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地理学旨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与所属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上形成的教育活动在地域分布规律以及空间结构。具体而言,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地理资源环境对人类教育活动的作用;第二,教育活动对所在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发展,及在特殊环境下,人类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从地理教育的角度审视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活动,可以总结出我国教育活动存在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教育地理学;教育;问题
一、教育活动脱节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
教育地理学隶属于人文地理学,其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与人文地理学一脉相承。人文地理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活和生产上,人与自然环境要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需要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发展的客观发展规律,在正确认知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自然发展,改造自然,开展各种社会性活动。从人文地理的视角来看我国的教育与自然的相处模式是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具体体现在:教育活动自成一体,与当地经济、社会、自然严重脱节。这种脱节突出性的体现在我国农村学校上,大多数农村学校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相隔绝,除了与上级教育部门有偶尔的互动外,几乎将自身全然包裹,学生在独立的学校环境中过着“象牙塔”式的生活。学校将所有精力集中于学生的成绩上,力争在最大限度内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而帮助学生离开家乡进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生活。学校的教育理念、宗旨、目标等一系列教育活动都以学生成绩为根本出发点,忽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这种过度关注成绩的教育模式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学生成绩越优异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往往较为落后。在农村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两者极端对立的发展趋势:部分农村被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严重遭到破坏,另一部分农村由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土地荒芜,大量农田闲置。这种极端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当地教育理念的偏差,教育对当地自然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反而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教育价值观的偏向直接导致当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背离,大量人才的流失对当地发展而言无疑是致命性的打击。除此之外,区域经济发展落后还有东西部不均衡发展、城乡二元经济对立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主导性作用的原因还要归因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的偏向。区域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摆正教育目的和价值观,根据当地实际状况设置相关课程,最大限度实现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特定环境下教育发展落后
受多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当地的教育发展落后,除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很多程度上是因为人类没有充分在教育领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人类不能用消极的态度面对,怨天尤人的被动接受,而是应该充分认知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主动的适应自然环境,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人更应该饱有坚定的信念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然在,在广大农村地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极巨恶化的趋势,人与自然间的不和谐因素比比皆是。人类是有思想的,有能力的。纵观人类千万年的发展史,人类不断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在各种条件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打破限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在与自然的共存中互动发展。而农村地区的教育却远远没有适应自然的发展,农村教育严重脱节于自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非但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起到了阻碍的作用。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水平在城乡、地区间的差异日渐悬殊,这种悬殊也就形成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面对教育的差距,特定自然环境地区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与当地环境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地区教育水平,这不仅仅是教育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定自然环境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能有效缓解教育不公平的问题,缓和区域人民与自然紧张的关系,进而体现出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非凡意义。教育是社会发展保障,因而,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造福于当地居民的同时,也促进了全社会的发展。所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问题,在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分配等多方面对农村进行了有意的倾斜,助力于我国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明东.教育地理学之价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01)
[2]罗明东.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2)
[3]罗明东.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5)
[4]罗明东.教育地理学: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J].上海高教研究.1997(06)
[5]罗明东.教育地理学简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
[6]董旭明,李天凤.关于《教育地理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4(19)
[7]曹照洁,张正江.教育地理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毕节学院学报.2010(12)
[8]伊继东,姚辉.教育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关键词】教育地理学;教育;问题
一、教育活动脱节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
教育地理学隶属于人文地理学,其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与人文地理学一脉相承。人文地理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活和生产上,人与自然环境要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需要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发展的客观发展规律,在正确认知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自然发展,改造自然,开展各种社会性活动。从人文地理的视角来看我国的教育与自然的相处模式是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具体体现在:教育活动自成一体,与当地经济、社会、自然严重脱节。这种脱节突出性的体现在我国农村学校上,大多数农村学校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相隔绝,除了与上级教育部门有偶尔的互动外,几乎将自身全然包裹,学生在独立的学校环境中过着“象牙塔”式的生活。学校将所有精力集中于学生的成绩上,力争在最大限度内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而帮助学生离开家乡进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生活。学校的教育理念、宗旨、目标等一系列教育活动都以学生成绩为根本出发点,忽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这种过度关注成绩的教育模式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学生成绩越优异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往往较为落后。在农村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两者极端对立的发展趋势:部分农村被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严重遭到破坏,另一部分农村由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土地荒芜,大量农田闲置。这种极端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当地教育理念的偏差,教育对当地自然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反而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教育价值观的偏向直接导致当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背离,大量人才的流失对当地发展而言无疑是致命性的打击。除此之外,区域经济发展落后还有东西部不均衡发展、城乡二元经济对立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主导性作用的原因还要归因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的偏向。区域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摆正教育目的和价值观,根据当地实际状况设置相关课程,最大限度实现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特定环境下教育发展落后
受多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当地的教育发展落后,除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很多程度上是因为人类没有充分在教育领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人类不能用消极的态度面对,怨天尤人的被动接受,而是应该充分认知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主动的适应自然环境,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人更应该饱有坚定的信念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然在,在广大农村地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极巨恶化的趋势,人与自然间的不和谐因素比比皆是。人类是有思想的,有能力的。纵观人类千万年的发展史,人类不断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在各种条件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打破限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在与自然的共存中互动发展。而农村地区的教育却远远没有适应自然的发展,农村教育严重脱节于自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非但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起到了阻碍的作用。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水平在城乡、地区间的差异日渐悬殊,这种悬殊也就形成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面对教育的差距,特定自然环境地区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与当地环境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地区教育水平,这不仅仅是教育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定自然环境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能有效缓解教育不公平的问题,缓和区域人民与自然紧张的关系,进而体现出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非凡意义。教育是社会发展保障,因而,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造福于当地居民的同时,也促进了全社会的发展。所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问题,在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分配等多方面对农村进行了有意的倾斜,助力于我国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明东.教育地理学之价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01)
[2]罗明东.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2)
[3]罗明东.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5)
[4]罗明东.教育地理学: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J].上海高教研究.1997(06)
[5]罗明东.教育地理学简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
[6]董旭明,李天凤.关于《教育地理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4(19)
[7]曹照洁,张正江.教育地理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毕节学院学报.2010(12)
[8]伊继东,姚辉.教育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