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给予儿童心灵的力量,不仅让幼儿内心富足,还能开拓视野,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兴趣与能力的重要时期。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阅读意识、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很多幼儿园指导家长选购图书、开展亲子阅读等互动活动,力求通过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可是家园共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家园沟通不畅、活动过程缺乏有效支持等问题。
亲子共读中,家长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指导孩子从亲子阅读顺利过渡到自主阅读?怎样抓住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导孩子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对于共读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我们邀请幼儿园代表给出合理建议,家园携手挖掘多方资源,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的一种美好生活方式。
亲子阅读,让书香沁润每个家庭
《教育家》:亲子共读中,家长应起到怎样的作用?
赵旭莹:亲子阅读,是一种非常简单、直接的亲子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重要性的同时,也反馈出“读什么”“怎么读”的困惑。我们建议,家长在亲子阅读方法、亲子互动方式上要做出一些探索和尝试。
首先,营造有准备的环境。心理氛围决定着能否成功带孩子走进阅读的世界。家长要放平心态,尝试用孩子的视角来读图画书,感受其中的情感色彩,融入图画书的情境,与孩子在声音、肢体上形成温暖亲切的互动,让亲子阅读成为温情的陪伴。
在家中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对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很有帮助。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中选择并布置图书角,利用书架、地毯、靠垫等,营造一个相对独立、安静又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阅读中放松身心,享受阅读带来的舒适感觉。
图书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图书。亲子共读更多依赖的是孩子的“听”和“看”,只有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建立起联系,才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丰富体验、发展想象。
其次,用心读书给孩子听。图画书虽然以图画为载体,向孩子传递故事的内容,但由于孩子本身的经验有限,对于图画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并不是很充分。因此,需要由成人将故事“读”给孩子听。“读”不是简单地读出文字,而是需要用语言、音调、表情甚至动作等“读出”图画书的情节、情感以及深层的意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感受情节和情感的变化,充实内在的心灵世界。
拿到一本书,家长不要直接读给孩子听,而要自己先认真阅读,把书读明白,建构画面的联系,发现隐藏的细节,感受故事整体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传达的意图,产生自己的思考,甚至形成共鸣。在此基础上,把书读给孩子听,能够将平淡的文字变成有生命力的语言,从而让孩子产生更丰富的内在体验。
最后,尝试适宜的共读方式。对一本书的阅读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在重复的阅读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帮助孩子建构对图画书的理解,形成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读一本书时,家长尽可能给予孩子完整感受故事情境的时间和机会,不要干扰孩子对阅读的快乐情感和对故事的情绪体验。随着阅读的推进,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书中的关键角色,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的细节,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建立画面前后的因果联系。例如《晚安,大猩猩》中,可以问问孩子“大象是怎么从笼子里出来的,大猩猩用了什么颜色的钥匙打开了大象的笼子”等。对于书中有节奏的语言结构,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出来,还可以进行续编。在多次阅读后,可以和孩子讨论对图画书的感受、分享故事中的喜与乐,也可以把对图画书的理解画出来,还可以对图画书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全情投入和温情陪伴,让孩子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温暖的互动中发挥阅读的力量。
《教育家》:有些家长对亲子共读的意义和本质认识不清,导致亲子共读走入误区。对此,幼儿园可以给家长提供哪些建议,促进幼儿和家长共成长?
刘振敏:大部分家长觉得亲子共读就是家长在家里陪孩子读书,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就是家长和孩子互相分享阅读的过程,少部分人则认为它是教孩子读书、写字或是给孩子讲故事。当家长被问及“亲子共读”最重要的意义时,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对亲子阅读的理解各不相同,他们注重的是增强幼儿的各项综合能力,而我们所重视的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却被大多数家长忽略。其实亲子共读的本质是情感交流,是成人和孩子在特定平等的条件下共同参与,满足孩子的某些期待,让孩子与成人建立亲密互动的关系。亲子共读的重点不在于“读”,而在于“陪伴”和“成长”。
我们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科学运用共读技巧,充分认识亲子共读在情感、社会性发展、整体阅读能力、兴趣和习惯培养等多方面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亲子共读观念,重在家长、优在兴趣、趣在形式、贵在坚持。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有意义的书籍,通过多种途径动员家长和孩子共同选择书籍进行阅读。在班级里利用晨午间活动时间开展“我是小小故事家”活动,每天由一名幼儿与同伴分享故事,每周五请幼儿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到幼儿园与同伴交换阅读。不仅如此,我园还开展亲子共读分享活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平台,每天放学前十五分钟请家长和孩子通过广播的形式向全园幼儿分享故事;开设“家长沙龙”,请园长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鼓励幼儿进行经验总结。亲子阅读不只是为幼儿“讲故事”,而是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听故事、学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掌握阅读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语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幼儿普遍好动、好奇、缺少持久性。他们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再看看那本。幼儿此时处于阅读早期心理阶段,他们只要肯把一本书放在手上翻着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阅读是一种求知的途径,也是一种享受,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应适当指引、观察和了解,在一起阅读时,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孩子复述故事,使孩子对阅读更感兴趣。 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成就感
《教育家》:孩子需要从阅读中获得成长与进阶,亲子阅读可以伴随孩子一生,自主阅读也是孩子必须要进入的阶段。家长如何指导孩子从亲子阅读顺利过渡到自主阅读?
高虹:首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不能期待那些尚未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一蹴而就地爱上阅读,孩子们需要慢慢引导,才能循序渐进地步上轨道。在亲子共读开始时,我们可以先抽一点时间来为孩子们读故事,这样就可以将孩子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一起进入阅读时刻。接下来,孩子们就可以阅读自己想看的书。随着阅读习惯的渐渐养成,我们再慢慢调整孩子们的阅读时间,等到孩子们完全习惯自行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和孩子一起安静学习。
幼儿阅读时间的安排可以是:3-4岁的孩子,一次大约10分钟;4-5岁的孩子,一次大约20分钟;5-6岁的孩子,一次大约30分钟。
其次,提供感兴趣的绘本。适合幼儿阅读的有趣绘本有很多,如翻翻书《圣诞节字母》、洞洞书《走开,绿色大怪物》、香味书、色彩书等。
让幼儿带着问题或好奇去阅读。绘本是图面和文字共同构成的世界,图画是绘本的主体语言。家长应该培养幼儿看图的意识,引导幼儿在一幅一幅连续的画面中“寻找”故事,通过图画之间的关系“推测”故事,让幼儿学会通过绘本特有的表达方法理解故事。要让幼儿知道,看绘本首先要看画,好玩的故事都“藏”在画里。要让幼儿理解绘本的表达方式,体会绘本阅读的乐趣,逐渐培养阅读兴趣。
最后,鼓励幼儿看不同类型的书籍,开阔幼儿的阅读视野。家长要用多种方法引导和指导幼儿的阅读,观察幼儿的兴趣并据此挑选图书。幼儿也许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具备独立选择绘本的能力,家长一定要仔细观察,发现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汽车、奥特曼,很多女孩喜欢艾莎公主等。另外就是同一本书,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读法,如果幼儿不喜欢千万别强行把书塞给幼儿。幼儿不爱看不要紧,成人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来吸引幼儿,将这种浸润式的氛围传递给幼儿,或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发现书里的秘密。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么多字当中只有一个字最重要,那就是“爱”字。
对于亲子共读来说,幼儿是平等的参与者,父母的热情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幼儿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先天具有的,但每个幼儿都具有阅读绘本的潜能,家长要相信幼儿并在亲子共读中培养幼儿的这种能力。
《教育家》:面对孩子阅读能力弱、阅读目的弱等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哪些手段提升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陈冉冉:第一,打造适宜的图书馆区。首先,园所、班级在选择图书馆区的位置时,应优先考虑自然条件优渥的场所。其次,在图书馆区的创设中,应运用合适的柜、桌、椅等家具,可铺上地毯。例如书柜的设计最好是通透的,便于教师一览无余地关注到各个角落阅读的孩子。再次,图书馆应具备足量的人造光源,在阴雨天进行补光;同时应避免频闪,保护幼儿的视力。
第二,选择类型多元、内容多元、形式多元的图书。童书的选择类型应多元,如适合多种年龄层次、能力层次儿童阅读的不同书籍;适合不同功能需求的工具书、绘本和百科全书等。童书的内容应多元,涵盖五大领域,多元智能发展。图书的呈现形式也应多元。如立体图书、触感图书、有声读物、AI绘本……这些都是纸质二维图书的良好补充。
第三,运用分类和工具。当图书种类繁多时,适宜的分类和工具,可以帮助幼儿有目的地开展自主阅读。常见的总分类法有儿童文学、绘本、科普与漫画、低幼启蒙。按主题分类,包括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健康医学、自然生态、科学教育、人文艺术、历史文化等。图书馆和图书角可根据图书的实际情况、幼儿的实际需要,综合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和幼儿达成共识,帮助幼儿掌握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的方法。
当图书馆的藏书总量多,不便查找时,我们可以借用多种工具,提升幼儿的查找效率。比如给不同的主题分区贴上图示、色块等标志,符合幼儿的记忆方式,同时可进一步运用图标在大主题之下进行小主题的分区,引导幼儿自制代书卡,能快速地帮图书找到自己的家。
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逐步培养,是一个累积、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身份,给予幼儿适宜的帮助和引导。比如点拨式提升。由于年龄特点,幼儿常常是随意翻翻书就放下了,并未真正领略书籍蕴含的深层次的美。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引发幼儿对图书的深层思考和理解。还有巩固式共读。在自主阅读的后半段,教师可以展开共读,此时,幼儿将自己读到的内容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分享和碰撞,在脑中进行再巩固。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喜欢多种感官的参与,喜欢丰富而生动的表达方式。对成人来说静态的书本,在幼儿的眼里可以是一首歌、一场戏剧、一组美工作品、一个故事、一个游戏。因此,在阅读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阅读成果在区角、课程探究、游戏中大胆地表现出来,在动态的再现之中,幼儿的自主阅读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并将激励着他们更加有意识、有目的地展开新一轮的自主阅读。
家园共读,携手同行助成长
《教育家》:目前,家园共读存在着家园沟通不畅、活动过程缺乏有效支持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家园如何抓住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
崔利红:导致家园沟通不畅、缺少支持的原因主要有教师缺少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家长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意识薄弱,家长缺少科学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教师引导支持。深入了解,对症下药。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不同家庭亲子共读的情况,收集家长在阅读培养方面的困惑及希望得到的帮助。
答疑解惑,名师引领。结合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召开专题讲座,向家长剖析阅读价值与共读方式,唤醒家长对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意识。
充分沟通,因材施教。与家长分享孩子在园阅读的行为表现,个案分析。
第二,轉变思维方式。家园绘本衔接的必要性在于自主性。幼儿园的中班开设了“好书推荐”专栏,每次只能推荐一本绘本。教师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将喜欢的绘本摆放出来,进行投票,每个人要说出推荐理由。
鼓励孩子主动与父母交流,叙述在园发生的事。首先,与家长一同完成绘本中某个环节的述说、制作,可以运用相应的辅材如服饰、纸张、布条及围巾等进行演绎;其次,与家长一起编辑简短的剧本,第二天与小朋友交流;最后,推出幼儿园的“儿童剧场”,供所有孩子欣赏。
抓住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激发家园共读的活力。开展幼儿绘本推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同挑选推荐书目并介绍图书。家园定期进行绘本交换,增加孩子阅读量的同时还能有效利用资源,以孩子的兴趣带动家长的兴趣。
多维渗透科学引导。可以利用家访直面家长、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家阅读的情况、喜欢哪种类型的书籍等,打通家园共读的“最后一公里”。还可以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当做客嘉宾,与孩子一起探讨并进行表演,给孩子带来喜悦和荣耀。
家园共读擦亮火花。幼儿园建立家长阅读群,及时分享交流新绘本及已阅读过的优秀绘本,引起家长的关注;增加与家长的互动与多元交流,生发兴趣;随时关注孩子的阅读方式和所读绘本,定期与孩子、家长交流绘本内容和阅读感受,与家长分享对于孩子阅读的看法,调动家园共读的乐趣。
幼儿阅读的培养重在坚持,亲子阅读的习惯在于交流,家园共读的合力在于配合。保持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亲子阅读、家园共读激发孩子更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主持人
崔利红,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实验幼教集团总园长
研讨嘉宾
赵旭莹,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
刘振敏,重庆市江津区东城幼儿园园长
高虹,浙江省杭州市仙林实验幼儿园园长
陈冉冉,福建省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
亲子共读中,家长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指导孩子从亲子阅读顺利过渡到自主阅读?怎样抓住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导孩子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对于共读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我们邀请幼儿园代表给出合理建议,家园携手挖掘多方资源,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的一种美好生活方式。
亲子阅读,让书香沁润每个家庭
《教育家》:亲子共读中,家长应起到怎样的作用?
赵旭莹:亲子阅读,是一种非常简单、直接的亲子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重要性的同时,也反馈出“读什么”“怎么读”的困惑。我们建议,家长在亲子阅读方法、亲子互动方式上要做出一些探索和尝试。
首先,营造有准备的环境。心理氛围决定着能否成功带孩子走进阅读的世界。家长要放平心态,尝试用孩子的视角来读图画书,感受其中的情感色彩,融入图画书的情境,与孩子在声音、肢体上形成温暖亲切的互动,让亲子阅读成为温情的陪伴。
在家中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对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很有帮助。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中选择并布置图书角,利用书架、地毯、靠垫等,营造一个相对独立、安静又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阅读中放松身心,享受阅读带来的舒适感觉。
图书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图书。亲子共读更多依赖的是孩子的“听”和“看”,只有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建立起联系,才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丰富体验、发展想象。
其次,用心读书给孩子听。图画书虽然以图画为载体,向孩子传递故事的内容,但由于孩子本身的经验有限,对于图画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并不是很充分。因此,需要由成人将故事“读”给孩子听。“读”不是简单地读出文字,而是需要用语言、音调、表情甚至动作等“读出”图画书的情节、情感以及深层的意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感受情节和情感的变化,充实内在的心灵世界。
拿到一本书,家长不要直接读给孩子听,而要自己先认真阅读,把书读明白,建构画面的联系,发现隐藏的细节,感受故事整体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传达的意图,产生自己的思考,甚至形成共鸣。在此基础上,把书读给孩子听,能够将平淡的文字变成有生命力的语言,从而让孩子产生更丰富的内在体验。
最后,尝试适宜的共读方式。对一本书的阅读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在重复的阅读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帮助孩子建构对图画书的理解,形成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读一本书时,家长尽可能给予孩子完整感受故事情境的时间和机会,不要干扰孩子对阅读的快乐情感和对故事的情绪体验。随着阅读的推进,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书中的关键角色,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的细节,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建立画面前后的因果联系。例如《晚安,大猩猩》中,可以问问孩子“大象是怎么从笼子里出来的,大猩猩用了什么颜色的钥匙打开了大象的笼子”等。对于书中有节奏的语言结构,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出来,还可以进行续编。在多次阅读后,可以和孩子讨论对图画书的感受、分享故事中的喜与乐,也可以把对图画书的理解画出来,还可以对图画书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全情投入和温情陪伴,让孩子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温暖的互动中发挥阅读的力量。
《教育家》:有些家长对亲子共读的意义和本质认识不清,导致亲子共读走入误区。对此,幼儿园可以给家长提供哪些建议,促进幼儿和家长共成长?
刘振敏:大部分家长觉得亲子共读就是家长在家里陪孩子读书,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就是家长和孩子互相分享阅读的过程,少部分人则认为它是教孩子读书、写字或是给孩子讲故事。当家长被问及“亲子共读”最重要的意义时,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对亲子阅读的理解各不相同,他们注重的是增强幼儿的各项综合能力,而我们所重视的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却被大多数家长忽略。其实亲子共读的本质是情感交流,是成人和孩子在特定平等的条件下共同参与,满足孩子的某些期待,让孩子与成人建立亲密互动的关系。亲子共读的重点不在于“读”,而在于“陪伴”和“成长”。
我们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科学运用共读技巧,充分认识亲子共读在情感、社会性发展、整体阅读能力、兴趣和习惯培养等多方面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亲子共读观念,重在家长、优在兴趣、趣在形式、贵在坚持。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有意义的书籍,通过多种途径动员家长和孩子共同选择书籍进行阅读。在班级里利用晨午间活动时间开展“我是小小故事家”活动,每天由一名幼儿与同伴分享故事,每周五请幼儿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到幼儿园与同伴交换阅读。不仅如此,我园还开展亲子共读分享活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平台,每天放学前十五分钟请家长和孩子通过广播的形式向全园幼儿分享故事;开设“家长沙龙”,请园长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鼓励幼儿进行经验总结。亲子阅读不只是为幼儿“讲故事”,而是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听故事、学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掌握阅读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语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幼儿普遍好动、好奇、缺少持久性。他们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再看看那本。幼儿此时处于阅读早期心理阶段,他们只要肯把一本书放在手上翻着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阅读是一种求知的途径,也是一种享受,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应适当指引、观察和了解,在一起阅读时,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孩子复述故事,使孩子对阅读更感兴趣。 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成就感
《教育家》:孩子需要从阅读中获得成长与进阶,亲子阅读可以伴随孩子一生,自主阅读也是孩子必须要进入的阶段。家长如何指导孩子从亲子阅读顺利过渡到自主阅读?
高虹:首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不能期待那些尚未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一蹴而就地爱上阅读,孩子们需要慢慢引导,才能循序渐进地步上轨道。在亲子共读开始时,我们可以先抽一点时间来为孩子们读故事,这样就可以将孩子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一起进入阅读时刻。接下来,孩子们就可以阅读自己想看的书。随着阅读习惯的渐渐养成,我们再慢慢调整孩子们的阅读时间,等到孩子们完全习惯自行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和孩子一起安静学习。
幼儿阅读时间的安排可以是:3-4岁的孩子,一次大约10分钟;4-5岁的孩子,一次大约20分钟;5-6岁的孩子,一次大约30分钟。
其次,提供感兴趣的绘本。适合幼儿阅读的有趣绘本有很多,如翻翻书《圣诞节字母》、洞洞书《走开,绿色大怪物》、香味书、色彩书等。
让幼儿带着问题或好奇去阅读。绘本是图面和文字共同构成的世界,图画是绘本的主体语言。家长应该培养幼儿看图的意识,引导幼儿在一幅一幅连续的画面中“寻找”故事,通过图画之间的关系“推测”故事,让幼儿学会通过绘本特有的表达方法理解故事。要让幼儿知道,看绘本首先要看画,好玩的故事都“藏”在画里。要让幼儿理解绘本的表达方式,体会绘本阅读的乐趣,逐渐培养阅读兴趣。
最后,鼓励幼儿看不同类型的书籍,开阔幼儿的阅读视野。家长要用多种方法引导和指导幼儿的阅读,观察幼儿的兴趣并据此挑选图书。幼儿也许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具备独立选择绘本的能力,家长一定要仔细观察,发现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汽车、奥特曼,很多女孩喜欢艾莎公主等。另外就是同一本书,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读法,如果幼儿不喜欢千万别强行把书塞给幼儿。幼儿不爱看不要紧,成人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来吸引幼儿,将这种浸润式的氛围传递给幼儿,或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发现书里的秘密。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么多字当中只有一个字最重要,那就是“爱”字。
对于亲子共读来说,幼儿是平等的参与者,父母的热情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幼儿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先天具有的,但每个幼儿都具有阅读绘本的潜能,家长要相信幼儿并在亲子共读中培养幼儿的这种能力。
《教育家》:面对孩子阅读能力弱、阅读目的弱等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哪些手段提升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陈冉冉:第一,打造适宜的图书馆区。首先,园所、班级在选择图书馆区的位置时,应优先考虑自然条件优渥的场所。其次,在图书馆区的创设中,应运用合适的柜、桌、椅等家具,可铺上地毯。例如书柜的设计最好是通透的,便于教师一览无余地关注到各个角落阅读的孩子。再次,图书馆应具备足量的人造光源,在阴雨天进行补光;同时应避免频闪,保护幼儿的视力。
第二,选择类型多元、内容多元、形式多元的图书。童书的选择类型应多元,如适合多种年龄层次、能力层次儿童阅读的不同书籍;适合不同功能需求的工具书、绘本和百科全书等。童书的内容应多元,涵盖五大领域,多元智能发展。图书的呈现形式也应多元。如立体图书、触感图书、有声读物、AI绘本……这些都是纸质二维图书的良好补充。
第三,运用分类和工具。当图书种类繁多时,适宜的分类和工具,可以帮助幼儿有目的地开展自主阅读。常见的总分类法有儿童文学、绘本、科普与漫画、低幼启蒙。按主题分类,包括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健康医学、自然生态、科学教育、人文艺术、历史文化等。图书馆和图书角可根据图书的实际情况、幼儿的实际需要,综合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和幼儿达成共识,帮助幼儿掌握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的方法。
当图书馆的藏书总量多,不便查找时,我们可以借用多种工具,提升幼儿的查找效率。比如给不同的主题分区贴上图示、色块等标志,符合幼儿的记忆方式,同时可进一步运用图标在大主题之下进行小主题的分区,引导幼儿自制代书卡,能快速地帮图书找到自己的家。
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逐步培养,是一个累积、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身份,给予幼儿适宜的帮助和引导。比如点拨式提升。由于年龄特点,幼儿常常是随意翻翻书就放下了,并未真正领略书籍蕴含的深层次的美。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引发幼儿对图书的深层思考和理解。还有巩固式共读。在自主阅读的后半段,教师可以展开共读,此时,幼儿将自己读到的内容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分享和碰撞,在脑中进行再巩固。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喜欢多种感官的参与,喜欢丰富而生动的表达方式。对成人来说静态的书本,在幼儿的眼里可以是一首歌、一场戏剧、一组美工作品、一个故事、一个游戏。因此,在阅读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阅读成果在区角、课程探究、游戏中大胆地表现出来,在动态的再现之中,幼儿的自主阅读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并将激励着他们更加有意识、有目的地展开新一轮的自主阅读。
家园共读,携手同行助成长
《教育家》:目前,家园共读存在着家园沟通不畅、活动过程缺乏有效支持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家园如何抓住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
崔利红:导致家园沟通不畅、缺少支持的原因主要有教师缺少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家长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意识薄弱,家长缺少科学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教师引导支持。深入了解,对症下药。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不同家庭亲子共读的情况,收集家长在阅读培养方面的困惑及希望得到的帮助。
答疑解惑,名师引领。结合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召开专题讲座,向家长剖析阅读价值与共读方式,唤醒家长对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意识。
充分沟通,因材施教。与家长分享孩子在园阅读的行为表现,个案分析。
第二,轉变思维方式。家园绘本衔接的必要性在于自主性。幼儿园的中班开设了“好书推荐”专栏,每次只能推荐一本绘本。教师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将喜欢的绘本摆放出来,进行投票,每个人要说出推荐理由。
鼓励孩子主动与父母交流,叙述在园发生的事。首先,与家长一同完成绘本中某个环节的述说、制作,可以运用相应的辅材如服饰、纸张、布条及围巾等进行演绎;其次,与家长一起编辑简短的剧本,第二天与小朋友交流;最后,推出幼儿园的“儿童剧场”,供所有孩子欣赏。
抓住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激发家园共读的活力。开展幼儿绘本推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同挑选推荐书目并介绍图书。家园定期进行绘本交换,增加孩子阅读量的同时还能有效利用资源,以孩子的兴趣带动家长的兴趣。
多维渗透科学引导。可以利用家访直面家长、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家阅读的情况、喜欢哪种类型的书籍等,打通家园共读的“最后一公里”。还可以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当做客嘉宾,与孩子一起探讨并进行表演,给孩子带来喜悦和荣耀。
家园共读擦亮火花。幼儿园建立家长阅读群,及时分享交流新绘本及已阅读过的优秀绘本,引起家长的关注;增加与家长的互动与多元交流,生发兴趣;随时关注孩子的阅读方式和所读绘本,定期与孩子、家长交流绘本内容和阅读感受,与家长分享对于孩子阅读的看法,调动家园共读的乐趣。
幼儿阅读的培养重在坚持,亲子阅读的习惯在于交流,家园共读的合力在于配合。保持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亲子阅读、家园共读激发孩子更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主持人
崔利红,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实验幼教集团总园长
研讨嘉宾
赵旭莹,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
刘振敏,重庆市江津区东城幼儿园园长
高虹,浙江省杭州市仙林实验幼儿园园长
陈冉冉,福建省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