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弊端,实际上在教学中是存在着高材生和普通生的差异的。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层次、培养模式以及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就从认知和非认知的角度,对数学高材生与数学普通生就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进行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数学高材生;初中数学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弊端。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层次、培养模式以及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数学高材生与数学普通生的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进行简单的比较。
一、认知方面的比较
(一)观察能力的比较
数学高材生有较强的数学观察能力,他们普遍具有如下的数学观察品质:
1、观察具有全局性的特征:数学高材生在观察问题的时候,他们善于通过现象把握问题的特征,善于把握问题之间的一些共性和差异,能够找出内在的联系,进而获得整体的认识。
2、观察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我们在观察事物事需要具有动态性,这样能使解题变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3、观察具有联想性的特征:数学高材生往往具有接近性、相似性的联想,有很强的联想能力,把当下的问题与以往的熟悉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熟悉化。
4、观察具有深刻性的特征:数学高材生善于对题目中一些隐含的条件进行深入的观察,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得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5、观察具有分辨性的特征:对数学问题的感知和思维的指向性很强,善于把分析对象从复杂的系统中分离出来,及时的排除干扰条件。
(二)认知风格的比较
数学高材生往往具有场独立的认知风格,这些学生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他们往往更多的依据于内在的判断。他们擅长于抽象概括思维和独立思考,有较強的认知改组能力,拥有从一些孤立的和特殊的事物中看出一些还没有为一般的人所发现的事物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数学高材生都具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数学普通的同学就不具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这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仅仅是数量上相对多一些。
(三)数学理解方面的比较
数学理解就是指学生在已有数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的恰当心理表征,逐步形成丰富的、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的思维过程。曾经数学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技能方面的训练,只要不停的算就能够学好数学。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学生应该要理解数学,而且这种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入、不断加深的过程,随着学生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认知水平,认知层次也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高材生们之所以数学学习的好,往往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数学学习中的理解,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很多同学认为理解很花费时间,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据研究表明,理解式学习的学习效果要比机械式学习的学习效果高出两倍。初中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然后试图找到知识中的互通点,以实现一通百通的目的。因此,所谓高材生和普通生乃至差生的差距,往往就是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别而已。
(四)数学思维的比较
数学问题大概可以分为带有基础性比较大的问题,操作性问题以及变式训练问题三类。初中数学的高材生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善于将新问题与老问题相联系,寻找出其中的内在的联系,看似复杂并将这些问题建立成一个系统逐渐的形成块状思维和复合思维。数学高材生们善于对难题进行肢解,对难题进行分析转化,使陌生转化为熟悉,由复杂转化为简单,这样就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懂得转化的同时可以适当运用最经济快捷的思维方式,就是把学过或者解过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典型例题,在解过之后把这些典型例题作为知识点进行存储,然后把他们作为以后解题的跳板,在知识与难题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数学高材生们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存储,正如前面所说的他们善于观察,这种超强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具有超前思维,他们的思维往往走在老师的前面。我们一般的学生往往以做题为目的,然而其实做习题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解题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非认知方面的比较
(一)学习动机方面的比较
数学高材生相对于数学普通生学习动机更加明确,更加强烈。学生没有适当的数学学习动机,将会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及效果大打折扣。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会直接对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 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的价值即所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到底会有什么用,直接会影响他们在学习中的动机的强弱。数学高材生更加明白数学的学习可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可以使他们大脑灵活。在这样强大的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强,学习的趣味性更强,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数学高材生和普通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较大。
(二)数学学习兴趣的比较
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数学高材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更持久的兴趣,这种兴趣会使他们在长时间的学习数学的情况下,仍然非常喜欢而不觉得厌倦。对数学有着较强的探索精神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与福尔摩斯破案的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因此,如果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有的时候可以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当问题被解决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数学普通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焦虑感,这样的一种态度不仅不可能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反而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厌恶数学。
(三)数学学习态度的比较
态度是对事物的信念、情感与行为的倾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表现出喜爱或者厌恶的心理倾向称为数学学习的态度。数学学习的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认知方面就是有关于数学学习的价值观,比如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这些涉及到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一种价值判断。从情感的角度看就是学生是愿意学还是厌学,这些都反应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行为的角度看,就是数学学习的认知和情感的外显。数学普通生们往往表现为教师说服型,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很少部分是自己主动积极去做的。我们要从根本上努力让数学普通生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在比较了初中数学高材生和普通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以后,我们在课堂上要从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对数学普通生进行引导,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普通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高材生;初中数学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弊端。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层次、培养模式以及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数学高材生与数学普通生的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进行简单的比较。
一、认知方面的比较
(一)观察能力的比较
数学高材生有较强的数学观察能力,他们普遍具有如下的数学观察品质:
1、观察具有全局性的特征:数学高材生在观察问题的时候,他们善于通过现象把握问题的特征,善于把握问题之间的一些共性和差异,能够找出内在的联系,进而获得整体的认识。
2、观察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我们在观察事物事需要具有动态性,这样能使解题变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3、观察具有联想性的特征:数学高材生往往具有接近性、相似性的联想,有很强的联想能力,把当下的问题与以往的熟悉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熟悉化。
4、观察具有深刻性的特征:数学高材生善于对题目中一些隐含的条件进行深入的观察,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得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5、观察具有分辨性的特征:对数学问题的感知和思维的指向性很强,善于把分析对象从复杂的系统中分离出来,及时的排除干扰条件。
(二)认知风格的比较
数学高材生往往具有场独立的认知风格,这些学生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他们往往更多的依据于内在的判断。他们擅长于抽象概括思维和独立思考,有较強的认知改组能力,拥有从一些孤立的和特殊的事物中看出一些还没有为一般的人所发现的事物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数学高材生都具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数学普通的同学就不具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这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仅仅是数量上相对多一些。
(三)数学理解方面的比较
数学理解就是指学生在已有数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的恰当心理表征,逐步形成丰富的、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的思维过程。曾经数学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技能方面的训练,只要不停的算就能够学好数学。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学生应该要理解数学,而且这种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入、不断加深的过程,随着学生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认知水平,认知层次也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高材生们之所以数学学习的好,往往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数学学习中的理解,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很多同学认为理解很花费时间,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据研究表明,理解式学习的学习效果要比机械式学习的学习效果高出两倍。初中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然后试图找到知识中的互通点,以实现一通百通的目的。因此,所谓高材生和普通生乃至差生的差距,往往就是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别而已。
(四)数学思维的比较
数学问题大概可以分为带有基础性比较大的问题,操作性问题以及变式训练问题三类。初中数学的高材生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善于将新问题与老问题相联系,寻找出其中的内在的联系,看似复杂并将这些问题建立成一个系统逐渐的形成块状思维和复合思维。数学高材生们善于对难题进行肢解,对难题进行分析转化,使陌生转化为熟悉,由复杂转化为简单,这样就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懂得转化的同时可以适当运用最经济快捷的思维方式,就是把学过或者解过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典型例题,在解过之后把这些典型例题作为知识点进行存储,然后把他们作为以后解题的跳板,在知识与难题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数学高材生们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存储,正如前面所说的他们善于观察,这种超强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具有超前思维,他们的思维往往走在老师的前面。我们一般的学生往往以做题为目的,然而其实做习题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解题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非认知方面的比较
(一)学习动机方面的比较
数学高材生相对于数学普通生学习动机更加明确,更加强烈。学生没有适当的数学学习动机,将会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及效果大打折扣。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会直接对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 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的价值即所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到底会有什么用,直接会影响他们在学习中的动机的强弱。数学高材生更加明白数学的学习可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可以使他们大脑灵活。在这样强大的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强,学习的趣味性更强,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数学高材生和普通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较大。
(二)数学学习兴趣的比较
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数学高材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更持久的兴趣,这种兴趣会使他们在长时间的学习数学的情况下,仍然非常喜欢而不觉得厌倦。对数学有着较强的探索精神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与福尔摩斯破案的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因此,如果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有的时候可以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当问题被解决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数学普通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焦虑感,这样的一种态度不仅不可能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反而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厌恶数学。
(三)数学学习态度的比较
态度是对事物的信念、情感与行为的倾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表现出喜爱或者厌恶的心理倾向称为数学学习的态度。数学学习的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认知方面就是有关于数学学习的价值观,比如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这些涉及到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一种价值判断。从情感的角度看就是学生是愿意学还是厌学,这些都反应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行为的角度看,就是数学学习的认知和情感的外显。数学普通生们往往表现为教师说服型,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很少部分是自己主动积极去做的。我们要从根本上努力让数学普通生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在比较了初中数学高材生和普通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以后,我们在课堂上要从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对数学普通生进行引导,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普通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