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了解民航工作人员对不安全事件的报告意愿形成机制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有效提高不安全事件报告率。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SD)理论,建立了民航人员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存量流量图,对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显示,提升科研水平可以大幅度提升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减少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科研投入来改善不安全事件报告率,实现安全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报告意愿 不安全事件 民航安全信息 系统动力学(SD)
一、引言
民航安全信息报告是通过收集在民航运行中的不安全事件,并对不安全事件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运行中所隐含的缺陷与漏洞。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逐渐建立起国家形式的自愿报告系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部门的民航自愿报告率很低,使自愿报告系统不能发挥其预想效果。很多学者都对员工的报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些研究缺乏对报告意愿形成机制的整体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对报告意愿的影响的考虑。
系统动力学(SD,System Dynamics)具有动态性、耦合性和时延性等特点,适于分析系统内的动态关系。已有学者利用SD方法探究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致因复杂性、航空不安全事件的致因等等。因此,笔者运用SD方法建立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演化模型,从个人、组织和系统的方面探讨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因素及其动态变化。
二、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因果回路构建
影响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因素有很多,众多因素有时并不能对报告意愿产生直接影响,但通过人机环管系统的作用,而间接地影响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本文主要从个人、组织和系统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个人方面包括安全认知水平、对报告系统的信赖程度以及提交报告经验。组织方面考虑安全文化、安全培训水平、安全政策、安全投入、安全监管和安全目标。系统方面考虑信息系统建设水平、自愿报告系统建设水平、系统保密性。
通过对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影响因素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系统模型的主回路包括:
L1:安全投入(+)→信息系统建设水平(+)→自愿报告系统建设水平(+)→系统保密性(+)→对报告系统的信赖程度(+)→不安全事件报告率(+)→不安全事故数(—)→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安全投入(+);L2:安全投入(+)→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应急处置水平(+)→不安全事故数(—)→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安全投入(+);L3:安全文化(+)→对自愿报告的激励(+)→不安全事件报告率(+)→不安全事故数(—)→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安全投入(+)→安全文化(+)。
三、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存量流量模型
构建SD的存量流量模型可以对系统运行的内在机理进行动态描述,研究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反馈与控制预测系统未来的走向。本研究在已建立的因果回路的基础上根据各变量的性质,根据人、机、环、管安全风险相互作用的特点,得到系统的存量流量图,如图1所示。
四、仿真及结果分析
分别设置不同的系统变量的取,,设置3种模拟仿真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方案0)进行对比。
方案0:安全投入0.5万元/月,安全目标水平为0.7,科研水平0.3;方案1:组织将关注重点放在整体安全投入上,在总目标预算为2万元/月的情况下,将安全投入从0.5万元/月增加到1万元/月。方案2:整体安全投入不增加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安全目标,将安全目标水平从0.7增长到1。方案3:不增加组织的安全投入,大力促进组织相关科研项目的发展。将科研水平从原有的0.3增加到0.5。
三种方案的仿真结果显示,其对不安全事故报告率都有提升。在方案运行开始6个月前,各方案与原方案在不安全事件报告率上变化不大;在方案运行开始6个月后,方案3在后期对不安全事故报告率的提升最为明显,说明在现有情况下,科研水平的提升对不安全事故报告率提升最快。
此外,通过对不安全事故数量与安全目标之差的模拟仿真可以得出,提高安全投入的方案1可以从开始运行时就可以明显减小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在运行至第10个月之后,提高科研水平抑制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效果更加明显,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更小。预计在一年后的运行时,提高安全目标的方案2的效果也会优于方案1。因此企业在运行方案时,应当根据其预计运行的时间选择适当方案。
五、结论
①不安全事件报告的SD模型能清晰地描述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揭示各影响因素对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影响机制。②在现有发展水平下,自愿报告系统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民航业及各民航企业大力发展科研水平,会使自愿报告系统更加完善,从而大幅度提高自愿报告率。③直接提高安全投入的方式虽然能在最初对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从未来发展对的角度考虑,企业应考虑按时间对安全投入進行分配,重新制定安全目标,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瑞山. 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J]. 中国民用航空, 2002(8):42-44.
[2] 李丽. 我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问题透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3) :88-91.
[3] 齐晓云, 王燕青, 刘思飞. 民航安全信息个体自愿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6, 42(4) :5-8.
[4] 闵桂龙, 端木京顺, 高建国,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飞行安全绩效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25(1) :46-52.
【关键词】 报告意愿 不安全事件 民航安全信息 系统动力学(SD)
一、引言
民航安全信息报告是通过收集在民航运行中的不安全事件,并对不安全事件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运行中所隐含的缺陷与漏洞。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逐渐建立起国家形式的自愿报告系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部门的民航自愿报告率很低,使自愿报告系统不能发挥其预想效果。很多学者都对员工的报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些研究缺乏对报告意愿形成机制的整体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对报告意愿的影响的考虑。
系统动力学(SD,System Dynamics)具有动态性、耦合性和时延性等特点,适于分析系统内的动态关系。已有学者利用SD方法探究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致因复杂性、航空不安全事件的致因等等。因此,笔者运用SD方法建立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演化模型,从个人、组织和系统的方面探讨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因素及其动态变化。
二、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因果回路构建
影响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因素有很多,众多因素有时并不能对报告意愿产生直接影响,但通过人机环管系统的作用,而间接地影响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本文主要从个人、组织和系统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个人方面包括安全认知水平、对报告系统的信赖程度以及提交报告经验。组织方面考虑安全文化、安全培训水平、安全政策、安全投入、安全监管和安全目标。系统方面考虑信息系统建设水平、自愿报告系统建设水平、系统保密性。
通过对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影响因素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系统模型的主回路包括:
L1:安全投入(+)→信息系统建设水平(+)→自愿报告系统建设水平(+)→系统保密性(+)→对报告系统的信赖程度(+)→不安全事件报告率(+)→不安全事故数(—)→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安全投入(+);L2:安全投入(+)→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应急处置水平(+)→不安全事故数(—)→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安全投入(+);L3:安全文化(+)→对自愿报告的激励(+)→不安全事件报告率(+)→不安全事故数(—)→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安全投入(+)→安全文化(+)。
三、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存量流量模型
构建SD的存量流量模型可以对系统运行的内在机理进行动态描述,研究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反馈与控制预测系统未来的走向。本研究在已建立的因果回路的基础上根据各变量的性质,根据人、机、环、管安全风险相互作用的特点,得到系统的存量流量图,如图1所示。
四、仿真及结果分析
分别设置不同的系统变量的取,,设置3种模拟仿真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方案0)进行对比。
方案0:安全投入0.5万元/月,安全目标水平为0.7,科研水平0.3;方案1:组织将关注重点放在整体安全投入上,在总目标预算为2万元/月的情况下,将安全投入从0.5万元/月增加到1万元/月。方案2:整体安全投入不增加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安全目标,将安全目标水平从0.7增长到1。方案3:不增加组织的安全投入,大力促进组织相关科研项目的发展。将科研水平从原有的0.3增加到0.5。
三种方案的仿真结果显示,其对不安全事故报告率都有提升。在方案运行开始6个月前,各方案与原方案在不安全事件报告率上变化不大;在方案运行开始6个月后,方案3在后期对不安全事故报告率的提升最为明显,说明在现有情况下,科研水平的提升对不安全事故报告率提升最快。
此外,通过对不安全事故数量与安全目标之差的模拟仿真可以得出,提高安全投入的方案1可以从开始运行时就可以明显减小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在运行至第10个月之后,提高科研水平抑制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效果更加明显,不安全事故与安全目标之差更小。预计在一年后的运行时,提高安全目标的方案2的效果也会优于方案1。因此企业在运行方案时,应当根据其预计运行的时间选择适当方案。
五、结论
①不安全事件报告的SD模型能清晰地描述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揭示各影响因素对不安全事件报告意愿的影响机制。②在现有发展水平下,自愿报告系统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民航业及各民航企业大力发展科研水平,会使自愿报告系统更加完善,从而大幅度提高自愿报告率。③直接提高安全投入的方式虽然能在最初对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从未来发展对的角度考虑,企业应考虑按时间对安全投入進行分配,重新制定安全目标,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瑞山. 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J]. 中国民用航空, 2002(8):42-44.
[2] 李丽. 我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问题透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3) :88-91.
[3] 齐晓云, 王燕青, 刘思飞. 民航安全信息个体自愿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6, 42(4) :5-8.
[4] 闵桂龙, 端木京顺, 高建国,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飞行安全绩效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25(1)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