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永远都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教育必须要迈过的坎。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问题,正确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波动,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思想。作为教师而言,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做学生的心灵导师,为学生的心灵导航,慰藉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成长的守护神。
现在,有不少媒体和机构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认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和教育。的确,“心理问题”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很大部分是情绪问题、个人认识问题,甚或一些逆反现象,换言之,每个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思想做一些事情。
笔者研究发现,一般来说,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多半都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事情,以至于纠结、苦闷、找不到人倾诉,最后再郁结在心,进而发展为心理疾病。因此,这些问题不能都归结到心理问题上去。不论是教育者也好,还是教育研究者也罢,都不能把“心理问题”扩大化,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成长期、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讲,要注意避免这个问题。一旦教育者把“心理问题”在学生身上贴标签,就会给学生的潜意识打上一个烙印,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威胁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不能扩大化,不能随意给别人扣一顶帽子。甚至当某人有心理问题时,作为旁人都应该尽量地避免谈论这个问题,以免给其打上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可以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他们应该加强教育、加强研究,在平日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教育,引导孩子们明白遇到这类问题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理态度,应该怎样去认识,应该怎样做。这是教育要做的,是很多教师应该要做的。
但是,恰恰相反,现在中小学教育处于分数竟风流的时代,老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没有心理教育课,即使地方教育部门给学生发有心理教材读本,也几乎都没有教师指导,甚至这些书都被孩子们丢在一角。同时,尽管很多学校都开设有心理咨询室,都在某个办公室外挂有心理咨询室的牌子,但这些东西都形同虚设,仅仅是一种摆设而已,毫无用处。
心理问题既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也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应该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心理教育从一种“有为”的方式转化为“无为”状态,在对学生进行“无为”的心理教育和渗透中实现心理教育的“有为”性。换言之,教育者要让心理教育在无形中进行渗透、展开,把学生的某些细小的“心理问题”,如烦恼、苦闷等心情消除在“滋生”和“萌芽”状态,去除学生的这些烦恼,不让这些问题发展为心理问题。
这才是教育需要做的,更是作为父母和教育者需要做好的事情。唯有把知识教育、心理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人生教育等问题有机结合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否则,只有知识传递的活动,不能算教育,只能叫教书。毕竟,教书和教育是两回事,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把教书和教育混淆,更不能把教书和教育等同。
心理教育,是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教育。表面看,心理教育不考试,也不像音乐、美术、体育那样能让人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或者说能让人直观地看到学生接受这些教育后的明显变化,心理教育的影响只有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才看得到,甚至你一生也难以发现其作用。但是,如果不进行心理教育,一旦孩子的纠结、郁闷、烦恼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通,轻者可能会导致亚健康出现,稍微严重者会出现心理疾病,更为严重者甚至可能走极端或者轻生。一旦孩子出现这样行为的时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教育要做的就是消除这些问题,让孩子们能正确处理自己的事情,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学习和成长。
目前的心理教育走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忽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或伪重视心理教育。大的心理教育的方式是全校性的讲座,把面上的功夫做得足足的,也让上面知道且有据可查。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毫无作用,就像最近几年流行的公益感恩励志演讲一样,孩子们在台下哭得稀里哗啦,场面感天动地,但除公益者销售书之外,别无其他,孩子们很快就忘记,依然我行我素。心理教育不应该做面上的功夫,而应该进行实质的教育,将之纳入常规教育,长期进行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渗透、教育,并把这些意识内化成学生的内在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初中思想品德是最有意思和最具有价值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在于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律教育。笔者根据教材的这个特点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在七、八年级的时候,不仅仅注重知识教育和考试教育,而且融入心理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励志教育,把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生命元素进行有效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并懂得在生活中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应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好。
一旦孩子们掌握了处理这些事情的方法和态度,就能在生活中较好地处理各种事情,给自己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真正做到快乐幸福地工作和生活。人一旦做到这样,把思想政治课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烦恼,当然,也不会发生什么心理问题,毕竟,孩子们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
基础教育,需要这样的心理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在教育过程中解开孩子们心里面的某些结,甚至要出现这样的境遇,当孩子们某个时间段正处在某些困惑的时候,恰好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让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尽管这样的教育有时候是轻描淡写,有时候就是那么几句话,但却能起到禅宗教育里面的“棒喝”作用,让人一下子就能顿悟。同时,这样的问题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甚至当事学生也不知道,但却在无形中就解决了。教育,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行为,当学生需要的时候,就像甘露一样及时地出现,雪中送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一个中肯的评价,而这一评价内在地就是要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导师。
现在,有不少媒体和机构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认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和教育。的确,“心理问题”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很大部分是情绪问题、个人认识问题,甚或一些逆反现象,换言之,每个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思想做一些事情。
笔者研究发现,一般来说,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多半都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事情,以至于纠结、苦闷、找不到人倾诉,最后再郁结在心,进而发展为心理疾病。因此,这些问题不能都归结到心理问题上去。不论是教育者也好,还是教育研究者也罢,都不能把“心理问题”扩大化,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成长期、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讲,要注意避免这个问题。一旦教育者把“心理问题”在学生身上贴标签,就会给学生的潜意识打上一个烙印,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威胁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不能扩大化,不能随意给别人扣一顶帽子。甚至当某人有心理问题时,作为旁人都应该尽量地避免谈论这个问题,以免给其打上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可以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他们应该加强教育、加强研究,在平日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教育,引导孩子们明白遇到这类问题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理态度,应该怎样去认识,应该怎样做。这是教育要做的,是很多教师应该要做的。
但是,恰恰相反,现在中小学教育处于分数竟风流的时代,老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没有心理教育课,即使地方教育部门给学生发有心理教材读本,也几乎都没有教师指导,甚至这些书都被孩子们丢在一角。同时,尽管很多学校都开设有心理咨询室,都在某个办公室外挂有心理咨询室的牌子,但这些东西都形同虚设,仅仅是一种摆设而已,毫无用处。
心理问题既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也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应该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心理教育从一种“有为”的方式转化为“无为”状态,在对学生进行“无为”的心理教育和渗透中实现心理教育的“有为”性。换言之,教育者要让心理教育在无形中进行渗透、展开,把学生的某些细小的“心理问题”,如烦恼、苦闷等心情消除在“滋生”和“萌芽”状态,去除学生的这些烦恼,不让这些问题发展为心理问题。
这才是教育需要做的,更是作为父母和教育者需要做好的事情。唯有把知识教育、心理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人生教育等问题有机结合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否则,只有知识传递的活动,不能算教育,只能叫教书。毕竟,教书和教育是两回事,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把教书和教育混淆,更不能把教书和教育等同。
心理教育,是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教育。表面看,心理教育不考试,也不像音乐、美术、体育那样能让人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或者说能让人直观地看到学生接受这些教育后的明显变化,心理教育的影响只有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才看得到,甚至你一生也难以发现其作用。但是,如果不进行心理教育,一旦孩子的纠结、郁闷、烦恼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通,轻者可能会导致亚健康出现,稍微严重者会出现心理疾病,更为严重者甚至可能走极端或者轻生。一旦孩子出现这样行为的时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教育要做的就是消除这些问题,让孩子们能正确处理自己的事情,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学习和成长。
目前的心理教育走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忽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或伪重视心理教育。大的心理教育的方式是全校性的讲座,把面上的功夫做得足足的,也让上面知道且有据可查。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毫无作用,就像最近几年流行的公益感恩励志演讲一样,孩子们在台下哭得稀里哗啦,场面感天动地,但除公益者销售书之外,别无其他,孩子们很快就忘记,依然我行我素。心理教育不应该做面上的功夫,而应该进行实质的教育,将之纳入常规教育,长期进行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渗透、教育,并把这些意识内化成学生的内在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初中思想品德是最有意思和最具有价值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在于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律教育。笔者根据教材的这个特点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在七、八年级的时候,不仅仅注重知识教育和考试教育,而且融入心理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励志教育,把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生命元素进行有效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并懂得在生活中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应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好。
一旦孩子们掌握了处理这些事情的方法和态度,就能在生活中较好地处理各种事情,给自己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真正做到快乐幸福地工作和生活。人一旦做到这样,把思想政治课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烦恼,当然,也不会发生什么心理问题,毕竟,孩子们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
基础教育,需要这样的心理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在教育过程中解开孩子们心里面的某些结,甚至要出现这样的境遇,当孩子们某个时间段正处在某些困惑的时候,恰好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让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尽管这样的教育有时候是轻描淡写,有时候就是那么几句话,但却能起到禅宗教育里面的“棒喝”作用,让人一下子就能顿悟。同时,这样的问题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甚至当事学生也不知道,但却在无形中就解决了。教育,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行为,当学生需要的时候,就像甘露一样及时地出现,雪中送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一个中肯的评价,而这一评价内在地就是要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