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全球化与多元化社会的进程,中国的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以及历史课程建设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代国际流行趋势之一。它揭示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选择的认知,它是在世界一体化格局中,人们对于保持各自文化的特性,所做出的积极努力的一种结果。在逐步推进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的文化,是所有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全球意识正成为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因为,人们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这个地球正面临许多问题。人类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球性的合作,而这种合作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这种能力在学校教育中的培养则要求实行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学生能够听到并理解不同的声音。 文化多样性是历史上和当代世界的客观事实,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传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全球各国、各地的交往速度的加快、互动频率的增多,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促使不同文化之间发生接触和冲突。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国内多元文化,二是国际多元文化。就国内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即在多民族的各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背景之下,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文化的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认为:“各民族对自己的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学习都是为了现代化,向其他民族的优点学习也是一样。” 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文化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加拿大著名哲学家柯希曾给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多元主义不是抛弃原则和基本真理,而是接受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即理解他人如何克服缺陷、充分理解、减少片面性看法的一种能力,是扩大为自己设身处地地去理解的一种状态。”柯希所界定的“多元主义”不仅指文化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民族和文化交往而言,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的根本宗旨是尊重并提升民族和文化个性、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恩铭认为,多元文化指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各个民族或种族的文化地位同等。
-
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基础的课程,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各国正在进行的历史课程改革都把“多元文化教育”、“多元社会的价值教育”、“全球教育”等“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作为重点,以迎接全球化时代日益严峻的挑战。 从美国的《课程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日本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能够活跃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日本1998年公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就特别强调:“使学生理解现代国际关系及文化交流的梗概,加深认识日本与其他国家在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相互关系,使他们关心其他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培养国际合作精神。”在教育目标方面提出诸如“养成国民宽广视野”、“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自觉”、“关于与日本有关的各国历史,应着眼尊重他国历史的观点看他国与日本的关系,并以此明确世界历史中的日本应有的位置”等,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历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如“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等。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理解国际社会,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精神,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从全人类、全世界进步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养成国际交往中的合作精神,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各种人交流沟通与协作的品质;培养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矛盾或冲突的能力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历史教学应把本国的历史与文明联系起来,并更多地关注人类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等方面,少强调纯粹的军事历史、战争历史,应特别关注为人权(包括为民族自由和社会公正)而进行斗争的历史,关注那些改善人类福利的国际机构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伟人的工作和成就对人类的贡献。多元文化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在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特质与价值;促进人权观念和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促进每个人都有不同生活抉择的机会;促进全人类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促进不同族群权力分配的均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世界越来越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民主的世界、走向一体化的世界,现在的学生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更需要对世界和创造了不同于本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家进行全面了解。比如,在六七十年代,我们经常听说西方国家的家长在自己的小孩18岁的时候就不再供养,因此说明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是自私自利的,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管。那是按照我们传统的文化标准去评判与我们不同的西方文化,而现在我们却从欣赏和理解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说明西方国家从小重视培养小孩的自立能力。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人的个性的解放,重视人的独特价值,重视文化的多元化。历史教学过程中是否代表了这个方向?可以看它是否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是否能自觉地从世界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中汲取营养。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所选主题 基本上是以批判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阴暗与血腥为主。现在的新历史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历史(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有4个属于世界史,其中就有2个专题专门介绍西方政治文明,如人民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试验教科书中的专题六的导语中就强调:“民主与法制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从全球视野来看,由于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并存,各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独特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的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强调尊重异质文化,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促进世界和平。要让学生首先必须确定这样一种意识:无论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无论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无论资产阶级文化还是无产阶级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构成部分。现代文化不是西方的专利。 在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中,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 《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其在权力结构设计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协调了南北方、大小州、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多组关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这部宪法的内容没有否定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但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国政体,巩固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并且这部宪法成为欧洲反封建斗争的一面旗帜,因此,对这部宪法我们应该抓住其主流,即它仍是一部进步性的文献。
这种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养现代青年学生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如果没有对多元文化、不同意见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也很难实现自我的充分发挥。学会共同生活,通过对他人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的了解,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包容、和睦相处,这种对多元价值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来自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底蕴。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只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我们只有以公正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取其精髓,以开放的胸怀接纳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并用来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
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基础的课程,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各国正在进行的历史课程改革都把“多元文化教育”、“多元社会的价值教育”、“全球教育”等“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作为重点,以迎接全球化时代日益严峻的挑战。 从美国的《课程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日本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能够活跃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日本1998年公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就特别强调:“使学生理解现代国际关系及文化交流的梗概,加深认识日本与其他国家在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相互关系,使他们关心其他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培养国际合作精神。”在教育目标方面提出诸如“养成国民宽广视野”、“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自觉”、“关于与日本有关的各国历史,应着眼尊重他国历史的观点看他国与日本的关系,并以此明确世界历史中的日本应有的位置”等,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历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如“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等。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理解国际社会,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精神,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从全人类、全世界进步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养成国际交往中的合作精神,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各种人交流沟通与协作的品质;培养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矛盾或冲突的能力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历史教学应把本国的历史与文明联系起来,并更多地关注人类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等方面,少强调纯粹的军事历史、战争历史,应特别关注为人权(包括为民族自由和社会公正)而进行斗争的历史,关注那些改善人类福利的国际机构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伟人的工作和成就对人类的贡献。多元文化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在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特质与价值;促进人权观念和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促进每个人都有不同生活抉择的机会;促进全人类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促进不同族群权力分配的均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世界越来越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民主的世界、走向一体化的世界,现在的学生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更需要对世界和创造了不同于本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家进行全面了解。比如,在六七十年代,我们经常听说西方国家的家长在自己的小孩18岁的时候就不再供养,因此说明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是自私自利的,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管。那是按照我们传统的文化标准去评判与我们不同的西方文化,而现在我们却从欣赏和理解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说明西方国家从小重视培养小孩的自立能力。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人的个性的解放,重视人的独特价值,重视文化的多元化。历史教学过程中是否代表了这个方向?可以看它是否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是否能自觉地从世界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中汲取营养。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所选主题 基本上是以批判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阴暗与血腥为主。现在的新历史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历史(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有4个属于世界史,其中就有2个专题专门介绍西方政治文明,如人民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试验教科书中的专题六的导语中就强调:“民主与法制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从全球视野来看,由于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并存,各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独特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的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强调尊重异质文化,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促进世界和平。要让学生首先必须确定这样一种意识:无论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无论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无论资产阶级文化还是无产阶级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构成部分。现代文化不是西方的专利。 在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中,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 《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其在权力结构设计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协调了南北方、大小州、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多组关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这部宪法的内容没有否定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但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国政体,巩固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并且这部宪法成为欧洲反封建斗争的一面旗帜,因此,对这部宪法我们应该抓住其主流,即它仍是一部进步性的文献。
这种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养现代青年学生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如果没有对多元文化、不同意见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也很难实现自我的充分发挥。学会共同生活,通过对他人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的了解,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包容、和睦相处,这种对多元价值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来自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底蕴。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只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我们只有以公正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取其精髓,以开放的胸怀接纳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并用来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