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国家教委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我院开设体适能课,通过柔韧素质、上肢力量、下肢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性、有氧耐力素质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适能是指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的综合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运动体适能。对于学校体育而言,主要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是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身体成分。(1)心肺耐力:代表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摄入、运送、吸收利用氧气,进行新陈代谢,产生能量的能力。(2)肌肉力量和耐力:对一般人群来讲,身体各肌群的力量应当得到适度的、均衡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有能够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耐力,才能适应日常生活、工作、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3)柔韧性:良好的柔韧性是保证肢体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可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提高应付突发事件能力,并可在意外的情况下,预防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的发生,或减轻损害的程度。(4)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中脂肪的成分增加,肌肉成分必然下降,基础代谢水平就会降低,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健康体适能的目标:(1)帮助学生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通过教授和应用健康体适能概念,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2)通过健康体适能计划的实施,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的活动价值,参与体育运动是愉快的和终身性的,从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3)使学生通过体育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兴趣所在。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掌握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设计和实施个人的健康体适能计划,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身心素质的目标。
体育课程提出了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注重对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目标要求,还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健康体适能体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参与体育活动。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不仅使学生懂得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参与体育活动。传统的体育课程只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从来不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如何制订计划,如何自学?
2.关注学生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不仅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重视情感、态度、理想和价值观的培育,此外还注重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运动中体验人的价值,获得自我发展。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选择”,使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学”与“学”的互动,这样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在理解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认识,获得自我意识。要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个性,展示自身的优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形成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3.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健康第一。体育运动的价值体现在体育活动中倾注着人类最美好的意愿,如健康、和谐、美丽、娱乐、公平、正义、友谊、进步、竞争等。“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是国家和社会对体育课程的需要,健康的内涵比体质更为丰富,体质仅仅是生理上的,而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体育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体育新课程重视身体练习和健康教育学习的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因此,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不仅要提出身体练习的目标,还要提出健康教育的目标,使课程与教学目标多元化,同时突出“健康第一”的目标。
4.注重体育习惯养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掌握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并使之转化为习惯。终身体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因此,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意识等方面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在内容的选择上、方法的传授上、教学的组织上,努力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自觉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
5.注重个性情感的培养,体现个体差异。“世界身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类更是千差万别。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体育运动是最能反映人的个性的一面鏡子。健康的个性是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体育课程要通过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其智力活动,积极发掘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适宜的发展。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对个性的发展提出要求,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获得尊重的心理满足,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体育锻炼可以发展学生愉快、乐观、友爱、同情等多种情感,还可以促使情感的社会化和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形成。因此,体育课余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个性与情感目标的要求。
6.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主要技能之一。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把一个生物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应艺术地引导学生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学会公平竞争与合作,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集体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公德的好公民。
通过体适能各项素质(柔韧性素质、灵敏协调性素质、上肢力量、下肢质量、耐力素质)的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通过考核指标检验,90%以上达到标准,提高了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等素质。
体适能是指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的综合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运动体适能。对于学校体育而言,主要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是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身体成分。(1)心肺耐力:代表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摄入、运送、吸收利用氧气,进行新陈代谢,产生能量的能力。(2)肌肉力量和耐力:对一般人群来讲,身体各肌群的力量应当得到适度的、均衡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有能够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耐力,才能适应日常生活、工作、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3)柔韧性:良好的柔韧性是保证肢体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可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提高应付突发事件能力,并可在意外的情况下,预防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的发生,或减轻损害的程度。(4)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中脂肪的成分增加,肌肉成分必然下降,基础代谢水平就会降低,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健康体适能的目标:(1)帮助学生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通过教授和应用健康体适能概念,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2)通过健康体适能计划的实施,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的活动价值,参与体育运动是愉快的和终身性的,从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3)使学生通过体育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兴趣所在。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掌握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设计和实施个人的健康体适能计划,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身心素质的目标。
体育课程提出了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注重对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目标要求,还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健康体适能体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参与体育活动。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不仅使学生懂得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参与体育活动。传统的体育课程只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从来不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如何制订计划,如何自学?
2.关注学生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不仅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重视情感、态度、理想和价值观的培育,此外还注重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运动中体验人的价值,获得自我发展。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选择”,使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学”与“学”的互动,这样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在理解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认识,获得自我意识。要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个性,展示自身的优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形成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3.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健康第一。体育运动的价值体现在体育活动中倾注着人类最美好的意愿,如健康、和谐、美丽、娱乐、公平、正义、友谊、进步、竞争等。“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是国家和社会对体育课程的需要,健康的内涵比体质更为丰富,体质仅仅是生理上的,而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体育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体育新课程重视身体练习和健康教育学习的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因此,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不仅要提出身体练习的目标,还要提出健康教育的目标,使课程与教学目标多元化,同时突出“健康第一”的目标。
4.注重体育习惯养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掌握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并使之转化为习惯。终身体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因此,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意识等方面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在内容的选择上、方法的传授上、教学的组织上,努力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自觉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
5.注重个性情感的培养,体现个体差异。“世界身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类更是千差万别。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体育运动是最能反映人的个性的一面鏡子。健康的个性是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体育课程要通过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其智力活动,积极发掘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适宜的发展。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对个性的发展提出要求,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获得尊重的心理满足,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体育锻炼可以发展学生愉快、乐观、友爱、同情等多种情感,还可以促使情感的社会化和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形成。因此,体育课余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个性与情感目标的要求。
6.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主要技能之一。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把一个生物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应艺术地引导学生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学会公平竞争与合作,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集体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公德的好公民。
通过体适能各项素质(柔韧性素质、灵敏协调性素质、上肢力量、下肢质量、耐力素质)的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通过考核指标检验,90%以上达到标准,提高了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等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