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清代的书院教育历经顺治至康熙年间的书院恢复发展期;雍正、乾隆年间书院的全面繁荣期;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书院的相对衰落期;同治、光绪年间书院的高速发展,快速变化,并最终消亡。对每个阶段书院发展特点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清代书院的历史沿革。
【关键词】清代;书院;发展特点
一、第一阶段:顺治至康熙年间的书院恢复发展期(1644年-1722年)
清代初期,对于书院这种独立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组织,最初是采取了一种抑制发展的政策。顺治九年(1652年),曾经明确规定不许别创书院。但是,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朝廷批准了修复衡阳石鼓书院的请求。此后,禁抑的政策有了松动,各地书院都有了些恢复。据统计,顺治年间,恢复旧有书院64所,新建书院也有61所,全国合计已有书院125所。
康熙年间,清政府对书院的态度明显改观。康熙二十五年冬(1686年),曾颁赐御书“学达性天”匾额给岳麓书院与白鹿洞书院,并颁发经史著作16种给岳麓书院。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龙城书院中设满、汉教习,集中了满洲贵族子弟在这里学习,开创清代满族书院建设的先河。值得注意的是,边疆开始设立书院,这也是当时书院普及的一种变现。康熙一朝,修复248所,新建书院537所,共计785所,是顺治朝书院的十余倍。
总之,顺治到康熙年间,清政府的书院政策是不稳定的。毫无疑问,当清廷对书院加以提倡、鼓励时,自然会促进书院建设。同时也能看到,即使在清政府对书院发展采取抑制政策时,也没有下令废弃书院,而且书院历经900多年的发展,不仅对一般知识分子,而且对清朝的各级官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中间一些热心文教事业的人士,对于发展书院具有强烈的要求与主动性。
二、第二阶段:雍正、乾隆年间书院的全面繁荣期(1723年-1795年)
雍正十一年后,颁布谕旨,肯定书院有助于“兴贤育才”,发布了著名的创建省会书院的上谕,重点建设23个省会书院。这些省会书院集中了全省的资源,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每个师资、水平最高的代表性书院。这一谕旨,不仅意味着雍正帝对书院从抑制转为提倡,而且意味着清政府开始从经济上对书院的发展给予支持。雍正王朝13年时间,全国各地新创建书院324所,修复旧书院38所,共计362所,表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乾隆王朝新建书院1173所,修复旧书院223所,合计1396所,位居历朝之首,书院也呈现出兴旺发达的局面。乾隆年间,清政府的书院政策不再动摇,寓控制于支持,创建上下一统,制度完善,定性明确的官办书院教育体系为主要目标。而后,乾隆多次发布谕旨,设立规范的标准,针对书院的管理,院长的聘请,生徒的选等方面。
综上可知,从雍正年间到乾隆年间,全国除了西藏、蒙古等几个少数民族地区外,其他各省都建立了书院。这段时期新建书院发展表现为数量更多,持续时间更长,涉及区域也更加广阔。此外,这一时期书院还有一个突出特点,主要是表现出一种等级上的差异。根据每个书院的学术研究程度的不同,书院主要分为三个等级。最高层的是州、府、道、省、联省各级书院。中间层的县级书院。最底层的是私立性质的家族书院和民办书院。
三、 第三阶段: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书院的相对衰落期(1796年-1861年)
内忧外患,政治腐朽,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时期的书院发展进入到相对衰落期。道光三十年(1850年)以前,新建书院为数仍然不少。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乱,新建书院减少。同时,不少原有书院也难免毁于战争。由于社会动荡,书院的规章制度、办学经费、师资数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书院和学生的数量的大量减少。此外,《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建立了15所教会书院。虽然这些书院由于规模小影响不大。但是,招收女子入学的举措,对重男轻女的中国的冲击是不小的,给古老沉闷的传统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这个阶段书院有三个主要阶段性特征。第一,书院汉学旗帜高扬,形成了以阮元创办的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为代表的改造型书院。以讲授汉学,博习经史词章为主要学术特征。第二,朝廷数次颁发诏令,整顿书院,试图重振其势。道光三十年,面临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统治者已放弃对汉学的支持,重新回到了支持宋学的立场,希望以程朱理学挽回人心。第三,民间力量参与书院管理。与官府强调师资管理相配合,出现了一个打破官府一统天下,民间力量可以影响山长的选任和任期的趋势。这是一种进步,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民主之光。
四、第四阶段,同治、光绪年间:书院的高速发展,快速变化,并最终消亡(1862年-1908年)
同治、光绪年间,书院有过短暂高速的发展。据统计,同治年间创建书院440所,恢复旧书院28所,合计468所,光绪年间,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新建书院793所,修复旧书院27所,合计820所,总数仅次于乾隆、康熙而位居第三。由此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书院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历史进程的高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官方与民间两股力量的合一,就官方而言,同治二年刚镇压太平天国,就由朝廷下诏清理因战事而流失的书院财产,恢复办学,目的也是希望借助书院来安定人心,中兴国家。除了官府力量之外,民间力量也不容小觑。
随着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向西方学习的风气盛行,书院经历了快速变化。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过程中,书院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管理等都进行了调整,兴起了书院改革的潮流。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旨改全国书院为大、中、小三级学堂。到清末,各省书院基本改制为学堂。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书院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最终消亡。
参考文献:
[1]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清代;书院;发展特点
一、第一阶段:顺治至康熙年间的书院恢复发展期(1644年-1722年)
清代初期,对于书院这种独立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组织,最初是采取了一种抑制发展的政策。顺治九年(1652年),曾经明确规定不许别创书院。但是,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朝廷批准了修复衡阳石鼓书院的请求。此后,禁抑的政策有了松动,各地书院都有了些恢复。据统计,顺治年间,恢复旧有书院64所,新建书院也有61所,全国合计已有书院125所。
康熙年间,清政府对书院的态度明显改观。康熙二十五年冬(1686年),曾颁赐御书“学达性天”匾额给岳麓书院与白鹿洞书院,并颁发经史著作16种给岳麓书院。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龙城书院中设满、汉教习,集中了满洲贵族子弟在这里学习,开创清代满族书院建设的先河。值得注意的是,边疆开始设立书院,这也是当时书院普及的一种变现。康熙一朝,修复248所,新建书院537所,共计785所,是顺治朝书院的十余倍。
总之,顺治到康熙年间,清政府的书院政策是不稳定的。毫无疑问,当清廷对书院加以提倡、鼓励时,自然会促进书院建设。同时也能看到,即使在清政府对书院发展采取抑制政策时,也没有下令废弃书院,而且书院历经900多年的发展,不仅对一般知识分子,而且对清朝的各级官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中间一些热心文教事业的人士,对于发展书院具有强烈的要求与主动性。
二、第二阶段:雍正、乾隆年间书院的全面繁荣期(1723年-1795年)
雍正十一年后,颁布谕旨,肯定书院有助于“兴贤育才”,发布了著名的创建省会书院的上谕,重点建设23个省会书院。这些省会书院集中了全省的资源,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每个师资、水平最高的代表性书院。这一谕旨,不仅意味着雍正帝对书院从抑制转为提倡,而且意味着清政府开始从经济上对书院的发展给予支持。雍正王朝13年时间,全国各地新创建书院324所,修复旧书院38所,共计362所,表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乾隆王朝新建书院1173所,修复旧书院223所,合计1396所,位居历朝之首,书院也呈现出兴旺发达的局面。乾隆年间,清政府的书院政策不再动摇,寓控制于支持,创建上下一统,制度完善,定性明确的官办书院教育体系为主要目标。而后,乾隆多次发布谕旨,设立规范的标准,针对书院的管理,院长的聘请,生徒的选等方面。
综上可知,从雍正年间到乾隆年间,全国除了西藏、蒙古等几个少数民族地区外,其他各省都建立了书院。这段时期新建书院发展表现为数量更多,持续时间更长,涉及区域也更加广阔。此外,这一时期书院还有一个突出特点,主要是表现出一种等级上的差异。根据每个书院的学术研究程度的不同,书院主要分为三个等级。最高层的是州、府、道、省、联省各级书院。中间层的县级书院。最底层的是私立性质的家族书院和民办书院。
三、 第三阶段: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书院的相对衰落期(1796年-1861年)
内忧外患,政治腐朽,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时期的书院发展进入到相对衰落期。道光三十年(1850年)以前,新建书院为数仍然不少。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乱,新建书院减少。同时,不少原有书院也难免毁于战争。由于社会动荡,书院的规章制度、办学经费、师资数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书院和学生的数量的大量减少。此外,《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建立了15所教会书院。虽然这些书院由于规模小影响不大。但是,招收女子入学的举措,对重男轻女的中国的冲击是不小的,给古老沉闷的传统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这个阶段书院有三个主要阶段性特征。第一,书院汉学旗帜高扬,形成了以阮元创办的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为代表的改造型书院。以讲授汉学,博习经史词章为主要学术特征。第二,朝廷数次颁发诏令,整顿书院,试图重振其势。道光三十年,面临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统治者已放弃对汉学的支持,重新回到了支持宋学的立场,希望以程朱理学挽回人心。第三,民间力量参与书院管理。与官府强调师资管理相配合,出现了一个打破官府一统天下,民间力量可以影响山长的选任和任期的趋势。这是一种进步,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民主之光。
四、第四阶段,同治、光绪年间:书院的高速发展,快速变化,并最终消亡(1862年-1908年)
同治、光绪年间,书院有过短暂高速的发展。据统计,同治年间创建书院440所,恢复旧书院28所,合计468所,光绪年间,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新建书院793所,修复旧书院27所,合计820所,总数仅次于乾隆、康熙而位居第三。由此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书院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历史进程的高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官方与民间两股力量的合一,就官方而言,同治二年刚镇压太平天国,就由朝廷下诏清理因战事而流失的书院财产,恢复办学,目的也是希望借助书院来安定人心,中兴国家。除了官府力量之外,民间力量也不容小觑。
随着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向西方学习的风气盛行,书院经历了快速变化。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过程中,书院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管理等都进行了调整,兴起了书院改革的潮流。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旨改全国书院为大、中、小三级学堂。到清末,各省书院基本改制为学堂。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书院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最终消亡。
参考文献:
[1]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