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这个《守则》把原先实施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个文件整合为一,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要求越来越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抓手。正如许多教师所说,《守则》是“尚方宝剑”,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和倚重《守则》。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贯彻执行《守则》呢?
一、《守则》与《规范》相辅相成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原先的《守则》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有何区别,它们又经过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呢?
守则,即为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准确性、可行性、通俗性等特点。守则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多采用通篇分条式写法。《中小学生守则》,即中小学生共同遵守的规则;它由国家教育部门根据中小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制定,是中小学生德育的一部分,是引领和规范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规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目的是加强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就《守则》和《规范》而言,同样是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两者的区别在于:《守则》从大处着眼,相对概括,提出方向性的、提纲挈领的要求;《规范》从小处着手,从行为习惯养成的角度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是对《守则》的细化。例如2004版《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热爱大自然等,虽然行文简短,但每一条都非常有针对性、方向性。对于诚实守信,2004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了具体要求:“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2004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是:“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守则》和《规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结合使用,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守则》的历史沿革
1.解放初期,首次亮相
1949—1956年,是新中国教育的起步阶段,以《中小学生守则》发布为重要标志的德育体系也逐步建立。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守则》,共20条;5月13日又发布《中学生守则》,共18条。两者都偏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指导。如《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第一条都提出,要努力学习,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如《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是“按时吃饭、休息、睡觉,常常游戏、运动、锻炼身体”。这两个《守则》是促进学校德育正规化的重要范本。后来,随着“文革”的开始,这两个《守则》实际上被废止了。
2.改革开放,与品德课同行
1981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教育部于3月9日发出了《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规定从1981年秋季开始,小学各年级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1981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可以看出,国家把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把《守则》的实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后的10年间,中小学以小学思想品德课、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主阵地,比较系统、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依照《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所以,《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的落实是和中小学德育课的实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3.《规范》出台,细化行为
1988年8月,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经过3年的实践、 修订,1991年8月20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依据就是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最基本的要求。该《规范》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60条,非常详尽。《规范》对于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4年4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正式颁布施行。这是国家教委对1988年5月下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经过5年多试行后,做了进一步修订而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按照由自我到他人,由学校到家庭、社会生活的顺序排列。它包括如何对待自身,如何对待他人,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应该怎样做等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40条,概括了中学生日常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要求明确具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改善当时中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引导中学生在复杂纷纭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4.两个《守则》合并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已沿用了20多年,修订后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合并后的《守则》仍为10条,增加了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增补。修订后的两个《规范》小学为20条,中学为40条。修订后的《守则》及《规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5.重新修订,高度浓缩
2012年,教育部启动修订工作,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即把70条守则规范浓缩成9大准则,并于2014年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这是继2004年发布后,《中小学生守则》10年来的首次重新修订。为中小学生立规矩的《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既有价值引领作用,也包含着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密码。 三、新《守则》,新亮点
1.凸显核心价值观和践行路径
教育部新印发的《中小学生守则》,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引领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言行举止。实际上是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共同信念内化为中小学生群体的意识,外化为行为规范,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心里播下种子,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明确要求的同时,《守则》也给出更具操作性的具体行为规范。把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以行动动词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加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例如“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守则》体现了国家意志,看似简单的思想线条却是指引未来一代新人思想行为的导航,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行为规范、德性培养非常重要。所以,许多人都将《守则》称之为“当代的《弟子规》”。
2.时代感强,与国际接轨
新版《守则》,涵盖了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既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孝亲尊师等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又有一些凸显时代价值的内容。比如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热心志愿服务、低碳环保生活等,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公民意识,这也是新版《守则》的亮点之一。
中国梦与世界梦是同频共振的。培养公民意识,要求学生不仅做好小公民,做好中国公民,还要做好世界公民、地球公民。做合格的公民,是共同的权利和荣光,又是责任和义务,所以要“乐于科学探索”,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要“热心志愿服务”, 弘扬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另外,《守则》中提出要养成阅读习惯、自觉礼让排队、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这些既是地球村公民应有的素质,也是中国公民缺失的、必须在少年儿童中强调的东西。这些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又同世界接轨,使《守则》的行为指导更具针对性。
3.合三为一,言简意丰
从概念上讲,在两个《守则》和两个《规范》并存、结合使用的年代,许多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很容易把两者混为一体,弄不清孰为《守则》孰为《规范》,两者有什么区别。从内容上讲,《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交叉重叠的。另外,参照其他一些国家的《学生守则》,也都是只有100多字的简单条款,所以这就为合并提供了参照,增加了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而为一,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及概念上的混淆,篇幅虽小,但内容却全方位涵盖了对中小学生品德及行为的要求。
新《守则》语言简练,看起来疏朗醒目,易读易记。教育部还专门谱写了《中小学生守则之歌》,为新《守则》的贯彻落实、深入人心提供了更好的载体。新《守则》整体行文采用每一条首句总起统领,后面4句分述的形式,基本理念与实践层面结合,普遍适用于中学生和小学生,充分体现了《守则》的制定初衷。如第8条“珍爱生命保安全”统领之下,有4个不同方面的要求,既是对第一句总体要求的阐释,又是实际操作的抓手;对小学生而言,“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自救,坚决远离毒品”就是保障人身安全、珍爱生命的具体表现。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假如感觉到每条的第一句要求相对高了些,如第3条“勤劳笃行乐奉献”,那么可以直接要求小学生按照后面几句的要求做,就会落实得非常到位。
4.好评颇多,要求更高
《守则》发布后,受到校园师生和社会的普遍好评,评价最多的就是“接地气”,接近学生的生活,好操作。如“主动分担家务”“不比吃喝穿戴”“不说谎不作弊”等。但也有些不同意见,认为与欧美及日本一些国家相比,还显得“高大空全”,语气还不够亲切自然,缺乏润物无声的力量等。其实每个国家选择的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和国情不同,也就决定看问题的角度、表述内容和方式的不同,这是正常现象,求同存异、互相融合是趋势,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探索和进步的空间。
四、落实《守则》应以学生为本,立足学校和课堂
《守则》发布后,学习、贯彻、落实《守则》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兴起,但要真正做到不走过场、入耳入心,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呢?
首先,让学生站在正中央,避免形式主义。多年来,《守则》反复修订,专家学者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既直面学生生活,又进行价值引领,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同《弟子规》一样,是启蒙养正、教育孩子的最佳精神食粮。在落实《守则》的过程中,同样要让学生站在正中央,切忌为了面子做给大人、做给外人、做给不相干的人看,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落实《守则》不是竞走,用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就会忽略了一路的风景。况且,《守则》之美只能在学生成长的路上,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守则》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它有规范的功能,但又不以规范学生为目的,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要遵循儿童品德习惯形成的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认识到贯彻《守则》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守则》虽然只有寥寥9条区区208字,但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生要读的大书。忌大水漫灌,宜细水长流;忌囫囵吞枣,宜细嚼慢咽;忌刻板生硬,宜活泼生动。
其次,发挥校域特色,让《守则》更显张力。新《守则》是规范学生言行的纲领性文件,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落实《守则》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不是只管端菜、不管营养和味道的“教育服务员”,而是要把《守则》转化为更为具体细化的、学生更容易接纳吸收的校规校纪,把学校和教师转化为关爱学生生活的一举一动的“高明大厨”。从这个意义上讲,100所学校就会有100个基于校本的《守则》。
许多学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都积累了大量的贯彻《守则》的宝贵经验。如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十星少年评比 、诚信银行 、小小志愿者等,都非常有创意。专项活动不在多,要有吸引力、有效果,让学生便于参与和乐于参与。在《守则》的旗帜下,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的校域特色,既同频共振,又各领风骚;既协奏合唱,又立体发声 ,只有在实践中丰富《守则》的内容,才能赋予《守则》更强的生命力。
最后,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增强《守则》合力。有些学校在以往实施《守则》和《规范》时,往往与知识学习割裂开来,与教学工作两张皮,模糊了贯彻《守则》的目的所在。这实际上是和课改精神格格不入的。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也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新《守则》不仅集中了旧版《守则》和《规范》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它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开放民主、合作创新等课改理念高度融合。《守则》中有一些涉及家庭、社会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在学校由教师引导实施的。比如“自己事自己做”“做到知错就改”“自觉礼让排队”“积极发表见解”等要求,没有在学校、在课堂上长期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训练,不可能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守则》理念和课改精神相辅相成,只有将两者融合起来,才能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学校各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守则》理念,在《守则》落实中推动课程改革,这样形成的教育合力才能为中小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 编 再 澜)
一、《守则》与《规范》相辅相成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原先的《守则》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有何区别,它们又经过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呢?
守则,即为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准确性、可行性、通俗性等特点。守则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多采用通篇分条式写法。《中小学生守则》,即中小学生共同遵守的规则;它由国家教育部门根据中小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制定,是中小学生德育的一部分,是引领和规范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规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目的是加强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就《守则》和《规范》而言,同样是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两者的区别在于:《守则》从大处着眼,相对概括,提出方向性的、提纲挈领的要求;《规范》从小处着手,从行为习惯养成的角度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是对《守则》的细化。例如2004版《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热爱大自然等,虽然行文简短,但每一条都非常有针对性、方向性。对于诚实守信,2004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了具体要求:“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2004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是:“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守则》和《规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结合使用,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守则》的历史沿革
1.解放初期,首次亮相
1949—1956年,是新中国教育的起步阶段,以《中小学生守则》发布为重要标志的德育体系也逐步建立。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守则》,共20条;5月13日又发布《中学生守则》,共18条。两者都偏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指导。如《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第一条都提出,要努力学习,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如《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是“按时吃饭、休息、睡觉,常常游戏、运动、锻炼身体”。这两个《守则》是促进学校德育正规化的重要范本。后来,随着“文革”的开始,这两个《守则》实际上被废止了。
2.改革开放,与品德课同行
1981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教育部于3月9日发出了《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规定从1981年秋季开始,小学各年级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1981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可以看出,国家把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把《守则》的实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后的10年间,中小学以小学思想品德课、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主阵地,比较系统、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依照《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所以,《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的落实是和中小学德育课的实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3.《规范》出台,细化行为
1988年8月,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经过3年的实践、 修订,1991年8月20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依据就是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最基本的要求。该《规范》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60条,非常详尽。《规范》对于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4年4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正式颁布施行。这是国家教委对1988年5月下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经过5年多试行后,做了进一步修订而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按照由自我到他人,由学校到家庭、社会生活的顺序排列。它包括如何对待自身,如何对待他人,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应该怎样做等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40条,概括了中学生日常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要求明确具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改善当时中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引导中学生在复杂纷纭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4.两个《守则》合并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已沿用了20多年,修订后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合并后的《守则》仍为10条,增加了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增补。修订后的两个《规范》小学为20条,中学为40条。修订后的《守则》及《规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5.重新修订,高度浓缩
2012年,教育部启动修订工作,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即把70条守则规范浓缩成9大准则,并于2014年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这是继2004年发布后,《中小学生守则》10年来的首次重新修订。为中小学生立规矩的《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既有价值引领作用,也包含着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密码。 三、新《守则》,新亮点
1.凸显核心价值观和践行路径
教育部新印发的《中小学生守则》,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引领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言行举止。实际上是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共同信念内化为中小学生群体的意识,外化为行为规范,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心里播下种子,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明确要求的同时,《守则》也给出更具操作性的具体行为规范。把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以行动动词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加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例如“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守则》体现了国家意志,看似简单的思想线条却是指引未来一代新人思想行为的导航,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行为规范、德性培养非常重要。所以,许多人都将《守则》称之为“当代的《弟子规》”。
2.时代感强,与国际接轨
新版《守则》,涵盖了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既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孝亲尊师等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又有一些凸显时代价值的内容。比如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热心志愿服务、低碳环保生活等,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公民意识,这也是新版《守则》的亮点之一。
中国梦与世界梦是同频共振的。培养公民意识,要求学生不仅做好小公民,做好中国公民,还要做好世界公民、地球公民。做合格的公民,是共同的权利和荣光,又是责任和义务,所以要“乐于科学探索”,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要“热心志愿服务”, 弘扬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另外,《守则》中提出要养成阅读习惯、自觉礼让排队、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这些既是地球村公民应有的素质,也是中国公民缺失的、必须在少年儿童中强调的东西。这些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又同世界接轨,使《守则》的行为指导更具针对性。
3.合三为一,言简意丰
从概念上讲,在两个《守则》和两个《规范》并存、结合使用的年代,许多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很容易把两者混为一体,弄不清孰为《守则》孰为《规范》,两者有什么区别。从内容上讲,《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交叉重叠的。另外,参照其他一些国家的《学生守则》,也都是只有100多字的简单条款,所以这就为合并提供了参照,增加了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而为一,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及概念上的混淆,篇幅虽小,但内容却全方位涵盖了对中小学生品德及行为的要求。
新《守则》语言简练,看起来疏朗醒目,易读易记。教育部还专门谱写了《中小学生守则之歌》,为新《守则》的贯彻落实、深入人心提供了更好的载体。新《守则》整体行文采用每一条首句总起统领,后面4句分述的形式,基本理念与实践层面结合,普遍适用于中学生和小学生,充分体现了《守则》的制定初衷。如第8条“珍爱生命保安全”统领之下,有4个不同方面的要求,既是对第一句总体要求的阐释,又是实际操作的抓手;对小学生而言,“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自救,坚决远离毒品”就是保障人身安全、珍爱生命的具体表现。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假如感觉到每条的第一句要求相对高了些,如第3条“勤劳笃行乐奉献”,那么可以直接要求小学生按照后面几句的要求做,就会落实得非常到位。
4.好评颇多,要求更高
《守则》发布后,受到校园师生和社会的普遍好评,评价最多的就是“接地气”,接近学生的生活,好操作。如“主动分担家务”“不比吃喝穿戴”“不说谎不作弊”等。但也有些不同意见,认为与欧美及日本一些国家相比,还显得“高大空全”,语气还不够亲切自然,缺乏润物无声的力量等。其实每个国家选择的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和国情不同,也就决定看问题的角度、表述内容和方式的不同,这是正常现象,求同存异、互相融合是趋势,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探索和进步的空间。
四、落实《守则》应以学生为本,立足学校和课堂
《守则》发布后,学习、贯彻、落实《守则》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兴起,但要真正做到不走过场、入耳入心,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呢?
首先,让学生站在正中央,避免形式主义。多年来,《守则》反复修订,专家学者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既直面学生生活,又进行价值引领,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同《弟子规》一样,是启蒙养正、教育孩子的最佳精神食粮。在落实《守则》的过程中,同样要让学生站在正中央,切忌为了面子做给大人、做给外人、做给不相干的人看,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落实《守则》不是竞走,用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就会忽略了一路的风景。况且,《守则》之美只能在学生成长的路上,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守则》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它有规范的功能,但又不以规范学生为目的,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要遵循儿童品德习惯形成的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认识到贯彻《守则》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守则》虽然只有寥寥9条区区208字,但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生要读的大书。忌大水漫灌,宜细水长流;忌囫囵吞枣,宜细嚼慢咽;忌刻板生硬,宜活泼生动。
其次,发挥校域特色,让《守则》更显张力。新《守则》是规范学生言行的纲领性文件,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落实《守则》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不是只管端菜、不管营养和味道的“教育服务员”,而是要把《守则》转化为更为具体细化的、学生更容易接纳吸收的校规校纪,把学校和教师转化为关爱学生生活的一举一动的“高明大厨”。从这个意义上讲,100所学校就会有100个基于校本的《守则》。
许多学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都积累了大量的贯彻《守则》的宝贵经验。如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十星少年评比 、诚信银行 、小小志愿者等,都非常有创意。专项活动不在多,要有吸引力、有效果,让学生便于参与和乐于参与。在《守则》的旗帜下,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的校域特色,既同频共振,又各领风骚;既协奏合唱,又立体发声 ,只有在实践中丰富《守则》的内容,才能赋予《守则》更强的生命力。
最后,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增强《守则》合力。有些学校在以往实施《守则》和《规范》时,往往与知识学习割裂开来,与教学工作两张皮,模糊了贯彻《守则》的目的所在。这实际上是和课改精神格格不入的。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也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新《守则》不仅集中了旧版《守则》和《规范》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它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开放民主、合作创新等课改理念高度融合。《守则》中有一些涉及家庭、社会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在学校由教师引导实施的。比如“自己事自己做”“做到知错就改”“自觉礼让排队”“积极发表见解”等要求,没有在学校、在课堂上长期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训练,不可能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守则》理念和课改精神相辅相成,只有将两者融合起来,才能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学校各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守则》理念,在《守则》落实中推动课程改革,这样形成的教育合力才能为中小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