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抽象能力都要求极高的科学。而农村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尊重这一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新课程;方法探索
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分层教学。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已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然而,对于农村初中学校,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甚至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一、农村初中开展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因此,开展分层教学很有必要。
另外,农村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及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还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即环境、教育条件、科学训练等),所以农村学生所表现出的数学能力有明显差异。既然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让所有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发展。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二)实施分层教学环节。
1.研究学情,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
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设立学生分层档案。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在基础、智力等因素的不同,因此学生的差异是存在的,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应该是在一个层次上的,这样层次高的学生也能带动层次低的学生的学习。应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及时加以肯定并调整其所在的层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在教学中老师才能有得放矢。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做的事情就是从各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然后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在编排座位时,最好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帮扶小组,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竞赛,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注意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显然,这种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对于那些进步较大、积极向上的同学鼓励他们向高一层次迈进。
2.分层次备课。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在学生分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目标的制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能够刺激学生的成功欲望。
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教师在对数学教材充分掌握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次备课,对学生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还要制定教法学法。制定教法学法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对C层学生则要求要低,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也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分层教学。
教学方法上的分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应该采用不同的实现手段及教学方式。如,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对其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而对于依靠努力取得成绩的这一类稍差一点的学生,则不妨通过各类题型的讲解以及拔高题目的训练,开拓其视野,使其掌握相对较深的解题思路;对于又差一点的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则显得十分重要。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来讲,都是有益的。
为了鼓励C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在提问上的要分成设计。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初二第一学期第十七章“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中可以设计如下的课堂教学。
习例3、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变式一: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墙长为50米),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变式二: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墙长为20米),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A层与B层完成 若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用34米的铁栅栏围成一个面积为144平方米长方形临时仓库,仓库的门宽2米,则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拓展提高(A层)完成 若某建筑工程队利用m米长的墙的一边,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试讨论墙长m取不同数值时长方形临时仓库的两邻边的情况?
这样课堂中每位学生都能学得有所收获,学得有兴趣,学得有信心。
4.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辅导上的分层。
在课余时间或自主学习时间,老师对学生采取的辅导方式上的分层。这种分层辅导,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对于优秀的学生,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辅导,这类学生往往提出的都是较深的、思维要求较高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大家都能受益;同时将层次稍差点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辅导,以此类推。二是在辅导上发挥学生的作用,毕竟学生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更多、彼此关系更亲密。其做法是,优秀的学生辅导稍次一点的学生,稍次一点的学生又辅导更差一点的学生,以此类推。这种辅导既可以是问题式的,有问即答,也可以是配对式的,一对一的责任辅导。总之都是有益于学生进步的。
6.课外作业上的分层。
初中数学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数学作业的布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教师讲完一节课后,还要靠学生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如果全班采取作业要求一刀切的做法,那么A类学生感到吃不饱,他们的智力发展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C类学生却觉得压力太大,望而生畏,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为此,根据各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分类的课后作业。一般分为必做题;A、B类学生必做,C类学生选做;A类学生必做,B、C类学生选做。必做题以模仿为主,题目与教材中的示范类似;A类学生做选做题以熟练掌握为主,题目条件稍复杂;B、C类学生做选做题以灵活运用为主,题目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解题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
作业是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途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用,才能避免差生在难题面前的受挫和无奈,也能避免优等生对大量基础题的趣味索然,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巩固还是提高,都能给以满足。
7.分层测试。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激励功效,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异卷同考时,试卷的分类与学生分类对应。A类试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能力要求较低;C类试卷重视能力的考察,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量创新,起点较高;B类试卷界于二者之间。各类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每次考核也可以有一份试卷。在统一试卷,同卷同考时,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按不同类学生分为若干个小题,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供A类学生选做。命题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类考核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使各类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随堂小测验是检验一个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的最有效的手段。而测验中,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分基础题和选做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基础题要求全做,而20分的选做题则是金牌层和银牌层的学生完成,对于金牌层的学生专设附加题一道10分,对于各个层次若在完成本层次的基础上也完成了部分高一层次题,则该部分得分加倍。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有了上进心和奋斗目标。
一般分层评估测试卷都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具体又分两种:一种是第一部分必做题(基本题)占60%,由A、B、C各类学生都做。另一种是第一部分必做题(基础题)满分80分,全体学生都做,第二部分由同一知识点选编难度不同的题,组成题组题和一些综合性或灵活性较强的试题组成。安排顺序仍由易到难。各类学生可根据各自的能力水平,从中任选。分值以难易度不同而不同,满分为60分。
8.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评估测试分层也是分层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而不是责骂、埋怨甚至是侮辱。评价不只是放假前填写一纸评语,平时教学的微笑、赞扬、鼓励的动作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对于C层次的学生,评价应该是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已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A、B层次的学生,正确地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识自已存在的不足。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成效
数学分层次教学是指在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它是“因材施教”这一重要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符合新课改理念。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层教学的实施,恰好为教师的研究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调动学生的
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引入某节课,如何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如何安排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以研究的,以便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将学生数学能力素养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统一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做,避免了在班级授课制下学生学习任务完成后无所事事。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信息素养都得到提升。
(四)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总之,在农村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使这一教学法更加完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学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文海山.《中学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作用》《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08.1.
[2] 石国利.《新课标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中华教育论坛》,2009.5.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新课程;方法探索
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分层教学。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已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然而,对于农村初中学校,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甚至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一、农村初中开展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因此,开展分层教学很有必要。
另外,农村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及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还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即环境、教育条件、科学训练等),所以农村学生所表现出的数学能力有明显差异。既然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让所有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发展。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二)实施分层教学环节。
1.研究学情,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
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设立学生分层档案。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在基础、智力等因素的不同,因此学生的差异是存在的,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应该是在一个层次上的,这样层次高的学生也能带动层次低的学生的学习。应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及时加以肯定并调整其所在的层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在教学中老师才能有得放矢。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做的事情就是从各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然后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在编排座位时,最好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帮扶小组,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竞赛,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注意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显然,这种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对于那些进步较大、积极向上的同学鼓励他们向高一层次迈进。
2.分层次备课。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在学生分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目标的制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能够刺激学生的成功欲望。
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教师在对数学教材充分掌握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次备课,对学生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还要制定教法学法。制定教法学法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对C层学生则要求要低,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也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分层教学。
教学方法上的分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应该采用不同的实现手段及教学方式。如,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对其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而对于依靠努力取得成绩的这一类稍差一点的学生,则不妨通过各类题型的讲解以及拔高题目的训练,开拓其视野,使其掌握相对较深的解题思路;对于又差一点的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则显得十分重要。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来讲,都是有益的。
为了鼓励C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在提问上的要分成设计。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初二第一学期第十七章“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中可以设计如下的课堂教学。
习例3、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变式一: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墙长为50米),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变式二: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墙长为20米),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A层与B层完成 若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用34米的铁栅栏围成一个面积为144平方米长方形临时仓库,仓库的门宽2米,则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拓展提高(A层)完成 若某建筑工程队利用m米长的墙的一边,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试讨论墙长m取不同数值时长方形临时仓库的两邻边的情况?
这样课堂中每位学生都能学得有所收获,学得有兴趣,学得有信心。
4.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辅导上的分层。
在课余时间或自主学习时间,老师对学生采取的辅导方式上的分层。这种分层辅导,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对于优秀的学生,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辅导,这类学生往往提出的都是较深的、思维要求较高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大家都能受益;同时将层次稍差点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辅导,以此类推。二是在辅导上发挥学生的作用,毕竟学生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更多、彼此关系更亲密。其做法是,优秀的学生辅导稍次一点的学生,稍次一点的学生又辅导更差一点的学生,以此类推。这种辅导既可以是问题式的,有问即答,也可以是配对式的,一对一的责任辅导。总之都是有益于学生进步的。
6.课外作业上的分层。
初中数学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数学作业的布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教师讲完一节课后,还要靠学生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如果全班采取作业要求一刀切的做法,那么A类学生感到吃不饱,他们的智力发展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C类学生却觉得压力太大,望而生畏,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为此,根据各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分类的课后作业。一般分为必做题;A、B类学生必做,C类学生选做;A类学生必做,B、C类学生选做。必做题以模仿为主,题目与教材中的示范类似;A类学生做选做题以熟练掌握为主,题目条件稍复杂;B、C类学生做选做题以灵活运用为主,题目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解题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
作业是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途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用,才能避免差生在难题面前的受挫和无奈,也能避免优等生对大量基础题的趣味索然,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巩固还是提高,都能给以满足。
7.分层测试。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激励功效,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异卷同考时,试卷的分类与学生分类对应。A类试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能力要求较低;C类试卷重视能力的考察,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量创新,起点较高;B类试卷界于二者之间。各类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每次考核也可以有一份试卷。在统一试卷,同卷同考时,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按不同类学生分为若干个小题,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供A类学生选做。命题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类考核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使各类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随堂小测验是检验一个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的最有效的手段。而测验中,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分基础题和选做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基础题要求全做,而20分的选做题则是金牌层和银牌层的学生完成,对于金牌层的学生专设附加题一道10分,对于各个层次若在完成本层次的基础上也完成了部分高一层次题,则该部分得分加倍。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有了上进心和奋斗目标。
一般分层评估测试卷都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具体又分两种:一种是第一部分必做题(基本题)占60%,由A、B、C各类学生都做。另一种是第一部分必做题(基础题)满分80分,全体学生都做,第二部分由同一知识点选编难度不同的题,组成题组题和一些综合性或灵活性较强的试题组成。安排顺序仍由易到难。各类学生可根据各自的能力水平,从中任选。分值以难易度不同而不同,满分为60分。
8.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评估测试分层也是分层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而不是责骂、埋怨甚至是侮辱。评价不只是放假前填写一纸评语,平时教学的微笑、赞扬、鼓励的动作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对于C层次的学生,评价应该是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已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A、B层次的学生,正确地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识自已存在的不足。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成效
数学分层次教学是指在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它是“因材施教”这一重要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符合新课改理念。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层教学的实施,恰好为教师的研究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调动学生的
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引入某节课,如何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如何安排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以研究的,以便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将学生数学能力素养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统一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做,避免了在班级授课制下学生学习任务完成后无所事事。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信息素养都得到提升。
(四)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总之,在农村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使这一教学法更加完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学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文海山.《中学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作用》《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08.1.
[2] 石国利.《新课标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中华教育论坛》,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