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习题训练教学中,能对习题进行拓展和挖掘数学知识和思维,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变式训练、习题训练的真实问题情境中,去学习、发现和探究物理的知识应用。
关键词:习题的多解训练;变式训练;习题训练的真实问题情境
解题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提出新方法、新的思维进行改革。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于研究和培养当代学生的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的提升。
很多学生现在学物理都是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去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习题的训练中培养其解题能力是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目标。那么在物理习题训练课上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培养,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一、习题的多解训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于同一道物理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解题思路。这不仅能增强了学生对物理所学的知识的好奇心,也能活跃了沉闷的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创新不同的思路和新的想法。
以下是我在评讲动量守恒定律时碰到的一道典型的题目:
例:如图,m=0.2kg的物体以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M=0.8kg的小车上,接触面间μ=0.1,车身足够长,求从开始到相对静止时:(1)小车的速为多大?(2)物体相对小车滑行距離多少?(3)要使不滑出小车,小车身至少是多少?(4)所需的时间?
这是一道例题的三种解法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考查的有多个方面,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多想方法开拓思路。作为老师想学生用方法二解题,但很多学生会比较习惯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去解题,即用方法三去解题。该方法学生运用较熟练但解题过程繁锁。容易出现错误。我宁愿花时间分析讲解该题三种不同解题方法,通过对比总结三种方法的优劣。既讲清每种解题方法的思路,也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看清楚每种方法的优劣,使学生掌握多种方法解题,多种思维去解决问题。一题的多种解法的训练开拓了学生的思路,针对不同的解题思路,对基础的物理公式、物理规律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解题能力与解题思路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二、习题的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是指构建一系列相同的知识点以不相同的模式变式,通过这种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的过程,在解决这些变式问题的思维进程当中,形成一定有效的训练。有很多学生对习题变为新的形式就难以理解,此时适当的进行一些变式训练,将会让他们触类旁通并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
例题: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a、b,通过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b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板与平面为45°时,若物块A、B刚好要滑动,求μ的值?
变式:底面粗糙为M的斜劈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斜劈为30°角;一端固定的轻绳系m的小球,当小球静止时轻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如图示。
(1)当斜劈静止时,求绳子的拉力大小。
(2)若地面对斜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其的支持力的a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a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这变式习题部分和解答的问题上有所改动,但是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是一样的。根据原题进行变式训练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够更加的灵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就能使他们身上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习题训练的现实生活中问题情境
在近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中真实问题情境频频出现,特别引人注目。这些试题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衍变出的试题的呈现形式、设置新颖的问题角度等方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内容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深化。
比如,今年2021年的全国甲卷第15题以一种传统游戏“旋转纽扣”为情境,贴近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圆周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第18题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绕火停泊轨道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开普勒定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拓展视野,关注国家科技进展,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习题训练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对一些习题进行有目的进行合理的拓展和深入挖掘其中的物理知识和思维,使学生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变式训练、现实生活中问题情境习题训练中,为进一步学好物理夯实基础,开拓思路,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在习题训练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雷玲俐. 重视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J]. 教师2014(9):76
[2]战青. 前瞻课改动态洞察高考方向[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 32(7)
关键词:习题的多解训练;变式训练;习题训练的真实问题情境
解题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提出新方法、新的思维进行改革。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于研究和培养当代学生的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的提升。
很多学生现在学物理都是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去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习题的训练中培养其解题能力是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目标。那么在物理习题训练课上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培养,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一、习题的多解训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于同一道物理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解题思路。这不仅能增强了学生对物理所学的知识的好奇心,也能活跃了沉闷的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创新不同的思路和新的想法。
以下是我在评讲动量守恒定律时碰到的一道典型的题目:
例:如图,m=0.2kg的物体以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M=0.8kg的小车上,接触面间μ=0.1,车身足够长,求从开始到相对静止时:(1)小车的速为多大?(2)物体相对小车滑行距離多少?(3)要使不滑出小车,小车身至少是多少?(4)所需的时间?
这是一道例题的三种解法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考查的有多个方面,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多想方法开拓思路。作为老师想学生用方法二解题,但很多学生会比较习惯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去解题,即用方法三去解题。该方法学生运用较熟练但解题过程繁锁。容易出现错误。我宁愿花时间分析讲解该题三种不同解题方法,通过对比总结三种方法的优劣。既讲清每种解题方法的思路,也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看清楚每种方法的优劣,使学生掌握多种方法解题,多种思维去解决问题。一题的多种解法的训练开拓了学生的思路,针对不同的解题思路,对基础的物理公式、物理规律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解题能力与解题思路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二、习题的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是指构建一系列相同的知识点以不相同的模式变式,通过这种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的过程,在解决这些变式问题的思维进程当中,形成一定有效的训练。有很多学生对习题变为新的形式就难以理解,此时适当的进行一些变式训练,将会让他们触类旁通并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
例题: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a、b,通过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b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板与平面为45°时,若物块A、B刚好要滑动,求μ的值?
变式:底面粗糙为M的斜劈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斜劈为30°角;一端固定的轻绳系m的小球,当小球静止时轻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如图示。
(1)当斜劈静止时,求绳子的拉力大小。
(2)若地面对斜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其的支持力的a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a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这变式习题部分和解答的问题上有所改动,但是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是一样的。根据原题进行变式训练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够更加的灵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就能使他们身上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习题训练的现实生活中问题情境
在近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中真实问题情境频频出现,特别引人注目。这些试题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衍变出的试题的呈现形式、设置新颖的问题角度等方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内容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深化。
比如,今年2021年的全国甲卷第15题以一种传统游戏“旋转纽扣”为情境,贴近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圆周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第18题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绕火停泊轨道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开普勒定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拓展视野,关注国家科技进展,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习题训练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对一些习题进行有目的进行合理的拓展和深入挖掘其中的物理知识和思维,使学生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变式训练、现实生活中问题情境习题训练中,为进一步学好物理夯实基础,开拓思路,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在习题训练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雷玲俐. 重视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J]. 教师2014(9):76
[2]战青. 前瞻课改动态洞察高考方向[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