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并发率约在8%—14%左右,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不同程度的循环衰竭,因此必须紧急处理,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效果;探讨
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上不规律,另一方面是因在护理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使得疾病出现反复,难以治愈[1],因此从护理人员角度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科护理方案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促进患者好转甚至痊愈的基础。
一、 上消化道出血的一般资料
某医院从2011至2014年共接受胃镜检查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在30岁—61岁之间,平均41岁,通过临床观察确定出血原因有十二指肠球溃疡25例、食管静脉曲张20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4例,胃溃疡31例。
二、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的方法
1.上消化道出血内科的一般性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表现为呕血黑便、发热、出血后疼痛、血象升高、精神乏力软弱等。如果医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科学地、恰当地处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上消化道出血内科的一般护理相对其他护理方式来讲比较简单,通常是进行观察并且详细记录患者的血压、大小便的颜色、脉搏等,而且要尊重患者的意见、符合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位,从而保护呼吸的正常以及脑部供血的充足,另外护士需要每天更换引流袋,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上消化道出血内科的医药性护理
医药性护理是内科护理常见而且比较重要的一种护理方式,一般都是按照患者实际的患病情况,同时结合所拥有的具体药物性质,而且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以及其他身体状况确定和选择恰当的药物。使用医药性护理必须要更加仔细观察病情、保证能够及时有充分的血液灌注,必要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开放两条静脉通道,以避免因药物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
3.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性护理
饮食性护理实际就是通过饮食的调配、饮食的性质、食量的多少等进行的一种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因此医护人员要熟知患者的饮食习惯,要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确定患者适合的饭菜,要给患者一个详细的清单和注意的事项,最主要的是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监督和仔细观察进食情况,从而避免因饮食不当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4.上消化道出血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要有心理教育的意识和心理教育的方法,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态,加强对医学知识的宣传和急救方法的宣传。而且要真正关心他们,不要让他们有过多的负面情绪,以减少对疾病治疗的紧张感。通过舒适型心理护理方式,舒缓患者的紧张心理,激发患者更加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
三、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效果
正确地、及时地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患者痊愈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通过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一般会在12小时内停止出血,其他的一些症状比如呕血、身体发热、大便呈黑色等都会因为精心的治疗而减轻,而且在经过医药性的护理干预后,24小时之内基本能停止出血,否则如果出血超出24小时而未停止,就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另外,患者随着营养的增加和心情的舒畅,身体也会逐步趋向健康化方向发展。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100例患者中没有死亡,其中完全痊愈者50例,占到患者总数的50%,有显著改善者有40例,占到患者总数的40%,得到好转者10例,占到患者总数的10%,当然了,介于所选医院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医疗条件及其他情况的限制等原因,本文探讨并不能真正具有代表性。但是无论医院级别亦或医疗技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只要患者入院后给予科学的、个体化的、有效的内科医疗处置,并给予精心高效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方法,一定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重拾生命的曙光。
四、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也很多,但是临床上主要的原因有十二指肠球溃疡或者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出血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呕血便血、体温升高、腹部疼痛、因血容量下降导致乏力、周围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休克等现象,这就要求护士具备综合处理能力,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干预,护士应该了解各类患者出血诱因,做好各个时段的病情监测,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3],同时适时运用心理辅导技巧,才能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冼凤莲. 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1,18(5):63-64.
[2] 刘陶萃.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11:143-144.
[3]吴玉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8:80.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并发率约在8%—14%左右,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不同程度的循环衰竭,因此必须紧急处理,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效果;探讨
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上不规律,另一方面是因在护理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使得疾病出现反复,难以治愈[1],因此从护理人员角度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科护理方案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促进患者好转甚至痊愈的基础。
一、 上消化道出血的一般资料
某医院从2011至2014年共接受胃镜检查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在30岁—61岁之间,平均41岁,通过临床观察确定出血原因有十二指肠球溃疡25例、食管静脉曲张20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4例,胃溃疡31例。
二、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的方法
1.上消化道出血内科的一般性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表现为呕血黑便、发热、出血后疼痛、血象升高、精神乏力软弱等。如果医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科学地、恰当地处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上消化道出血内科的一般护理相对其他护理方式来讲比较简单,通常是进行观察并且详细记录患者的血压、大小便的颜色、脉搏等,而且要尊重患者的意见、符合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位,从而保护呼吸的正常以及脑部供血的充足,另外护士需要每天更换引流袋,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上消化道出血内科的医药性护理
医药性护理是内科护理常见而且比较重要的一种护理方式,一般都是按照患者实际的患病情况,同时结合所拥有的具体药物性质,而且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以及其他身体状况确定和选择恰当的药物。使用医药性护理必须要更加仔细观察病情、保证能够及时有充分的血液灌注,必要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开放两条静脉通道,以避免因药物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
3.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性护理
饮食性护理实际就是通过饮食的调配、饮食的性质、食量的多少等进行的一种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因此医护人员要熟知患者的饮食习惯,要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确定患者适合的饭菜,要给患者一个详细的清单和注意的事项,最主要的是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监督和仔细观察进食情况,从而避免因饮食不当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4.上消化道出血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要有心理教育的意识和心理教育的方法,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态,加强对医学知识的宣传和急救方法的宣传。而且要真正关心他们,不要让他们有过多的负面情绪,以减少对疾病治疗的紧张感。通过舒适型心理护理方式,舒缓患者的紧张心理,激发患者更加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
三、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效果
正确地、及时地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患者痊愈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通过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一般会在12小时内停止出血,其他的一些症状比如呕血、身体发热、大便呈黑色等都会因为精心的治疗而减轻,而且在经过医药性的护理干预后,24小时之内基本能停止出血,否则如果出血超出24小时而未停止,就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另外,患者随着营养的增加和心情的舒畅,身体也会逐步趋向健康化方向发展。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100例患者中没有死亡,其中完全痊愈者50例,占到患者总数的50%,有显著改善者有40例,占到患者总数的40%,得到好转者10例,占到患者总数的10%,当然了,介于所选医院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医疗条件及其他情况的限制等原因,本文探讨并不能真正具有代表性。但是无论医院级别亦或医疗技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只要患者入院后给予科学的、个体化的、有效的内科医疗处置,并给予精心高效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方法,一定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重拾生命的曙光。
四、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也很多,但是临床上主要的原因有十二指肠球溃疡或者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出血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呕血便血、体温升高、腹部疼痛、因血容量下降导致乏力、周围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休克等现象,这就要求护士具备综合处理能力,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干预,护士应该了解各类患者出血诱因,做好各个时段的病情监测,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3],同时适时运用心理辅导技巧,才能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冼凤莲. 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1,18(5):63-64.
[2] 刘陶萃.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11:143-144.
[3]吴玉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