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笔者对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加以反思,总结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等阅读名著的有效性策略,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真正感悟到名著那特有的人文情怀,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文学名著 阅读 有效性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书目,特别是我省高考所要考查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等中外文学名著。倘若通过名著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文学名著的经典性和不可代替性学生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也普遍希望阅读文学名著,但整体的阅读情况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平时有阅读文学名著的人并不多,对名著作品本身,多数学生认为名著在文学手法,时代衔接等方面与他们的认知,接受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感到了陌生、隔阂,以至在一大堆作品面前“无从下手”,再加上平时学习压力大,而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阅读文学名著。基于这样的情形,笔者对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加以反思,总结出如下阅读名著的有效性策略:
  一 教师应通读《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名著,给学生树立阅读名著的榜样,感召学生,引导他们走进名著。
  教师首先应通读《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名著。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应有一桶水。教师对名著理解与感悟的高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理解与感悟的高度与深度。其次应给学生树立阅读名著的榜样。例如:巴金十多岁就将《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他晚年讲,他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的小说和散文,全靠那两百多篇文章垫底。孙犁的一生是与书为伴的一生。他说:“如无书籍为之消遣,不知将又如何度日也。”安徽省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上小学后就开始读古典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近几年高考的许多优秀作文,其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具有较丰富的文学底蕴,这正是他们广泛阅读名著的所取得的。
  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
  1、把握好学生阅读名著的内外有利因素,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积极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内在有利因素。而阅读名著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及高考应试的需要等外在的功利因素又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外在有利因素。
  2、巧借影视,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有计划地播放了一些由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片,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的兴趣。如:在学习《香菱学诗》、《林黛玉进贾府》、《失街亭》等课文时,由于学生对林黛玉、诸葛亮等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适时地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剧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就一定能受到激发。利用一些相对集中的时间或节假日,组织学生观看根据名著改编拍摄的优秀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家》、《巴黎圣母院》等,学生对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直观而感性的认识之后,阅读原著的欲望与激情是难以抑制的。
  三 教给学生正确而有效的阅读方法。
  1、高中三年应秉承“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原则,通盘考虑。在高一阶段,不要过多过早地告诉学生一些结论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让他自己在阅读中去揣摩,整体感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多了,就有了判断是非优劣的标准,良好的语感也能逐步形成,阅读能力自然也能得到提高。高二阶段,除继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外,侧重让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到了高三阶段,主要在巩固名著的情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训练,掌握作品的主题,分析人物的形象,品味语言的风格,进而感悟名著那特有的人文情怀。
  2、拟定阅读计划:
  (1)、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节假日这样的时间,有计划地阅读名著。高一阶段,可主要读:《三国演义》(可划定章节分阶段读)、《家》、《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堂吉柯德》、《匹克威克外传》(安排略读)等,高二阶段,主要读:《围城》、《欧也尼·葛郎台》、《子夜》、《复活》(安排略读)等,高二暑假及高三上读《红楼梦》(可划定章节分阶段读)等。
  (2)、每周至少用一节课的时间,做课外阅读的具体布置及相关的指导。也可用这一时间让学生交流一星期来的读书情况。
  (3)、必须做好阅读笔记。强调读书一定要动笔墨,在开始之际,定期检查,予以督促习惯的养成。
  (4)、每月进行一次阅读交流。可谈所读内容,亦可谈所思所感。只要坚持,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个学期,你就能发现不少学生来往阅览室、图书馆的脚步越来越频繁了,阅读习惯正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逐渐形成了。
  3、“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精读”这种方法就是选择某一名著或名著的某些章节,较详细地阅读。对所读,或内容,或人物,或结构,或语言等寻幽探微,咀嚼品味,精琢细磨,这样虽然只阅读了其中一两个点,但只要“点”抓得推,抓得巧,抓得好,就可以举一而反三,窥斑而见豹。“泛读”这种方法就是对原著做个“提纲挈领”式的把握,然后选取相关的情节或片段做概略的阅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的序、跋、前言、后记等,对名著有了粗略的宏观的了解的基础上作居高临下的“泛读”法,在时间紧的情况下,也许能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4、引导学生感悟名著的优秀的文化内涵。
  阅读名著的过程实际就是学习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接受人类文化熏陶的过程。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名著阅读,才会使名著中鲜活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得到充分展现,才能有效地发挥名著的文化内涵及人文价值。中学所要阅读的文学名著,是历代的名篇佳作,蕴含丰富的文化的精华。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对这些蕴涵丰富文化信息的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内涵。
  5、重视多元解读。
  阅读名著,要强调传统的解读,但更应该鼓励批判创新,做多元解读。对待名家名篇,特别是各类“导读”的分析不能过分依赖,不能盲目崇古、崇书、祟尚权威,要有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当然,在做多元解读时我们要牢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这一原则,不能脱离原著作解读。
  6、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名著导读》。
  通过导读进而走进名著,虽然是一种阅读名著的途径,但是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首先,要学生阅读了一定的作品之后使用《名著导读》。学生在阅读了一定的作品之后,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结构,这时才可适时地引导学生从阅读介绍性、评论性的“名著导读”入手,以期对名著有个“理论上”的基本把握。
  其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任务可以说是大大加重了,阅读名著的时间也是相对有限的,而高三时间紧压力大就更不用说了。厦门一中语文教研组编写的《名著导读》从作品概况、内容精要、经典片段、高考仿真试题等四方面人手,而厦门外国语、厦门双十中学等老师编写的《文化文学名著阅读指要》则从情节影院、主题公园、人物画廊、艺术沙龙、阅读问答、精彩再现、教材链接等方面人手,对福建省高考所考查的篇目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这两本书对进入高三的学生而言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的。
  7、重视积累。
  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也吃不成胖子。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或节假日来阅读。
  指导学生品读经典片段,感悟事理之美,体会人物的心境,感知人物的形象美。学生在阅读想中感知到美、欣赏到美、领悟到美,便会有积累的兴趣。这样学生从作品中收集大量的信息,在大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淀学生的素养也就提高了。
  总之,名著阅读只要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方法得当,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感悟名著那特有的人文情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3月修订)
  2 赵晨钰《多家争出名著导读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起争议》
  3 厦门一中语文教研组编写的《名著导读》
  4 厦门外国语、厦门双十中学《文化文学名著阅读指要》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倡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判断性;课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巩固学生的创新热情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与农村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这一重要角色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角色定位还存在一些误区,阻碍了新课程的发展。    一、教师角色定位误区。   1、坚持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定位教学行为。课堂上,教师照着教科书、教案一讲到底,很少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决定行为。一个人如果在思想道德上出了偏差,那么既便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很强的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也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 展所用。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只有加强思想品质和社会道德的教育,才能在素质教育中抓住核 心,才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日益突显出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当前
[摘要]: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在儿童的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是社会和学校难以代替的。要教育好学生,一定要有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然而,在管理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经历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根本未重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时间辅导孩子学习,或者不懂得怎样教孩子学习。因而,作为学校应致力于搭建好家校联系的平台,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恰当的手段,有效利用合理的资源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难”学生产生原因的分析,论述了对“两难”学生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两难”学生;关爱;方法;机会    1 “两难”学生产生的原因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两难”学生产生的原因,除了家庭方面外,教师方面主要有:  1.1 关爱不够,“两难”学生被遗忘在实际教学当中,老师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完成。尤其是地理课,课时少,内
摘要:本文对阅读课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新课标的课程里,教师的教学思路必须清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课教学,做好精心的设计教学教材的整体结构,才可以达到有效、可控制的阅读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实践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思路与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不同角度的教学作出分类。语文阅读课教学是高中的必修教材,它体现在两方面:略读课文的选节、课型,本文主要讲指课型
“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而惟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和永藏在心底的”。作为教师,我们如何用行动去诠释这种爱,才不愧于这样的讴歌?  倾听一下学生的声音,同行教师的声音,家长的声音,社会中关心教育的人的声音。我们不难得出:“教师的爱应当包括七个要素: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关怀、给予和责任。倘若失去了理解,爱便显得盲目和无知;倘若失去了尊重,爱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45-02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课后的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信息课堂教学 课堂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信息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兴趣在幼儿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影响小班幼儿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它还影响着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本文拟从探讨如何创设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接受知识。  [关键词]兴趣 数学教学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的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我的母亲》这篇文章选自胡适的《四十自述》。很多解读按照编者后加的文题理解为专写母亲的文章,这是有失偏颇的。胡适曾明确表述过写作《四十自述》的目的: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給文学开生路。在文中胡适有意识地阐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有必要将文本还原到原作中去理解,从“赤裸裸的叙述”中去解读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