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的能力","倡导积极主动、用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导学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能够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情况,对高中数学导学案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中;导学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保证导学案教学质量、发挥导学案教学迷失的优势需要做好导学案设计工作,充分利用导学。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编制的用于交流和评价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编制导学案时应考虑具体的学习内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出科学、切实可行的导学案。
(一)制定科学可行的学习目标。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注意"学习目标"不等同于传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制定学习目标的出发点是为了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明白课堂学习内容、课堂学习方式、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学习目标尽可能用具有明确指向的词语来作指引,例如"记住""默写""会运用"等,使学生能看得懂。学习目标应有层次性,同一班级学生学习水平不同,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也应不同,教学目标应适应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应和课堂练习、课堂检测相对应,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减轻学生的作业量、使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探究过程。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课前环节。预习导学是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主要环节,在此环节中需要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整体感知,找到知识点并试做练习,同时提出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课前预习导学案的编写应科学合理,在处理公理、定理、概念时,可将这些要素分别列出来,后面预留空格,让学生自行理解学习;针对难易度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分层次、由易递难进行,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目的。课前预习题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进行对数与对数的运算教学中,设计问题: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4次,还有多长?(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新课导学。新课导学是导学案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依据,在课堂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学习目标为纲,以数学教学内容为基点,充分运用导学案,学生通过探究而获得新知和技能的过程,揭示数学学习方法和规律,开拓学生思维和思路,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5中的正弦定理时,探究活动一为"通过已学知识来探究
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画直角三角形的边,根据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得到的,,,而推导出直角三角形中。探究活动二以思考"任意三角形中上述关系是否成立"进行讨论,其中又分别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进行。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上的高是CD,根据任意角函数的定义,有类似可推出,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通过探究,可得出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个边和它所对角的比相等,即:。
(四)能力训练。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能力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精练",训练检验内容应以本课堂内容为主,可适当增加其它章节相关练习内容,针对每一个学习目标出一道题目,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答案的错对直接检查自己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巧练",训练以练思维、练方法、练基本功为主,杜绝"题海战术",老师在编写训练题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帮助学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练习题可根据难易程度分层次设计,测试题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总之,练习的形式可多样,练的方法一定要科学,内容可层次化。
(五)课堂小结。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看,提出新问题比解决旧问题更具深远意义。在"导学"的最后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学生自学中探究、反馈和讨论的记录。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或设想的新问题记录在"导学"上面,在课前或课堂上提出,供师生在教学中交流、讨论。
二、导学案的使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学案一般是提前一天发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所学内容,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能够与同学进行探讨,了解学习目标。导学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将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完成,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上课前,教师可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把握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向和重点,"先学后教"可锻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学生有什么问题首先在小组内提出,通过讨论交流最大限度的解决本小组内问题,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给老师。教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也应发挥好引导作用,应有意识的操作教学程序,监督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的某种结论和规律及时加以评价。小组学习可与个体发言、全班辩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点、难点予以及时的回应。
(三)精讲释疑。所谓"精讲"即讲难点、讲重点,讲规律,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知识不讲,学生通过互助合作能够掌握的知识不讲,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掌握的知识不讲,而对于疑点、难点则应讲清楚讲明白,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巩固复习。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每节课应留有五分钟左右的巩固复习时间,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当堂向教室提出也可在课后向老师请教。通过反思总结,学生可将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一步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导学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倡先学后教, 以探究为主。导学案是教学改革下的产物,是一种创新实践,其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沈虹霞;导学案在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教师;2013年08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中;导学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保证导学案教学质量、发挥导学案教学迷失的优势需要做好导学案设计工作,充分利用导学。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编制的用于交流和评价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编制导学案时应考虑具体的学习内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出科学、切实可行的导学案。
(一)制定科学可行的学习目标。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注意"学习目标"不等同于传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制定学习目标的出发点是为了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明白课堂学习内容、课堂学习方式、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学习目标尽可能用具有明确指向的词语来作指引,例如"记住""默写""会运用"等,使学生能看得懂。学习目标应有层次性,同一班级学生学习水平不同,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也应不同,教学目标应适应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应和课堂练习、课堂检测相对应,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减轻学生的作业量、使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探究过程。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课前环节。预习导学是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主要环节,在此环节中需要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整体感知,找到知识点并试做练习,同时提出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课前预习导学案的编写应科学合理,在处理公理、定理、概念时,可将这些要素分别列出来,后面预留空格,让学生自行理解学习;针对难易度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分层次、由易递难进行,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目的。课前预习题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进行对数与对数的运算教学中,设计问题: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4次,还有多长?(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新课导学。新课导学是导学案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依据,在课堂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学习目标为纲,以数学教学内容为基点,充分运用导学案,学生通过探究而获得新知和技能的过程,揭示数学学习方法和规律,开拓学生思维和思路,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5中的正弦定理时,探究活动一为"通过已学知识来探究
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画直角三角形的边,根据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得到的,,,而推导出直角三角形中。探究活动二以思考"任意三角形中上述关系是否成立"进行讨论,其中又分别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进行。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上的高是CD,根据任意角函数的定义,有类似可推出,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通过探究,可得出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个边和它所对角的比相等,即:。
(四)能力训练。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能力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精练",训练检验内容应以本课堂内容为主,可适当增加其它章节相关练习内容,针对每一个学习目标出一道题目,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答案的错对直接检查自己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巧练",训练以练思维、练方法、练基本功为主,杜绝"题海战术",老师在编写训练题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帮助学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练习题可根据难易程度分层次设计,测试题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总之,练习的形式可多样,练的方法一定要科学,内容可层次化。
(五)课堂小结。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看,提出新问题比解决旧问题更具深远意义。在"导学"的最后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学生自学中探究、反馈和讨论的记录。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或设想的新问题记录在"导学"上面,在课前或课堂上提出,供师生在教学中交流、讨论。
二、导学案的使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学案一般是提前一天发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所学内容,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能够与同学进行探讨,了解学习目标。导学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将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完成,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上课前,教师可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把握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向和重点,"先学后教"可锻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学生有什么问题首先在小组内提出,通过讨论交流最大限度的解决本小组内问题,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给老师。教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也应发挥好引导作用,应有意识的操作教学程序,监督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的某种结论和规律及时加以评价。小组学习可与个体发言、全班辩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点、难点予以及时的回应。
(三)精讲释疑。所谓"精讲"即讲难点、讲重点,讲规律,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知识不讲,学生通过互助合作能够掌握的知识不讲,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掌握的知识不讲,而对于疑点、难点则应讲清楚讲明白,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巩固复习。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每节课应留有五分钟左右的巩固复习时间,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当堂向教室提出也可在课后向老师请教。通过反思总结,学生可将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一步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导学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倡先学后教, 以探究为主。导学案是教学改革下的产物,是一种创新实践,其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沈虹霞;导学案在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教师;2013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