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是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中职阶段是培养中职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的关键时期。采用实验对照法对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中职学生体育习惯的获得进行研究,总结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方法对策,旨在改革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中职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对策研究;体育习惯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52-0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关内容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中职学生优良的体育习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就业后的事业、生活质量意义深远。本研究选取云南交通技师学院2018级200名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与对照班进行比较,总结出培养中职学生体育习惯的研究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选取云南交通技师学学院2018级200名学生作为实验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别让学生选取篮球、排球、足球、瑜伽、健美操和拳击等六项体育项目,由相应的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并辅助课后训练,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另外选取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采取原来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实验前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80份,回收率93.33%,有效评价量表率100%,实验后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80份,回收率93.33%,有效率100%。问卷数据结果采用Excel和SPSS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比较分析
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共40题,分为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体育学习积极兴趣、自主与探究学习、运动参与程度和对体育的关注五个维度,经过数据分析,结果如下表1。
对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发现,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五个维度上的选择为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五个维度上的选择为P<0.05,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前后,实验组在五个维度的选择上P<0.05,差异显著。
(二)实验前后体质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组的成绩(除1000米/800米外)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变化不明显,通过方差分析显示,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质测试的七个项目上的差异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质测试的七个项目上的差异为P<0.05,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前后,实验组在体质测试的七个项目上P<0.05,差异显著。
(三)体育锻炼行为比较分析
根据实验统计的结果:实验前对照组有9人具有体育习惯,占比为9%,对照组有21人,占比为10.5%,两者差异性不明显;实验后对照组增加1人具有体育习惯,不具有明显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具有体育习惯的人数由21人增加为57人,P<0.05,具有明显差异。
三、培养中职学生体育习惯的对策分析
(一)传播体育文化,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作用
体育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有关体育方面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总体来说,体育文化包含:一是物质形态,体育运动的形式、使用的场地器材,服装及运动的设备等;二是体育体制、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教学体制和体育训练的组织方式以及开展体育训练活动的体制等;三是体育观念,内在的体育价值观、运动观、体育哲学观和体育方法观等[1]。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必要条件是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与学习。
加强学生体育的文化教育,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了解体育的作用,让学生认识体育重要性的同时,对体育充满兴趣。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教会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和思想性,需不断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在体育教育中个人的价值以及体育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等,把体育文化的精妙之处融入学生的学习理念之中,这样能实现终身的优良体育习惯。
(二)改革体育教学
“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但目前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枯燥而且单一,教学手段老旧,评价体系只注重结果,忽视学生个体发展,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要实现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改革体育教学。
首先,优化体育项目,将以竞技为主要内容的体育项目与大众的体育项目相结合,进行合理配置及优化,多设置学生感兴趣、娱乐的和休闲的体育项目,并结合学生特点和个体需求安排体育項目,同时将课堂与课余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形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切实做到“寓教于乐”[2]。其次,要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将被动的执行和强制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探索和需求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的体育习惯作为长期的培养目标,而不是只设置短期的教学目标。最后,改革评价与考核体系,终极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结合每项运动的特点,将学生的进步、兴趣与态度等多种内容纳入考评机制,可以与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同等地位或者更高,鼓励学生突破与创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中体育情感和习惯的养成。
(三)营造丰富的体育环境氛围
中职学校要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阳光伙伴、体育俱乐部等,在体育活动的项目上适应面要广,尽可能符合更多中职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满足学生对运动的不同需求[3],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将运动的需求从外在的强制转化为内在的渴望,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了解学生对体育的深入需求,形成体育优良习惯的有效措施,参与体育运动训练成为当代学生的需求,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就成为必然。在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要加强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的建设,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健全师资队伍。
另外,中职学校要做好教学保障,积极拓展体育场地、器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快乐氛围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体育场地和器材[4]。教师要利用现有的器材及场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学生产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应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及媒体,加大学生获取知识及技能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效率。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其次,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继而获得储存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要拓展体育课堂的空间,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最后,可以借助时下流行的运动类APP。研究表明,运动类APP对学生的锻炼强度、运动频率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5],对学生体育行为需求和体育行为动机激发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郭芙茉,于永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可操作性途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4).
[2]邵爱红.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育习惯养成探究[J].运动,2013(11).
[3]李兰.职业学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对策研究:以连云港市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2).
[4]高留洋.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2(7).
[5]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对策研究;体育习惯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52-0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关内容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中职学生优良的体育习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就业后的事业、生活质量意义深远。本研究选取云南交通技师学院2018级200名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与对照班进行比较,总结出培养中职学生体育习惯的研究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选取云南交通技师学学院2018级200名学生作为实验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别让学生选取篮球、排球、足球、瑜伽、健美操和拳击等六项体育项目,由相应的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并辅助课后训练,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另外选取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采取原来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实验前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80份,回收率93.33%,有效评价量表率100%,实验后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80份,回收率93.33%,有效率100%。问卷数据结果采用Excel和SPSS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比较分析
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共40题,分为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体育学习积极兴趣、自主与探究学习、运动参与程度和对体育的关注五个维度,经过数据分析,结果如下表1。
对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发现,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五个维度上的选择为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五个维度上的选择为P<0.05,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前后,实验组在五个维度的选择上P<0.05,差异显著。
(二)实验前后体质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组的成绩(除1000米/800米外)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变化不明显,通过方差分析显示,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质测试的七个项目上的差异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质测试的七个项目上的差异为P<0.05,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前后,实验组在体质测试的七个项目上P<0.05,差异显著。
(三)体育锻炼行为比较分析
根据实验统计的结果:实验前对照组有9人具有体育习惯,占比为9%,对照组有21人,占比为10.5%,两者差异性不明显;实验后对照组增加1人具有体育习惯,不具有明显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具有体育习惯的人数由21人增加为57人,P<0.05,具有明显差异。
三、培养中职学生体育习惯的对策分析
(一)传播体育文化,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作用
体育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有关体育方面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总体来说,体育文化包含:一是物质形态,体育运动的形式、使用的场地器材,服装及运动的设备等;二是体育体制、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教学体制和体育训练的组织方式以及开展体育训练活动的体制等;三是体育观念,内在的体育价值观、运动观、体育哲学观和体育方法观等[1]。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必要条件是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与学习。
加强学生体育的文化教育,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了解体育的作用,让学生认识体育重要性的同时,对体育充满兴趣。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教会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和思想性,需不断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在体育教育中个人的价值以及体育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等,把体育文化的精妙之处融入学生的学习理念之中,这样能实现终身的优良体育习惯。
(二)改革体育教学
“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但目前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枯燥而且单一,教学手段老旧,评价体系只注重结果,忽视学生个体发展,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要实现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改革体育教学。
首先,优化体育项目,将以竞技为主要内容的体育项目与大众的体育项目相结合,进行合理配置及优化,多设置学生感兴趣、娱乐的和休闲的体育项目,并结合学生特点和个体需求安排体育項目,同时将课堂与课余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形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切实做到“寓教于乐”[2]。其次,要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将被动的执行和强制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探索和需求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的体育习惯作为长期的培养目标,而不是只设置短期的教学目标。最后,改革评价与考核体系,终极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结合每项运动的特点,将学生的进步、兴趣与态度等多种内容纳入考评机制,可以与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同等地位或者更高,鼓励学生突破与创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中体育情感和习惯的养成。
(三)营造丰富的体育环境氛围
中职学校要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阳光伙伴、体育俱乐部等,在体育活动的项目上适应面要广,尽可能符合更多中职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满足学生对运动的不同需求[3],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将运动的需求从外在的强制转化为内在的渴望,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了解学生对体育的深入需求,形成体育优良习惯的有效措施,参与体育运动训练成为当代学生的需求,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就成为必然。在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要加强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的建设,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健全师资队伍。
另外,中职学校要做好教学保障,积极拓展体育场地、器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快乐氛围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体育场地和器材[4]。教师要利用现有的器材及场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学生产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应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及媒体,加大学生获取知识及技能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效率。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其次,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继而获得储存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要拓展体育课堂的空间,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最后,可以借助时下流行的运动类APP。研究表明,运动类APP对学生的锻炼强度、运动频率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5],对学生体育行为需求和体育行为动机激发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郭芙茉,于永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可操作性途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4).
[2]邵爱红.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育习惯养成探究[J].运动,2013(11).
[3]李兰.职业学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对策研究:以连云港市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2).
[4]高留洋.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2(7).
[5]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