像读海明威时那样感觉到世界某个地方可能真会发生这样的事,而是感觉到作者通过一个寓言,通过一个变形了的世界,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某种感受,这种感受是穿透了现实生活表象的更深刻的真实;余华显然不是对现实作现实主义式的客观描绘,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心理真实”,注重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世界图像。所以陈思和说:“《现实一种》的本文中并没有什么观念化的议论,然而从小说的题目和情节布局都可以看出一种解说观念的意图。”
  余华也说:“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所以在我的创作中,也许更接近个人精神上的一种真实。”因此,他笔下的人物都没有什么具体性格:“事实上我不仅对职业缺乏兴趣,就是对那种竭力塑造人物性格的做法也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理解。我实在看不出那些所谓性格鲜明的人物身上有多少艺术价值……显而易见,性格关心的是人的外表而并非内心,而且经常粗暴地干涉作家试图进一步深入人的复杂层面的努力。”
  甚至在《世事如烟》里,人物不仅没有性格,连名字都被数字取代,抽象化、符号化了:2、6和7是男人,4是少女,3是与19岁的孙子乱伦的老奶奶,此外还有算命先生、接生婆、瞎子、灰衣女人、司机等用抽象名词命名的人物。这些人物显然不是马克思论及“典型人物”时所说的“这一个”,而是成了某种象征。余华在其1989年的理论文章《虚伪的作品》里所说的“我并不认为人物在作品中享有的地位,比河流、阳光、树叶、街道和房屋来得重要。我认为人物和河流、阳光等一样,在作品中都只是道具而已”恰好就证明了他在塑造人物和世界时浓烈的表现主义色彩。
  表现主义是心灵对物的赋形,它针对“再现”而言,是对“混化在直觉品里的概念”的表现,“每件艺术品是一个独特而个别的结构,是精神的表达,因此是一种创造(只受他自己规律的支配),而不是一种模仿(受外在规律所支配)”。余华前期创作呈现出的那幅的阴沉、血腥、暴力、死亡、悲剧的世界图景,正是他把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直觉”外化、表现为小说世界的结果。
  不过,表现主义并不是作为一个抽象概念进入余华的创作,而是通过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融化到他的血液中去的。余华早年曾对川端康成“细致入微的描叙”非常着迷,但很快便从对川端的迷恋转向了卡夫卡——“这时候,也就是一九八六年,我读到了卡夫卡,卡夫卡在叙述形式上的随心所欲把我吓了一跳,我心想: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于是卡夫卡救了我,把我从川端康成的桎梏里解放了出来。与川端不一样,卡夫卡教会我的不是描述的方式,而是写作的方式。”正是从卡夫卡那里,余华吸收了“表现主义”的写作理念和方法,从而写出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表现主义作品。
  
   参考文献:
   [1] 余华:《我的写作经历》,《灵魂饭》,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
   [2] 李赣、熊家良、蒋淑娴:《中国当代文学史》,科学出版社,2003年。
   [3] 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余华:《鲜血梅花·自序》,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
   [5]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6] 王万森:《新时期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余华、张英:《文学不衰的秘密》(访谈录),《大家》,2000年第2期。
   [8]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
   [9]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杜光霞,女,1982—,四川越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笔者眼中,战争就是由暴力、血腥及杀戮等因子构织而成。遗忘的和被遗忘的正是人性、伦理与道德,一切同情、爱怜瞬时变得毫无影踪。战争的反思也正是对于人性价值本身的重估。社会暴力、纷乱的主要因素之一,源于直接的战争。而从另一个层面看,人性在战争中的荒芜一旦延伸到了社会,生活本身失序也正是源于此因。因此,战争背后应是反思,而反思的背后应是剥离人性的弥合企图。  关键词:战争 人性 影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第五代电影体现的安逸现实的认识以及对商业性批判的同时,新兴起的所谓第六代的年轻导演们,使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可能性。在数次国际电影节上,他们都获得了大奖。张元、贾樟柯、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他们用电影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某些现实情况,用现实的手法表现对边缘人的关心同情。但是他们的电影,距离一般观众都能理解的标准还是存在一定界限的。那么,第六代导演的困
期刊
摘要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兼收并蓄的设计理念,随着日本国人的长期探索,已日趋成熟。本文针对这种现代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发展的特色进行研究,旨在引发我们对设计的深层次思考,关注本土文化与设计的密切关系,对探索和发展本国设计文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兼收并蓄 双轨并行发展 双重性格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日本在历史上无论是民族传统、文化根源、传统设计思想,都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传
期刊
摘要 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只有通过表演者的展示,才能把作品真正传递给欣赏者,实现它的审美价值。本文选取拉威尔早期钢琴作品为出发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他的艺术见解及其作品审美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拉威尔 钢琴作品 艺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莫里斯·拉威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长期以来,他的音乐风格一直较受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印象主义或泛印象主义;有
期刊
摘要 敦煌艺术浩瀚无边,光辉灿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敦煌飞天。对于敦煌飞天的美感研究是了解敦煌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具体的装饰美和线条美的研究,体会敦煌飞天是以歌舞伎为蓝本,大胆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以促进传统艺术的改变,创造出表达中国思想意识、风土人情和审美特征的吉祥美好的化身。  关键词:敦煌飞天 装饰美 线条美  中图分类号:J519 文献标识码:A    敦煌壁画中的典型艺术形象是飞天。飞天
期刊
摘要 本文对赵派坠子《汨罗悲歌》中浓郁的悲情意象,从创作风格、曲体结构、人物主题音调、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其多元悲情色彩所累积的那种强势的抒愤之势、抒悲之情,进而形成的正气凛然、挚情悲怆的楚骚意象。  关键词:悲情音调 曲体结构 色彩层次 楚骚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1990年,赵铮选择了青年曲艺作家李广宇撰写的剧诗《汨罗悲歌》,作为坠子演唱的文本。诗
期刊
摘要 近年来王海 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着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她笔下所刻画的女性形象,都是按照男性视野和男性的心理期待、性别恐惧来展开想象的。王海 作品中的女性,间接地满足了男性的欲望期待以及对男性文化秩序的重构。  关键词:王海 女性形象 男性视野 解析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被称作是“中国婚恋第一写手”的王海 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尽管王海 以女性的身份在进行写
期刊
2008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奥运火炬风波之后,中国网民所表现出的空前的爱国热情使得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大众媒体都比以往更加重视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所传达出来的民意,而与此同时,2009年1月5日,中央七部委在全国部署了为期一个月的净化网络专项行动。可见,网络这种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了一把双刃剑,而对网络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一种显学。本期热点正是从网络的匿名性、时尚性等几个方面来检视这种不断强大的网络力量。
期刊
摘要 李碧华以写情闻名。她笔下的“情”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与她超人的想象力密不可分。有别于现实情感的功利与浮躁,她笔下的女主人公身上都充满了自然母性的光辉。但是,现实的环境并没有为这种自然母性提供适合的土壤,她们陷入母性的泥淖里,无一不以悲剧命运收场。李碧华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描写,没有局限在个体的层面上,她同时在思考女性整体和永恒的命运。她们常常在轮回里上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在李碧华的小说里找不到男
期刊
摘要 王安忆的《小城之恋》和《荒山之恋》冲破了父权意识的禁锢,摈弃了男权话语的束缚,真诚地张扬女性的能力。在大胆塑造叛女的同时,弱化了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形成了作品中“女强男弱”的性别倒错,透露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男权话语 性别倒错 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是一个父权社会,强烈的男权文化意识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文学领域。虽然自古至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