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的重难点题型,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文言文语感能力。由于文言文表达方式远离学生日常生活,导致学生在此类题型中得分率较低。下面笔者通过实例来谈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步骤——抓语境、抓关键词、抓特殊句式以及拆分与整合。
[例一]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淮,字季海,婺州金华人。淳熙二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1.辛弃疾平茶寇,上功太滥。淮谓:“不核真伪,何以劝有功。”擢知院事、枢密使。上言武臣岳祠之员宜省,淮曰:“有战功者,壮用其力,老而弃之,可乎?”2.赵雄言:“北人归附者,畀以员外置,宜令诣吏部。”上曰:“姑仍旧。”淮曰:“上意即天意也。”雄又奏言:“宗室岳祠八百员,宜罢。”淮曰:“尧亲睦九族,在平章百姓之先;骨肉之恩疏,可乎?”时辛弃疾平江西寇,王佐平湖南寇,刘焞平广西寇,淮皆处置得宜,论功惟允。上深嘉之。
1. 辛弃疾平茶寇,上功太滥。淮谓:“不核真伪,何以劝有功。”
第一步:抓语境
全文大意:王淮在朝为官期间,对平定寇贼之事处置得当,知人善用,公正无私,得到皇帝的赞许。
外部语境:下文语境,王淮官职得到提升。
内部语境:涉及人物辛弃疾,对其请求的意见。
第二步:抓关键词
关键词(得分点):上功、谓、劝
第三步:抓特殊句式
何以——宾语前置句
第四步:拆分
辛弃疾/平/茶寇,上/功/太滥。淮/谓:“不核/真伪,何/以/劝/有功。”
第五步:整合
辛弃疾平定茶寇,上书请功太滥。王淮认为:“不核实真假,凭什么劝勉有功之人。”
第六步:复查
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
2. 赵雄言:“北人归附者,畀以员外置,宜令诣吏部。”
第一步:抓语境
全文大意:王淮在朝为官期间,对平定寇贼之事处置得当,知人善用,公正无私,得到皇帝的赞许。
外部语境:下文语境对赵雄言论发表了看法。
内部语境:赵雄的语言,对金人的安置问题。
第二步:抓关键词
关键词(得分点):畀、置、宜、诣
第三步:抓特殊句式
北人归附者——定语后置句
第四步:拆分
赵雄/言:“北人/归附者,畀/以员外/置,宜/令/詣吏部。”
第五步:整合
赵雄说:“归附的北人,给以员外的身份安置,应令他们去吏部(报道)。”
第六步:复查
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
从以上文言文翻译题目实例,可以归纳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抓语境
1.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全文大致意思。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学生纠结于个别生僻字、词、句,花费时间过多,导致影响整个答题进度。其实,文言文对于一般高中学生来讲,想要全文读懂基本上是难以办到的,次要信息对做题没有太大影响,因此不必纠缠于个别字、词。
2. 把握译句外部语境(上、下文)。
3. 把握译句内部语境即译句的陈述对象、语句特点等。
二、抓关键词
命题者会在译句中设置几个得分点,这些得分点多是句中的关键词语。
1.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特别关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多义实词。
2. 虚词:特别是一词多义的虚词。
三、抓特殊句式
从其特殊的语言标志或者联系语境来判断句子类型。
四、拆分译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再逐一翻译,字字落实,体现直译。
五、整合译
将上一个过程中拆分的词语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进行整合。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词类经常变化,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明确,因此按照原文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意译。
六、复查
能直接翻译就直接翻译,一些比喻、互文的句子要意译,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检查是否字字落实、语句通顺,检查是否存在错别字。
[例二]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刘秉忠,字仲晦。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1.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2.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选自《元史·刘秉忠传》,有改动。)
1. 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第一步:抓语境
全文大意:刘秉忠帮助元世祖甄选人才,出谋划策,治理天下。
外部语境:上文元世祖询问刘秉忠治理天下的方法,下文元世祖采纳建议并取得了成效。
内部语境:对象为刘秉忠的系列言行。
第二步:抓关键词
关键词(得分点):采、参、条(名词作状语)、闻(使动用法)
第三步:抓特殊句式
古制之宜于今者——定语后置句
条列以闻——省略句,闻(之)
第四步:拆分
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第五步:整合
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世祖)听。
第六步:复查
2. 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第一步:抓语境
全文大意:刘秉忠帮助元世祖甄选人才,出谋划策,治理天下。
外部语境:上文语境主要是元世祖积极采纳刘秉忠的各项建议,皇帝对其信任有加。
内部语境:刘秉忠对人才方面的言行。
第二步:抓关键词
关键词(得分点):燕闲、顾问(古今异义)、器使、甄拔
第三步:抓特殊句式
人物可备器使者——定语后置句
第四步:拆分
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第五步:整合
他闲暇时帮着皇上参谋,推荐可供重用的人才,凡是他所甄别选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第六步:复查
[实战演练]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州县吏录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2.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1. 州县吏录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2. 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附答案:
1. 州县官吏登记全州孤、老、疾、弱不能养活自己的老百姓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并上报朝廷。
2. 选取没有任职而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赈济的事务委任给他们。
[例一]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淮,字季海,婺州金华人。淳熙二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1.辛弃疾平茶寇,上功太滥。淮谓:“不核真伪,何以劝有功。”擢知院事、枢密使。上言武臣岳祠之员宜省,淮曰:“有战功者,壮用其力,老而弃之,可乎?”2.赵雄言:“北人归附者,畀以员外置,宜令诣吏部。”上曰:“姑仍旧。”淮曰:“上意即天意也。”雄又奏言:“宗室岳祠八百员,宜罢。”淮曰:“尧亲睦九族,在平章百姓之先;骨肉之恩疏,可乎?”时辛弃疾平江西寇,王佐平湖南寇,刘焞平广西寇,淮皆处置得宜,论功惟允。上深嘉之。
1. 辛弃疾平茶寇,上功太滥。淮谓:“不核真伪,何以劝有功。”
第一步:抓语境
全文大意:王淮在朝为官期间,对平定寇贼之事处置得当,知人善用,公正无私,得到皇帝的赞许。
外部语境:下文语境,王淮官职得到提升。
内部语境:涉及人物辛弃疾,对其请求的意见。
第二步:抓关键词
关键词(得分点):上功、谓、劝
第三步:抓特殊句式
何以——宾语前置句
第四步:拆分
辛弃疾/平/茶寇,上/功/太滥。淮/谓:“不核/真伪,何/以/劝/有功。”
第五步:整合
辛弃疾平定茶寇,上书请功太滥。王淮认为:“不核实真假,凭什么劝勉有功之人。”
第六步:复查
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
2. 赵雄言:“北人归附者,畀以员外置,宜令诣吏部。”
第一步:抓语境
全文大意:王淮在朝为官期间,对平定寇贼之事处置得当,知人善用,公正无私,得到皇帝的赞许。
外部语境:下文语境对赵雄言论发表了看法。
内部语境:赵雄的语言,对金人的安置问题。
第二步:抓关键词
关键词(得分点):畀、置、宜、诣
第三步:抓特殊句式
北人归附者——定语后置句
第四步:拆分
赵雄/言:“北人/归附者,畀/以员外/置,宜/令/詣吏部。”
第五步:整合
赵雄说:“归附的北人,给以员外的身份安置,应令他们去吏部(报道)。”
第六步:复查
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
从以上文言文翻译题目实例,可以归纳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抓语境
1.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全文大致意思。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学生纠结于个别生僻字、词、句,花费时间过多,导致影响整个答题进度。其实,文言文对于一般高中学生来讲,想要全文读懂基本上是难以办到的,次要信息对做题没有太大影响,因此不必纠缠于个别字、词。
2. 把握译句外部语境(上、下文)。
3. 把握译句内部语境即译句的陈述对象、语句特点等。
二、抓关键词
命题者会在译句中设置几个得分点,这些得分点多是句中的关键词语。
1.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特别关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多义实词。
2. 虚词:特别是一词多义的虚词。
三、抓特殊句式
从其特殊的语言标志或者联系语境来判断句子类型。
四、拆分译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再逐一翻译,字字落实,体现直译。
五、整合译
将上一个过程中拆分的词语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进行整合。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词类经常变化,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明确,因此按照原文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意译。
六、复查
能直接翻译就直接翻译,一些比喻、互文的句子要意译,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检查是否字字落实、语句通顺,检查是否存在错别字。
[例二]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刘秉忠,字仲晦。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1.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2.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选自《元史·刘秉忠传》,有改动。)
1. 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第一步:抓语境
全文大意:刘秉忠帮助元世祖甄选人才,出谋划策,治理天下。
外部语境:上文元世祖询问刘秉忠治理天下的方法,下文元世祖采纳建议并取得了成效。
内部语境:对象为刘秉忠的系列言行。
第二步:抓关键词
关键词(得分点):采、参、条(名词作状语)、闻(使动用法)
第三步:抓特殊句式
古制之宜于今者——定语后置句
条列以闻——省略句,闻(之)
第四步:拆分
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第五步:整合
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世祖)听。
第六步:复查
2. 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第一步:抓语境
全文大意:刘秉忠帮助元世祖甄选人才,出谋划策,治理天下。
外部语境:上文语境主要是元世祖积极采纳刘秉忠的各项建议,皇帝对其信任有加。
内部语境:刘秉忠对人才方面的言行。
第二步:抓关键词
关键词(得分点):燕闲、顾问(古今异义)、器使、甄拔
第三步:抓特殊句式
人物可备器使者——定语后置句
第四步:拆分
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第五步:整合
他闲暇时帮着皇上参谋,推荐可供重用的人才,凡是他所甄别选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第六步:复查
[实战演练]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州县吏录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2.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1. 州县吏录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2. 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附答案:
1. 州县官吏登记全州孤、老、疾、弱不能养活自己的老百姓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并上报朝廷。
2. 选取没有任职而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赈济的事务委任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