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由一个事例说起
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事迹比比皆是,近期在网上和报纸讨论较多的是一明星母女资助上海水产大学一名贫困生的案例。在此贫困生进入大学后,又担任了学生干部,开销变大,招致资助者的反感,并严厉指责了他,逐步使双方关系走向恶劣。这位贫困生也向某记者透露了此事,对此,人们给出了很多评论,大多数都是支持资助人,批评这位贫困大学生缺乏生存能力及独立自强精神。
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和就业制度的逐步深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或父母失业增多等原因,高校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贫困生。贫困生在经济上的贫困是显而易见的,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物质上脱贫后,某些贫困生的行为并不令人满意,就如上面的事例所讲的这位贫困生,已经是大学生了,不应一味地去依赖别人的资助,而应靠自己能力改善贫困的状态。所以,决不能使贫困生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生”,要坚持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在精神上、思想上及心理上的教育也是必要的。让他们认识到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知恩图报等高尚品德是一个人成材的人格基础,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或发展理念,是继经济增长发展观之后,人类社会发展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在社会发展中,人是发展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取决于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的,意在培养学生与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等。使其具有健康的发展观,即具有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奋发图强的吃苦精神及健全的人格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是一个不停顿的发展过程。“教育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系统,它必须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 在由现代科技革命所促成的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作为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和开发知识的大学,必将成为社会和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愿望,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疑,这意味着今日的大学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观与时俱进,提升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将来,着手于现在,为学生未来奠定基础。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优秀的人才。
三、贫困大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过去相比,贫困生的成长、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贫困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心理上的压力,对其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不同的心理支配下出现了种种不良的思想和心理的行为表现。
1.不能正确认识贫困,虚荣心强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来自西部农村的贫困生,家庭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许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故土,面对发达地区来的大学生,经济方面的落差,容易导致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上的不良变化。有些贫困生不愿正视现实,以“贫困”为耻,嫌弃自己出生贫困。部分贫困生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刻意隐瞒自己贫困的现状,害怕别人问及家庭,不愿提出困难补助申请,盲目攀比高消费,甚至不惜借钱来实现。这些现实造成部分贫困生在性格和心理上的扭曲。
2.不能正确对待资助,依赖性强
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助,有的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理解偏执。例如面对国家助学贷款,有的是一种抱怨“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的消极的心态,得到钱后不计划的使用;有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资助,还有大肆挥霍的现象,面对学校提供的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岗位,有的贫困生积极参与,尽量依靠自己的劳动解决学习、生活的经济困难;有的贫困生则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去接受各种资助。
3.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心理敏感性强
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观原因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地域因素。社会的一些负面价值取向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难免给贫困生带来心理上的彷徨与困惑,进入大学后,集体生活给贫困生的心理冲击很大,过分的敏感社会和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特别是部分心理敏感而脆弱的贫困生来说,如果不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找到心理调试的疏解渠道,就很容易使他们从自尊转到自卑,陷入封闭、焦虑消沉、虚荣、多疑等心理不良现象,甚至造成心理障碍。可见,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自身现状,从思想根源上分析心理贫困和经济贫困的差别,对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是在物质资助工作中,贫困生的精神及思想上的教育也十分重要,帮困为了育人,资助在于“扶志”,经济上资助解一时之困,精神上“扶志”解一生之困。加强对他们的坚强意志、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等品质的培养,使贫困生能真正感到党和政府对他们所作的各项工作,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的思想意识。不仅要体现在物质和经济上的资助,更要体现在思想意识和能力上的资助,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人才,这才是体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人文底蕴和社会意义。
1.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使他们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深入学生群体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与不正之风的侵袭,对社会的形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社会或个人的资助,既不能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也不要把它看成“施舍”,应将它作为一种动力,激励自己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二是培养自强、自立和自信的精神。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成长的关键阶段,要对贫困生在经济资助的同时,不失时机的作好艰苦奋斗的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伟大的创业,必须大力弘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不坠青云之志,锐意进取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李嘉诚说:“千金难买幼时艰。”老子说:“胜人者力,胜己者强。”要担当历史重任,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自强自立。鼓励大学生积极用自己的劳动和才智养活自己,如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形式“脱贫”。让他们认识到自信是改变自我,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
三是培养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是贫困生自强、自立的人格基础,也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使贫困生明确,只有胸怀感恩,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回报他人及社会,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回报”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目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普遍淡薄,加强对他们的责任教育,让他们明白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分忧,为社会贡献力量。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发愤图强,将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经济生活状况。在他们接受资助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培养强大的责任心。
2.提高贫困生自我脱贫的能力
一是学习能力。帮助贫困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补偿因生活困难带来的心理落差,成为学习的强者。这不但能使贫困生在困难中磨炼自己,而且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钦佩。对于积极要求上进的贫困生,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终身教育、可持续教育观念,掌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当今世界终身教育已被喻为“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保证。要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是生活规划能力。大多数贫困生受到国家或学校资助的资金,用于支付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用,并且基本上能节俭花销、分配好自己的资金。但仍有一部分同学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额资助金,不知如何计划,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开支,甚至给自己配置高档消费品,这些同学对资助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外,也暴露出他们没有计划支出的能力。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我们要加强给他们提供节约开支的方法和建议,比如毕业生离校时,可以回收教材和学习资料,利用好图书馆书籍,节约学习材料的支出资金。总之,要培养和提高贫困学生的生活规划能力。
三是实践能力。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既解决了部分的生活困难,又能促进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要积极为贫困大学生创造条件,努力开拓勤工助学岗,并对其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学校要把勤工助学活动与学生思想教育、学生素质教育与学生心理教育相结合,随时走访助学岗位,调查了解学生表现、工作情况,并将反馈情况及时与学生交流,使勤工助学的同学既感到有组织依靠,又有组织关怀,生活上有朝气、工作上有积极性、学习上有动力。
3.加强情感激励,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指导工作
现在许多高校建立了相应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再加上国家助学贷款,能够使贫困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为他们减轻了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使他们能坦然地面对现实。此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加强情感上的关心和激励,为贫困生提供良好的疏导、排解渠道,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点面结合,组织心理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给予具体指导。例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解,战胜自我。当然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既要保守秘密,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教育贫困生用乐观向上的情感来对待暂时的困难,鼓励他们勤俭自强、奋发向上。使他们认识到,贫穷是事实,但不是缺点,更不是耻辱。现在贫穷不等于永远贫穷,相信只要不怕困难,认真学习,不懈努力,贫穷现状是会改变的。通过各种心理咨询形式,对发现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主动进行咨询、了解、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必要时应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使贫困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通过心理调适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自觉主动地去组织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现预定的目标。
总之,贫困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扶贫的同时,更应注重精神扶贫,这才是深层次的解困工作。每一位思想教育工作者都应从贫困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帮助他们走出困惑,健康成才。
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事迹比比皆是,近期在网上和报纸讨论较多的是一明星母女资助上海水产大学一名贫困生的案例。在此贫困生进入大学后,又担任了学生干部,开销变大,招致资助者的反感,并严厉指责了他,逐步使双方关系走向恶劣。这位贫困生也向某记者透露了此事,对此,人们给出了很多评论,大多数都是支持资助人,批评这位贫困大学生缺乏生存能力及独立自强精神。
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和就业制度的逐步深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或父母失业增多等原因,高校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贫困生。贫困生在经济上的贫困是显而易见的,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物质上脱贫后,某些贫困生的行为并不令人满意,就如上面的事例所讲的这位贫困生,已经是大学生了,不应一味地去依赖别人的资助,而应靠自己能力改善贫困的状态。所以,决不能使贫困生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生”,要坚持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在精神上、思想上及心理上的教育也是必要的。让他们认识到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知恩图报等高尚品德是一个人成材的人格基础,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或发展理念,是继经济增长发展观之后,人类社会发展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在社会发展中,人是发展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取决于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的,意在培养学生与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等。使其具有健康的发展观,即具有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奋发图强的吃苦精神及健全的人格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是一个不停顿的发展过程。“教育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系统,它必须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 在由现代科技革命所促成的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作为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和开发知识的大学,必将成为社会和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愿望,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疑,这意味着今日的大学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观与时俱进,提升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将来,着手于现在,为学生未来奠定基础。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优秀的人才。
三、贫困大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过去相比,贫困生的成长、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贫困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心理上的压力,对其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不同的心理支配下出现了种种不良的思想和心理的行为表现。
1.不能正确认识贫困,虚荣心强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来自西部农村的贫困生,家庭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许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故土,面对发达地区来的大学生,经济方面的落差,容易导致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上的不良变化。有些贫困生不愿正视现实,以“贫困”为耻,嫌弃自己出生贫困。部分贫困生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刻意隐瞒自己贫困的现状,害怕别人问及家庭,不愿提出困难补助申请,盲目攀比高消费,甚至不惜借钱来实现。这些现实造成部分贫困生在性格和心理上的扭曲。
2.不能正确对待资助,依赖性强
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助,有的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理解偏执。例如面对国家助学贷款,有的是一种抱怨“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的消极的心态,得到钱后不计划的使用;有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资助,还有大肆挥霍的现象,面对学校提供的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岗位,有的贫困生积极参与,尽量依靠自己的劳动解决学习、生活的经济困难;有的贫困生则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去接受各种资助。
3.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心理敏感性强
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观原因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地域因素。社会的一些负面价值取向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难免给贫困生带来心理上的彷徨与困惑,进入大学后,集体生活给贫困生的心理冲击很大,过分的敏感社会和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特别是部分心理敏感而脆弱的贫困生来说,如果不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找到心理调试的疏解渠道,就很容易使他们从自尊转到自卑,陷入封闭、焦虑消沉、虚荣、多疑等心理不良现象,甚至造成心理障碍。可见,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自身现状,从思想根源上分析心理贫困和经济贫困的差别,对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是在物质资助工作中,贫困生的精神及思想上的教育也十分重要,帮困为了育人,资助在于“扶志”,经济上资助解一时之困,精神上“扶志”解一生之困。加强对他们的坚强意志、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等品质的培养,使贫困生能真正感到党和政府对他们所作的各项工作,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的思想意识。不仅要体现在物质和经济上的资助,更要体现在思想意识和能力上的资助,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人才,这才是体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人文底蕴和社会意义。
1.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使他们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深入学生群体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与不正之风的侵袭,对社会的形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社会或个人的资助,既不能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也不要把它看成“施舍”,应将它作为一种动力,激励自己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二是培养自强、自立和自信的精神。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成长的关键阶段,要对贫困生在经济资助的同时,不失时机的作好艰苦奋斗的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伟大的创业,必须大力弘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不坠青云之志,锐意进取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李嘉诚说:“千金难买幼时艰。”老子说:“胜人者力,胜己者强。”要担当历史重任,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自强自立。鼓励大学生积极用自己的劳动和才智养活自己,如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形式“脱贫”。让他们认识到自信是改变自我,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
三是培养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是贫困生自强、自立的人格基础,也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使贫困生明确,只有胸怀感恩,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回报他人及社会,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回报”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目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普遍淡薄,加强对他们的责任教育,让他们明白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分忧,为社会贡献力量。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发愤图强,将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经济生活状况。在他们接受资助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培养强大的责任心。
2.提高贫困生自我脱贫的能力
一是学习能力。帮助贫困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补偿因生活困难带来的心理落差,成为学习的强者。这不但能使贫困生在困难中磨炼自己,而且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钦佩。对于积极要求上进的贫困生,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终身教育、可持续教育观念,掌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当今世界终身教育已被喻为“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保证。要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是生活规划能力。大多数贫困生受到国家或学校资助的资金,用于支付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用,并且基本上能节俭花销、分配好自己的资金。但仍有一部分同学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额资助金,不知如何计划,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开支,甚至给自己配置高档消费品,这些同学对资助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外,也暴露出他们没有计划支出的能力。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我们要加强给他们提供节约开支的方法和建议,比如毕业生离校时,可以回收教材和学习资料,利用好图书馆书籍,节约学习材料的支出资金。总之,要培养和提高贫困学生的生活规划能力。
三是实践能力。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既解决了部分的生活困难,又能促进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要积极为贫困大学生创造条件,努力开拓勤工助学岗,并对其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学校要把勤工助学活动与学生思想教育、学生素质教育与学生心理教育相结合,随时走访助学岗位,调查了解学生表现、工作情况,并将反馈情况及时与学生交流,使勤工助学的同学既感到有组织依靠,又有组织关怀,生活上有朝气、工作上有积极性、学习上有动力。
3.加强情感激励,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指导工作
现在许多高校建立了相应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再加上国家助学贷款,能够使贫困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为他们减轻了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使他们能坦然地面对现实。此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加强情感上的关心和激励,为贫困生提供良好的疏导、排解渠道,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点面结合,组织心理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给予具体指导。例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解,战胜自我。当然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既要保守秘密,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教育贫困生用乐观向上的情感来对待暂时的困难,鼓励他们勤俭自强、奋发向上。使他们认识到,贫穷是事实,但不是缺点,更不是耻辱。现在贫穷不等于永远贫穷,相信只要不怕困难,认真学习,不懈努力,贫穷现状是会改变的。通过各种心理咨询形式,对发现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主动进行咨询、了解、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必要时应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使贫困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通过心理调适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自觉主动地去组织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现预定的目标。
总之,贫困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扶贫的同时,更应注重精神扶贫,这才是深层次的解困工作。每一位思想教育工作者都应从贫困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帮助他们走出困惑,健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