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李碧华以写情闻名。她笔下的“情”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与她超人的想象力密不可分。有别于现实情感的功利与浮躁,她笔下的女主人公身上都充满了自然母性的光辉。但是,现实的环境并没有为这种自然母性提供适合的土壤,她们陷入母性的泥淖里,无一不以悲剧命运收场。李碧华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描写,没有局限在个体的层面上,她同时在思考女性整体和永恒的命运。她们常常在轮回里上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在李碧华的小说里找不到男性强大的“上帝”形象了,在她的眼里,他们大多是猥琐、自私的。她的笔触同时也延伸到了女性的抗争意识。
关键词:悲剧命运 母性的泥淖 轮回的压迫 上帝之死 抗争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一 悲剧命运与母性的泥淖
“人类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是受男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左右,而且也是一种生物因素的体现。从生物学方面来看,雄性或男性往往有多配偶倾向;雌性或女性则羞怯矜持,性活动倾向专一,对配偶的选择性强。”
《胭脂扣》中如花那样的痴情女子在李碧华的笔下比比皆是,她们对爱情充满了扑火般的执著。如花因为钟情于十二少而拒绝其他恩客的垂青;因为害怕失去而吞鸦片殉情;不顾阴阳两界的阻隔,陪上减寿十年的代价苦苦寻找心爱的十二少。《生死桥》中的丹丹为了钟情的唐怀玉,在付出尊严的代价之后落魄地挺尸街头。《诱僧》中的红萼和《秦俑》中的冬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爱人,以身殉情。作者在这些人物身上发掘了亘古不变的美好人性,对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母性光辉进行了真诚的礼赞。
张爱玲笔下的情是以殖民文化作为背景的,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的女子,爱情中很少有真实的成分,她描写的是浮躁之情。而李碧华笔下的女性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种旷世奇情不得不令人惊叹。
但这种“爱情的乌托邦”在现实社会中是匮乏的。作者把理想的人性状态与现实的浮躁进行了鲜明的比照,更加凸显这种纯粹感情的价值。《胭脂扣》中袁永定与凌楚娟之间忙碌而世俗的爱情关系,就在如花与十二少刻骨铭心的爱情面前黯然失色。自然的母性体现出来的女性宽容与博爱是值得赞美的。但是,社会并没有为它正常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这种光环给女性的生存带来的压抑是沉重的。在男权社会的封闭空间里,有多少女人为了爱和母性而奉献、牺牲掉了自己。
李碧华笔下的女性无一例外地陷于悲剧结局中。“菲勒斯”中心像一把大锁,把这些女性锁在四面都是墙的空间里,即使费尽力气也挣扎不出来。他们牢牢地把握着决定权与话语权。封建的包办婚姻、封建的忠君思想、封建的伦理道德让那些爱得痴情的女子,无一例外地经历劫数难逃的命运。
二 上帝死了
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男性常常是以高大、崇高、威武的形象而存在的。但在李碧华的笔下,传统的高大的“上帝”形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猥琐的、自私的、暗淡无光的男性形象。
她笔下男性高大形象的缺席,是与女性的痴情相对应而存在的。《胭脂扣》中的十二少徒有华贵的外表与阔少的身份,本质里也不过是一个不能自力更生的寄生虫。他承受不起如花厚重的感情,也经受不住家长的诱逼,更无法承担生活的重担,他在爱情面前退缩了。苟活于世的他,在败光了家产之后落魄地做了一家制片场的群众演员,76岁高龄还因为吸食鸦片被罚款。
《青蛇》中的许仙,信誓旦旦的承诺不过是过眼云烟,他早已洞悉蛇妖的身份,却狡诈地把她们玩弄于股掌之上,财色兼收,坐享其成。他在享有了白蛇细心的照料与无私的爱情之余,还念念不忘青蛇的美色。在法海钵盂收素珍的当儿,他猥琐地抱头鼠窜。他的自私、冷酷和奸诈与白蛇的奋不顾身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死桥》中的唐怀玉在上海的名利场里沉沦,丧失了做人的尊严。相较于作品中充满了母性光辉的女性形象,这些男人是令人唾弃与不齿的。
三 抗争意识
女性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她们的抗争从来都被男权传统所湮没。但是,她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的抗争。《胭脂扣》中的如花“虽然身为阿姑,却不是人人可以过夜,如果不喜欢,往往他千斤散尽,也成不了入幕之宾”。作为妓女,她在被人唾弃之时,争取着有限的自由与尊严。如花与十二少交往后,尽其最大的能力拒绝其他客人,这对于一个靠出卖青春和美貌的女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为了获得十二少家人的认同,她到他家去请求十二少的母亲,被羞辱拒绝后,她决计和十二少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在十二少被家人说动要和她分手的时候,她下定决心吞鸦片殉情。她与封建家长制婚姻的对抗的勇气是值得人赞赏的。
潘金莲为了摆脱男权社会加诸其身的“淫妇”称呼,拒绝喝孟婆汤,立志要“报仇”。在被章院长强奸,被时代放逐之后,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追求。她尽一己之所能,追求女人本应有对爱情和性的自主权。她对男权话语霸权的蔑视,是充满了决绝的勇气的。
青蛇手刃了心爱而自私的许仙,主动追求刚正却充满了冷血气质的法海。
李碧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奇异的女性世界,她们或者是千年的蛇妖,或者是背负千古骂名的“荡妇”,或者是五十年前就香消玉陨的女鬼……李碧华用她的妙笔为她们翻案,为她们立传,让她们为了追求爱情的艰辛努力昭然世人眼前,揭密两性关系的众多方面。
在男权社会里,李碧华笔下的女性始终不曾停止她们的反抗。她们不甘悄无声息地被牺牲在历史的洪流中。它既是对被男权压迫所做的回应,也是女性争取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表现出来的本能的挣扎和努力。正是她们的勇敢和坚韧,使得这个世界的两性关系呈现出朝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2] 张西娜:《个体户李碧华》,《联合早报》,1992年。
作者简介:李志艳,女,1981—,湖南人,深圳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悲剧命运 母性的泥淖 轮回的压迫 上帝之死 抗争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一 悲剧命运与母性的泥淖
“人类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是受男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左右,而且也是一种生物因素的体现。从生物学方面来看,雄性或男性往往有多配偶倾向;雌性或女性则羞怯矜持,性活动倾向专一,对配偶的选择性强。”
《胭脂扣》中如花那样的痴情女子在李碧华的笔下比比皆是,她们对爱情充满了扑火般的执著。如花因为钟情于十二少而拒绝其他恩客的垂青;因为害怕失去而吞鸦片殉情;不顾阴阳两界的阻隔,陪上减寿十年的代价苦苦寻找心爱的十二少。《生死桥》中的丹丹为了钟情的唐怀玉,在付出尊严的代价之后落魄地挺尸街头。《诱僧》中的红萼和《秦俑》中的冬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爱人,以身殉情。作者在这些人物身上发掘了亘古不变的美好人性,对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母性光辉进行了真诚的礼赞。
张爱玲笔下的情是以殖民文化作为背景的,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的女子,爱情中很少有真实的成分,她描写的是浮躁之情。而李碧华笔下的女性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种旷世奇情不得不令人惊叹。
但这种“爱情的乌托邦”在现实社会中是匮乏的。作者把理想的人性状态与现实的浮躁进行了鲜明的比照,更加凸显这种纯粹感情的价值。《胭脂扣》中袁永定与凌楚娟之间忙碌而世俗的爱情关系,就在如花与十二少刻骨铭心的爱情面前黯然失色。自然的母性体现出来的女性宽容与博爱是值得赞美的。但是,社会并没有为它正常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这种光环给女性的生存带来的压抑是沉重的。在男权社会的封闭空间里,有多少女人为了爱和母性而奉献、牺牲掉了自己。
李碧华笔下的女性无一例外地陷于悲剧结局中。“菲勒斯”中心像一把大锁,把这些女性锁在四面都是墙的空间里,即使费尽力气也挣扎不出来。他们牢牢地把握着决定权与话语权。封建的包办婚姻、封建的忠君思想、封建的伦理道德让那些爱得痴情的女子,无一例外地经历劫数难逃的命运。
二 上帝死了
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男性常常是以高大、崇高、威武的形象而存在的。但在李碧华的笔下,传统的高大的“上帝”形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猥琐的、自私的、暗淡无光的男性形象。
她笔下男性高大形象的缺席,是与女性的痴情相对应而存在的。《胭脂扣》中的十二少徒有华贵的外表与阔少的身份,本质里也不过是一个不能自力更生的寄生虫。他承受不起如花厚重的感情,也经受不住家长的诱逼,更无法承担生活的重担,他在爱情面前退缩了。苟活于世的他,在败光了家产之后落魄地做了一家制片场的群众演员,76岁高龄还因为吸食鸦片被罚款。
《青蛇》中的许仙,信誓旦旦的承诺不过是过眼云烟,他早已洞悉蛇妖的身份,却狡诈地把她们玩弄于股掌之上,财色兼收,坐享其成。他在享有了白蛇细心的照料与无私的爱情之余,还念念不忘青蛇的美色。在法海钵盂收素珍的当儿,他猥琐地抱头鼠窜。他的自私、冷酷和奸诈与白蛇的奋不顾身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死桥》中的唐怀玉在上海的名利场里沉沦,丧失了做人的尊严。相较于作品中充满了母性光辉的女性形象,这些男人是令人唾弃与不齿的。
三 抗争意识
女性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她们的抗争从来都被男权传统所湮没。但是,她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的抗争。《胭脂扣》中的如花“虽然身为阿姑,却不是人人可以过夜,如果不喜欢,往往他千斤散尽,也成不了入幕之宾”。作为妓女,她在被人唾弃之时,争取着有限的自由与尊严。如花与十二少交往后,尽其最大的能力拒绝其他客人,这对于一个靠出卖青春和美貌的女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为了获得十二少家人的认同,她到他家去请求十二少的母亲,被羞辱拒绝后,她决计和十二少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在十二少被家人说动要和她分手的时候,她下定决心吞鸦片殉情。她与封建家长制婚姻的对抗的勇气是值得人赞赏的。
潘金莲为了摆脱男权社会加诸其身的“淫妇”称呼,拒绝喝孟婆汤,立志要“报仇”。在被章院长强奸,被时代放逐之后,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追求。她尽一己之所能,追求女人本应有对爱情和性的自主权。她对男权话语霸权的蔑视,是充满了决绝的勇气的。
青蛇手刃了心爱而自私的许仙,主动追求刚正却充满了冷血气质的法海。
李碧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奇异的女性世界,她们或者是千年的蛇妖,或者是背负千古骂名的“荡妇”,或者是五十年前就香消玉陨的女鬼……李碧华用她的妙笔为她们翻案,为她们立传,让她们为了追求爱情的艰辛努力昭然世人眼前,揭密两性关系的众多方面。
在男权社会里,李碧华笔下的女性始终不曾停止她们的反抗。她们不甘悄无声息地被牺牲在历史的洪流中。它既是对被男权压迫所做的回应,也是女性争取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表现出来的本能的挣扎和努力。正是她们的勇敢和坚韧,使得这个世界的两性关系呈现出朝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2] 张西娜:《个体户李碧华》,《联合早报》,1992年。
作者简介:李志艳,女,1981—,湖南人,深圳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