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财政部门也加强了对国家经济市场的监管,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助力。高校的财务工作一直是国家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自从2014年新《高等院校会计制度》出台以后,各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善。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财务会计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的预算管理问题探讨为题,对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后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和启示,推动高校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 新会计制度 预算管理
新高校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之后,部分存在于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新会计制度的出现也对各高校的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实现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让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得到更有效的落实,是各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展开对高校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新高校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滞后。虽然国家颁布了专门的高校会计制度法来规范各个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但是各个高校在日常的财会会计预算管理过程中,还是缺乏专门的制度指引,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成为制约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工作发展的薄弱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高校直接照搬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忽略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造成现行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落地,出现制度上的“水土不服”现象;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高校的招生率连年增长,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旧有的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
2.高校预算管理资金投入不足。接受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发展资金和科研补贴是高校获得运营资金的主要途径。高校扩招后,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各个学校都不约而同的加强了对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方面下足了功夫,许多院校把这有限的国家资金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中,对于高校预算管理这块的投入相对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高校管理者没有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高校现行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高校没有享受到运行完备的预算管理工作带来的好处,因此忽视了对预算管理的投入。
3.高校预算管理脱离财务会计。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是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应该之间是一个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关系。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完全脱离了与高校财务会计的关联,让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变得空洞,无法有效的给高校管理者提供正确的财务参考。甚至部分院校因为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的脱节,造成高校财务管理的失效,使得高校在运营的过程中,不得不举借外债来求得持续的发展,增加了高校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同时由于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的脱节,导致部分高校的财务工作权责界限模糊,出现一些人为的谋取私利的不良现象。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背景下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方法
针对存在于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滞后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只要相关高校正视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作用,从而有计划、分层次的进行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关于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脱离的问题,因为涉及到的财务会计程序较为复杂,解决起来也相对困难。所以接下来,笔者将着重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从人员交流、相互监督、信息共通这三个方面来搭建起高校财务会计和高校预算管理之间的桥梁。
1.加强财务会计人员与预算管理人员的交流。对于高校的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来说,人员的有效交流是加强两者之间联系的第一步。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高校的各项开支和费用进行一个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而高校的预算管理则是要对高校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上一年度准确的会计核算结果,可以给下一个年度的会计预算計划提供参考,同时高校预算计划也会对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产生影响。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形成有效交流,会计核算人员可以依据预算管理项目进行会计核算科目的分门别类,同时预算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会计核算中常用的会计项目进行预算管理项目的调整,那么高校的财务会计账目就能够得到统一,从而会降低财务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难度,提高高校整体的财务会计效率。
2.落实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相互监督。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实行的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新准则要求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要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高校的财务会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收支”账户和“结余”科目,就是顺应这种会计精细化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同时这些账目的出现也意味着高校的财务会计要对高校的每一笔收支账目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高校财务会计处理的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失调,则会给后续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脱离,还会导致一些预算系统的账目无法及时的交付到财务会计核算部门中,造成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与高校预算管理计划不一致的现象,这不但制约了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而且容易导致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只有预算管理部门及时的向财务会计部门提供高校该年度的预算项目报告,同时财务会计部门及时的把会计核算的结果对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反馈,两者之间增加工作流程的紧密度,才能让监督机制在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工作对接中得以实现、并运行有序。
3.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信息互通。随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和推行,高校财务会计处理和预算管理工作之间的紧密程度也随着加大。在新准则颁布以前高校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事业单位形式的会计处理方式,国家拨款是其预算管理的重点,但是新准则颁布以后明确的把“教育”、“科技”这种涉及国家拨款的会计账目从高校的会计账目中去除了,使用的是和企业类似的收支账目来进行高校资金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之间的信息互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有关新准则的培训让高校的财务人员对新准则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通过聘请会计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对新准则的要求和变化进行系统的疏导,让不同部门的财务人员能够对会计账目的选择和处理形成统一的认识,减少不同部门财务人员的沟通阻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采用时新的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来提升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使用计算机软件自带的核算功能,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高校内部的互联网会计数据系统,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信息互通。
三、结语
新高校会计准则的出现给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于现存于高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如制度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与财务会计脱离等。笔者相信只要高校的财务工作者吸取经验积极改进,一定可以收获成效。
参考文献:
[1]郭莹.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
[2]王莉.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08).
[3]王国平.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6(05).
关键词:高校 新会计制度 预算管理
新高校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之后,部分存在于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新会计制度的出现也对各高校的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实现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让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得到更有效的落实,是各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展开对高校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新高校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滞后。虽然国家颁布了专门的高校会计制度法来规范各个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但是各个高校在日常的财会会计预算管理过程中,还是缺乏专门的制度指引,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成为制约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工作发展的薄弱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高校直接照搬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忽略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造成现行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落地,出现制度上的“水土不服”现象;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高校的招生率连年增长,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旧有的高校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
2.高校预算管理资金投入不足。接受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发展资金和科研补贴是高校获得运营资金的主要途径。高校扩招后,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各个学校都不约而同的加强了对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方面下足了功夫,许多院校把这有限的国家资金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中,对于高校预算管理这块的投入相对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高校管理者没有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高校现行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高校没有享受到运行完备的预算管理工作带来的好处,因此忽视了对预算管理的投入。
3.高校预算管理脱离财务会计。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是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应该之间是一个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关系。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完全脱离了与高校财务会计的关联,让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变得空洞,无法有效的给高校管理者提供正确的财务参考。甚至部分院校因为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的脱节,造成高校财务管理的失效,使得高校在运营的过程中,不得不举借外债来求得持续的发展,增加了高校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同时由于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的脱节,导致部分高校的财务工作权责界限模糊,出现一些人为的谋取私利的不良现象。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背景下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方法
针对存在于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滞后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只要相关高校正视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作用,从而有计划、分层次的进行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关于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脱离的问题,因为涉及到的财务会计程序较为复杂,解决起来也相对困难。所以接下来,笔者将着重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从人员交流、相互监督、信息共通这三个方面来搭建起高校财务会计和高校预算管理之间的桥梁。
1.加强财务会计人员与预算管理人员的交流。对于高校的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来说,人员的有效交流是加强两者之间联系的第一步。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高校的各项开支和费用进行一个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而高校的预算管理则是要对高校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上一年度准确的会计核算结果,可以给下一个年度的会计预算計划提供参考,同时高校预算计划也会对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产生影响。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形成有效交流,会计核算人员可以依据预算管理项目进行会计核算科目的分门别类,同时预算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会计核算中常用的会计项目进行预算管理项目的调整,那么高校的财务会计账目就能够得到统一,从而会降低财务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难度,提高高校整体的财务会计效率。
2.落实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相互监督。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实行的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新准则要求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要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高校的财务会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收支”账户和“结余”科目,就是顺应这种会计精细化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同时这些账目的出现也意味着高校的财务会计要对高校的每一笔收支账目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高校财务会计处理的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失调,则会给后续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脱离,还会导致一些预算系统的账目无法及时的交付到财务会计核算部门中,造成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与高校预算管理计划不一致的现象,这不但制约了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而且容易导致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只有预算管理部门及时的向财务会计部门提供高校该年度的预算项目报告,同时财务会计部门及时的把会计核算的结果对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反馈,两者之间增加工作流程的紧密度,才能让监督机制在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工作对接中得以实现、并运行有序。
3.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信息互通。随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和推行,高校财务会计处理和预算管理工作之间的紧密程度也随着加大。在新准则颁布以前高校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事业单位形式的会计处理方式,国家拨款是其预算管理的重点,但是新准则颁布以后明确的把“教育”、“科技”这种涉及国家拨款的会计账目从高校的会计账目中去除了,使用的是和企业类似的收支账目来进行高校资金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之间的信息互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有关新准则的培训让高校的财务人员对新准则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通过聘请会计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对新准则的要求和变化进行系统的疏导,让不同部门的财务人员能够对会计账目的选择和处理形成统一的认识,减少不同部门财务人员的沟通阻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采用时新的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来提升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使用计算机软件自带的核算功能,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高校内部的互联网会计数据系统,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信息互通。
三、结语
新高校会计准则的出现给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于现存于高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如制度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与财务会计脱离等。笔者相信只要高校的财务工作者吸取经验积极改进,一定可以收获成效。
参考文献:
[1]郭莹.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
[2]王莉.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08).
[3]王国平.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