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基于构建“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探索建立基于第一与第二课堂融合的大学生深造推动机制。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立足于第一课堂主阵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围绕第一课堂人才培养规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营造浓厚的深造氛围,全面提高本科生深造成功率。该文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为实证,分析归纳本科生深造推动机制,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为推动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深造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十大育人体系’构建”;2019年度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海洋战略人才”(教思政厅函〔2018〕37号);2018年度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2018JGXM02)
[作者简介]李 颖(1989—),女,广东高州人,硕士,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辅导员,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升学深造研究;陈保瑜(1987—),男,海南海口人,硕士,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助教,主要从事第二课堂建设研究;陈省平(1975—),男,广东平远人,博士,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115-03 [收稿日期] 2020-03-2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于培养周期一般只有4~5年的本科生而言,通过深造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求知问学,多学3~5年意味着知识储备会更加丰富,专业积累会更加深厚,将来步入社会后适应性会更高,竞争性会更强,发展空间会更广阔。
本科毕业后在国(境)内外的高校或科研院所中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以达到更深的程度,我们称之为深造。本科生深造可通过国(境)内读研、国(境)外留学、双学位等路径实现,其中国(境)内读研包括保研和考研,国(境)外留学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换、毕业后攻读国(境)外研究生等,双学位指取得主修专业学位资格后继续修读第二学位。本文将围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分析归纳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深造推动机制,以期与同行分享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构建“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营造浓厚的深造氛围
海洋科学学院以培养未来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为目标,按照一级学科培养本科生二级学科培养硕士生→三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思路,构建了海洋科学专业“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1],较为系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想解决的本科、硕士、博士各学段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的贯通培养,立足于第一课堂主阵地,为营造升学深造氛围,推动本科生升学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海洋科学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便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利用大学第一课、新生家长会等平台,宣传阐释、系统讲解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早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让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将深造作为内在动力,追求卓越。
(一)实施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计划
海洋科学学院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设置“海洋科学进展”“综合实验与实践”两门必修课,明确学分要求,强化师资队伍,要求所有本科生至少参加24次学术讲座,提交1份课外科研训练研究报告,倒逼学生扎扎实实参与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同时,精心打造海洋大讲堂、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和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等系列第二课堂活动品牌,引导、督促低年级本科生早接触、早参与科研训练,在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启动“导师制”,对学生开展细致深入的指导,推动学生在本科四年级全部进入导师科研团队,加强学生与导师联系。据统计,累计有654名本科生参与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计划,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科研潜力,涵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全方位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让深造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提高深造率。
(二)实施大学生海外学术交流计划
国(境)外留学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深造的主要去向之一。海外交流项目对国(境)外留学意向将产生重要影响。有调查显示,中山大学有赴国(境)外留学意向的本科生中,曾参与过或者对海外交流项目感兴趣的本科生约占30%[2]。海洋科学学院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投入专项经费实施大学生海外学术交流计划,并充分调动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的学术资源,每年支持超过20位本科生赴国(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研究项目或交换学习等,助推学生走近学科前沿,了解研究进展,学习先进理念。通过搭平台、给机会,促使学生在國际学术交流舞台展风采、壮筋骨,在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留学深造信心。据统计,自实施大学生海外学术交流计划以来,100%参与过该计划的学生最终选择了深造。
(三)实施毕业论文研究方舟计划
有研究认为,相比游离型的学生,习惯导向型和互动参与型的学生有较高的深造意向,而本科四年级教育“虚化”问题则导致了本科四年级学生的深造意向普遍低于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3]。为提高习惯导向型和互动参与型的学生比例,减少游离型的学生,海洋科学学院实施毕业论文研究方舟计划,投入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一方面建立支持与监督机制,为学生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同时要求学生阶段性汇报毕业论文研究进展,督促学生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质量。另一方面建立激励与引导机制,通过差异化支持和个性化帮扶,激励学生在国内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前往国(境)外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留学深造,引导学生将本科阶段科研工作延伸至研究生阶段,实现不同学段有机衔接,螺旋上升,助力学生在研期间聚沙成塔,厚积薄发。实践表明,通过对毕业论文研究的支持监督与对升学深造的引导激励,激发了本科四年级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了本科四年级学生的深造意向,有效克服了本科四年级教育“虚化”问题。在此过程中也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研究方法,积累了相关知识技能,提前进入了研究生的学习状态。 二、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深造成功率
在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过程中,与教师互动、与同辈互动和与辅导员互动等三种校园互动形式均对学生学习参与度产生积极影响作用,其中与教师互动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与同辈互动是次级重要影响因素,而辅导员互动的影响作用较弱[4]。海洋科学学院围绕第一课堂人才培养规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通过组织深造指导师生午餐会、深造经验分享会、团藻促学计划和一对一深造约谈等第二课堂学生活动[5,6],加强学生与教师、同辈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推动学生升学深造。
(一)组织深造指导师生午餐会
研究型大学的专业教师一般具有升学深造经历,且相当一部分有海外留学背景。加强学生與专业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一方面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发挥专业教师在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等方面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专业课程的知识框架,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进展,引导学生更好地制定专业复习计划,做好保研、考研或国(境)外留学的相关准备,进一步提高深造成功率。因此,学院实施师生午餐会制度,每2~3周举行1次,打破课室的空间局限,营造轻松的交流环境,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解答学生疑惑,坚定学生信心,拉近师生距离。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学院开展深造指导主题的师生午餐会30次,邀请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深造约70人次。
(二)组织深造经验分享会
与同辈互动的影响力随着院校研究性、精英性的增强而提高[4]。通过自身努力成功实现深造的优秀学长,深造经验较为丰富,升学资讯掌握较为全面。搭建学生与优秀学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深造准备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深造成功率。因此,海洋科学学院从优秀校友、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中遴选优秀学子,通过分享沙龙、模拟面试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围绕如何确立深造目标、如何提前做好深造准备、如何申请保研夏令营、如何备考研究生统一考试、如何申请国(境)外高校等主题,搭建朋辈互动平台,分享深造经验,交流升学资讯,为同学们升学深造指明方向、答疑解惑。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学院已开展深造经验分享会29次,邀请保研、考研和国(境)外留学的优秀校友、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分享深造经验约90人次。
(三)实施团藻促学计划
初试成绩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基础,针对考研初试科目的复习和备考是重中之重。海洋科学学院实施团藻促学计划,围绕考研初试科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遴选在读研究生为考研学生开展细致深入的学业辅导。通过团藻促学计划,一方面精准辅导学生进行复习备考,进一步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通过组建朋辈互助学习小组,强化报考同一院校同一专业学生的互助交流和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备考氛围,实现双向提高、共同进步。据统计,仅2019年,学院开展以深造为主题的团藻促学计划9次,参与学生约90人次。
(四)实施“一对一”深造约谈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学业基础各不相同。海洋科学学院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靶向问诊,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由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工作专班,与每一位本科三年级学生进行“一对一”深入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深造指导。在本科四年级阶段,学院在留学准备及申请,保研推荐及录取,考研报名、复习、初试、复试、调剂及录取等各个重要节点,进行政策解读,做好相关提醒,帮扶困难群体。在考研初试前夕、申请调剂复试等学生容易焦虑、信心容易动摇的关键时期,学院在做好考研初试成绩摸底的基础上,精准做好心理疏导、复试指导、调剂指引等工作,有效帮助学生坚定信心、稳定心态、疏导焦虑,最终成功实现升学深造。
三、成效与分析
海洋科学学院每年发布2次《历年大学生科研训练分析报告》和《历届毕业生升学就业质量报告》,围绕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参与比例以及深造率,不断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聚焦工作重点难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二年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比例达到80%以上、三年级参与比例90%以上,深造率80%以上。在紧盯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抓住“关键少数”,达到“时间聚焦”,有力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推动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不断取得新成效。
深造意向率:自2017届65.78%逐年增长至2020届96.58%,依次为65.78%、86.56%、90.74%、96.58%,年均增长10.27%。
深造成功率:2017—2019届本科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成功率保持在90%~92%之间,依次为90.91%、91.67%、90.91%,考研成功率自64.00%增长至72.73%,依次为64.00%、64.52%、72.73%。
深造率:自2016届48.44%逐年增长至2019届82.69%,依次为48.44%、58.57%、75.38%、82.69%,年均增长11.42%。
海洋科学学院营造了浓厚的深造氛围,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深造作为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卓越学子不断涌现。其中突出代表是2013届本科毕业生万蕊雪,本科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博士4年期间,第1作者发表Science论文6篇、Cell论文2篇,入选2016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获评《Science》杂志和SciLife Lab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参考文献
[1]陈省平.三全育人:海洋科学专业立德树人一体化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6):179-181.
[2]靳祥鹏,关键,柯璎珊.中山大学本科生留学深造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9,(4):94-98.
[3]吕文静,吕林海.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深造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学习参与的视角[J].教学研究,2018,41(2):9-14. [4]朱紅.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6):35-43 63.
[5]陈省平,汪帼英,宁曦,李颖.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学生工作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4):169-171.
[6]陈省平,宁曦,刘亚婷.构建“协同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高教学刊,2018,(8):77-78 81.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for Undergraduates’ Furt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 A Case Study of the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in Sun Yat-sen University
LI Yinga, CHEN Bao-yub, CHEN Sheng-pinga,b
(a.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b. Student Affairs Offi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chelor-Master-Doctor"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urther education promo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first classroom, gives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classroom, designs and carries out the second classroom around the law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first classroom, creates a strong atmosphere for further study, to promote students’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growth,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s the success rate of undergraduates’ further study.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students’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growth,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the first classroom"; "the second classroom"; further education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深造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十大育人体系’构建”;2019年度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海洋战略人才”(教思政厅函〔2018〕37号);2018年度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2018JGXM02)
[作者简介]李 颖(1989—),女,广东高州人,硕士,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辅导员,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升学深造研究;陈保瑜(1987—),男,海南海口人,硕士,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助教,主要从事第二课堂建设研究;陈省平(1975—),男,广东平远人,博士,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115-03 [收稿日期] 2020-03-2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于培养周期一般只有4~5年的本科生而言,通过深造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求知问学,多学3~5年意味着知识储备会更加丰富,专业积累会更加深厚,将来步入社会后适应性会更高,竞争性会更强,发展空间会更广阔。
本科毕业后在国(境)内外的高校或科研院所中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以达到更深的程度,我们称之为深造。本科生深造可通过国(境)内读研、国(境)外留学、双学位等路径实现,其中国(境)内读研包括保研和考研,国(境)外留学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换、毕业后攻读国(境)外研究生等,双学位指取得主修专业学位资格后继续修读第二学位。本文将围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分析归纳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深造推动机制,以期与同行分享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构建“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营造浓厚的深造氛围
海洋科学学院以培养未来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为目标,按照一级学科培养本科生二级学科培养硕士生→三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思路,构建了海洋科学专业“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1],较为系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想解决的本科、硕士、博士各学段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的贯通培养,立足于第一课堂主阵地,为营造升学深造氛围,推动本科生升学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海洋科学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便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利用大学第一课、新生家长会等平台,宣传阐释、系统讲解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早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让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将深造作为内在动力,追求卓越。
(一)实施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计划
海洋科学学院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设置“海洋科学进展”“综合实验与实践”两门必修课,明确学分要求,强化师资队伍,要求所有本科生至少参加24次学术讲座,提交1份课外科研训练研究报告,倒逼学生扎扎实实参与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同时,精心打造海洋大讲堂、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和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等系列第二课堂活动品牌,引导、督促低年级本科生早接触、早参与科研训练,在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启动“导师制”,对学生开展细致深入的指导,推动学生在本科四年级全部进入导师科研团队,加强学生与导师联系。据统计,累计有654名本科生参与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计划,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科研潜力,涵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全方位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让深造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提高深造率。
(二)实施大学生海外学术交流计划
国(境)外留学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深造的主要去向之一。海外交流项目对国(境)外留学意向将产生重要影响。有调查显示,中山大学有赴国(境)外留学意向的本科生中,曾参与过或者对海外交流项目感兴趣的本科生约占30%[2]。海洋科学学院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投入专项经费实施大学生海外学术交流计划,并充分调动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的学术资源,每年支持超过20位本科生赴国(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研究项目或交换学习等,助推学生走近学科前沿,了解研究进展,学习先进理念。通过搭平台、给机会,促使学生在國际学术交流舞台展风采、壮筋骨,在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留学深造信心。据统计,自实施大学生海外学术交流计划以来,100%参与过该计划的学生最终选择了深造。
(三)实施毕业论文研究方舟计划
有研究认为,相比游离型的学生,习惯导向型和互动参与型的学生有较高的深造意向,而本科四年级教育“虚化”问题则导致了本科四年级学生的深造意向普遍低于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3]。为提高习惯导向型和互动参与型的学生比例,减少游离型的学生,海洋科学学院实施毕业论文研究方舟计划,投入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一方面建立支持与监督机制,为学生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同时要求学生阶段性汇报毕业论文研究进展,督促学生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质量。另一方面建立激励与引导机制,通过差异化支持和个性化帮扶,激励学生在国内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前往国(境)外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留学深造,引导学生将本科阶段科研工作延伸至研究生阶段,实现不同学段有机衔接,螺旋上升,助力学生在研期间聚沙成塔,厚积薄发。实践表明,通过对毕业论文研究的支持监督与对升学深造的引导激励,激发了本科四年级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了本科四年级学生的深造意向,有效克服了本科四年级教育“虚化”问题。在此过程中也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研究方法,积累了相关知识技能,提前进入了研究生的学习状态。 二、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深造成功率
在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过程中,与教师互动、与同辈互动和与辅导员互动等三种校园互动形式均对学生学习参与度产生积极影响作用,其中与教师互动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与同辈互动是次级重要影响因素,而辅导员互动的影响作用较弱[4]。海洋科学学院围绕第一课堂人才培养规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通过组织深造指导师生午餐会、深造经验分享会、团藻促学计划和一对一深造约谈等第二课堂学生活动[5,6],加强学生与教师、同辈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推动学生升学深造。
(一)组织深造指导师生午餐会
研究型大学的专业教师一般具有升学深造经历,且相当一部分有海外留学背景。加强学生與专业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一方面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发挥专业教师在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等方面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专业课程的知识框架,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进展,引导学生更好地制定专业复习计划,做好保研、考研或国(境)外留学的相关准备,进一步提高深造成功率。因此,学院实施师生午餐会制度,每2~3周举行1次,打破课室的空间局限,营造轻松的交流环境,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解答学生疑惑,坚定学生信心,拉近师生距离。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学院开展深造指导主题的师生午餐会30次,邀请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深造约70人次。
(二)组织深造经验分享会
与同辈互动的影响力随着院校研究性、精英性的增强而提高[4]。通过自身努力成功实现深造的优秀学长,深造经验较为丰富,升学资讯掌握较为全面。搭建学生与优秀学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深造准备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深造成功率。因此,海洋科学学院从优秀校友、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中遴选优秀学子,通过分享沙龙、模拟面试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围绕如何确立深造目标、如何提前做好深造准备、如何申请保研夏令营、如何备考研究生统一考试、如何申请国(境)外高校等主题,搭建朋辈互动平台,分享深造经验,交流升学资讯,为同学们升学深造指明方向、答疑解惑。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学院已开展深造经验分享会29次,邀请保研、考研和国(境)外留学的优秀校友、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分享深造经验约90人次。
(三)实施团藻促学计划
初试成绩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基础,针对考研初试科目的复习和备考是重中之重。海洋科学学院实施团藻促学计划,围绕考研初试科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遴选在读研究生为考研学生开展细致深入的学业辅导。通过团藻促学计划,一方面精准辅导学生进行复习备考,进一步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通过组建朋辈互助学习小组,强化报考同一院校同一专业学生的互助交流和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备考氛围,实现双向提高、共同进步。据统计,仅2019年,学院开展以深造为主题的团藻促学计划9次,参与学生约90人次。
(四)实施“一对一”深造约谈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学业基础各不相同。海洋科学学院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靶向问诊,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由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工作专班,与每一位本科三年级学生进行“一对一”深入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深造指导。在本科四年级阶段,学院在留学准备及申请,保研推荐及录取,考研报名、复习、初试、复试、调剂及录取等各个重要节点,进行政策解读,做好相关提醒,帮扶困难群体。在考研初试前夕、申请调剂复试等学生容易焦虑、信心容易动摇的关键时期,学院在做好考研初试成绩摸底的基础上,精准做好心理疏导、复试指导、调剂指引等工作,有效帮助学生坚定信心、稳定心态、疏导焦虑,最终成功实现升学深造。
三、成效与分析
海洋科学学院每年发布2次《历年大学生科研训练分析报告》和《历届毕业生升学就业质量报告》,围绕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参与比例以及深造率,不断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聚焦工作重点难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二年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比例达到80%以上、三年级参与比例90%以上,深造率80%以上。在紧盯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抓住“关键少数”,达到“时间聚焦”,有力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推动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不断取得新成效。
深造意向率:自2017届65.78%逐年增长至2020届96.58%,依次为65.78%、86.56%、90.74%、96.58%,年均增长10.27%。
深造成功率:2017—2019届本科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成功率保持在90%~92%之间,依次为90.91%、91.67%、90.91%,考研成功率自64.00%增长至72.73%,依次为64.00%、64.52%、72.73%。
深造率:自2016届48.44%逐年增长至2019届82.69%,依次为48.44%、58.57%、75.38%、82.69%,年均增长11.42%。
海洋科学学院营造了浓厚的深造氛围,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深造作为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卓越学子不断涌现。其中突出代表是2013届本科毕业生万蕊雪,本科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博士4年期间,第1作者发表Science论文6篇、Cell论文2篇,入选2016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获评《Science》杂志和SciLife Lab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参考文献
[1]陈省平.三全育人:海洋科学专业立德树人一体化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6):179-181.
[2]靳祥鹏,关键,柯璎珊.中山大学本科生留学深造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9,(4):94-98.
[3]吕文静,吕林海.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深造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学习参与的视角[J].教学研究,2018,41(2):9-14. [4]朱紅.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6):35-43 63.
[5]陈省平,汪帼英,宁曦,李颖.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学生工作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4):169-171.
[6]陈省平,宁曦,刘亚婷.构建“协同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高教学刊,2018,(8):77-78 81.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for Undergraduates’ Furt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 A Case Study of the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in Sun Yat-sen University
LI Yinga, CHEN Bao-yub, CHEN Sheng-pinga,b
(a.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b. Student Affairs Offi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chelor-Master-Doctor"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urther education promo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first classroom, gives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classroom, designs and carries out the second classroom around the law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first classroom, creates a strong atmosphere for further study, to promote students’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growth,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s the success rate of undergraduates’ further study.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students’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growth,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the first classroom"; "the second classroom"; further education