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建刚老师执教的《理想的风筝》,其基本架构是:第一,故事,两个两个——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讲故事”“写板书”发生在课堂上,“放风筝”“追风筝”发生在课余,这样的精心安排,就是作者的“构思”;第二,故事,一长一短——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故事”的长短,是有讲究的,要“构思”好了才能写;第三,故事,内在联系——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四个故事“有内在的联系,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第四,故事,间接联系——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构思”要注意不同故事间的过渡与照应;第五,批判,可以避免的缺憾——管老师引导学生删除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告诉大家“好的文章,都会把‘中心’隐藏起来,让读者自己找出来”。
管老师的这节课,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相对以往的阅读课而言确实具有“革命性”,所以得到了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最欣赏”的评价。潘教授认为,这节课“不仅因为他试图读出作者的‘构思’”,还在于他的教学意图的集中、明确、深入,整篇课文的教学不枝不蔓,都围绕作者的‘构思’展开”。一句话,这节课的成功,潘教授认为得益于管老师摸透了作者“构思”之妙。
事实果真如此吗?
课文《理想的风筝》是根据苏叔阳的同名散文改编。为了弄清课文的改编情况,笔者特意购买了散文集《岁月如流》(苏叔阳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版),其中第三辑“师友在心里”首篇就是散文《理想的风筝》。经过比照可以发现,“课文”已经被编者删改得面目全非了,“原文”共15个自然段,而课文则删减成了11个自然段,根本不是管老师所说的故事“两个两个”“一长一短”这么“构思巧妙”。原文从“春天又到了”起兴,回忆了刘老师给我们讲“女娲补天造人”“写板书”“动情讲课”和“喜欢口试”四件事,看似松散,其实都是围绕“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一句展开,用管老师的说法就是“都是课上的事情”。紧接着是“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放风筝”这个过渡段。接下来就是“放风筝”,其中管老师认为的“追风筝”也应该包含在“放风筝”之内,因为原文在“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之前,明白无误地写着“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一句。概言之,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实际上只写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课堂上刘老师怎样给我们上历史课,另一件是课余怎样和我们一起放风筝。所以,凡是读过原文的人,无不认为确是一篇既充满深情实感,又充分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散文佳作。
由此看来,与其说管老师摸透了作者的“构思”之妙,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构思精妙、详略得当、过渡自然、首尾照应,不如说管老师的这些解读只是“歪打正着”——至少在选材方面,“两个两个”“一长一短”这样的“构思”是根本不存在的。
管老师“大约觉得写作教改差不多了”,“要革阅读教学的命”,他提出阅读课要“指向写作”,这个理念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评价提出的要求是,“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方法的了解领悟”,这应该是管老师提出“指向写作”的依据所在。歌德在《谈话录》中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也就是这个意思。确实,阅读教学仅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远远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所在,如果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入脑入心,化为能力,效果更佳。从“内容—形式”这个视角看,管老师的课显然是成功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管老师意欲“一口吃成大胖子”,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既要让学生体会选材之妙,又要让学生领悟详略得当;既要让学生感悟以景比兴,又要让学生领略过渡自然,课的结尾还不忘指出课文“直抒胸臆”的“缺点”,引导学生作文要把“中心”隐藏起来,做到含而不露……如此狂轰滥炸,其结果不是“消化不良”,就是“不知所措”。
行文至此,目的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对于《理想的风筝》这节“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笔者欣赏管老师的探索、创新之勇气,至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语言等方面,笔者不但不“欣赏”,而且还“有话要说”。
管老师的这节课,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相对以往的阅读课而言确实具有“革命性”,所以得到了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最欣赏”的评价。潘教授认为,这节课“不仅因为他试图读出作者的‘构思’”,还在于他的教学意图的集中、明确、深入,整篇课文的教学不枝不蔓,都围绕作者的‘构思’展开”。一句话,这节课的成功,潘教授认为得益于管老师摸透了作者“构思”之妙。
事实果真如此吗?
课文《理想的风筝》是根据苏叔阳的同名散文改编。为了弄清课文的改编情况,笔者特意购买了散文集《岁月如流》(苏叔阳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版),其中第三辑“师友在心里”首篇就是散文《理想的风筝》。经过比照可以发现,“课文”已经被编者删改得面目全非了,“原文”共15个自然段,而课文则删减成了11个自然段,根本不是管老师所说的故事“两个两个”“一长一短”这么“构思巧妙”。原文从“春天又到了”起兴,回忆了刘老师给我们讲“女娲补天造人”“写板书”“动情讲课”和“喜欢口试”四件事,看似松散,其实都是围绕“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一句展开,用管老师的说法就是“都是课上的事情”。紧接着是“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放风筝”这个过渡段。接下来就是“放风筝”,其中管老师认为的“追风筝”也应该包含在“放风筝”之内,因为原文在“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之前,明白无误地写着“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一句。概言之,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实际上只写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课堂上刘老师怎样给我们上历史课,另一件是课余怎样和我们一起放风筝。所以,凡是读过原文的人,无不认为确是一篇既充满深情实感,又充分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散文佳作。
由此看来,与其说管老师摸透了作者的“构思”之妙,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构思精妙、详略得当、过渡自然、首尾照应,不如说管老师的这些解读只是“歪打正着”——至少在选材方面,“两个两个”“一长一短”这样的“构思”是根本不存在的。
管老师“大约觉得写作教改差不多了”,“要革阅读教学的命”,他提出阅读课要“指向写作”,这个理念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评价提出的要求是,“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方法的了解领悟”,这应该是管老师提出“指向写作”的依据所在。歌德在《谈话录》中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也就是这个意思。确实,阅读教学仅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远远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所在,如果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入脑入心,化为能力,效果更佳。从“内容—形式”这个视角看,管老师的课显然是成功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管老师意欲“一口吃成大胖子”,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既要让学生体会选材之妙,又要让学生领悟详略得当;既要让学生感悟以景比兴,又要让学生领略过渡自然,课的结尾还不忘指出课文“直抒胸臆”的“缺点”,引导学生作文要把“中心”隐藏起来,做到含而不露……如此狂轰滥炸,其结果不是“消化不良”,就是“不知所措”。
行文至此,目的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对于《理想的风筝》这节“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笔者欣赏管老师的探索、创新之勇气,至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语言等方面,笔者不但不“欣赏”,而且还“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