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块尤为重要但又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区域——课外阅读。长期以来,由于种种的原因而使我们过分重视课堂教学,因而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以进行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教材的改革,更是让我们对课外阅读有了新的认识。笔者就如何组织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其发挥最佳效果,让其服务于语文教学做一探讨。
一、阅读过程主体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极为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课外阅读中我们就更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组织学生的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处处设疑,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是有的问题并不是光读了课文就能找到答案的。例如,在学完了《草船借箭》一文后有学生提出,很想知道“周瑜自叹不如”后的故事情节又是怎样发展的。其实,这一问题也正是众多同学想要提出的。此时,我就顺水推舟,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节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要想知道后事如何可以回去读一读原著,第二天来不妨告诉大家。学生们欣然前去找书、看书,次日课上一交流,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甚至对整个《三国演义》的脉络都基本有了了解。从刚开始的提出问题,经过课外阅读到最后的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学生都主动参与进去了,并且尝到了阅读的甘甜,自然情绪高涨,也就会更积极地去阅读更多的书籍。
(二)环境布置,增加兴趣。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人,所以新学期开始我总会让班级中的同学自己写一些有关的名言警句布置在教室两侧的墙壁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这些名言警句时刻催着同学们奋进;班级里还有固定的图书箱,专人负责、每天开放……事实证明这一切都能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读书的氛围。时间久了,在这样浓郁的阅读氛围中连班里平时好动的学生也逐渐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违反纪律的事情少了,读的课外书却多了。
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了。
二、阅读方法有效化
“我要读”了还不够,还要“我会读”。我觉得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一)学会摘录。在我们学校,一向坚持给每位学生专设一本“优美句子摘录本”,督促、帮助学生从低中年级开始就养成课外阅读并进行摘录好词佳句的习惯。摘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摘抄的方法以启迪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一般应做到先诵读,再摘抄,然后记忆。从诵读到摘抄是一个思维过程,对全篇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内化。平时老师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到动口、动手、更要动脑,好的词句不仅要摘到本子上,更要写到心里,同时还要问问自己:这个词、这句句子究竟好在哪里?这样才能改变阅读的“形式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迁移运用。除此之外,我还提醒学生学会运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大家进行的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如读读(读准、读顺)、划划(划出重点词句)、想想(根据重点词句质疑)、说说(说出自己的答案)、写写(写下阅读后的感受体会)等。如此一来,课外阅读就从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又反过来为课堂教学提供给养,真可谓“互惠互助”。
(三)交流推荐。同一本书,一个人读有一点体会,十个人读就有十种心得。所以我就鼓励学生经常相互交流读书心得,或是进行佳篇推荐……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
三、阅读形式多样化
只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付教育目的于活动之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才能发挥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
每次教到古诗,我都会引导学生归类阅读大量的古诗文,或是根据作者、朝代分类,或是根据题材、体裁来分类。同时也会在班级里开展“古诗诵读大擂台”等活动,让同学们把搜集、阅读、背诵古诗的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后,我又让学生去读读中外的童话故事,并鼓励学生自己也学着编写一些小的片段,在“掌声响起来——我们的作品朗读会”上发表;学习了《草船借箭》等名篇后,我又让大家去接触一些名家名作,领略大家风范,写写心得体会,从而开展“读书笔记展评”;平时,我还充分利用班队课、晨会课进行“阅读知识知多少”、“我的阅读经验交流会”、“与好书交朋友”、“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等等的班级活动,还在班级中定期评选出“故事大王”、“阅读小博士”等。事实告诉我,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学生是乐于参与的。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找到了阅读的快乐,更是在形式各异的阅读活动中学会了阅读。
四、阅读时间长期化
学习贵在坚持,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坚持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应该保证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外阅读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意识在每位语文教师的头脑里要非常清晰,但是关键是教师要舍得在课外阅读上花时间,指导每个学生利用好“晨读”和“晚读”。有关研究表明,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读书效率最高,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早晨背诵精彩的片段、文章;晚上比较安静,是思考的最佳时间段,这时可以要求学生读一些知识性较强的文章以增长见识。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善于抢时间、挤时间,学会“零读”,比如在游戏、玩耍的时候把所学、所读的内容编成儿歌、顺口溜来记忆等。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自制能力有限,因此阅读时间的“长期化”离不开教师的坚持督促和坚持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尝试,我已经能感觉到学生各方面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作文课上,他们不再为没有内容可写而发愁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那么多的“食粮”还怕做不成“香喷喷的饭”?语文课上,同学们回答的内容不再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了,他们学会了各抒己见,因为阅读让他们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
重视课外阅读,搞好课外阅读,发挥课外阅读的最佳效果,让它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吧!
一、阅读过程主体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极为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课外阅读中我们就更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组织学生的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处处设疑,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是有的问题并不是光读了课文就能找到答案的。例如,在学完了《草船借箭》一文后有学生提出,很想知道“周瑜自叹不如”后的故事情节又是怎样发展的。其实,这一问题也正是众多同学想要提出的。此时,我就顺水推舟,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节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要想知道后事如何可以回去读一读原著,第二天来不妨告诉大家。学生们欣然前去找书、看书,次日课上一交流,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甚至对整个《三国演义》的脉络都基本有了了解。从刚开始的提出问题,经过课外阅读到最后的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学生都主动参与进去了,并且尝到了阅读的甘甜,自然情绪高涨,也就会更积极地去阅读更多的书籍。
(二)环境布置,增加兴趣。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人,所以新学期开始我总会让班级中的同学自己写一些有关的名言警句布置在教室两侧的墙壁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这些名言警句时刻催着同学们奋进;班级里还有固定的图书箱,专人负责、每天开放……事实证明这一切都能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读书的氛围。时间久了,在这样浓郁的阅读氛围中连班里平时好动的学生也逐渐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违反纪律的事情少了,读的课外书却多了。
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了。
二、阅读方法有效化
“我要读”了还不够,还要“我会读”。我觉得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一)学会摘录。在我们学校,一向坚持给每位学生专设一本“优美句子摘录本”,督促、帮助学生从低中年级开始就养成课外阅读并进行摘录好词佳句的习惯。摘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摘抄的方法以启迪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一般应做到先诵读,再摘抄,然后记忆。从诵读到摘抄是一个思维过程,对全篇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内化。平时老师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到动口、动手、更要动脑,好的词句不仅要摘到本子上,更要写到心里,同时还要问问自己:这个词、这句句子究竟好在哪里?这样才能改变阅读的“形式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迁移运用。除此之外,我还提醒学生学会运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大家进行的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如读读(读准、读顺)、划划(划出重点词句)、想想(根据重点词句质疑)、说说(说出自己的答案)、写写(写下阅读后的感受体会)等。如此一来,课外阅读就从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又反过来为课堂教学提供给养,真可谓“互惠互助”。
(三)交流推荐。同一本书,一个人读有一点体会,十个人读就有十种心得。所以我就鼓励学生经常相互交流读书心得,或是进行佳篇推荐……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
三、阅读形式多样化
只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付教育目的于活动之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才能发挥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
每次教到古诗,我都会引导学生归类阅读大量的古诗文,或是根据作者、朝代分类,或是根据题材、体裁来分类。同时也会在班级里开展“古诗诵读大擂台”等活动,让同学们把搜集、阅读、背诵古诗的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后,我又让学生去读读中外的童话故事,并鼓励学生自己也学着编写一些小的片段,在“掌声响起来——我们的作品朗读会”上发表;学习了《草船借箭》等名篇后,我又让大家去接触一些名家名作,领略大家风范,写写心得体会,从而开展“读书笔记展评”;平时,我还充分利用班队课、晨会课进行“阅读知识知多少”、“我的阅读经验交流会”、“与好书交朋友”、“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等等的班级活动,还在班级中定期评选出“故事大王”、“阅读小博士”等。事实告诉我,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学生是乐于参与的。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找到了阅读的快乐,更是在形式各异的阅读活动中学会了阅读。
四、阅读时间长期化
学习贵在坚持,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坚持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应该保证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外阅读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意识在每位语文教师的头脑里要非常清晰,但是关键是教师要舍得在课外阅读上花时间,指导每个学生利用好“晨读”和“晚读”。有关研究表明,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读书效率最高,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早晨背诵精彩的片段、文章;晚上比较安静,是思考的最佳时间段,这时可以要求学生读一些知识性较强的文章以增长见识。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善于抢时间、挤时间,学会“零读”,比如在游戏、玩耍的时候把所学、所读的内容编成儿歌、顺口溜来记忆等。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自制能力有限,因此阅读时间的“长期化”离不开教师的坚持督促和坚持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尝试,我已经能感觉到学生各方面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作文课上,他们不再为没有内容可写而发愁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那么多的“食粮”还怕做不成“香喷喷的饭”?语文课上,同学们回答的内容不再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了,他们学会了各抒己见,因为阅读让他们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
重视课外阅读,搞好课外阅读,发挥课外阅读的最佳效果,让它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