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仙人桥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tangd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5日下午,我们一行来到攸县鸾山镇桃花源风景区。进入景区,一直踏着台阶往下,走了很长一段,便进入通往仙人桥的七里峡,拐了弯,突然看到有几道山泉飞流直下,非常壮观震撼。
  再往下走了一段,边走边看,七里峡居然是一道曲曲折折、幽幽险峻的峡谷,沿路有许多大大小小、忽明忽暗的飞瀑流苏!溪水清澈,碧绿如翠,岩壁上各种树木葱茏,枝叶繁茂,密密匝匝。有些植物牵藤绕蔓,爬缠在树身上,似乎难以割舍。峡谷里空气湿润,负氧离子充足,新鲜得令人沉醉。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雷鸣般水声,往下看去,溪水积在深潭里,潭边有几块岩石阻隔,分道扬花,越发激越澎湃,激起雪浪,滚滚而去,势不可挡。一个披着长发穿着白色衣裙的女士,像孩子般張开双臂,一副拥抱瀑布的模样!白色衣裙被雪浪映衬得格外鲜艳,衣裙临风起舞,恰似峡谷飞来一只美丽的白鹤。几只小鸟,惊疑地飞过头顶,躲进岩石丛林中。
  心里一直盼着一睹仙人桥的风采,尽管走了很长一段路,但一点不觉得累,又拐了好几道弯,终于见到仙人桥壮观容姿。所有坚持到达的作家们都很激动,手机、相机一片咔嚓声,生怕留下遗憾。我很幸运,在杂志社秀丽编辑的热心帮助下,也在此留下难得的美照,让我定格在这样一个神奇的美景之中。我在桥下驻足良久,仔细观察着。桥两边山岩陡峭,如刀锋切割一般,右边岩壁上刻着“仙人桥”三个苍劲有力的大红字,从字体看明显是现代人刻上去的。这时,不知哪一位同行智者发出一声感叹,“人真是太渺小了,连一块儿岩石都活不过!”我久久凝视这些岩石肌肤,岩面如妙手点化,斑纹千奇百怪;历经千年流水浸润,呈现缕缕美丽的花纹,鬼斧神工,却没有留下一丝斧琢的痕迹;深褐、橘红、赭黄、深浅不一,却又浑然一体,仿佛是一本厚厚的天书,无字无语,却在默默地述说着昔日的故事。这让我顿生一种敬意,也顿悟了人生,人生历经岁月的历练,不是也更加成熟,更加从容淡定吗?
  从桥下往上看,仙人桥是个天然拱桥,是地壳变动,岩溶塌陷,天造地设形成的奇观。据资料显示,桥高60米,长5米,两头宽1.5米,中间仅有0.6米。相传上古时代,这里原为石山,阻挡溪流,上游滞水成灾,下游土旱地裂,民不聊生。八仙之首铁拐李仙师路过这里,得知此情,决心为民消灾除患。他面对阻拦溪水的山石,大喝三声,举起禅杖朝石山一凿,顽石洞穿,水流畅通,石桥呈现。上下游的老百姓不再遭受旱涝之苦,仙人桥由此得名。细看,桥的两端是悬崖绝壁,桥身凌空飞架,极为险峻,令人心惊胆战。如清朝著名进士洪浩曾对仙人桥这样描述:“两峰对出碧云中,一水潺潺路绝通。好似女娲留片石,补天未已补山空。”寥寥几句,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呈现出仙人桥之神奇。
  那天返回时,已是夕阳西下,蓦然回首,那神奇美丽的仙人桥啊,已笼罩在橘红色的霞光之中!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冬至夜里,一辆长长的列车驶过美丽的东北平原。   这节车厢里原本也热热闹闹的,这时突然安静下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车厢内一瘸一拐地慢步行走,所至之处,乘客纷纷拿起手机。他最后停下来了,站在一家三口身旁,开始收拾自己塑料袋里的行李。他应是无钱买坐票,只能站着。这节车厢内的人都沉默不语,似乎什么都没发生,心中波澜不惊,和外面的世界形成强烈对比。列车驶入了一条很长的隧道中,黑漆漆的,让人想起什么。 
期刊
我生长在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菜园,菜园里最常见的也就属大葱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放学回到家,闻到一种清香,心想:“哎!又放葱,虽然闻着很清香但并不好吃啊!”然后,有多慢走多慢,来到厨房,问道:“妈,您做的什么饭啊?”“等会儿你就知道了。”妈妈回答。   “您又放葱了吧!”我说。妈妈自言自语了一句:“居然忘记买面条了,不过没事,我们家有面条机。”“面条!”我很不耐烦地说道,“又是面条
期刊
麦收之后,暴雨就是常有的事了。   在某个午后的暴雨来临之前,它会给足暗示,譬如天上翻卷的铅云,空中凌乱的烈风,地上焦灼的蚂蚁,水里停食的游鱼。即便粗心的农人没有注意到这些,那么也會有闪电和雷鸣做最后的提醒——当然,这提醒特别的急促,像戏剧里大人物的出场,要在一阵响锣鸣鼓之后。   豆大的雨滴断珠似的洒下来,砸在地面上弹出灰尘来,屋顶上一阵急促的“啪啪”声,鸟儿叽喳一通乱飞,射入林子里,家禽家
期刊
在山城里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深深浅浅的巷子,特别是自上而下都是由石梯铺成的巷子。每每看到这样的巷道,我便喜欢用深和浅来形容。而有个地方的巷子不同,人们用宽和窄来定义它,那便是成都的宽窄巷子。   当我站在宽窄巷子的路口时,我先选择的是宽巷子。走进宽巷子,吸引我的有很多很多,错落的复古院落,各具特色的小吃摊、私房菜馆、民俗餐饮、休闲茶馆、特色客栈、小清吧,尤其诱人的还是那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味儿的成都
期刊
北有故宫,南有肃雍。听说浙江东阳有个肃雍堂,“开门见山”的典故由此而来。   《肃雍堂记》载:“肃,肃敬也,礼之所以立也;雍,雍和也,乐之所由生也。”卢氏自古宗儒学,敦礼教,兴书院,乃典型的书香门第。徜徉在肃雍堂,仿佛看见历史的时光,黑色的匾上,油漆层层剥落,呈现出毫无规则的白色和灰色,像花脸一般。窗门、门厅、彩灯、横梁、柱子、房顶,精美的木雕无处不在,就连不起眼的隔扇、裙板上,都雕着漂亮的图案
期刊
七十多岁的岳母来我家小住的时候 ,晚上去得最多的就是到高邮净土寺塔广场听戏,一连去了好几次。回家后,她把听戏的感受告诉岳父,她说那儿的夜晚,广场上到处是人,是歌声,个个穿得漂漂亮亮,人人露出开心微笑。   岳父、岳母所说的戏,与传统意义上的戏不同。地点不在剧院,也不在室内,在市民广场;没有舞台,平地就是舞台;演员没有戏剧表演服,穿的是平常衣;没有道具,如果说有道具的话,只是一个简易耳麦和小小的扬
期刊
有一年,我到酒埠江纸厂做临时工。那天,天还没有亮,母亲和三姐、四姐送我来到村口。在村口我朝前紧走几步,再回头望着母亲和姐姐,眼泪止不住地流下來。我泪眼蒙眬地坐上了去酒埠江的船,耳边只听见“嘭嘭嘭”的引擎声。  没多久,船停靠在一个小码头上,这时上来一位眉目清秀的农家姑娘,看上去与我一般年龄,个子比我稍矮一点。她上船后朝四周看了一下,就径直朝我走来,坐在了我的旁边。船行了一阵,她与我说起话来,还问了
期刊
说起雨,奶奶曾经三番五次地给我讲一个夏天的故事。  那时,我大概还没上学,奶奶领着我和姐姐回娘家。从我们住的祁家窝棚到奶奶的老家炮屯有二十多里,奶奶领着我们“走毛道”(小路),身边是漫无边际的青纱帐,没想到遇上了一场豪雨。只听奶奶说,那场大雨下得沟满壕平,而且下了鸡蛋那么大的雹子。奶奶一手一个,领着我们跑到一棵树下,把两个小脑瓜儿揽进她的怀里,任凭雹子往她脑袋上砸。不知道雨下了多久,地上水流如注,
期刊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会通过山川、风俗、人物和文化等多种途径表现出来。例如人们往往会说,温婉的苏州、悠闲的成都、大气的北京、现代的上海、厚重的西安等。  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个小地方,虽说这地方不大,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有着秀丽的山川、旖旎的风光、独特的风情、悠久的文明,综其魅力与特点,我给它找了一个词——清凉。  这个地方叫攸县,是湖南省株洲市所辖的一个县。  清凉的攸县,呈现在世
期刊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碰壁,唯有卫国南部一个边疆小吏(仪封人),堪称知音。仪封人拜会孔子之后,出门就对仲尼弟子说:“天下无道很久了,上天将要以夫子作木铎来宣示大道。”(“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见《论语·八佾第三》)夏商周以金铎号令三军,以木铎宣告文政教化。两千多年来,这种木铎代不乏人。南北朝时期的张岊(jié),即是一例。  张岊是南齐朝廷司空,堪称重臣。齐明帝驾崩之后,东昏侯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