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u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要引人入胜,精彩呈现,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堂课才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节课的开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开始得好就可以使学生精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认真学好知识,否则,学生注意力涣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会形成很好的互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下,我就小学数学课的导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建议。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走神,而形象具体、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积极深入地思考 。如何更好地导入新课?我认为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较好的方法。
  一、数学课导入的原则
  1.新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
  我们的学生是感性的,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爱学。因此,导入新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成功的老师在新课引入时,会选取充满趣味的内容,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充满对学习的渴望。
  2.新课的导入要有吸引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動,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而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上课伊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利用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通过有趣的谈话或利用课件呈现一些具体、形象又直观的事物,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极大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地跟着教师讲课走,学习的效果自然就有了。
  3.新课的导入要有针对性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环境、不同时间,灵活、恰当地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上的不同花样,故作新奇,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使引入占用过多的时间,占据或削弱其它教学环节,影响新课的教学和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
  二、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1)以旧引新法。这是许多教师喜欢采用的一种方法。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作为铺垫,首先复习旧知识,再层层深入,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举一反三,学生既容易掌握,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再出示分数应用题,如“食堂买来一批大米,吃了2/5,还剩240千克,这批大米共有多少千克?”学生解答后,将题中的分率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这样,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学生自然就非常容易找到解答的方法。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开门见山法。教师在新授之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样能提醒学生提高注意力和有意识地来认真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例如:在“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一节中,教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小数,如:3.5、0.8、0.125,然后教师指出:这些小数都可以改写成分数或者百分数,也就是说这三种数都可以互相改写。这三种数的互化对我们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3)情境引入法。小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故事情节,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思维方向。例如教学“一般的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丹顶鹤,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他们欣赏其优雅而美丽的身姿,深深陶醉。这时,教师指出:野生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的数量非常稀少,目前,全世界只有大约2000只,我们国家大约占其中的1/4,请同学们帮我算一算,我国大约有多少只野生丹顶鹤?同学们一听,马上就开始思考起来,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学习,接受了新知。
  (4)悬疑引入法。小学生好奇心重,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就会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爸爸今年36岁,过了36个生日,妈妈也是36岁 ,可她只过了9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一听,觉得很奇怪(可以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中充满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5)实物演示法。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感性经验 。因此,新课的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加深学生的认识与印象。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可拿出模型,让学生观察圆柱有3个面,3个面是什么形状,每个面面积怎样计算,使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扫除了障碍。
  (6)实验操作法。小学数学课中有很多计算公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学习,加深记忆,使印象深刻。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一个无底的圆锥模型装满沙子,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模型中,看一看几次能装满。学生亲身参与,就更容易理解“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7)迁移类比法。利用知识间的规律与联系,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迁移,举一反三,既巩固旧知,又获得新知。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从“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而且也强调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比的印象。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只要我们在导入新课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去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学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理念,明确创新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出适合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
摘 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逐渐意识到强身健体的重要性,人们对于体育教学也逐渐重视。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教师更要重视,同时需要不断的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探讨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变,教育工作不再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转向了更加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体育教学作为众多学科组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将新课改
摘 要:创新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永远追求的主题,也是老师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可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
摘 要:依据新课程的教學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转变教师角色;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创新  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和关系到语文教育整体水平。近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开始探讨如何有效转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适
摘 要:本文从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入手,依据新课程标准及语文文体的特征,研究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并以次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标  阅读通常被定义为:“从书中捕捉作者的意图”或“吸收所写文字的内容”。事实上阅读应该有更完整的定义。这个定义可以是这样的阅读是个人与符号信息之间发生的全部相
摘 要: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種能激发思维和进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通过以图形等方式形象地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信息。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教师适当地把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中,就能突破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直观地把词汇自身的特点及内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灵活地并有关联地掌握词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政治科目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引导上做些行之有效但又不失新意的变化。对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与哲学等专题的学习中,由于专题内容涉及面的广泛性,学习难度有所提升。如果没有有效的政治科目课堂设计的优化,很难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保持着持续的新鲜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变更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对激起学生对政治科目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教师政治课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明确授课专业所需具备的相关职业技能,依托语文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信息的截取以及筛选能力、口语沟通和交际能力等。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常对口语传播和交际能力的认知不够,从而导致不够重其成为教学的盲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高度活跃,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更凸显出口语传播和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口才”已成为“人才”的构成要件和显著标志。因此,对口语传播和人才培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