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性的教学彰显语文课堂魅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应试教育等原因,中学语文课堂的应试功利性目前已达到巅峰,很多学校、教师正自觉不自觉地抛弃了语文课堂作为其人文教育功能的一面,使得语文课堂中学语文课堂应试目的性太强,追求“高分、高效”,而忽略其人文教育义务。要使这种情况得以改观,不仅仅需要落实教改政策,更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坚决、主动落实自己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上,就必须在语文课堂上对课文中占主体地位的文学作品的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感悟语言之美,同情体悟,思维拓展,人文关怀、审美体验五个方面。
  【关键词】感悟语言之美同情体悟思维拓展审美体验人文关怀
  
   做了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常常会发现不少的学生对语文课堂不太感兴趣。究其原因,不少人解释是现在的应试教育,课堂目的性太强,太过强调记、背“知识点”,而忽略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而人文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课堂上少了对课文中文学作品的侧重点不在鉴赏品味,感受文学之美,更多在对文体的传授、识记,文段的肢解分析上。
  要使这种情况得以改观,不仅仅需要落实教改政策,适时推出实验教材,更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坚决、主动落实自己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上。中学文学教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崭新的定位:“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与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并以此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基于自己在实际教学实践和一些思考,我认为要用充满人文性的教学重塑语文课堂魅力,就必须在语文课堂上对课文中的占主体地位的文学作品的教学,把侧重点放在感悟语言之美,同情体悟,思维拓展,人文关怀、审美体验五个方面。
  1.感悟语言之美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感悟语言之美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文学鉴赏的立足点。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语感”,要求“揣摩、品味,多角度进行感悟语言之美”。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快速领悟性与直觉思维性,尽量克服语文教学中肢解性的所谓语言能力训练的弊端,摆脱语言孤立性的毛病,融语言训练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载体和外在形式。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较好地把握文学语言。由于文学语言的内在张力与丰富的蕴涵,常常以含蓄见长,里面往往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欣赏文学作品,常常要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重要的。”因此要捕捉语言的意蕴,感悟语言之美力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具体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呢?”
  首先,要着眼于朗读,读中带感。而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整体与个体的放声朗读与默默吟咏。很多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常常是还没让学生来得及进行语言朗读的直接涵泳,就直奔教学主题了。没有起码的语言直觉感受,就马上进入教学分析的环节。那么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对文章的直觉感悟又将如何?
  因此必须放开手脚,让我们的学生放声朗读,感受言中之情,领悟弦外之音。努力去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闪动的情感脉搏,静心去倾听作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潺潺流淌的心灵声响。读出迥异的文风、读出不同的形象;读出酣畅文气、读出严谨文理、读出微言大义!
  其次,要立足于课堂设计,引中促悟。培养语感,还必须把语言感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笔者曾就都德的《最后一课》后六节的朗读环节的不同设计情景进行比较:是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一遍后提问:“这部分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怎样的一种情感?”还是通过朗读,品味感受:“如果你是韩麦尔先生的话,你会怎样说这几句话?你还会在说些什么?及如果你是小弗郎士,你会怎么做?”效果很明显,后一种设计有利于课堂教学纵深推进,有利于学生的语感培育与语感审读所带来的愉悦感,更容易促进学生领悟课文和深刻地感受人物的情怀,继而对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此外,还要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以言语作为利器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如鉴赏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前村雪地里,昨夜一枝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通过品读,感悟其“绿”之境界、“一”之精妙、“雪”之形象。在实际教学中就比较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实现文学阅读教学与鉴赏由外向内的最佳切入。
  2.同情体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它们内在的情理经维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探本求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同时,阅读美文也必须考虑能否产生阅读主体的心灵共鸣与情感体验。由于学生的文学涵养不足,情感体验不够,面对诸如“自然的伟大,人性的崇高,情感的悲壮”等不能引发学生内心情感的波动。要么欣赏不了,要么参与不进;在大是大非之间无动于衷,在悠久的中华文化,精美的日月山川,丰富的自然风物,独特的人文景观面前熟视无睹,引发不了情感的愉悦。因此,“披文入情”,阅读教学中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在情感的律动,寻找共鸣点至关重要。
  首先,应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忠诚爱国情如《最后一课》《黄河颂》;亲情如《散步》《爸爸的花儿落了》;真挚友情如《故乡》《我的老师》;悠情《秋天》《金色花》;哀愁如《静夜》《纸船》;豪情如《观沧海》等等。在文学作品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次,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文本(作者)”、“教师(教者)”、“学生(学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作家、老师、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观照,自然就必须处理好文情、师情、学情三者合一的情感共谐。因此把握好教学起点,以作品为载体,知人论世,把情感体验作为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努力创造出一个融作者思想、教者思路、学生思维情感体验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式的共鸣与回应,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师生在教学场中的情感互动,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还原文学的本性与本真。
  再者,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课前导入来铺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前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感受一下他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此解说词营造了情感教学氛围,无疑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最初的情感体验。
  此外,还可以在读中悟、悟中读;可以通过老师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精析,加深情感体验的力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情感教学情景:品读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认识“一阴一晴”两种不同的情景而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心情,这是理解全文思想情感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通过教师的课堂调控:作者、“古仁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的悲喜观如何?你所追求的是何种悲喜观、苦乐观?学生对作者追求古仁人的那种悲喜观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身处逆境不自悲,身处顺境不自喜。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这种折射人文体验与情感景致的文学作品教学的效果与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了。
  3.思维拓展是语文教学的突破 在文学阅读教学中,积极的思维运作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共同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感悟语言之美,引发较为强烈的情感体验来实现的。文学作品思维训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鉴赏领悟的深浅。由此可见思维训练至关重要。
  首先,感悟语言之美体现着思维的活动过程,根据直觉思维的潜意识性与瞬间的飞跃性,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应立足语感体验。实践证明:条分离析地解剖文学作品,往往会产生支离破碎之感。因为跳过最初的语感体验,直接进入文章的分析,学生在对文本的审视中,感之不深、理解不进,自然就悟之不透,就很难与老师产生思维的共振。因此加强直觉思维的训练,注重语感培养。
  其次,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须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理应拓展鉴赏视野,作发散性多向思维训练。如学习冰心的《纸船》后,补充阅读《小桔灯》、《再寄小读者》及《繁星》、《春水》中的几首诗歌,就会对冰心及其作品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她作品中“爱”的主题和她淡雅隽永的语言。
  再次,在教学中,通过同质异构或异质同构的思维训练,从学生的语感出发,设置课堂情境,设计问题悬念,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景,达成与文本的对白,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阅读体验;把文学文本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让我们的学生填补,见仁见智。
  此外,还要发挥联想、想象,激活形象思维。在文学作品中,用形象表情达意,通过形象揭示生活的本原。就如《木兰诗》的学习,先以“我心中的木兰形象”展开小组研讨,再观看影响颇大的美国卡通片《花木兰》,搜集相关评论资料,比较研究两者的差别所在。比较中深入玩味诗句,领略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欲。最后,想象作文《木兰的战场生活》。如此,充分地开放课堂,让学生完全进行个性化阅读,并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丰富了课堂信息量。在感悟中既获得审美认识,又挥动想象与联想的双翼来训练形象思维,以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
  4.审美体验是语文教学的制高点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正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对美的事物熟视无睹;对高尚的情感无动于衷;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冷漠无情。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在文学教学中,不应只是停留在目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而是应该切切实实地引导学生以至性的童心与至情的爱心去捕捉美的身影,发现美的踪迹,感受美的愉悦,领略美的魅力,体现审美精神,把美育作为文学课教学的制高点。
  首先,美的内容与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新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可谓文质兼美,大量涉及自然科学美、艺术景观美、社会景象美和人文性情美等。比如阅读《散步》,我们可以时时刻刻人性所散发出来的那种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情美;欣赏唐诗,我们就可以体会到王维等诗人“诗画互映的意境美”……
  其次,在文学作品教学中,通过铺设情境,对比阅读,角色互换,在融洽的师生互动中产生教与学思维拓展,达到作品与师生情感的共鸣。通过意象把玩,进入文学作品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把握文学作品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文学作品的意象的理解与形象的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5.人文关怀是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得以体现的最高形式 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推崇人本思想,贯穿民主意识,营造尊重差异、自由发挥、个性张扬的氛围,体现文学课课堂教学的人文终极关怀。
  首先,针对学生感悟语言之美的快慢,同情体悟的强弱,思维想象的高低,审美体验的深浅,体现因材施教,分层达标,因为学生在观照同一或不同文本时,由于在认知、能力与情感上的差异,势必会产生不同的鉴赏结果。
  在课堂交往中,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营造民主的氛围,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应妥善处理好教学时间设计与空间使用的问题。表现在师生在课堂教学互动过程的合理化、人性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其次,在教材处理上,体现新文本的情趣、理趣、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美趣。给学生以全新的心理感受与视角冲击。努力打破以往的语文课的阶级局限、政治说教、思想负载,把语文课等同于思想政治课的模式。因此老师必须抛开“教参”的束缚与影响,真正体现文学是人学,讲求文学作品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反对在语文教学中不重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诗意感悟、情感熏陶,而是把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课堂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不能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熏陶的文化家园,何谈人文关怀呢?此外,受应试的指挥,很多学校、教师置学生的个性要求于不顾,奉行“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深信“熟能生巧”的道理,大搞题海战术,纯应试技巧的战术演练铺天盖地,老师迫于无奈,学生苦不堪言!把语文当工具,把训练当手段;重技巧处理,重技能训练。如此只会消磨学生原有能力,丧失学习兴趣,封杀学生个性,怎样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呢?
  再次,要重视师生间平等对话与心灵沟通。因此进行有意的扩大阅读、有利的写作迁移,利用课堂、讲座进行必要地对话、引导、沟通,如与新教材相关的一系列历史、社会、文化现象;学生兴致盎然,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意引导,呵护学生的兴趣,始终如一地保持宽容的态度,理解的心情,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体现“放”得自由,“收”得自如,就是对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版
  [2]曹兴弋《“倾听”的丧失与“对话”的误会》《江苏教育》2003年11期
  [3]刘真福《论感悟--学习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的体会》《课程 教材 教法》2004年第3期
  [4]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 浙江出版社2004.2.1
  [5]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彭华生著:《语文教学思维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收稿日期:2011-08-1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  【关键词】兴趣;思考;实践 ;评价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那么,怎样使课堂高效而又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做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缺少生命意识,脱离了人文精神,淡化了情感熏陶,陷入了语文知识本位的误区。片面的应试教育和强化训练封闭了语文课程,僵化了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从而陷入了形式训练论的误区。落后于高考的高中语文评价体系和观念束缚了高中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热情,麻木了对生活真切、独特的体验与感悟,泯灭了悟性、个性和灵性,失去了成长的愉悦,陷入了照搬教科书结论的误区。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人文精神;情感
期刊
【摘要】迁移是外语学习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出现在字词,句篇,语用等各个层次。本文尝试从修辞格运用的角度,就大学生英语修辞格知识和在写作中的运用技能进行了调查,发现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修辞格知识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  【关键词】迁移;修辞格;英文写作  AStudyonTransferencefromChineseCollegeStudents'KnowledgeBackground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是个人的体会:  1.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创设情境 有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
期刊
近几年,每到秋季我园大班组都会组织亲子秋游活动,将它纳入课程,使之成为我园亲子教育活动的一个亮点,其教育意义远胜于一场讲座、一次精彩的课堂教学……突出体现我园开发亲子教育课程确立的一些基本理念:  (1)可持续发展—为幼儿未来生活做准备。  (2)和谐共成长—幼儿、家长、教师共成长,家、园、社区一体化。  (3)生活地体验、自然地获得、整体地发展。  (4)拓展家长的教育功能,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
期刊
【摘要】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指出家庭教育在幼儿早期发展中所独具的优势,强调幼儿教育要科学的进行,同时要注重艺术启蒙的教育。其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情感、开发幼儿的智力、成就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法    On Basic Points of Children Education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关键在课堂教学。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围绕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主题,从师生关系的构建 、课堂的引入、问题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策略和教学案例,并从理性和实践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凸现学生的主体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在激发
期刊
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大家都知道:对于学生来讲,历史知识太多太烦,真可谓纷乱繁杂,难以记忆掌握。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地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采用“浓缩记忆法”效果比较好。  应当肯定地说,历史的“浓缩”很重要。因为浓缩不仅仅意味着精华,浓缩更意味着学习方法。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们如果掌握了“浓缩记忆法”,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所谓“浓缩记忆法”就是指抓住主要头绪,紧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优为突出,特别是当今社会,无数行业都体现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倡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方法之一是组织课堂互动教学,它不仅注意学生学的问题,还注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1.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前提是课前充分准备 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教师课前准
期刊
【摘要】学生要发挥好学习的主体作用,我感到,最主要的是打破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你讲我听”的学习模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变。  【关键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1.强化目标意识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是在目标管理下有计划、有选择的学习。强调自主性学习的目标意识,是因为目标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影响着学习的动机、制约着学习的动力。这个目标,表现为大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