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能力和阅读积累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可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阅读坊;社会工作
近年来,无论是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书香家庭的评选,还是社会营造的阅读氛围都在竭力推进学生阅读,而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进而积累知识的重要基础。
一、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需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态度、阅读能力和阅读积累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来讲,在阅读态度上要感受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同时爱护图书;在阅读能力上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古诗等;从阅读积累要求来讲,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成语和格言警句,适度背诵优秀诗文,认识常用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同时,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對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支持。
二、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通过在某青少年阅读坊和一些集中托管低年级小学生机构的观察中发现,目前低年级小学生纸质书籍的阅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主动阅读型。这部分低年级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寻找书籍阅读,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沉浸在自我阅读的活动中。目前这种类型的学生阅读量比较大,同时其识字量、理解力以及知识积累都比其他学生高出一筹。此类学生主动去书店、阅读坊的频率都比较高,在家的阅读时长也比其他学生要长。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发现,这类学生的家里都备有适合其同期成长和阅读的书籍,并且能够不定期地购置所需的图书;家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阅读氛围,家长会主动和子女进行阅读交流;在校学习期间,学生能够将阅读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2. 被动接纳型。这部分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安排和督促、学校布置阅读作业等情况下进行主动阅读,但通常较少主动获取课外书籍信息。这种类型的低年级学生比较多,教师会布置阅读作业,不指定书目和阅读量,但是通常会要求阅读时长,学生会根据这个要求去找书阅读,在选书、阅读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虽说是学习任务,但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3. 被动排斥型。部分学生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对于外在力量安排的阅读任务持排斥态度。通常这类低年级学生不是很多,因为学校、家庭的引导还是有效果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加干预的话,他们的排斥态度会越来越强烈,将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适用性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指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为了满足或者改善服务对象的某些需求而运用的专业技术和路径。按照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可以将社会工作方法分为直接服务方法和间接服务方法。直接服务方法包括个人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间接服务方法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政策等。
笔者通过在青少年阅读坊的实地观察发现,在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是比较适用的;运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处于不同状态的小学生改善其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量,效果比较明显。
四、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社会工作方法应用
1. 小组工作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学生。小组工作的基础是发现学生共同的阅读需求。例如,有些学生处于主动阅读过程中,但是与同学交流时却并不主动,而且存在一些或显性或隐性的障碍。这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类学生组成小组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他们的能力。
2. 社区社会工作从社会层面推动阅读。社会工作者开始逐步以社区为平台,从更宏观的层面开展青少年阅读的推广活动。例如,在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中设置青少年社工项目,从需求评估、计划制订、行动开展到项目结案、评估以及跟踪的过程,都通过社会工作者组织,从而推动青少年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调查研究表明,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类人群,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玉才.浅析小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及能力培养[J].快乐阅读,2015(2).
[2]王文进.小学生课文阅读的重要性[J].新教育,2016(5).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阅读坊;社会工作
近年来,无论是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书香家庭的评选,还是社会营造的阅读氛围都在竭力推进学生阅读,而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进而积累知识的重要基础。
一、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需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态度、阅读能力和阅读积累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来讲,在阅读态度上要感受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同时爱护图书;在阅读能力上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古诗等;从阅读积累要求来讲,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成语和格言警句,适度背诵优秀诗文,认识常用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同时,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對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支持。
二、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通过在某青少年阅读坊和一些集中托管低年级小学生机构的观察中发现,目前低年级小学生纸质书籍的阅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主动阅读型。这部分低年级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寻找书籍阅读,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沉浸在自我阅读的活动中。目前这种类型的学生阅读量比较大,同时其识字量、理解力以及知识积累都比其他学生高出一筹。此类学生主动去书店、阅读坊的频率都比较高,在家的阅读时长也比其他学生要长。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发现,这类学生的家里都备有适合其同期成长和阅读的书籍,并且能够不定期地购置所需的图书;家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阅读氛围,家长会主动和子女进行阅读交流;在校学习期间,学生能够将阅读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2. 被动接纳型。这部分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安排和督促、学校布置阅读作业等情况下进行主动阅读,但通常较少主动获取课外书籍信息。这种类型的低年级学生比较多,教师会布置阅读作业,不指定书目和阅读量,但是通常会要求阅读时长,学生会根据这个要求去找书阅读,在选书、阅读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虽说是学习任务,但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3. 被动排斥型。部分学生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对于外在力量安排的阅读任务持排斥态度。通常这类低年级学生不是很多,因为学校、家庭的引导还是有效果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加干预的话,他们的排斥态度会越来越强烈,将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适用性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指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为了满足或者改善服务对象的某些需求而运用的专业技术和路径。按照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可以将社会工作方法分为直接服务方法和间接服务方法。直接服务方法包括个人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间接服务方法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政策等。
笔者通过在青少年阅读坊的实地观察发现,在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是比较适用的;运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处于不同状态的小学生改善其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量,效果比较明显。
四、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社会工作方法应用
1. 小组工作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学生。小组工作的基础是发现学生共同的阅读需求。例如,有些学生处于主动阅读过程中,但是与同学交流时却并不主动,而且存在一些或显性或隐性的障碍。这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类学生组成小组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他们的能力。
2. 社区社会工作从社会层面推动阅读。社会工作者开始逐步以社区为平台,从更宏观的层面开展青少年阅读的推广活动。例如,在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中设置青少年社工项目,从需求评估、计划制订、行动开展到项目结案、评估以及跟踪的过程,都通过社会工作者组织,从而推动青少年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调查研究表明,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类人群,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玉才.浅析小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及能力培养[J].快乐阅读,2015(2).
[2]王文进.小学生课文阅读的重要性[J].新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