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探讨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脑外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分析,找出有护理风险的病历资料,寻找出护理风险的因素,制定出科学的指导对策,使用SPSS.18.0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数据显示,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脑外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几个方面,自身病情、护理人员责任心与综合素质、制度问题与管理问题,分别占比70%、14%与16%,从护理风险因素来看,患者自身病情因素是引发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安全是脑外科患者的基本要求,提升脑外科护理质量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制度、管理、监督、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大家都共同参与到其中,才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关键词】脑外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风险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环境中出现损失的可能性,从组成内容上来看,风险能够包括风险事故、风险因素与风险损失几个方面,在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之下,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中。脑外科患者有着发病急以及病情变化快的特征,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若出现疏忽,就会引起各种纠纷[1],因此,对于脑外科病房,必须要做好护理风险管控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脑外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自身疾病不同、出院时间存在差异,患者年龄为18-82岁,平均年龄为(63.4±2.1)岁,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相当。
  1.2 分析方法
  对于本组患者,使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分析,找出有护理风险的病历资料,寻找出护理风险的因素,制定出科学的指导对策,使用SPSS.18.0开展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因素
  研究数据显示,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脑外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几个方面,自身病情、护理人员责任心与综合素质、制度问题与管理问题,分别占比70%、14%与16%,从护理风险因素来看,患者自身病情因素是引发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
  2.2 对各项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
  2.2.1 患者自身病情的影响 脑外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患者自身病情的影响,占比达到了70%,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组住院患者中,5例患者在感知能力的影响下,发生自杀与出走倾向;7例患者躁动不安,发生了跌倒与坠床的情况;6例病情严重,长期卧床,出现了冻疮或者压疮。此类型患者是护理风险高发群体。
  2.2.2 护理人员因素的影响 由于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较差,未按照严格的规定执行护理制度导致的护理风险占比共计14%,其中由于护理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偏低引发的护理风险占比66%,由于沟通能力不足引起的护理风险占比15%,由于法律意识引起的风险占比10%,由于自身责任心引发的护理风险占比4%,从本质上而言,由于护理人员引起的护理风险是能够控制的。
  2.2.3 管理因素的影响 管理因素方面包括核心制度执行力差、科室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完善等。
  3 讨论
  脑外科病房是护理风险的高发科室,本组研究显示,这种风险主要由患者自身病情、护理人员责任心与综合素质、制度问题与管理问题几个因素引发,为了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可以死采取如下的防范措施:
  3.1 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脑外科护理工作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的经验、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对于患者的安危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她们掌握相关的护理方式,避免出现护理风险。同时,还要做好专业培训工作,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护理措施与仪器,避免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的影响给患者带来风险[2]。
  3.2 加强法律知识与职业道德的培养
  医院需要着重对护理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帮助其深入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明确自身的责任,让她们能够对义务和权利有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要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修养,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帮助她们树立起责任心,做好管理与监督工作,保障护理工作可以符合相关标准规范[3]。
  3.3 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
  临床统计显示,大多数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沟通问题造成的,如果实现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那么很多护患纠纷都是能够避免的,因此,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还要着重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这可以使用两种方式进行,即语言交流形式与非语言交流形式。只有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够构建出和谐的护患关系,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4]。
  3.4 完善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防止护理风险发生的制度保障,为此,医院需要根据脑外科病房的特征制定好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针对制度执行部严格以及管理不善的状况,需要将各类规章制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制定出科学的监督机制,营造出一种相互监督的环境,让护理人员能够养成相互监督的习惯。上级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监督,将制度执行情况与护理人员薪资水平挂钩,实施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于的护理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对于玩忽职守的护理人员严惩不贷,这样即可有效激发出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5]。
  总而言之,护理安全是脑外科患者的基本要求,提升脑外科护理质量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制度、管理、监督、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大家都共同参与到其中,才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何霖芳. 脑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4(01):228-229.
  [2]张波,府伟灵,张晓兵,廖扬. 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1(04):125-126.
  [3]罗跃全,郭继卫,王庆梅,黎宁. ICU护理风险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21(02):131-132.
  [4]张萱,向明芳,程清,朱翠英. 肿瘤专科医院ICU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 全科护理. 2010,29(18):610-612.
  [5]王凤玲,周会兰. 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在我院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17(06):56-5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黄体酮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肌内注射治疗时间较长,多次注射后对局部肌肉刺激明显,药物蓄积易引起硬结、红肿、痒、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了持续用药的顺应性。自2010-2014年,使用活血散局部外敷治疗黄体酮肌注后疼痛肿胀硬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与诊断标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展开护理治疗,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癌症疼痛护理是中晚期癌痛治疗成功的关键。通过正确评估癌痛,恰当使用止痛药物,给予精心护理,癌症疼痛是可以控制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疼痛;评估;护理  癌症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癌症疼痛为主要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其确诊时30%~50%的病人出现中、重度疼痛,接受抗癌治疗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总结15例大隐静脉剥脱术围手术期配合,手术室护士术前准备充分,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术中及时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配合手术,减少出血时间。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大隐静脉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下肢静脉曲张是高发于煤矿工人的常见病,多见于井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了解高等院校大学生日常饮食现状,分析在校大学生日常饮食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饮食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饮食,以及优化食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306名大学生,采用回顾性自填问卷的方法对日常饮食现状进行调查,资料收集后用EpiDa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术前、术中、术后及访视阶段施行优质护理。结果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的运用,不断提升了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与操作水平,使得病人能够享受到优质、规范的护理服务,效果显著。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于围手术期当中,不但可以显著提升整个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也可以满足手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 目的 探讨21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21例患者实行了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重建术,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引流液等,防止胆道出血的发生;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引流液性质,腹液定粉酶等指标,以防胆漏、胰漏的发生;适当下床活动防止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结果 21例均无手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关键词】 老年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广泛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早期(ⅰ~ⅱ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实施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1 临床资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 我科收治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6例,经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恢复期护理等综合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人 护理  心力衰竭是一种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因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充血,故又称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及人口趋于老龄化,心力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探讨始息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2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姑息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姑息护理,减轻癌症的心理冲击,使患者有意义地度过余生,96例家属顺利度过悲伤期。结论:姑息护理优化了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