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情的冲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ju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李碧华以写情闻名。她笔下的“情”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与她超人的想象力密不可分。有别于现实情感的功利与浮躁,她笔下的女主人公身上都充满了自然母性的光辉。但是,现实的环境并没有为这种自然母性提供适合的土壤,她们陷入母性的泥淖里,无一不以悲剧命运收场。李碧华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描写,没有局限在个体的层面上,她同时在思考女性整体和永恒的命运。她们常常在轮回里上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在李碧华的小说里找不到男性强大的“上帝”形象了,在她的眼里,他们大多是猥琐、自私的。她的笔触同时也延伸到了女性的抗争意识。
  关键词:悲剧命运 母性的泥淖 轮回的压迫 上帝之死 抗争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一 悲剧命运与母性的泥淖
  
  “人类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是受男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左右,而且也是一种生物因素的体现。从生物学方面来看,雄性或男性往往有多配偶倾向;雌性或女性则羞怯矜持,性活动倾向专一,对配偶的选择性强。”
  《胭脂扣》中如花那样的痴情女子在李碧华的笔下比比皆是,她们对爱情充满了扑火般的执著。如花因为钟情于十二少而拒绝其他恩客的垂青;因为害怕失去而吞鸦片殉情;不顾阴阳两界的阻隔,陪上减寿十年的代价苦苦寻找心爱的十二少。《生死桥》中的丹丹为了钟情的唐怀玉,在付出尊严的代价之后落魄地挺尸街头。《诱僧》中的红萼和《秦俑》中的冬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爱人,以身殉情。作者在这些人物身上发掘了亘古不变的美好人性,对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母性光辉进行了真诚的礼赞。
  张爱玲笔下的情是以殖民文化作为背景的,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的女子,爱情中很少有真实的成分,她描写的是浮躁之情。而李碧华笔下的女性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种旷世奇情不得不令人惊叹。
  但这种“爱情的乌托邦”在现实社会中是匮乏的。作者把理想的人性状态与现实的浮躁进行了鲜明的比照,更加凸显这种纯粹感情的价值。《胭脂扣》中袁永定与凌楚娟之间忙碌而世俗的爱情关系,就在如花与十二少刻骨铭心的爱情面前黯然失色。自然的母性体现出来的女性宽容与博爱是值得赞美的。但是,社会并没有为它正常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这种光环给女性的生存带来的压抑是沉重的。在男权社会的封闭空间里,有多少女人为了爱和母性而奉献、牺牲掉了自己。
  李碧华笔下的女性无一例外地陷于悲剧结局中。“菲勒斯”中心像一把大锁,把这些女性锁在四面都是墙的空间里,即使费尽力气也挣扎不出来。他们牢牢地把握着决定权与话语权。封建的包办婚姻、封建的忠君思想、封建的伦理道德让那些爱得痴情的女子,无一例外地经历劫数难逃的命运。
  
  二 上帝死了
  
  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男性常常是以高大、崇高、威武的形象而存在的。但在李碧华的笔下,传统的高大的“上帝”形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猥琐的、自私的、暗淡无光的男性形象。
  她笔下男性高大形象的缺席,是与女性的痴情相对应而存在的。《胭脂扣》中的十二少徒有华贵的外表与阔少的身份,本质里也不过是一个不能自力更生的寄生虫。他承受不起如花厚重的感情,也经受不住家长的诱逼,更无法承担生活的重担,他在爱情面前退缩了。苟活于世的他,在败光了家产之后落魄地做了一家制片场的群众演员,76岁高龄还因为吸食鸦片被罚款。
  《青蛇》中的许仙,信誓旦旦的承诺不过是过眼云烟,他早已洞悉蛇妖的身份,却狡诈地把她们玩弄于股掌之上,财色兼收,坐享其成。他在享有了白蛇细心的照料与无私的爱情之余,还念念不忘青蛇的美色。在法海钵盂收素珍的当儿,他猥琐地抱头鼠窜。他的自私、冷酷和奸诈与白蛇的奋不顾身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死桥》中的唐怀玉在上海的名利场里沉沦,丧失了做人的尊严。相较于作品中充满了母性光辉的女性形象,这些男人是令人唾弃与不齿的。
  
  三 抗争意识
  
  女性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她们的抗争从来都被男权传统所湮没。但是,她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的抗争。《胭脂扣》中的如花“虽然身为阿姑,却不是人人可以过夜,如果不喜欢,往往他千斤散尽,也成不了入幕之宾”。作为妓女,她在被人唾弃之时,争取着有限的自由与尊严。如花与十二少交往后,尽其最大的能力拒绝其他客人,这对于一个靠出卖青春和美貌的女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为了获得十二少家人的认同,她到他家去请求十二少的母亲,被羞辱拒绝后,她决计和十二少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在十二少被家人说动要和她分手的时候,她下定决心吞鸦片殉情。她与封建家长制婚姻的对抗的勇气是值得人赞赏的。
  潘金莲为了摆脱男权社会加诸其身的“淫妇”称呼,拒绝喝孟婆汤,立志要“报仇”。在被章院长强奸,被时代放逐之后,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追求。她尽一己之所能,追求女人本应有对爱情和性的自主权。她对男权话语霸权的蔑视,是充满了决绝的勇气的。
  青蛇手刃了心爱而自私的许仙,主动追求刚正却充满了冷血气质的法海。
  李碧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奇异的女性世界,她们或者是千年的蛇妖,或者是背负千古骂名的“荡妇”,或者是五十年前就香消玉陨的女鬼……李碧华用她的妙笔为她们翻案,为她们立传,让她们为了追求爱情的艰辛努力昭然世人眼前,揭密两性关系的众多方面。
  在男权社会里,李碧华笔下的女性始终不曾停止她们的反抗。她们不甘悄无声息地被牺牲在历史的洪流中。它既是对被男权压迫所做的回应,也是女性争取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表现出来的本能的挣扎和努力。正是她们的勇敢和坚韧,使得这个世界的两性关系呈现出朝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2] 张西娜:《个体户李碧华》,《联合早报》,1992年。
  
   作者简介:李志艳,女,1981—,湖南人,深圳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 艺术的现代性转换是在人类社会转型,经济、文化、制度变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从艺术思想到美术教育,从艺术创作到史论研究,任何一方面都消除不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就月份牌来说,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后期在上海产生并发展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集年画、招贴画、广告画于一身。其发端于中国旧式木版年画,受西方招贴画、水彩画、油画的影响,在创作内容、绘画技法、制作过程、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上的转变,是中国
期刊
摘要 二战以后的欧洲电影格局开始了多元化的电影思潮,开其先声的便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来自意大利的电影创作者高举欧洲现实主义的鲜明旗帜,给世界影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而此时的中国电影也开始一段历史性的跨越。本文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30年代的中国电影,从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电影语境角度、新现实主义的美学角度以及视听语言角度去比较分析,通过两个具体的个案《偷自行车的人》和《马路天使》来论证30年代的中
期刊
摘要 在笔者眼中,战争就是由暴力、血腥及杀戮等因子构织而成。遗忘的和被遗忘的正是人性、伦理与道德,一切同情、爱怜瞬时变得毫无影踪。战争的反思也正是对于人性价值本身的重估。社会暴力、纷乱的主要因素之一,源于直接的战争。而从另一个层面看,人性在战争中的荒芜一旦延伸到了社会,生活本身失序也正是源于此因。因此,战争背后应是反思,而反思的背后应是剥离人性的弥合企图。  关键词:战争 人性 影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第五代电影体现的安逸现实的认识以及对商业性批判的同时,新兴起的所谓第六代的年轻导演们,使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可能性。在数次国际电影节上,他们都获得了大奖。张元、贾樟柯、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他们用电影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某些现实情况,用现实的手法表现对边缘人的关心同情。但是他们的电影,距离一般观众都能理解的标准还是存在一定界限的。那么,第六代导演的困
期刊
摘要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兼收并蓄的设计理念,随着日本国人的长期探索,已日趋成熟。本文针对这种现代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发展的特色进行研究,旨在引发我们对设计的深层次思考,关注本土文化与设计的密切关系,对探索和发展本国设计文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兼收并蓄 双轨并行发展 双重性格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日本在历史上无论是民族传统、文化根源、传统设计思想,都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传
期刊
摘要 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只有通过表演者的展示,才能把作品真正传递给欣赏者,实现它的审美价值。本文选取拉威尔早期钢琴作品为出发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他的艺术见解及其作品审美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拉威尔 钢琴作品 艺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莫里斯·拉威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长期以来,他的音乐风格一直较受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印象主义或泛印象主义;有
期刊
摘要 敦煌艺术浩瀚无边,光辉灿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敦煌飞天。对于敦煌飞天的美感研究是了解敦煌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具体的装饰美和线条美的研究,体会敦煌飞天是以歌舞伎为蓝本,大胆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以促进传统艺术的改变,创造出表达中国思想意识、风土人情和审美特征的吉祥美好的化身。  关键词:敦煌飞天 装饰美 线条美  中图分类号:J519 文献标识码:A    敦煌壁画中的典型艺术形象是飞天。飞天
期刊
摘要 本文对赵派坠子《汨罗悲歌》中浓郁的悲情意象,从创作风格、曲体结构、人物主题音调、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其多元悲情色彩所累积的那种强势的抒愤之势、抒悲之情,进而形成的正气凛然、挚情悲怆的楚骚意象。  关键词:悲情音调 曲体结构 色彩层次 楚骚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1990年,赵铮选择了青年曲艺作家李广宇撰写的剧诗《汨罗悲歌》,作为坠子演唱的文本。诗
期刊
摘要 近年来王海 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着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她笔下所刻画的女性形象,都是按照男性视野和男性的心理期待、性别恐惧来展开想象的。王海 作品中的女性,间接地满足了男性的欲望期待以及对男性文化秩序的重构。  关键词:王海 女性形象 男性视野 解析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被称作是“中国婚恋第一写手”的王海 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尽管王海 以女性的身份在进行写
期刊
2008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奥运火炬风波之后,中国网民所表现出的空前的爱国热情使得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大众媒体都比以往更加重视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所传达出来的民意,而与此同时,2009年1月5日,中央七部委在全国部署了为期一个月的净化网络专项行动。可见,网络这种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了一把双刃剑,而对网络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一种显学。本期热点正是从网络的匿名性、时尚性等几个方面来检视这种不断强大的网络力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