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学生生活与知识应用能力的基础上,高度提升小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开展该活动的主要目的。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知识运用能力一旦培养起来,对学生来说是一笔莫大的财富,所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大课程”实施的最直接形式,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用一个“大”字才能形象地概括出来。无论是学校阅览室、美术室,还是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都可以从事与该课程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在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保证社会资源及家庭资源均能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教师在实践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遵守综合性原则,保证相关工作对学生具有正面的影响。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所接触的各项事物进行联系,提升该课程的综合性。每个学校的学生均有不同的表现,而每个学生之间又存在一些不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守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利用资源,提升培养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另外,部分学校引进实践活动的时间较短,没有较多经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工作,保证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以此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策略
(一)着眼学科发展,整合课程内容
小学阶段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对此,小学教师应当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一步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考虑具体教学模式与平时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应当在融合过程中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而丰富日常的活动教学内容,使实践知识得到丰富,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鼓勵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而在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小学教师必须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需要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并且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在掌握发展前提的同时,更加关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背景,使创新实践过程更加突显出其重要性。而学校课程建设应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这也是实践课堂的重点。例如,在学习“分类实践”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实践作业,让学生了解各种垃圾桶不同的形状、颜色以及体积等,并分门别类地弄清楚它们的作用。在上课时,老师可以设问,加强小学生对垃圾分类有关知识的了解。总之,学生一旦进行切身的实际操作,就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只要动手,便会有自己的理解,这对学习能力弱的小学生有着莫大的帮助,真的是“实践出真知”。
(三)培养学生放下课本走出课堂
首先,作为小学生,不仅要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更要自主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学生更要去亲近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以便在欣赏外部景观的同时,能够对自然本质有更多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更要关注走入社会之后的发展,应当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实践课程的意义。最后,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最有效的捷径。只有有效地挖掘并充分利用好源于生活实践的活动资源,才能更大地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正效应,让我们自主开发该实践活动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课程建设,从而真正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大课程建设”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黄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化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21(6):259.
[2]汪俊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6):58-59.
[3]林俊杰.有效实施扎实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2020(18):52-53.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在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保证社会资源及家庭资源均能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教师在实践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遵守综合性原则,保证相关工作对学生具有正面的影响。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所接触的各项事物进行联系,提升该课程的综合性。每个学校的学生均有不同的表现,而每个学生之间又存在一些不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守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利用资源,提升培养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另外,部分学校引进实践活动的时间较短,没有较多经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工作,保证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以此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策略
(一)着眼学科发展,整合课程内容
小学阶段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对此,小学教师应当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一步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考虑具体教学模式与平时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应当在融合过程中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而丰富日常的活动教学内容,使实践知识得到丰富,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鼓勵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而在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小学教师必须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需要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并且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在掌握发展前提的同时,更加关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背景,使创新实践过程更加突显出其重要性。而学校课程建设应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这也是实践课堂的重点。例如,在学习“分类实践”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实践作业,让学生了解各种垃圾桶不同的形状、颜色以及体积等,并分门别类地弄清楚它们的作用。在上课时,老师可以设问,加强小学生对垃圾分类有关知识的了解。总之,学生一旦进行切身的实际操作,就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只要动手,便会有自己的理解,这对学习能力弱的小学生有着莫大的帮助,真的是“实践出真知”。
(三)培养学生放下课本走出课堂
首先,作为小学生,不仅要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更要自主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学生更要去亲近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以便在欣赏外部景观的同时,能够对自然本质有更多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更要关注走入社会之后的发展,应当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实践课程的意义。最后,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最有效的捷径。只有有效地挖掘并充分利用好源于生活实践的活动资源,才能更大地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正效应,让我们自主开发该实践活动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课程建设,从而真正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大课程建设”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黄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化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21(6):259.
[2]汪俊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6):58-59.
[3]林俊杰.有效实施扎实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2020(1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