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恰当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有助于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近几年的备课、教学、交流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设计问题没考虑学生实际,一味追求形式,缺乏适当的引导和调控,课堂往往出现雷声大,雨点小,表面沸沸扬扬,实际一无所获、问题不了了之或教师取而代之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均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法,形式有小组代表发言,也有小组辩论等。课堂十分热闹,讨论确实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 讨论问题设计不合理。
为了使讨论收到成效,设计的问题应中心明确、难易适度,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最好是选择教材中的重、难点,或者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但有的教师提出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看似热闹,但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
2 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调控。
新課改突出强调的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思想,但决不是听之任之。在合作学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是“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的角色,可有些教师完全置身于讨论之外不是站在讲台上东张西望看学生讨论,就是在教室内踱着方步,或者干脆坐着旁听。
3 学生学习个体化。
小组合作讨论中,所有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齐心协力解决问题,讨论的成果应该是合作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一些学习小组游离于合作讨论之外,课堂上,常常是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教室里讨论声顿时雀起,待几分钟后,再听老师的一声击掌,于是讨论戛然而止。然后小组中优等生总是最有发言权的,不仅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得到认同,而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至于其他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不过是南郭先生搭便车而已。这种合作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掩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劝利。
4 小组合作教学不能只一律赞赏有加,不能只注重对小组的评价。
有教师在评价时只要学生敢说、能说,一律赞赏有加,不置可否。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新的危机,那就是将教师的作用过分淡化,貌似合作其实不合作。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一模式也被誉为近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取得最佳效益,真正要将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呢?
首先,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合理分工,让人人有事做。
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人人有事做,旨在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成为本小组的主人翁。因为每个小组的几名成员在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分属于不同层次,他们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小组从实际出发,在尽量发挥每个组员优势的前提下,承担一定的小组管理任务,并且各有其职,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角色互换,让每个组员尝试体验不同角色的魅力及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强参与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产生强烈的内驱力。
其次、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①、激发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②、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指示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
③、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可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明确提问不仅使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
第三,教师的点拨要及时补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讲解者,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在疑难出现时,教师必须及时点拨到位。
第四、组织交流、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评价。汇报一般由行政组长汇报,其它成员作补充,汇报时要说明本组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以及收获和感受。各组汇报、交流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同样先由组长发言,其他成员作补充,评价时要公平、公正、客观,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小组汇报、交流、评价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小结和总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和失,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预期效果,我坚信,只要我们讲究策略的运用,不断反思、总结,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设计问题没考虑学生实际,一味追求形式,缺乏适当的引导和调控,课堂往往出现雷声大,雨点小,表面沸沸扬扬,实际一无所获、问题不了了之或教师取而代之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均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法,形式有小组代表发言,也有小组辩论等。课堂十分热闹,讨论确实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 讨论问题设计不合理。
为了使讨论收到成效,设计的问题应中心明确、难易适度,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最好是选择教材中的重、难点,或者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但有的教师提出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看似热闹,但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
2 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调控。
新課改突出强调的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思想,但决不是听之任之。在合作学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是“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的角色,可有些教师完全置身于讨论之外不是站在讲台上东张西望看学生讨论,就是在教室内踱着方步,或者干脆坐着旁听。
3 学生学习个体化。
小组合作讨论中,所有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齐心协力解决问题,讨论的成果应该是合作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一些学习小组游离于合作讨论之外,课堂上,常常是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教室里讨论声顿时雀起,待几分钟后,再听老师的一声击掌,于是讨论戛然而止。然后小组中优等生总是最有发言权的,不仅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得到认同,而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至于其他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不过是南郭先生搭便车而已。这种合作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掩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劝利。
4 小组合作教学不能只一律赞赏有加,不能只注重对小组的评价。
有教师在评价时只要学生敢说、能说,一律赞赏有加,不置可否。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新的危机,那就是将教师的作用过分淡化,貌似合作其实不合作。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一模式也被誉为近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取得最佳效益,真正要将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呢?
首先,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合理分工,让人人有事做。
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人人有事做,旨在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成为本小组的主人翁。因为每个小组的几名成员在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分属于不同层次,他们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小组从实际出发,在尽量发挥每个组员优势的前提下,承担一定的小组管理任务,并且各有其职,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角色互换,让每个组员尝试体验不同角色的魅力及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强参与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产生强烈的内驱力。
其次、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①、激发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②、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指示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
③、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可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明确提问不仅使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
第三,教师的点拨要及时补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讲解者,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在疑难出现时,教师必须及时点拨到位。
第四、组织交流、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评价。汇报一般由行政组长汇报,其它成员作补充,汇报时要说明本组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以及收获和感受。各组汇报、交流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同样先由组长发言,其他成员作补充,评价时要公平、公正、客观,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小组汇报、交流、评价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小结和总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和失,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预期效果,我坚信,只要我们讲究策略的运用,不断反思、总结,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定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