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批评当下的语文课,“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可谓一语中的。语文教师每看到一篇课文,往往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文中的内容,甚至以文章所写的内容为话题,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教学。课堂也丰富热闹,有图像、有声音、有文字、有拓展,风风光光。但总给人感觉这样的课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根本没有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语文课是不能丢失文本的,幼稚的热闹掩盖不了本质的虚空。语文课程教学的独当之任,必须落实在培育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上。语文课程与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内容观点,情感态度,即“说了什么”,还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观点的,思想情感是“怎么说的”,并“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理解这些表达经验,积累这些表达经验,并在应用中模仿和创新这些表达经验,这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落脚点。当然,“怎么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的问题,关注“怎么说”的同时,也就“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语文课的人文陶冶功能,必须渗透在玩味“怎么说”的过程中。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著名生态学者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阐述环境观的作品,是一篇哲理散文,编者将这篇文章作为“像山那样思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则文本,意在引导学生在“谛听天籁”、“感悟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的宗旨。另外,文本本身是哲理散文,是文学作品,这堂课不能上成纯粹的环境教育课,也不能将该文的教学混同于对文章内容解释与阐发的散文教学,忽略了表达经验的积累。笔者以为《像山那样思考》的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更新观念,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品味语言,学习文学创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具体教学要彰显人文情怀、归依教育本真、改善教学双边关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同时要重视知、情、意的并重融合。
一、课堂导入应切入文本的语境
导入语作为一课之始,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导入需要情境,可以凭借图画、音乐、实物、语言等手段营造生动可感的形象,强化审美感受。作为一节课的导入,其基本功用大致包括营造氛围、设疑激趣、开拓思路、引出内容、启发思考、沟通情感、承前启后等等。
余映潮先生说:“如果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么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呢?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境……它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同时让‘课始’这个环节显得简洁、洗练,语文的情味浓郁。”
笔者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这样创设导语情境: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给“像山那样思考”这个短语添加主语和宾语,使其成为意思完整的句子:______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借题发挥:这个完整的题目暗示我们什么?
生:我们需要像山那样思考
人类还没有像山那样思考……
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很糟糕,如固体垃圾、废气排放、森林过度砍伐、土地沙化……
(师肯定生引发暗示的合理性,引导生由暗示引发疑问)
师:①为什么人类目前与自然关系不和谐?②山是如何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
这三个问题与文本之“语境”巧妙地契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让“课始”在问题的统领下使学生迅速进入了文本。
二、课堂导读应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纲,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关注的重点却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的侧重。我们应当在形式与内容的联结中把握好语文的本性,不让语文课成为政治课、实践课、历史课。换言之,在读写听说活动中,语文聚焦于“怎么说”,而其他课程则是“说什么”。因此,语文课即使学的是哲学论文,也不能上成哲学课,就像《像山那样思考》,不可上成环保课。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合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笔者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从一而终的,就是始终紧扣“狼的嗥叫声对山引发的思考”来深刻引发“山是如何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中心思想,进而生发“人类该如何像山那样思考”这个更深刻的文章真正的写作意图的。
师:那么山到底是怎样思考的?这一声“狼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才是真正开启本文写作意图的关键所在。
山到底是怎样思考的?赏析以下句子(幻灯)
然而,在这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知道。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1段)
(1) 希望和恐惧指什么?
【明确】鹿、松林、郊狼、牧羊人、猎人的反应
齐读这些句子,赏析修辞技巧及语言特色(排比)、句子意蕴(多角度介绍狼嗥的表层含义)、表达效果(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2)“深刻含义”指什么?
【明确】就是狼嗥的深层含义:狼群灭亡对大山的意义(狼与山命运共存共亡)
(3)两个“只有”的表达效果?
【明确】突出山对狼嗥叫的意义的深刻理解,照应题目,深化中心。
(4)如何理解“客观”地聆听?
【明确】山能客观的、冷静的、长远的、理性的看到狼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山对狼有一种秘密”。(3段)
(1)“秘密”指什么?
【明确】山能感觉到狼的存在,山知道狼的消失对大山、对整个自然、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就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10段)
(1)“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指什么?
【明确】大自然对生存法则的启示。
(2)“这”指代什么?如何理解它指代的内容?
【明确】指“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人们用奋斗换来了和平,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为地改造自然甚至不顾客观规律,如果这样,最终会让人类付出代价,影响人类长远发展。“不过”揭示了安全背后潜在的危险,警示人类,发人深思。“安全”指当下的、眼前的、暂时的、表面的和谐与和平,“危险”指对人类未来的、长远的、长久的、深层的影响。
(3)结合第1段,联系全文,“狼嗥”暗示着什么?
…… ……
师:其实,环境的问题并不是个新的话题,我们一直是在高喊“保护环境”的,可是收效甚微,大家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问题正是出在“保护环境”四个字上,我们一直将自己放在大自然主宰的位置上,我们按自己的需要“改造环境”、“保护环境”,当初打狼时我们不就认为这是在保护环境吗?作者作为一个环境主义者,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新的高度——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影响自然、破坏自然,这也就是“山”的思考,如果我们都能“像山那样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也许会容易得多。
师:这篇文章谈的是环境问题,但并不是学术论文,而是一篇哲理散文,是文学作品,是用文学的笔法表现环境的主题。文学的笔法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再读文章。
生:环境问题这一主题是抽象的,但作者是用狼嗥这一具体事件引出抽象话题,并且全文都围绕狼来写,通过写对狼的态度来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这就是文学手法。
生:文章中写狼时又有许多具体的描写,比如写狼的眼睛,这也是文学手法。
生:作者还具体描写了消灭了狼之后山的样子,触目惊心。
生:文章首尾照应,以狼嗥开头,又以狼嗥结尾,这是一种文学的构思。
生:文学的构思还体现在设置悬念上,开头说山“客观”,有“秘密的看法”,就是设置了悬念,后文是含蓄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生:作者还设计了贯穿全文的线索,这就是对狼的嗥叫要像山那样思考。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些都是文学的手法,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抽象的话题更能给人鲜明的印象,强烈的震撼,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课外建议大家阅读姜戎的《狼图腾》,这本书是用小说的形式,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自己的环境观,强调了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与《像山那样思考》有异曲同工之妙。
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读透文本,体会作家深沉的情感。在读透之中感悟,学生自然能够获得心灵的震撼。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其目标指向必须明确,必须坚守语文这一主阵地,以“情”点拨,以“境”诱导,适宜而有度,牢牢把握语文课的根本是“教语言”。严华银先生说过:语文课应该“通过饱含人文内容的文本实现其语言学习、语文素养培养的功能,重点解决听、说、读、写的知识、方法、习惯和能力的养成等问题”,“语文课呢,则始终应该关注表达这种人事的词、句、文、气、势、态,即使不能不动情,也只应热泪盈眶,而不必点破使之失控而如江河之直泻”。
三、课堂所得在于准确领悟文本意蕴
就文本解读的要义而言,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真正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沉潜悟理、缘理明情、涵泳咀嚼,在于教师以深度挖掘文本要义实现知、情、意的高度统一。情境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花哨浮泛,放到任何一节课上无疑都是要受到诟病的。对于优质课,我们同样很少像山那样思考。
笔者还是这个意思,你去教语文,首先得弄明白“这是什么”,这叫读懂文本;其次要弄明白作者是怎么表现的,这叫理解文本,就是和作者聊天的意思,在聊天中懂得一点作者的手法癖好;再有就是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这么表现,这叫感悟文本,就是揣摩作者的情感的问题。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并没有读懂这些,甚至可能没有好好想过《像山那样思考》到底在思考什么。所以,课堂中会出现一些偏差,譬如会把文本定义为环境保护的战斗檄文,很少去关注“思考”的内容以及思考的方式,这让人很是无奈。其实,“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奥尔多说得很清楚,他是在启示,在思考——思考并不意味着必须的终极行为,也并不意味着批判与战斗。我们所需要的是在“山”的框架里的相处方式,但是,我们像曾经误读了狼的嗥叫那样误读了奥尔多的思考与召唤,于是我们很容易走向文本的反面。奥尔多说要像山那样思考,而我们却习惯性地做出绝对推断,从而自然地对人类曾经的错误行为作自虐式的批判。殊不知这种一厢情愿的终极的道德审判很不符合“像山那样思考”这一教学板块中“湖山沉思”这一专题主旨,更与奥尔多的思考与行文形式大相径庭。笔者很抬杠地问:为什么标题是“像山那样思考”而不是“像山这样思考”或是“像山一样思考”?
笔者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 这篇课文,作者从狼嗥写起,依次写出了山知道深刻含义,山对狼有秘密的看法,山不同意人的观点,山的恐惧,山理解了狼嗥的含义。文章首尾呼应,在写作中叙述与议论穿插运用,可以说是夹叙夹议。
师: 我们再共同研究第三个问题: 像山那样思考有什么意义?
师: 试着给文题加个主语,使之变成祈使句,这样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领会“山的思考”的意义。
师: 我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山能思考吗?那山的思考是什么意思?
生: 山不能思考,作者是把山拟人化,从山的角度思考问题。
生: 山的思考实际上是作者的思考。
生: 山的思考是人类总结破坏生态的教训的思考。
师: 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说得很有道理。这是生态学家的思考,这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换位思考,就会有新的领悟、新的认识,即像山那样客观地思考生态问题,认识到人也是大自然生态链的组成部分,而不能以主宰者自居。
师: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山、狼、人”三者应是怎样的关系呢?
师: 在文中,作者站在山的角度思考生态问题,十分客观、深刻,颠覆了人类对狼的偏见,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我们认识到,这三者应是互为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这就是正确的生态观。最后,我们完成个作文。
(多媒体展示迁移训练内容: 以《像 那样思考》为题写一段或几段话,谈谈你对生态的认识。如: 《像长江那样思考》,长江边上的某一座化工厂又偷偷地向江里排放污水,那汩汩流淌的水声,长江听了有什么想法?不同的人听了,又有什么不同想法)
师: 来自实践的认识才是深刻的认识,否则,就是肤浅的。“像山那样思考”实际是作者设身处地的一种换位思考,是对生态的忧思。我们也模仿这种写法,以“像 那样思考”为题写一段或几段话,谈谈你对生态的认识。
教育发展呼唤新课改,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摈弃不切实际、花样翻新的把戏,让学生“进入文本学习”,让“语文味”诗意地栖居于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316004)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著名生态学者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阐述环境观的作品,是一篇哲理散文,编者将这篇文章作为“像山那样思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则文本,意在引导学生在“谛听天籁”、“感悟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的宗旨。另外,文本本身是哲理散文,是文学作品,这堂课不能上成纯粹的环境教育课,也不能将该文的教学混同于对文章内容解释与阐发的散文教学,忽略了表达经验的积累。笔者以为《像山那样思考》的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更新观念,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品味语言,学习文学创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具体教学要彰显人文情怀、归依教育本真、改善教学双边关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同时要重视知、情、意的并重融合。
一、课堂导入应切入文本的语境
导入语作为一课之始,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导入需要情境,可以凭借图画、音乐、实物、语言等手段营造生动可感的形象,强化审美感受。作为一节课的导入,其基本功用大致包括营造氛围、设疑激趣、开拓思路、引出内容、启发思考、沟通情感、承前启后等等。
余映潮先生说:“如果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么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呢?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境……它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同时让‘课始’这个环节显得简洁、洗练,语文的情味浓郁。”
笔者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这样创设导语情境: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给“像山那样思考”这个短语添加主语和宾语,使其成为意思完整的句子:______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借题发挥:这个完整的题目暗示我们什么?
生:我们需要像山那样思考
人类还没有像山那样思考……
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很糟糕,如固体垃圾、废气排放、森林过度砍伐、土地沙化……
(师肯定生引发暗示的合理性,引导生由暗示引发疑问)
师:①为什么人类目前与自然关系不和谐?②山是如何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
这三个问题与文本之“语境”巧妙地契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让“课始”在问题的统领下使学生迅速进入了文本。
二、课堂导读应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纲,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关注的重点却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的侧重。我们应当在形式与内容的联结中把握好语文的本性,不让语文课成为政治课、实践课、历史课。换言之,在读写听说活动中,语文聚焦于“怎么说”,而其他课程则是“说什么”。因此,语文课即使学的是哲学论文,也不能上成哲学课,就像《像山那样思考》,不可上成环保课。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合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笔者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从一而终的,就是始终紧扣“狼的嗥叫声对山引发的思考”来深刻引发“山是如何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中心思想,进而生发“人类该如何像山那样思考”这个更深刻的文章真正的写作意图的。
师:那么山到底是怎样思考的?这一声“狼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才是真正开启本文写作意图的关键所在。
山到底是怎样思考的?赏析以下句子(幻灯)
然而,在这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知道。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1段)
(1) 希望和恐惧指什么?
【明确】鹿、松林、郊狼、牧羊人、猎人的反应
齐读这些句子,赏析修辞技巧及语言特色(排比)、句子意蕴(多角度介绍狼嗥的表层含义)、表达效果(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2)“深刻含义”指什么?
【明确】就是狼嗥的深层含义:狼群灭亡对大山的意义(狼与山命运共存共亡)
(3)两个“只有”的表达效果?
【明确】突出山对狼嗥叫的意义的深刻理解,照应题目,深化中心。
(4)如何理解“客观”地聆听?
【明确】山能客观的、冷静的、长远的、理性的看到狼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山对狼有一种秘密”。(3段)
(1)“秘密”指什么?
【明确】山能感觉到狼的存在,山知道狼的消失对大山、对整个自然、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就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10段)
(1)“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指什么?
【明确】大自然对生存法则的启示。
(2)“这”指代什么?如何理解它指代的内容?
【明确】指“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人们用奋斗换来了和平,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为地改造自然甚至不顾客观规律,如果这样,最终会让人类付出代价,影响人类长远发展。“不过”揭示了安全背后潜在的危险,警示人类,发人深思。“安全”指当下的、眼前的、暂时的、表面的和谐与和平,“危险”指对人类未来的、长远的、长久的、深层的影响。
(3)结合第1段,联系全文,“狼嗥”暗示着什么?
…… ……
师:其实,环境的问题并不是个新的话题,我们一直是在高喊“保护环境”的,可是收效甚微,大家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问题正是出在“保护环境”四个字上,我们一直将自己放在大自然主宰的位置上,我们按自己的需要“改造环境”、“保护环境”,当初打狼时我们不就认为这是在保护环境吗?作者作为一个环境主义者,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新的高度——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影响自然、破坏自然,这也就是“山”的思考,如果我们都能“像山那样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也许会容易得多。
师:这篇文章谈的是环境问题,但并不是学术论文,而是一篇哲理散文,是文学作品,是用文学的笔法表现环境的主题。文学的笔法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再读文章。
生:环境问题这一主题是抽象的,但作者是用狼嗥这一具体事件引出抽象话题,并且全文都围绕狼来写,通过写对狼的态度来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这就是文学手法。
生:文章中写狼时又有许多具体的描写,比如写狼的眼睛,这也是文学手法。
生:作者还具体描写了消灭了狼之后山的样子,触目惊心。
生:文章首尾照应,以狼嗥开头,又以狼嗥结尾,这是一种文学的构思。
生:文学的构思还体现在设置悬念上,开头说山“客观”,有“秘密的看法”,就是设置了悬念,后文是含蓄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生:作者还设计了贯穿全文的线索,这就是对狼的嗥叫要像山那样思考。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些都是文学的手法,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抽象的话题更能给人鲜明的印象,强烈的震撼,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课外建议大家阅读姜戎的《狼图腾》,这本书是用小说的形式,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自己的环境观,强调了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与《像山那样思考》有异曲同工之妙。
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读透文本,体会作家深沉的情感。在读透之中感悟,学生自然能够获得心灵的震撼。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其目标指向必须明确,必须坚守语文这一主阵地,以“情”点拨,以“境”诱导,适宜而有度,牢牢把握语文课的根本是“教语言”。严华银先生说过:语文课应该“通过饱含人文内容的文本实现其语言学习、语文素养培养的功能,重点解决听、说、读、写的知识、方法、习惯和能力的养成等问题”,“语文课呢,则始终应该关注表达这种人事的词、句、文、气、势、态,即使不能不动情,也只应热泪盈眶,而不必点破使之失控而如江河之直泻”。
三、课堂所得在于准确领悟文本意蕴
就文本解读的要义而言,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真正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沉潜悟理、缘理明情、涵泳咀嚼,在于教师以深度挖掘文本要义实现知、情、意的高度统一。情境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花哨浮泛,放到任何一节课上无疑都是要受到诟病的。对于优质课,我们同样很少像山那样思考。
笔者还是这个意思,你去教语文,首先得弄明白“这是什么”,这叫读懂文本;其次要弄明白作者是怎么表现的,这叫理解文本,就是和作者聊天的意思,在聊天中懂得一点作者的手法癖好;再有就是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这么表现,这叫感悟文本,就是揣摩作者的情感的问题。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并没有读懂这些,甚至可能没有好好想过《像山那样思考》到底在思考什么。所以,课堂中会出现一些偏差,譬如会把文本定义为环境保护的战斗檄文,很少去关注“思考”的内容以及思考的方式,这让人很是无奈。其实,“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奥尔多说得很清楚,他是在启示,在思考——思考并不意味着必须的终极行为,也并不意味着批判与战斗。我们所需要的是在“山”的框架里的相处方式,但是,我们像曾经误读了狼的嗥叫那样误读了奥尔多的思考与召唤,于是我们很容易走向文本的反面。奥尔多说要像山那样思考,而我们却习惯性地做出绝对推断,从而自然地对人类曾经的错误行为作自虐式的批判。殊不知这种一厢情愿的终极的道德审判很不符合“像山那样思考”这一教学板块中“湖山沉思”这一专题主旨,更与奥尔多的思考与行文形式大相径庭。笔者很抬杠地问:为什么标题是“像山那样思考”而不是“像山这样思考”或是“像山一样思考”?
笔者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 这篇课文,作者从狼嗥写起,依次写出了山知道深刻含义,山对狼有秘密的看法,山不同意人的观点,山的恐惧,山理解了狼嗥的含义。文章首尾呼应,在写作中叙述与议论穿插运用,可以说是夹叙夹议。
师: 我们再共同研究第三个问题: 像山那样思考有什么意义?
师: 试着给文题加个主语,使之变成祈使句,这样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领会“山的思考”的意义。
师: 我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山能思考吗?那山的思考是什么意思?
生: 山不能思考,作者是把山拟人化,从山的角度思考问题。
生: 山的思考实际上是作者的思考。
生: 山的思考是人类总结破坏生态的教训的思考。
师: 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说得很有道理。这是生态学家的思考,这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换位思考,就会有新的领悟、新的认识,即像山那样客观地思考生态问题,认识到人也是大自然生态链的组成部分,而不能以主宰者自居。
师: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山、狼、人”三者应是怎样的关系呢?
师: 在文中,作者站在山的角度思考生态问题,十分客观、深刻,颠覆了人类对狼的偏见,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我们认识到,这三者应是互为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这就是正确的生态观。最后,我们完成个作文。
(多媒体展示迁移训练内容: 以《像 那样思考》为题写一段或几段话,谈谈你对生态的认识。如: 《像长江那样思考》,长江边上的某一座化工厂又偷偷地向江里排放污水,那汩汩流淌的水声,长江听了有什么想法?不同的人听了,又有什么不同想法)
师: 来自实践的认识才是深刻的认识,否则,就是肤浅的。“像山那样思考”实际是作者设身处地的一种换位思考,是对生态的忧思。我们也模仿这种写法,以“像 那样思考”为题写一段或几段话,谈谈你对生态的认识。
教育发展呼唤新课改,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摈弃不切实际、花样翻新的把戏,让学生“进入文本学习”,让“语文味”诗意地栖居于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3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