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斯坦贝克的小说《珍珠》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解读。本文从隐喻的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作者在小说中既运用了丰富的隐喻语言,又巧妙地使得 “珍珠”具有多层隐喻义。“珍珠”即讽喻着“邪恶”之义,又可以从《圣经》的角度得到与《圣经》相关的道德观念的隐喻及诠释,这种邪恶与美善的交融加深了作品的内涵。本文试将分析文中隐喻语言的特征并对“珍珠”的隐喻义在语篇中的建构进行解读。
关键词:《珍珠》;隐喻语言;罪恶;道德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0-0146-4
1. 引言
提起美国现代作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不禁令人想起他久负盛名的长篇巨著《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39)。从《愤怒的葡萄》开始,斯坦贝克就喜欢把自己的故事写得寓言化,并带出隐喻。除此以外,他的中篇小说《珍珠》(The Pearl, 1947)也深受人们喜爱。作者在小说《珍珠》里使用了大量丰富的隐喻语言,同时还赋予“珍珠”多重隐喻义。本文试从隐喻的角度分析其隐喻语言的特征,并对“珍珠”的隐喻义在篇章中的建构进行解读。
《珍珠》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美国读者的欢迎,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小说之所以会有巨大的魅力,是因为斯坦贝克是现实主义作家,该作品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墨西哥湾沿岸印第安渔民的生活。小说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基诺是一个贫穷的渔夫,他打捞到一颗稀世珍珠,他希望这颗珍珠会帮助他治好孩子的病,并给他的家庭带来好运。然而,当这一消息传遍全镇后,基诺成了各阶层人物,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发财路上的障碍。小说将基诺一家为一方和以医生、神父、珠宝商为代表的另一方构成对立面,这样传说里的夺珠争斗就演化为小说中资产阶级对印第安人的民族压迫了。当他们得悉基诺获得稀世宝珠后,先是用骗术企图把宝珠弄到手,未成后便疯狂地对基诺袭击、追踪,欲置之死地夺珠而后快。作者在小说里多次把对基诺的袭击者描写为黑影,又不点明他们的身分,不描绘他们的形象特征,其寓意就是把他们作为黑暗势力的代表。他们的力量是强大的,几百年来他们剥夺了印第安人受教育的权利,他们控制了医疗、宗教和珍珠的销售,把印第安渔民置于受欺骗遭压迫的地位。面对如此凶恶的敌人,基诺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一次次击败了他们,维护了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小说结尾时作者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基诺和胡安娜在丧失爱子后返回拉巴斯镇的悲壮的一幕。夫妇俩并肩而行表明他们经历了共同的苦难后认识到作为人的平等地位;他们把宝珠扔回大海是对压迫者的无声抗议;他们虽然默默无语,却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对基诺的压迫者,作者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他们的丑态。如当基诺一无所有时医生拒绝为他儿子治病,而风闻基诺获得宝珠后他当晚就亲自来到基诺的茅屋送医送药,这种前后对比的手法把医生的势利贪婪暴露无遗。对比手法的运用为小说的成功奠定了一定基础,然而,小说的另一成功之处应归功于隐喻的巧妙使用。
2.《珍珠》中隐喻语言的特征
隐喻在文学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文学语篇语言表达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当我们从一个语篇中发现较多的隐喻,特别是隐喻的内涵渗透于整个语篇,渲染主题语篇的主题时,应该认为隐喻的使用构成了语篇的文体特征。可以说,小说《珍珠》具有隐喻特征。束定芳(2003:194)认为,在隐喻使用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典型的情况,一种是在语言中出现话语信号或标志,这些词可以被视为隐喻的信号;另一种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隐喻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信号,语言接受者需要根据语言的字面意义在逻辑上,或与语境形成的语义或语用冲突,来判断某一种用法是否属于隐喻。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将首先探讨第一种情况,即《珍珠》中隐喻语言的使用特征是什么?
2.1 领域信号或话题标志
某些修饰词明确地表明了所修饰的词,或是中心词的意义转移到了一个另外的领域就是隐喻的用法(束定芳,2003:194)。如intellectual stagnation(智力上的停滞不前),the tip of iceberg(冰山一角),Eastern Venice(东方的威尼斯),Comedie Humaine(人间喜剧)等中的修饰词都代表一种与中心词不一致的领域,提供了从隐喻角度理解话语的线索。斯坦贝克在《珍珠》中使用了此类隐喻手法。
例1. The news swept on past the brush houses, and it washed in a foaming wave into the town of stone and plaster.(斯坦贝克,2005:148)
《珍珠》一文中的brush house已改变了通常所指,它被用到了不同领域,这里表示穷人所居住的用稻草或树枝搭建的房屋;同样the town of stone and plaster,并非指石头城镇,而表示富人所住的砖瓦房,因而具有了隐喻义。
2.2 隐喻与比喻交叉使用
明喻可以作为隐喻的一种类。它与隐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含有like、as、seem、if等表示“好像”、“好似”意义的标志词,明确向听话者(读者)表明这是隐喻话语。在此小说中可以处处俯拾此种用法。
例2. A town is a thing like a colonial animal. A town has a nervous system and a head and shoulders and feet. A town is a thing separate from all other towns, so that no two towns alike. And a town has a whole emotion.(斯坦贝克,2005:148)
例3. And the pearl was ugly; it was gray, like a m alignant growth.(斯坦贝克,2005:208)
上述两个例子中带有明喻信号like的句子与隐喻同时运用。在例2中作者将城镇比喻为群体动物,它有自己的神经、头、肩和脚,甚至还有感情,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例3中,珍珠的隐喻是丑陋的,好像毒瘤一样变成了灰色是明喻,作者使用了两种比喻来表达珍珠的寓意。
3.“珍珠”多重隐喻义与语篇主题的发展
我们知道,好的隐喻的力量在于它的多义性。比如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写的《老虎》(The Tiger)一诗中的“Tiger”一样具有多义性。人们至今赞叹该诗隐喻的深邃意义。胡壮麟(2004:158)认为,一个好的隐喻是人类经验的高度概括,不在于一人一是一论。概括程度越高的隐喻,可依读者众多的经验分别作出不同的释读,可以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漂流,就有不朽的生命力。《珍珠》中的“珍珠”也可以说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因此它同样具有深邃而丰富的隐喻义。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失误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运用过程中,许多隐喻的出现并没有明确的信号,读者需要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在逻辑上,或与语境形成的语义或语用冲突,来判断隐喻。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人类所生存的世界。一个隐喻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而总是一个语篇,隐喻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词汇层、句法层,也应该从语篇的层面去研究。在许多的语篇中,写作者往往借助隐喻来说明和解释某一事物。作者选定一个隐喻,以这个隐喻作为语篇主题,以此支配整个语篇的脉络,语篇按照隐喻主题这一线索发展下去,从而决定整个语篇的模式,形成信息流。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向(引自魏在江,2008:14)。笔者认为,小说《珍珠》中作者除了在语言修辞上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外,还在标题乃至整个篇章中隐藏了一个核心的隐喻,作者以这一隐喻为核心来支配次要隐喻,从而组织整个语篇的发展。下面,作者将结合语篇语境来分析文中“珍珠”隐喻义。
3.1“珍珠”的“邪恶”隐喻义
隐喻的理解可以被看作是辨认说话者说该句话时的意图或目的,这对理解过程的解释认为话语是通过利用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知识、信仰和假设而被理解的。听话者通过参考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的知识可以确定A和B的显著特征,在隐喻所拥有的无数可能意义中确定其中一个(束定芳,2003:194)。文中“珍珠”的隐喻义就可以从其语篇语境来理解。该小说并没有复杂的感情纠葛,故事紧紧围绕那颗大珍珠展开。那颗珍珠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灾难的象征,更是反映人性美丑和小人物悲剧命运的一面镜子。一颗珍珠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但正由于它是财富的象征,所以它的出现可以改变一个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珍珠在西方文学里历来是纯洁的象征,因此拥有一颗大珍珠象征美满幸福。可是在小说中作者反其道而喻之,把珍珠隐喻为罪恶,只有在扔掉它之后主人公才能重新得到心理平衡,这就使小说带有隐喻的性质。正如作者在小说开头所说:“如果这个故事是个寓言,也许各人都从里面领会他自己的意义,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读它。”小说给读者的联想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余地。主人公基诺发现了:“the pearl of the world”(世界的珍珠),本身就具隐喻义,即稀世的珍珠。后来由于各阶层人物都幻想将珍珠为他们实现各自的欲望,基诺也希望凭借珍珠可以让他的儿子接受教育,并能摆脱目前的阶层。于是珍珠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及一种奇怪的黑色残渣沉淀在一起了(原文:The essence of pearl mixed with essence of men and a curious dark residue was precipitated.)(斯坦贝克,2005)。至此,读者不仅要问,到底它们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珍珠的本质是什么?是纯洁还是罪恶?人的本质又是什么?是“人之初,性本善呢,还是性本恶?”显然,作者似乎不是这样简单地定义的。因为接着作者描述到:Kino’s pearl went into the dreams, the speculations, the schemes, the plans, the futures, the wishes, the needs, the lusts, the hungers, of everyone,...(斯坦贝克,2005)可以看出作者将原本是美丽、纯洁和财富的珍珠隐喻为梦想、投机、阴谋、计划、未来、愿望、需要乃至欲望,所以珍珠这一似乎是复杂的多面光体隐喻着人类的多种需求。然而,这些并非是“珍珠”的核心隐喻。后来,黑暗势力为了抢夺珍珠而对基诺一家的追杀、迫害,最后竟然打死了基诺的爱子,显然,此时的珍珠再也不是梦想和未来,再也不美丽纯洁了,它是灰色的,是丑陋的,像一个毒瘤,基诺听到了的、走了调的、疯狂的音乐,最终珍珠演变成为灾难的使者,于是珍珠便具有了“邪恶”的隐喻义了。作者以“珍珠”是邪恶的这一核心隐喻贯穿全文,同时赋予“珍珠”次隐喻来帮助主题的发展并丰富文章的内涵。
3.2“珍珠”的本性回归隐喻义
其实,“珍珠”除了隐喻“邪恶”之外,还有与《圣经》相关的寓意,这也可以说是作者对珍珠本性回归隐喻的一种希望。“珍珠”之义之所以与《圣经》有相似之处,这与作者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约翰·斯坦贝克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塞利纳斯的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之家。斯坦贝克对圣经典故的深刻领悟,得益于家庭的熏陶。斯坦贝克从小就非常喜爱读书,尤其爱读《圣经》和弥尔顿的《失乐园》。少年时期大量的阅读,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圣经》对他的影响。他的一些小说的标题便源自《圣经》。例如,《愤怒的葡萄》、《伊甸之东》、《天国牧场》。由于受到《圣经》的熏陶,斯坦贝克的许多小说或隐或显地构建在《圣经》的文本框架之内,由此,他的小说不再是传统学界所认为的“社会抗议”文字,而是对人类具有永久性警示作用的力作,因为它们揭示了人类亘古以来——生与死、美与丑的真谛。这部作品的思想主题则体现出与基督教有关的道德观念的延续与发展持隐喻“互动论”观的布莱克认为(引自束定芳,2003: 167),某些隐喻并不是以原先的相似性为喻底的,而是在使用了这些隐喻后,在人们的大脑中使用喻体和本体之间具有一种新的、特殊的联系。这一新的联系可以看作是新隐喻创造出来的相似性。我们可以从“珍珠”的隐喻义中找到与《圣经》的相同道德观恰如其分的诠释。在人们的心中,“珍珠”的常规隐喻义是纯洁,而在文中珍珠的纯洁又被赋予了新的非常规隐喻,在小说中,当基诺一家被黑暗势力追杀时,他们拼命要逃向洛赖托,因为那里有一个奇迹的圣母显圣处,在那里基诺可以找到公正、善良与仁爱。最后,当基诺将珍珠丢进大海后,珍珠由丑陋的灰色逐渐变得有光泽,在绿色的海藻的映衬下散发出可爱的亮绿色,于是珍珠回归了美好的本性,“珍珠”更被赋予了《圣经》的道德教义核心,即社会应弘扬善良与仁爱,这是一种非常规的隐喻。因此,是由新隐喻创造出的与纯洁相似的喻体既是社会的美德。我们的世界是一种从某一角度被描述的世界。因此,有些隐喻可以使我们看到现实的另外一些方面,而这些方面正是通过隐喻构成的。隐喻性不但是词项,也是情节的特征,甚至可以延伸至整个主题。这一隐喻性的获得是通过描述一个相对不熟悉的领域,即人类现实,再根据一个虚构但更为熟悉的领域,即悲剧故事中的关系,然后利用该故事中可以利用的系统性的所有力量来完成。小说《珍珠》的主人公基诺似乎可视为走向成熟的人类的隐喻:基诺同样为求得善与恶的知识而失去自己的“伊甸园”——宁静的生活和他的幼儿狗子。作者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描绘普通下层人的生活;在真实地反映他们的辛酸悲苦的同时,着力于揭示他们心理和情感世界。《圣经》道德教育义的核心是以绝对的人伦道德为本的人生价值观来贬斥邪恶与暴虐、弘扬善良与仁爱(傅勇,1999: 6)。它主张历史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以对自然的驾御、征服乃至改造作为其核心的。在此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有以强欺弱、以富压贫、罪恶迫害善良为其标志的人伦道德的失落。《圣经》以天堂的幸福、彼岸的美妙来抚慰受压的贫弱、善良,以地狱的酷刑、来生的苦难来惩戒施压的强富与罪恶。《圣经》的有关道德观念已融入作品的思想主题中,同时,斯坦贝克这种从宗教立场出发思考人性中善恶对立的道德主题加大了作品的容量,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这一道德准则渗透在斯坦贝克的创作中,成为《珍珠》的另一隐喻主旋律。
5. 结束语
隐喻是“打开文学作品的内在超越维度”,隐喻是作家赖以创造性使用语言的重要手段和源泉(张沛,2003: 175)。隐喻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产生特殊的文体效应。借用隐喻在语篇中的构建作用,我们分析了“珍珠”在该语篇中的亦邪亦美的特殊涵义,并体会出作者想要弘扬良知与正义的深意,从而使我们领略斯坦福克这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傅勇.“愤怒的葡萄中”中的圣经隐喻[J]. 天津师大学报,1999:6.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8.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67.
约翰·斯坦贝克. 巫宁坤译. 珍珠[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148,208.
张沛. 隐喻的生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5.
魏在江. 隐喻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4.
新旧约全书[Z].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1989.
关键词:《珍珠》;隐喻语言;罪恶;道德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0-0146-4
1. 引言
提起美国现代作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不禁令人想起他久负盛名的长篇巨著《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39)。从《愤怒的葡萄》开始,斯坦贝克就喜欢把自己的故事写得寓言化,并带出隐喻。除此以外,他的中篇小说《珍珠》(The Pearl, 1947)也深受人们喜爱。作者在小说《珍珠》里使用了大量丰富的隐喻语言,同时还赋予“珍珠”多重隐喻义。本文试从隐喻的角度分析其隐喻语言的特征,并对“珍珠”的隐喻义在篇章中的建构进行解读。
《珍珠》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美国读者的欢迎,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小说之所以会有巨大的魅力,是因为斯坦贝克是现实主义作家,该作品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墨西哥湾沿岸印第安渔民的生活。小说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基诺是一个贫穷的渔夫,他打捞到一颗稀世珍珠,他希望这颗珍珠会帮助他治好孩子的病,并给他的家庭带来好运。然而,当这一消息传遍全镇后,基诺成了各阶层人物,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发财路上的障碍。小说将基诺一家为一方和以医生、神父、珠宝商为代表的另一方构成对立面,这样传说里的夺珠争斗就演化为小说中资产阶级对印第安人的民族压迫了。当他们得悉基诺获得稀世宝珠后,先是用骗术企图把宝珠弄到手,未成后便疯狂地对基诺袭击、追踪,欲置之死地夺珠而后快。作者在小说里多次把对基诺的袭击者描写为黑影,又不点明他们的身分,不描绘他们的形象特征,其寓意就是把他们作为黑暗势力的代表。他们的力量是强大的,几百年来他们剥夺了印第安人受教育的权利,他们控制了医疗、宗教和珍珠的销售,把印第安渔民置于受欺骗遭压迫的地位。面对如此凶恶的敌人,基诺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一次次击败了他们,维护了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小说结尾时作者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基诺和胡安娜在丧失爱子后返回拉巴斯镇的悲壮的一幕。夫妇俩并肩而行表明他们经历了共同的苦难后认识到作为人的平等地位;他们把宝珠扔回大海是对压迫者的无声抗议;他们虽然默默无语,却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对基诺的压迫者,作者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他们的丑态。如当基诺一无所有时医生拒绝为他儿子治病,而风闻基诺获得宝珠后他当晚就亲自来到基诺的茅屋送医送药,这种前后对比的手法把医生的势利贪婪暴露无遗。对比手法的运用为小说的成功奠定了一定基础,然而,小说的另一成功之处应归功于隐喻的巧妙使用。
2.《珍珠》中隐喻语言的特征
隐喻在文学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文学语篇语言表达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当我们从一个语篇中发现较多的隐喻,特别是隐喻的内涵渗透于整个语篇,渲染主题语篇的主题时,应该认为隐喻的使用构成了语篇的文体特征。可以说,小说《珍珠》具有隐喻特征。束定芳(2003:194)认为,在隐喻使用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典型的情况,一种是在语言中出现话语信号或标志,这些词可以被视为隐喻的信号;另一种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隐喻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信号,语言接受者需要根据语言的字面意义在逻辑上,或与语境形成的语义或语用冲突,来判断某一种用法是否属于隐喻。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将首先探讨第一种情况,即《珍珠》中隐喻语言的使用特征是什么?
2.1 领域信号或话题标志
某些修饰词明确地表明了所修饰的词,或是中心词的意义转移到了一个另外的领域就是隐喻的用法(束定芳,2003:194)。如intellectual stagnation(智力上的停滞不前),the tip of iceberg(冰山一角),Eastern Venice(东方的威尼斯),Comedie Humaine(人间喜剧)等中的修饰词都代表一种与中心词不一致的领域,提供了从隐喻角度理解话语的线索。斯坦贝克在《珍珠》中使用了此类隐喻手法。
例1. The news swept on past the brush houses, and it washed in a foaming wave into the town of stone and plaster.(斯坦贝克,2005:148)
《珍珠》一文中的brush house已改变了通常所指,它被用到了不同领域,这里表示穷人所居住的用稻草或树枝搭建的房屋;同样the town of stone and plaster,并非指石头城镇,而表示富人所住的砖瓦房,因而具有了隐喻义。
2.2 隐喻与比喻交叉使用
明喻可以作为隐喻的一种类。它与隐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含有like、as、seem、if等表示“好像”、“好似”意义的标志词,明确向听话者(读者)表明这是隐喻话语。在此小说中可以处处俯拾此种用法。
例2. A town is a thing like a colonial animal. A town has a nervous system and a head and shoulders and feet. A town is a thing separate from all other towns, so that no two towns alike. And a town has a whole emotion.(斯坦贝克,2005:148)
例3. And the pearl was ugly; it was gray, like a m alignant growth.(斯坦贝克,2005:208)
上述两个例子中带有明喻信号like的句子与隐喻同时运用。在例2中作者将城镇比喻为群体动物,它有自己的神经、头、肩和脚,甚至还有感情,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例3中,珍珠的隐喻是丑陋的,好像毒瘤一样变成了灰色是明喻,作者使用了两种比喻来表达珍珠的寓意。
3.“珍珠”多重隐喻义与语篇主题的发展
我们知道,好的隐喻的力量在于它的多义性。比如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写的《老虎》(The Tiger)一诗中的“Tiger”一样具有多义性。人们至今赞叹该诗隐喻的深邃意义。胡壮麟(2004:158)认为,一个好的隐喻是人类经验的高度概括,不在于一人一是一论。概括程度越高的隐喻,可依读者众多的经验分别作出不同的释读,可以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漂流,就有不朽的生命力。《珍珠》中的“珍珠”也可以说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因此它同样具有深邃而丰富的隐喻义。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失误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运用过程中,许多隐喻的出现并没有明确的信号,读者需要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在逻辑上,或与语境形成的语义或语用冲突,来判断隐喻。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人类所生存的世界。一个隐喻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而总是一个语篇,隐喻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词汇层、句法层,也应该从语篇的层面去研究。在许多的语篇中,写作者往往借助隐喻来说明和解释某一事物。作者选定一个隐喻,以这个隐喻作为语篇主题,以此支配整个语篇的脉络,语篇按照隐喻主题这一线索发展下去,从而决定整个语篇的模式,形成信息流。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向(引自魏在江,2008:14)。笔者认为,小说《珍珠》中作者除了在语言修辞上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外,还在标题乃至整个篇章中隐藏了一个核心的隐喻,作者以这一隐喻为核心来支配次要隐喻,从而组织整个语篇的发展。下面,作者将结合语篇语境来分析文中“珍珠”隐喻义。
3.1“珍珠”的“邪恶”隐喻义
隐喻的理解可以被看作是辨认说话者说该句话时的意图或目的,这对理解过程的解释认为话语是通过利用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知识、信仰和假设而被理解的。听话者通过参考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的知识可以确定A和B的显著特征,在隐喻所拥有的无数可能意义中确定其中一个(束定芳,2003:194)。文中“珍珠”的隐喻义就可以从其语篇语境来理解。该小说并没有复杂的感情纠葛,故事紧紧围绕那颗大珍珠展开。那颗珍珠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灾难的象征,更是反映人性美丑和小人物悲剧命运的一面镜子。一颗珍珠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但正由于它是财富的象征,所以它的出现可以改变一个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珍珠在西方文学里历来是纯洁的象征,因此拥有一颗大珍珠象征美满幸福。可是在小说中作者反其道而喻之,把珍珠隐喻为罪恶,只有在扔掉它之后主人公才能重新得到心理平衡,这就使小说带有隐喻的性质。正如作者在小说开头所说:“如果这个故事是个寓言,也许各人都从里面领会他自己的意义,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读它。”小说给读者的联想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余地。主人公基诺发现了:“the pearl of the world”(世界的珍珠),本身就具隐喻义,即稀世的珍珠。后来由于各阶层人物都幻想将珍珠为他们实现各自的欲望,基诺也希望凭借珍珠可以让他的儿子接受教育,并能摆脱目前的阶层。于是珍珠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及一种奇怪的黑色残渣沉淀在一起了(原文:The essence of pearl mixed with essence of men and a curious dark residue was precipitated.)(斯坦贝克,2005)。至此,读者不仅要问,到底它们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珍珠的本质是什么?是纯洁还是罪恶?人的本质又是什么?是“人之初,性本善呢,还是性本恶?”显然,作者似乎不是这样简单地定义的。因为接着作者描述到:Kino’s pearl went into the dreams, the speculations, the schemes, the plans, the futures, the wishes, the needs, the lusts, the hungers, of everyone,...(斯坦贝克,2005)可以看出作者将原本是美丽、纯洁和财富的珍珠隐喻为梦想、投机、阴谋、计划、未来、愿望、需要乃至欲望,所以珍珠这一似乎是复杂的多面光体隐喻着人类的多种需求。然而,这些并非是“珍珠”的核心隐喻。后来,黑暗势力为了抢夺珍珠而对基诺一家的追杀、迫害,最后竟然打死了基诺的爱子,显然,此时的珍珠再也不是梦想和未来,再也不美丽纯洁了,它是灰色的,是丑陋的,像一个毒瘤,基诺听到了的、走了调的、疯狂的音乐,最终珍珠演变成为灾难的使者,于是珍珠便具有了“邪恶”的隐喻义了。作者以“珍珠”是邪恶的这一核心隐喻贯穿全文,同时赋予“珍珠”次隐喻来帮助主题的发展并丰富文章的内涵。
3.2“珍珠”的本性回归隐喻义
其实,“珍珠”除了隐喻“邪恶”之外,还有与《圣经》相关的寓意,这也可以说是作者对珍珠本性回归隐喻的一种希望。“珍珠”之义之所以与《圣经》有相似之处,这与作者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约翰·斯坦贝克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塞利纳斯的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之家。斯坦贝克对圣经典故的深刻领悟,得益于家庭的熏陶。斯坦贝克从小就非常喜爱读书,尤其爱读《圣经》和弥尔顿的《失乐园》。少年时期大量的阅读,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圣经》对他的影响。他的一些小说的标题便源自《圣经》。例如,《愤怒的葡萄》、《伊甸之东》、《天国牧场》。由于受到《圣经》的熏陶,斯坦贝克的许多小说或隐或显地构建在《圣经》的文本框架之内,由此,他的小说不再是传统学界所认为的“社会抗议”文字,而是对人类具有永久性警示作用的力作,因为它们揭示了人类亘古以来——生与死、美与丑的真谛。这部作品的思想主题则体现出与基督教有关的道德观念的延续与发展持隐喻“互动论”观的布莱克认为(引自束定芳,2003: 167),某些隐喻并不是以原先的相似性为喻底的,而是在使用了这些隐喻后,在人们的大脑中使用喻体和本体之间具有一种新的、特殊的联系。这一新的联系可以看作是新隐喻创造出来的相似性。我们可以从“珍珠”的隐喻义中找到与《圣经》的相同道德观恰如其分的诠释。在人们的心中,“珍珠”的常规隐喻义是纯洁,而在文中珍珠的纯洁又被赋予了新的非常规隐喻,在小说中,当基诺一家被黑暗势力追杀时,他们拼命要逃向洛赖托,因为那里有一个奇迹的圣母显圣处,在那里基诺可以找到公正、善良与仁爱。最后,当基诺将珍珠丢进大海后,珍珠由丑陋的灰色逐渐变得有光泽,在绿色的海藻的映衬下散发出可爱的亮绿色,于是珍珠回归了美好的本性,“珍珠”更被赋予了《圣经》的道德教义核心,即社会应弘扬善良与仁爱,这是一种非常规的隐喻。因此,是由新隐喻创造出的与纯洁相似的喻体既是社会的美德。我们的世界是一种从某一角度被描述的世界。因此,有些隐喻可以使我们看到现实的另外一些方面,而这些方面正是通过隐喻构成的。隐喻性不但是词项,也是情节的特征,甚至可以延伸至整个主题。这一隐喻性的获得是通过描述一个相对不熟悉的领域,即人类现实,再根据一个虚构但更为熟悉的领域,即悲剧故事中的关系,然后利用该故事中可以利用的系统性的所有力量来完成。小说《珍珠》的主人公基诺似乎可视为走向成熟的人类的隐喻:基诺同样为求得善与恶的知识而失去自己的“伊甸园”——宁静的生活和他的幼儿狗子。作者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描绘普通下层人的生活;在真实地反映他们的辛酸悲苦的同时,着力于揭示他们心理和情感世界。《圣经》道德教育义的核心是以绝对的人伦道德为本的人生价值观来贬斥邪恶与暴虐、弘扬善良与仁爱(傅勇,1999: 6)。它主张历史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以对自然的驾御、征服乃至改造作为其核心的。在此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有以强欺弱、以富压贫、罪恶迫害善良为其标志的人伦道德的失落。《圣经》以天堂的幸福、彼岸的美妙来抚慰受压的贫弱、善良,以地狱的酷刑、来生的苦难来惩戒施压的强富与罪恶。《圣经》的有关道德观念已融入作品的思想主题中,同时,斯坦贝克这种从宗教立场出发思考人性中善恶对立的道德主题加大了作品的容量,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这一道德准则渗透在斯坦贝克的创作中,成为《珍珠》的另一隐喻主旋律。
5. 结束语
隐喻是“打开文学作品的内在超越维度”,隐喻是作家赖以创造性使用语言的重要手段和源泉(张沛,2003: 175)。隐喻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产生特殊的文体效应。借用隐喻在语篇中的构建作用,我们分析了“珍珠”在该语篇中的亦邪亦美的特殊涵义,并体会出作者想要弘扬良知与正义的深意,从而使我们领略斯坦福克这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傅勇.“愤怒的葡萄中”中的圣经隐喻[J]. 天津师大学报,1999:6.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8.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67.
约翰·斯坦贝克. 巫宁坤译. 珍珠[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148,208.
张沛. 隐喻的生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5.
魏在江. 隐喻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4.
新旧约全书[Z].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